1、根据拼音写出同音字。
chǎo _____菜 _____架 jí____忙 北_____
dì ____一 兄_______ gōng _____园 _______作
2、照样子,写一写。
例:绿色——草绿 翠绿 墨绿
红色—— _____、_____、_____ 白色—— _____、_____、_____
黄色—— _____、_____、_____ 蓝色—— _____、_____、_____
3、拼一拼,写一写。
(1)活pō(____)的玲玲rèn (____)真地读着《成语故事》,把吃饭的间都wàng (____)了,妈妈dān (____)心地说:吃完再看吧,肚子会饿biǎn (____)的哦。”
(2)国庆节,解放军zhàn (____)士排着整齐的队wu (____)往天安门广场方xiàng (____)行进。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1)例:(美丽)的风筝
______的森林 ______的衣裳 ______的地毯
______的老乡 ______的山峰 ______的眼睛
(2)例:(仔细)地端详
______地想 ______地摇头 ______地哭 ______地笑了
(3)例:(冷)得直发抖
______得团团转 ______得直冒汗 ______得直惊叫
5、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白云
(2) 太高了
(3) 是
(4) 传来
6、看拼音,写词语。
7、判断下面量词使用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一台黑板______ 一件书本______ 一双鞋子______
一顶手套______ 一部电话______ 一台电视______
三头大鸟______ 一群蝌蚪______ 一片森林______
8、下列是句子的在后面的( )里打√,错的打×
①“祝贺你”李明对获奖的小丽说。 (____)
②不但这件事不能得到解决。 (____)
③“霍格沃茨”是英国的一个魔法学校,存在于《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电影)中。 (____)
④今天的晚餐真美味。 (____)
9、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沙”“翅”“耐”这三个字在书写时都要写得左窄右宽。(______)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唐代诗人杨万里写的。(______)
【3】《画杨桃》告诉我们: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______)
【4】“这是语文书。”和“这是语文书?”两句话的意思一样。(______)
10、选择正确的说法,在后面画上“√”错的打“×”。
1.小熊和松鼠吵架了,过了几天,小熊折了纸船,借纸船与松鼠和解了。(____)
2.1961年的泼水节,周总理参加了,这让傣族人民感到很快乐、难忘和幸福。(____)
3.《敕勒歌》描绘的是北方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____)
11、故事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乌鸦兄弟
①乌鸦兄弟同住在一个窝(wō)里。有一天,窝破了个洞。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
②结果谁也没有去修,洞越来越大了。
③大乌鸦想:“这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小乌鸦想:“这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④结果又是谁也没有去修。
⑤一直到了寒冷的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大雪纷纷地飘着。乌鸦兄弟都蜷(quán)缩(suō)在破窝里,哆嗦地叫着:“冷啊,冷啊!”大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二一定耐不住,它会去修了。”小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大还能耐得住吗?它一定会去修了。”
⑥可是谁也没有动手,只是把身子蜷缩得更紧些。
⑦风越刮越凶,雪越下越大。乌鸦兄弟的窝被吹到地上,两只乌鸦都冻僵(jiāng)了。
【1】短文写的是乌鸦兄弟谁也不愿意_________,最后他俩都被__________了的故事。
【2】请用“ ”画出文中两个写天气的句子。
【3】给下面的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
①“耐得住”的意思是(______)
A.受不了 B.很厌烦 C.忍(rěn)受
②“蜷缩”的意思是(______)
A.躺(tǎng)着 B.蜷曲而收缩 C.缩小
【4】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 )
A.冬天太冷了,如果窝破洞了,要早点修。
B.在生活中遇到了问题,不要总想着靠别人,而是自己主动想办法解决。
12、课内精彩阅读。
“我们过得挺好。”妈妈接着露西的话说。
露西写完这一句,想到了小狗希比希,写道:“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
妈妈说:“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
露西笑了,她记下妈妈的话,接着写道:“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
【1】用“______”画出信的内容,连起来读一读。
【2】爸爸读了这封信,会有怎样的想法?( )(填序号)
A.母女俩在家过得很好,不用再为她们担心了。
B.母女俩什么也不会做,真让人担心。
【3】回忆课文内容,想一想,第二封信和第一封信相比,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小蝌蚪找妈妈》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不见了。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1】这段话一共有_______句。
【2】小蝌蚪的妈妈是( )。
A.青蛙 B.朱莉娅·罗伯茨 C.还珠格格
【3】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它们( )的精神。
A.有爱心 B.合作精神 C.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
【4】小蝌蚪的妈妈唱歌的声音是( )。
A.呱呱呱 B.哈哈哈 C.嘻嘻嘻
【5】小蝌蚪妈妈的肚皮像( )一样白。
A.地豆 B.雪 C.天空
【6】根据课文内容,把下列动物按照小蝌蚪找妈妈的先后次序排列起来。
大鱼 鸭子 乌龟 大白鹅
__________________
【7】青蛙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从文中哪一句中能够看出来?用横线画下来。
14、课内阅读。
枫树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1】根据短文内容写出颜色。
秋天的枫叶____ 柏树的叶子____
【2】桦树生长在北方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银杏和水杉是植物界的活化石,你知道动物界的活化石是什么吗?请在正确答案下打“√”。
① ② ③
15、课外阅读。
一只乌龟在陆地上散步,路过一口水井,想到井边喝水。水井提醒乌龟说:“喂( )伙计( )请离得远一点( )掉到我这儿是很危险的( )”
乌龟笑着说:“什么样的江河湖海我没到过,不怕你这小小的一口水井。”水井对乌龟说“我这儿的环境与那儿不同。”
“什么相同不相同,还不都是水,我下去给你看看。”说着,乌龟“扑通”一声跳下了井。
乌龟跳到了井里,一会儿就明白过来,他再也无法爬上来了。
【1】这篇短文有_______个自然段。
【2】请给文段中的( )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我这儿的环境与那儿不同”一句中,“这儿”指__________,“那儿”指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A.乌龟很勇敢。
B.不区别情况,不听别人劝告,是没有好结果的。
C.骄傲自大是不对的。
【5】乌龟跳进井里之后,发现了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要是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
(2)吗 也会 孩子们 捉 以前的 红蜻蜓(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蜘蛛被四十二只脚的蜈蚣吓得匆忙跑回网上。(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例:他在田边转来转去。→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她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写句子。
例: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今天,在公园里,丽丽看到一个小同学在草坪里踢足球,如果你是丽丽,你会说:“ ”如果你是小同学,听到别人的劝阻,你会说:“ ”
19、拓展题:请选择下面的一个词语,写一句连贯的话。
欢迎、迎接、迎风、迎面
____________
20、仔细观察下面的两幅图片,看看小老虎和小熊在干什么,他们钓到了鳄(è)鱼之后,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用连贯的几句话写下来。
提示:(1)注意把宇写工整。(2)把句子写通顺,内容写清楚。(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