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H2+ CuOCu + H2O
B.2Mg + CO2 2MgO + C
C.CO + CuOCu + CO2
D.2NaBr + Cl2 =2NaCl + Br2
2、以下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3、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
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
4、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主要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探究CO2与水反生反应 | B | 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 | ||
C | 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 D |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
A.A
B.B
C.C
D.D
5、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
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
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
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
6、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一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⑤
7、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Cl氯化钠食盐
B.CaO氧化钙熟石灰
C.Na2CO3碳酸钠纯碱
D.NaOH氢氧化钠烧碱
8、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则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气和氧气组成
B.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9、下列变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Zn→ ZnSO4
B.MgO → MgCl2
C.CaCO3→CO2
D.Ba(NO3)2 →BaSO4
10、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
11、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2、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0
B.34
C.44
D.78
13、下列有关氢氧化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物质制备:工业上,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钙
B.物理性质: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配制出澄清石灰水
C.化学性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呼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
D.常见用途:农业上,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等
14、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H+没有减少的是( )
A.BaCl2
B.NaOH
C.CuO
D.Zn
15、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B.某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16、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与之原理相同的是( )
A.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C.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D.森林着火时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17、不含有原子团的是( )
A.NH4Cl
B.MgCl2
C.KOH
D.ZnSO4
18、生活中感冒发烧时,量体温发现液柱体积变大,原因是( )
A.汞原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B.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C.汞原子分解生成新物质
D.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19、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20、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1、小明发现月饼盒里的脱氧剂部分呈红褐色,查阅资料得知脱氧剂中含有铁粉和活性炭.他猜想这包脱氧剂中可能含有:①Cu和C;②Fe2O3和C;③Fe3O4和C;④Fe3O4、C和Fe;⑤Fe2O3、C和Fe.其中猜想合理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⑤
D.④⑤
22、“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23、CO、H2还原Fe2O3的过程相似,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向4.8gFe2O3中不断通入H2,不断加热,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固体残留率=×100%)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点对应固体为Fe,其质量为3.36g
B.从a到d点,固体中的含氧量逐渐变小
C.从a到d点,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D.bc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Fe3O4+H23FeO+H2O
24、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 A | B | C | D |
实验方案 |
|
|
|
|
实验目的 |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需要可燃物 |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A.A
B.B
C.C
D.D
2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去除杂质的方法 |
A | NaCl溶液(Na2CO3) |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
B | CaO(CaCO3) | 加水、过滤 |
C | Fe(Zn) | 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
D | HCl溶液(H2SO4) | 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26、下列关于碳的各种模型(如图1-3)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推测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由图2可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01g
C.图3中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D.图3中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不相同
27、酒精灯是化学实验中用于加热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处对应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焰心
B.内焰
C.外焰
(2)图2点燃硫粉,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图3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灭火的原理为___________。
28、“塑料米”是塑料中间原料(TPEE)的俗称,塑料中间原料一般被制作成颗粒状,颜色和形状就像大米,所以被人们称作“塑料米”。近期有微信视频谣言网传:不法商贩用“塑料米”冒充普通大米,并以配有文字的微信视频为证,称这是假大米的制作过程。
(1)“塑料米”属于_________(选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2)“塑料米”经过高温熔化,然后在模具中冷却,就可以生产出各种塑料器皿,这说明:“塑料米”(TPEE)具有_________ 。(选填“热塑性”或“热固性”)
(3)大米的基本营养素是:___________。
(4)可用燃烧法鉴别“塑料米”和普通大米,点燃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是 ___________ 。
(5)普通大米的批发价格是4000元/吨左右,“塑料米”的批发价格是6000元/吨以上。因此,网传的“塑料米”冒充普通大米是__________ (选填“真的”或“假的”)。
(6)废弃的塑料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写一点)。
29、能源、材料、健康和安全关系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a.可燃冰 b.熟石灰 c.活性炭 d.钛合金
①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
②可用于制作眼镜架材料的是_______;
③防毒面具里用于吸附毒气的是_______;
④将来可能会代替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_______。
(2)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填字母序号)。
A.米饭
B.牛奶
C.蔬菜
D.苹果
(3)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_______和天然气输入中国,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4)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下图表示在催化剂作用下,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无害气体的反应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B.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和质量保持不变
C.使用催化转化装置,能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0、根据如下图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b 。
(2)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较纯净的氧气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SO2通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实验室可用下图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O2,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是 → → → →e(填字母),装置中的X是 。
(4)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和适量稀盐酸反应至气泡逸出不明显后,测得其残留液pH等于2,此时取适量反应后溶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下(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
①BC“平台”段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CD段上升的原因是 。
31、(9分)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或名称
①2个氢原子 ,②一种钾肥 ,③Fe(NO3)2 ,
④引起氢氧化钡溶液导电的粒子是 。(写化学符号)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工业酒精中常含有少量甲醇(化学式:CH3OH)。甲醇有毒,易挥发。写出甲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②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原因是在常温下,NaOH与玻璃塞中的SiO2缓慢地发生反应生成Na2SiO3和H2O。Na2SiO3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则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
3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3、了解物质的用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请按下列要求选择合适的物质,用其编号填空。
A 稀盐酸 B 熟石灰 C 氯化钠 D 生石灰 E 纯碱
(1)可以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
(2)农业生产中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
(3)用来腌制食品的是______。
34、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日常生活中,常利用_____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2)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_____的吸附性除去异味和有色物质;
(3)通电分解水时,与电源的_____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35、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加热氧化铜前需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 这是为了 。
(2)在A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在B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A处有 ___________生成。
(3)在C处观察的现象是 ,点燃尾气的目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以上装置验证了一氧化碳的 性和 性。
36、据报道,我国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 的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4%.请你根据不同原理,提出防止钢铁锈蚀的两条合理措施.______.
37、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结果如图乙所示。
(1)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2)b点时,烧瓶内的溶液呈 ______ (填“酸”“碱”或“中”)性。
(3)在a、b、c、d四点中,对应甲中烧瓶内溶液呈无色的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38、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小明为检验该气体的组成并用该气体测量某氧化铜样品(含少量铜)中CuO 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夹持装置已略去)。
(1)仪器甲的名称为_______。
(2)虚框内有下列装置,导管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 ______(填序号)。
实验前﹐先依次称量氧化铜样品和装置IV的质量,分别记为 W1和 W2。待CuO 样品完全反应后,冷却,再依次称量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和装置IV的质量,分别记为W3和W4。
(3)能判断原气体中只含有 CO 的依据是______。III处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39、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铝、铁、铜是最常见的三种金属,其中铁最容易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生活中铝比铁不易生锈是因为_____。
(2)小凡为了验证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方案中金属片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①将Al、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Al、Fe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③将Al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分别加入到Al2(SO4)3、CuSO4溶液中⑤将Al、Fe、Cu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其中可行的有_____。(填序号).由此可以总结出:在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经常利用金属与_____或金属与_____两类反应。
(3)小爽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你觉得她向盐酸中伸入金属丝的顺序是_____。
40、(1)金属钠与金属镁活动性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CO与C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请根据如图信息,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