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在一次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内有官员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了。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地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除争执。而且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据此可知,这些官员
A.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
B.仍以天朝上国自居
C.试图遏制英国侵略势力
D.国家主权意识缺失
2、有学者认为宋代政治思想之重心不在理学,当时一些士人“斥心性之空谈,惩国势之积弱而思振救之”。下列史事中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
A.科举考试“取士不问家世”
B.政府行崇文抑武方针
C.“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D.朱熹提倡“格物致知”
3、建国以来的考古发掘中,北起辽宁,南至广东,东至山东,西至四川、陕西,都有战国时期的铁器出土(见下图),数量和种类都大大增加。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
A.各地经济水平趋于一致
B.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C.冶铁中心遍及全国各地
D.集体耕种方式得以普及
4、英国首相张伯伦曾对高级文官们说:“你们没有我也能办事,而我们没有你们则不能做任何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高级文官权力较大,不支持首相工作
B.文官政治独立,充当“从不更换的幕后主管”
C.文官制度提高了政府的效率
D.首相张伯伦认为文官制度不适合英国
5、自雍正起,清政府在西南逐步取消土司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负责地方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工作,称为“改土归流”。据此可知“改土归流”( )
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B.有利于民族交融和实现民族平等
C.加强了西南的税收管理
D.有助于西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6、1901年,清政府谕令自1902年起各省科举要考试能够解说四书五经和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以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教育( )
A.顺应时势,开始改革
B.思想自由、全盘西化
C.推陈出新,废除科举
D.新旧并存、新故相推
7、1945年,美国一家公司联合农业部组织“明日之鸡”全美竞赛,试图选出生长快、体型大的肉鸡品种。科尼什鸡与新罕布夏红鸡的杂交鸡获得1948年全美决赛冠军,白洛克鸡屈居第二;竞赛奠定了肉鸡育种的基础,也成为白羽肉鸡(科尼什鸡和白洛克鸡的杂交后代)称霸世界的开始。“明日之鸡”竞赛主要反映了( )
A.民众主食的变迁
B.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C.物种交流的加速
D.政府重视食品安全
8、东汉崔骃,“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元和中,肃宗始修古礼,巡狩方岳,崔作《四巡颂》”。《四巡颂》讴歌了肃宗巡猎途中追思先贤,祭祀四岳,并一路进行助农、尊老、轻刑、减赋等措施。这体现了( )
A.儒士理想与国家治理吻合
B.政治和意识形态变动
C.专制皇权的政治威望强化
D.“天人合一”的天命观
9、下图为1990年以来世界难民和寻求庇护者流向分布情况,这反映了( )
A.中低收入经济体是难民主要输出国
B.新世纪以来国际政治局势剧烈动荡
C.高收入经济体缺乏吸纳难民的能力
D.中等收入经济体接纳了大部分难民
10、如下图为唐代墓葬中出土的阿拉伯帝国的一枚金币。该枚金币( )
A.反映了东西贸易往来的频繁
B.见证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优势
C.说明了唐文化强大的吸引力
D.可以用来佐证中外商业贸易情况
11、宋朝庆历新政、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都是要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两次变法均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是( )
A.触动大地主和大官僚利益
B.新法用人不当并危害百姓
C.推动变法进行的皇帝去世
D.地方官僚不执行新法政令
12、农业革命作为历史演化的重要事件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进程,被公认为--种历史性社会进步。主流观点认为:以栽培和驯化,以及水利灌溉为基本特征的农业革命不仅是原始时期人类采集狩猎形态的进化,而且促使了人口聚集、群体定居、城市雏形乃至国家的生成。关于下图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地罗马人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葡萄
B.②地苏美尔人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骆马等家畜
C.③地印第安人在特斯科科湖排种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而积
D.④地班图人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的农作物
13、《摩奴法典》规定:首陀罗和贱民以任何一部分肢体打击高种姓的人,那么他必被截去那部分肢体;如果议论婆罗门,则用沸油灌进他的嘴巴和耳朵里……首陀罗不应有任何财产,他的主人可以拿走他的一切。此规定说明了( )
A.四个种姓的宗教生活界限强
B.四个种姓的宗教权利不平等
C.四个种姓的法律地位不平等
D.四个种姓的职业世袭不改变
14、战国时期,有位思想家发表主张:“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为亡,故桀纣无天下而汤武不弑君”。该主张体现了( )
A.家国情怀
B.民本思想
C.革故鼎新
D.天人合一
15、1897年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叶圣陶先生曾回忆道:商务的编译所是知识分子汇集的地方,早期留美、留日回来的很多先生都在商务的编译所工作过。后来创办的几家出版业中的骨干大多是从商务出来的,还有许多印刷厂装订厂,情形也大多相同。上述材料表明商务印书馆( )
A.培养了大批出版业技术力量
B.促进了我国文化的大众化
C.推动了近代翻译活动的开展
D.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6、周天子到他所封诸侯国视察,如果“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赏;如果“土地荒芜,遗老失贤”则罚。这体现( )
A.生产资料的保护
B.天下共主的秩序
C.分封制度的森严
D.以仁治国的理念
17、“它使得官员之间相互监督,彼此存有戒心从而不敢胆大妄为,不敢欺下媚上,只能甘心做忠顺的奴才。而最令人忌讳的……把官员秘密言事变成官员的一项本职工作,因而亦具有特务性质。”这里的“它”指的是( )
A.奏折制度
B.司礼监
C.内阁制度
D.军机处
18、二十世纪初,秋瑾、何香凝等女性站在时代前列,首举妇女谋求自身解放的旗帜。辛亥革命时期,女子国民军、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纷纷成立,女界甚至发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的时代强音。这一现象( )
A.说明妇女政治地位大幅提高
B.反映妇女自我意识觉醒
C.体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表明革命引领社会风潮
19、下表是近年来中国参与的重要国际活动(部分)。这些活动反映出
时间 | 外交活动 |
2016年4月22日 | 中国领导人特使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并代表中国签署《巴黎协定》。 |
2017年5月19日至20日 | 中国政府参加叙利亚问题第六轮日内瓦和谈。主张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化解叙利亚危机,支持联合国发挥斡旋主渠道作用,为早日解决叙利亚问题发挥积极作用 |
2021年5月18日 | 中国领导人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致辞中,正式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国主张。 |
A.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B.环境问题得到高度重视
C.地区稳定得到大国推动
D.人类健康意识得到提升
20、唐太宗即位之初,担任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对于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已经过皇帝的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这个决定最终没有颁布施行。该事例反映了( )
A.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B.唐朝实行了三省六部制
C.三省六部制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
D.魏征专权
21、下表为西班牙统治时期墨西哥的印第安人数变化情况。由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
时间 | 概况 |
1521年 | 印第安人约700万—900万,大约有147种语言。 |
16世纪末期 | 由于奴隶、饥荒等原因,印第安人数减少了200万。 |
17世纪末 | 印第安人仍占墨西哥450万居民的83%。 |
A.族群间融合发展缓慢
B.混血人种成最大族群
C.西班牙殖民进程停滞
D.欧洲文化影响力衰退
22、1796年时,英国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封建贵族垄断了政权
B.君主立宪制亟待确立
C.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23、悉达多太子“夜半逾城”是佛教故事中的经典题材。下列图片可以用于佐证( )
浮雕上,四大天王命令手下的具有守护意义的保护神夜叉摔举马蹄,膦空而起,在城门之上一跃而过,身穿半袒衣服的太子坐在马上,手举无畏印,神情坚定毅然。 | 画面中在一座代表城门的雕刻前,身着汉族服饰的太子骑于马上,同时在这匹马的下面雕有四位头梳商警的人物形象,这四人各托一个马蹄将白马托起,左上角还有“飞天”紧随其后。 |
A.石窟是佛教故事传播中的唯一载体
B.佛教在中原的世俗化明显
C.佛教在中原传播呈现出本土化特征
D.东西方浮雕技术高度交流
24、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任何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这反映出此时苏维埃政权( )
A.立足国情探索民主政治
B.致力于扩大革命统一战线
C.施政纲领带有激进倾向
D.践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念
25、埃及抗英斗争
(1)特点:建立非洲第一个政党——_________,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
(2)结果:1882年,祖国党领袖、爱国军官_________领导埃及军民进行抗英斗争。后抵抗失败,英国占领埃及。
26、元朝农学家_______编撰的《_______》,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
27、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中央政府也非常重视地方机构的设置,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从历代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举措来看,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表中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A.征伐匈奴B.设河西四郡C.宋与辽夏金等政权并立与对峙D.文成公主进藏E.榷场F.伊犁将军G.昭君出塞H.宣政院I.开通丝绸之路J.驻藏大臣
民族融合的方式 | 措施 | |
战争 |
|
|
和亲 |
|
|
机构 |
|
|
互市 |
|
|
共治 |
|
|
28、东亚
(1)日本
①“大化改新”:6—7世纪,日本出现严重社会危机。646年,孝德天皇改革,史称“____⑤”。经过约半个世纪的改革,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②幕府统治: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____⑥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并从朝廷获得了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力,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17世纪建立的德川幕府面对世界变局,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御外来影响。
(2)朝鲜
①新罗统一:7世纪末,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②高丽王朝
建立 | 10世纪初,新罗人____⑦建立 | |
统治 | 政治 | 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在中央设____⑧,将地方划分为十道 |
经济 | 推行土地国有 | |
选官 | 引入____⑨选拔官员 | |
文化 | 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辞章之学广为传播 |
③朝鲜建立:14世纪末,高丽大将____⑩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
④抗击侵略:16世纪末,日本侵略朝鲜,应朝鲜请求,明朝派军队赴朝鲜作战。经过7年的艰苦战斗,中朝军民取得抗击日本侵略的胜利。
29、孟德斯鸠:地位:法国启蒙运动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_____________,提出________学说。影响:三权分立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30、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___________体制,并按照___________构建中央政府。
31、西医的发展:
(1)背景:近代以来,西医以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在解剖学、诊断学、药学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
(2)表现:
①1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著成《__________》,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
②______人列文虎克通过手工磨制的显微镜,对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进行了细致观察。
③19世纪,人们将生理与临床结合起来,探索各种药物的功能和作用,创立了实验药理学。
威廉哈维 列文虎克
32、古代的公共卫生与防治
项目 | 时期 | 成就 |
重视公共卫生 | 古罗马 | 修建引水道、下水道 |
中国古代 | ①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 ②大灾之后,及时掩埋尸体,发放药物 | |
疫病防治 | 东晋 | __________所著《 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
明朝 | 为了防治天花,中国古人发明了人痘接种,该法在明朝中期广泛使用,后来传到欧洲 | |
建立救治机构 | 西汉后期: | 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 |
隋唐时期 | 建立疫病的救治机构;寺庙 、病坊也收治病人。 | |
古罗马时期 | 医院也收治疫病患者。 | |
近代医学进步 | 18世纪晚期 | 英国医生______发明牛痘接种法,使天花发病率大大降低。 |
19世纪 |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__________,被广泛应用到医学领域。 | |
1928年 | 英国细菌学家_____________发现了青霉素,改变了人类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的状态。 |
33、公元前________年,秦国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34、总体历程: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________的过程。
35、电影对人类社会生活有哪些重要影响?
36、法国的等级君主制实行的标志和作用是什么?
37、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的原因、原则和目的是什么?
38、革命派和改良派在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39、新航路开辟后,最早进行海外殖民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继西班牙、葡萄牙之后,荷兰和英国先后成为世界殖民强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西班牙、葡萄牙是早期殖民扩张的两个国家,但两国为什么没有就此强大起来?
(2)17世纪荷兰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18世纪中后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请说明荷兰和英国对外殖民扩张相似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3)英国是如何逐步成为“日不落帝国”的?
(4)对比西葡与英荷两国殖民扩张的不同结果说明大国崛起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