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白山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1978年2月,邓小平在听取四川省委负责人汇报工作时指出:“我在广东听说,有些地方养三只鸭子就是社会主义,养五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怪得很!农民一点回旋余地没有,怎么能行?农村政策、城市政策,中央要清理,各地也要清理一下,零碎地解决不行,要统一考虑。”这一论述(     

    A.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B.直接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扩大了地方经济自主权

    D.表明了对旧有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意向

  • 2、在汤普森所述的“古代社会”中,如果向英国人询问时间,得到的答案通常非常模糊。而据抽样调查,到18世纪晚期,英国人报时的准确度在半小时以内的比例已经接近70%,有60%多的人会精确到15分钟,还有1%的人精确到了分钟。这一变化主要基于(     

    A.工业化进程的影响

    B.人们文化素质的提升

    C.钟表制造业的进步

    D.人文主义观念的传播

  • 3、原始社会看起来简单,它的变化却是多层的,体现在区域分布,生产工具、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管理多方面,每个阶段却有不同,从姜寨聚落遗址到良渚文化遗址反映了 (     

    ①从母系氏族公社到父系氏族公社的变化   ②从事采集和渔猎到刀耕火种的转变   ③从氏族成员平等到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的转变   ④从氏族组织到部落或部落联盟的转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4、了解历史事件,需要掌握事件的各个要素。下图是某历史事件的相关要素,据此可知,该事件是(     

    时间

    1937年9月

    地点

    山西

    主要目的

    阻止日军逼近太原

    意义

    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歼敌的第一场胜仗

    A.喜峰口之战

    B.台儿庄之战

    C.平型关之战

    D.忻口会战

  • 5、睡虎地秦简《语书》对“良吏”的界定标准是“凡良吏明法令,事无不能殿(也)。”汉代良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力行教化而后诛罚”。这说明(     

    A.两朝非常重视对官吏的考核

    B.秦汉选拔官吏的途径有所不同

    C.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的建立

    D.汉代治国理念较秦朝有所调整

  • 6、沪菜是江南地区传统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流派。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以品沪菜为时尚,随后,沪菜进一步向东亚、东南亚、欧美国家进军。沪菜的流行(     

    A.反映出各地饮食差异的缩小

    B.表明上海经济影响力的增强

    C.证明了中外饮食文化的互鉴

    D.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 7、下图是195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宣传画,该宣传画反映出(     

    A.革命动员与生产生活结合

    B.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并举

    C.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D.群众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

  • 8、16世纪早期欧洲人描述美洲的怪异之事比较普遍,如图湖人吃树根、蛇和蜘蛛的饮食习惯,爱斯基摩人的食人风俗和印第安人的活人祭祀。这种做法(     

    A.再现了美洲人的生活习俗

    B.缘于对美洲了解不够深入

    C.缺乏科学的认知思维方式

    D.为殖民侵略活动提供辩护

  • 9、下图所示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的两大阵营组成。据图可知(     

    A.宗教冲突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动因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极强的妥协性

    C.贵族主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全部进程

    D.两大阵营的政治主张并没有任何区别

  • 10、东晋初年为北方移民设置沿用其原籍的郡名、县名的安置点,称侨郡、侨县,并任命流民中的士族担任郡守、县令。侨人户籍称“白籍”,不算正式编户,不必承担国家税役。该政策的实施(     

    A.引发了西北少数民族内迁

    B.实现了社会成员身份平等

    C.推动了南方土地的开垦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11、吉林延吉磨盘村山城遗址在文献中并没有记载,在遗址考古中,考古学者发现两个官印,一是“监支纳印”,钮右侧刻“天泰四年五月造”。根据官方正史《金史》记载,诸仓有监支纳官,八品。天泰,为东夏国年号,“天泰四年”即公元1218年。另一个是“南京路勾当公事之印”,印背柱钮刻“天泰三年六月一日”,左侧刻“南京行部造”。由此可以证实,磨盘村山城遗址属于我国东北地区地方政权东夏国,很可能就是其南京治所。由此可知(     

    A.考古发现较官方正史记载更接近历史真相

    B.合理的历史想象在历史考证中有重要作用

    C.判断史料真伪是进行史料实证的首要步骤

    D.文字遗物在对遗址性质判断上起关键作用

  • 12、《帕罗斯碑》发现于希腊帕罗斯岛。碑文以刻碑那一年为基点依事纪年,比如“距今1135年前,得墨忒耳(农业女神)寻女并播种,得谷物者众”“距今57年前……亚历山大葬于孟菲斯;哲人亚里士多德卒;……托勒密至库勒内。”从距今418年开始,每年都记载当年雅典执政官姓名。对此石碑的认识合理的是(     

    ①此碑产生于希腊化时代   ②为研究希腊民主政治和文化提供史料

    ③碑文带有一定神话色彩   ④开创了西方历史学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有学者指出:“今天第三世界的积贫积弱、经济依附、社会畸形、文化落后以及各国内部和相互间不断发生的教派纷争、种族屠杀、边界战争等,在相当程度上都是殖民统治留下的创伤。”在此,该学者(     

    A.采用了二重证据法

    B.做出了历史解释

    C.选用了多类型史料

    D.坚持了辩证思维

  • 14、曲宴是宋朝君臣深度交往的独特场所。太祖朝统军将领受曲宴款待的记载屡见史籍:淳化三年,宋太宗“赐近臣及直馆阁官饮”,随后才召三衙将帅为之设宴;自真宗以降,历朝曲宴都延续了太宗朝的特点且日趋突出。这反映了(     

    A.曲宴是当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B.宋朝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

    C.曲宴以笼络控制统军大将为目的

    D.宋朝治国方针逐渐发生转变

  • 15、宋朝时期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的职官是(     

    A.通判

    B.节度使

    C.枢密使

    D.参知政事

  • 16、如图是根据《逸周书·明堂解》绘制的西周进行祭祀活动时明堂的位置安排图。这反映了(     

       

    A.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B.等级森严的礼乐秩序

    C.王权独尊的内外服制

    D.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

  • 17、在宁夏发现的印制于西夏后期(南宋时期)的一本佛经残本有以下特点:(1)墨色浓淡不均;(2)有个别字排倒;(3)有隔行线的痕迹。另一本佛经上有西夏文刻款“选字出力者”等语。据此可确证的是(     

    A.佛经的雕版印刷始于宋代

    B.西夏的雕版印刷术不够成熟

    C.西夏已经出现活字印刷术

    D.西夏的印刷技术落后于宋朝

  • 18、如图为浙江嘉兴南湖红船,“红船精神”在这里孕育。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理解正确的是(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

    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①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   ②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③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传入中国   ④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机器人和其他代替劳动力装置的采用激起了人们减少工作时间的期望。1992年美国人就曾断言,“唯一的选择就是失业或休息”。美国出版了名为《过分劳累的美国人》的书籍,日本人则创造了一个词语“过劳死”。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A.科技革命产生了负面影响

    B.科技革命导致了就业竞争激烈

    C.科技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

    D.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需应时而变

  • 20、1466年,佛罗伦萨商人之女纳尼娜·美迪奇的嫁妆中有一条金线刺绣花朵图案的白色丝绸锦缎常服裙,衣袖为可拆卸式,以珍珠点缀系扣。根据当时佛罗伦萨丝绸经销商的账目记载,该常服裙仅制衣成本就高达140索尔多。这折射出当时的意大利社会

    A.财富增长及人性欲望得到释放

    B.工商业资本主义高度繁荣

    C.率先冲破了教会的精神独裁

    D.商业中心地位坚不可摧

  • 21、五四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期刊,只有《新青年》、《每周评论》和《新潮》等少数几种;五四后的第一年中,以宣传新思潮为旨趣的新出版物骤增至400余种,影响较大的有《新中国》、《南开日刊》、《觉悟》、《湘江评论》、《曙光》、《新社会》等。这一现象表明(       

    A.社会开明开放氛围浓厚

    B.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C.思想界呈空前活跃局面

    D.反帝反封建成为国人共识

  • 22、下图是梵高1885年创作的油画《吃马铃薯的人》,描绘了当时底层农民一家人聚在油灯下喝咖啡、吃马铃薯的日常生活。该油画印证了(       

       

    A.殖民体系的形成

    B.洲际物种交流的成果

    C.艺术题材的创新

    D.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

  • 23、孔子对古时的音乐进行评论,认为周武王时的《武乐》虽然很美,但不够善;而舞时的《韶乐》更好,优美、祥和,一派圣人垂拱治理天下的样子。孔子的这一评论,反映出他(     

    A.擅长音乐评论

    B.喜欢点评先贤

    C.反对西周制度

    D.主张以德治国

  • 24、下列项中,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1860—1913年我国棉布产量中机制布与手织布的比重变化表(%)》

    项目年

    1860

    1894

    1913

    机制布所占比重

    3.18

    14.15

    34.83

    手织布所占比重

    96.82

    85.85

    65.17

    A.外国资本优势地位丧失

    B.民族危机不断加剧

    C.棉纺织工业化程度提高

    D.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________年5月28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国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

  • 26、

    动因

    经济

    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___________,西欧各国的_________迅速发展,西欧社会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____________的意愿日益迫切;

    社会

    ____________》促使西欧掀起向东方和未知的海外的寻金热潮:

    精神

    ____________鼓励冒险精神,开拓进取,实现人生价值,追求现世幸福;

    ②基督教会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______________

    政治

       西班牙和________王室积极支持海外扩张:

    商业

    ____________控制了东西贸易的陆上通道,西欧人急于从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条件

    客观

    知识:地理知识的积累_______

    技术:造船技术不断提高;________的使用。

    主观

    航海家的冒险精神

  • 27、西周__________________的实行,有利于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秦朝中央官制和_______________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的统治。

     

  • 28、经济上,日本侵略者实行“________”,对占领区大肆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垄断沦陷区工矿、金融、交通业。日军将粮食规定为军用物资,实行“________”,强行“争购”和“配给”,造成普遍的饥馑和死亡。他们还强迫青壮年到日本和中国东北做苦力

  • 29、________)是羌族的一支,唐朝时迁居甘肃东部及陕西北部。1038年首领(________)称帝建国,定国号为(“________”),都城设在(________)。

     

  • 30、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唐朝的民族关系:唐朝政府是怎样处理民族关系和加强边疆治理的?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________、吐蕃、________、渤海等地方政权

    (1)西北:西北各族尊称唐太宗为“________”。

    (2)西南:640年,________公主入藏。710年,________公主入藏。唐蕃数次会盟。

    (3)云南:唐________宗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后唐朝多次册封________首领。

    (4)设置边疆管理机构:有大都督府,都护府,羁縻州等。西北:今新疆地区,唐太宗设立________都护府,武则天设立________都护府;北方设安北、________都护府;东北设________都护府,南方设________都护府。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________

  • 31、填写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的对比表

    分封制 郡县制

    基础

    产生方式

    影响

  • 32、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分布

    (1)北美:①白人:在美国和加拿大,白人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

    ②印第安人:美国在19世纪中叶建立了所谓的____,幸存的印第安人被赶进保留地生活。

    (2)拉丁美洲

    ①黑人:在海地等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人口占多数。

    ②混血:____成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

    ③印第安人:只有在秘鲁等少数国家印第安人相对较多,但也很少超过人口的半数。

  • 33、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1)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2)没有完成________的历史任务。

  • 34、“海上丝绸之路”

    (1)原因:航海技术的发展。

    (2)概况

    ①早在西汉,中国就已经开辟了通往____的海路。

    ②宋元时期,官方使节和____出洋航海都十分频繁。

    ③中国与东南亚、南亚、____和东非地区建立了广泛联系。

    ④广州、____、明州等沿海口岸,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易枢纽。

    ⑤明初____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

    (3)意义:它在____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德国宗教改革的领袖是谁?他的思想主张有哪些?有何历史作用影响?

  •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观点一: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打倒孔家店”,是反封建的需要。

    观点二: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不能全盘否定,泼洗澡水不应把孩子一起泼掉。

    对上述两种观点你怎么看?

  • 37、什么叫话本?

  • 38、八七会议的内容?

  • 39、联合国原则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真题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