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世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隋朝推行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2、康熙帝对明太祖褒扬有加,六次南巡中有五次亲奠其陵并作祭文:“惟帝天锡勇智,奋起布衣,统一寰区,周详制作,鸿谟伟烈,前代莫伦。”下列可以体现明太祖“周详制作”的做法是( )
A.迁都北京
B.增设内阁
C.废除宰相
D.宦官批红
3、如图为《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东京城门税卡,房屋内中间所坐人物是税官,门前手拿纸笔的税吏正在登记客商的货物。门税是宋代在城门征收的商业税,有别于此前官府在“市”中向商人征收的“市税”。门税的征收意味着宋朝城市中商业活动的范围从以前特定的“市”扩大到了整个城区。门税的征收( )
《清明上河图》(局部)
A.说明政权并峙导致宋代关卡林立
B.表明宋代限制商品和人口的流动
C.适应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加重了宋代城市平民的赋税负担
4、《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中说,这一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人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由此可知,这一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古埃及雕塑经常出现神祇、法老、祭司等形象,缺乏对人的关注,以神性掩盖人性;而古希腊的雕塑正好相反,艺术家们通过构图、动作等方面来塑造人的美,展现人体美学。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文明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形态
C.宗教信仰差异
D.艺术家的素养
6、《史记》记载,秦统一中国后在中央置御史府,设御史大夫以掌握天下文书和监察;在地方各派一名御史常驻,称“监御史”,表明其从中央御史系统派生而来,并有专门官署“监府”,负责监察郡内各项工作。这一记载说明秦朝
A.社会秩序较为稳定
B.监察体系相对独立
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D.官僚政治开始形成
7、关中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因为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其地名也大有内涵。如今天西安东南的白鹿原上有孔村和孟村,但是全村却没有孔姓和孟姓;今西安市灞桥区有狄村、骞村等村名。出现这类现象有可能是因为( )
A.政权的并立与更迭
B.战争的延续与破坏
C.民族的迁徙与交融
D.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8、图1、图2分别为1955~1956年拍摄的动画片《神笔》《骄傲的将军》的剧照,两部影片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诗画等元素,在世界影坛上独树一帜。这体现出新中国艺术创作( )
A.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
B.以进入世界市场为主要目标
C.摆脱外来艺术形式影响
D.服务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9、在我国封建社会初期,对官吏的考核一直混杂在普通的行政活动中,到了唐代出现了最早的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
A.坚持德才兼备的考核原则
B.重视考核程序的规范化
C.考核的过程注重公平公正
D.官吏考核的逐渐专业化
10、遵义会议后,为避免红军主力和国民党数十万追兵决战,中央红军采用迂回穿插、机动作战的方式。个别指挥员对宏观战局了解不够,加之行军的疲劳,产生抱怨情绪。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激烈讨论后,统一了军事战略战术的认识。这体现的长征精神是( )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B.坚定抗战、坚信正义
C.实事求是、紧密团结
D.依靠群众、生死与共
11、春秋战国几百年间,所谓“先秦游士无宗国”的局面形成,下表内容是史籍中明确记有出生宗国和活动国的著名人物统计情况(部分)。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
人物 | 孙武 | 伍子胥 | 吴起 | 公孙(商)鞅 | 张仪 | 吕不韦 | 李斯 |
宗国 | 齐 | 楚 | 卫 | 卫 | 魏 | 卫 | 楚 |
主要活动国 | 吴 | 吴 | 楚 | 秦 | 秦 | 秦 | 秦 |
A.户籍制度尚未确立
B.贵族政治趋向瓦解
C.诸侯国努力招揽人才
D.士阶层队伍日益壮大
12、1947〜1952年全国土改,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1953年开始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全国完成农业集体化。这一变化
A.推动了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实现
B.有利于国家工业化的顺利开展
C.扭转了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局面
D.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13、据甲骨卜辞可以推断,在商朝“王臣”是商王的私兵,他们平时活动在商王左右,战时出征。但到了西周晚期,“王臣”囊括了周王国里除周王之外的所有臣民。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西周已经实现王权强化集中
B.“家天下”的局面深入发展
C.分封制得以完善并不断推行
D.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
14、阿拉伯人在数学方面为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花刺子密是阿拉伯杰出的数学家,他汲取和综合了古巴比伦和印度数学论著的成果,促进了数学向深度和广度的发展。他的《积分和方程计算》(后更名为《代数学》) ,直到16世纪一直是欧洲各大学的教科书。据此可知,阿拉伯文化( )
A.反映了东西方的文化冲突
B.成为欧洲代数学的源头
C.促进世界文明交融和发展
D.直接推动欧洲社会转型
15、农业革命作为历史演化的重要事件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进程,被公认为--种历史性社会进步。主流观点认为:以栽培和驯化,以及水利灌溉为基本特征的农业革命不仅是原始时期人类采集狩猎形态的进化,而且促使了人口聚集、群体定居、城市雏形乃至国家的生成。关于下图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地罗马人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葡萄
B.②地苏美尔人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骆马等家畜
C.③地印第安人在特斯科科湖排种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而积
D.④地班图人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的农作物
16、1940年,毛泽东在《团结到底》中提出:“共产党人不许可同人家建立无原则的统一战线,因此,必须反对所谓溶共、限共、防共、制共的一套,必须反对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据此可知,当时处理国共关系时中共的策略是
A.军事上坚决回击国民党的“围剿”
B.诚挚地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日
C.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D.认真贯彻和实现全面抗战路线
17、下表是关于中国古代彩陶起源的材料据此可知( )
序号 | 内容 |
| 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河南仰都村发现大量彩陶,他将其与东南欧、中亚的彩陶相比,发现有许多相同的地方。1923年。安特生在甘肃马家窑地区发现大量彩陶。并认为其早于仰都彩陶,进而认为中国彩陶是由西方经甘肃等地传入中原的。 |
| 1957年,中国学者对马家窑遗址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马家富类型遗存叠压在类 似仰超文化的庙底沟类型遗存之上。学者认为仰都文化早于马家富文化近两千年。 |
A.历史结论必须经过考古证实
B.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
C.西方学者研究历史过于主观
D.彩陶是由中原传往西部的
18、西周时期,大部分农官,尤其是高级农官,主要是父子相承,世族任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高级农官往往由诸侯亲自任命,或由代表他们的有关行政机构任命。至于基层农官,一些有实权的大臣和郡县长官都有权任命。这说明
A.血缘宗法关系已经消失
B.社会政治体制发生变动
C.西周王权势力不断衰微
D.井田制度逐步趋于瓦解
19、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谈及开平矿务局等企业时指出:“全恃官力则巨费难筹,兼集商赀则众擎易举。然全归商办则土棍或至阻挠,兼依官威,则吏役又多需索……商招股以兴工,不得有心隐漏;官稽查以征税,亦不得分外诛求,则上下相维,二弊俱去。”这一观点反映出( )
A.洋务企业坚持“中体西用”思想
B.官督商办模式具有一定合理性
C.民族资本成长后需要自由经营
D.官权泛滥侵害了民间商业利益
20、1912 年2 月,有议员向南京临时参议院提出法案,意将南方各省的省官制在北方未独立各省加以实施。南京方面积极推动法案落地,袁世凯则通过强硬态度及灵活的政治手腕,将法案彻底否决。这反映出当时( )
A.维护共和成为社会共识
B.南北议和促成民国成立
C.实力对比影响政治走向
D.议会斗争推动民主进程
21、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新消费主义使得各阶层开始购买它们从前从未有机会购买的、甚至比以前更大范围的商品。……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使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和生产效率提高
B.社会需求与商业发展的结合更加的密切
C.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的形成以及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22、1899年,株萍铁路初建之时,“湘赣民风未开,不通外情,迷信风水,于筑路大碍。为求铁路早日建成,凡庐墓不肯迂让者均设法绕行”,以致使该路少直多弯。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近代社会转型的艰难
B.民众对外国资本的抵制
C.铁路建设技术的落后
D.新式交通冲击传统秩序
23、1960 年,尼日利亚作家阿契贝发表小说《动荡》。小说主人公奥比在伦敦街头遇到可以用本部族语言交流的尼日利亚人时感到高兴,为与不同部族的尼日利亚人只能用宗主国语言英语交流而感到羞耻。作者通过该情节表达了对于
A.民族文化认同的忧虑
B.殖民经济霸权的批判
C.国家日渐开放的欣慰
D.大国政治对抗的不满
24、1949年11月,北京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市长、副市长及市人民政府委员,代表们反应热烈,时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的汤用彤认为,“人民自己选举自己的市长,是中国几千年来所没有的事”。由此可见,当时( )
A.和平建国方案得到各界拥护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发展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初步建立
D.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感强
25、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古代日本文化
类型 | 内容 | 特征 |
神道 | 古代日本人认为太阳、海、河、树、山、龟、蛇等都有神灵,应该加以崇拜。神道逐渐发展起来 7世纪____制度形成。天皇为巩固权力,自称是太阳神的后裔 | 深受中华文化影响 ①文字:日本人先是直接使用汉字,后来根据日本语言的发音,借用汉字的楷体笔画和草体,分别创制了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②其他:来自中国的制度、儒学、佛教等深刻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
武士 | 表现12世纪以,随着武士阶层的崛起,神道融合了____等外来文化,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道在日本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 |
文学 | 诗歌集《____》和小说《源氏物语》享誉世界文坛 | |
建筑 | ____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 | |
绘画 | 大和绘和____都是极具特色的日本绘画艺术 |
26、古代中国的探索
(1)中国在西汉时期,已经初步形成____、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____,南线通向_____。
(2)宋元时期,____工艺和____技术有了重大进步,海船载重量、抗沉性能明显提高,磁罗盘、实用航海图和天文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使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
(3)从1405年到1433年,_____七次下西洋,船队航行至东南亚、____、波斯湾、阿拉伯半岛、_____和东非沿岸等地,其规模是历史上罕见的。
(4)中国古代已形成了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_________。
27、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是1942年元旦《________》的签署
28、桑海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到极盛,主要表现在________
①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
②攻灭埃及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
③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④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主要力量
29、《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割让________、赔款________银元、接受________以及开放________等
30、________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
31、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成就
(1)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世纪80年代末
①中美建交1978年12月,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1月,________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②中苏关系正常化:________年
(2)世纪之交的外交
①政策:中国把巩固与发展周边国家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 ②成就
A.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________、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
B.1997年12月中国与________首脑非正式会晤机制建立
C.中国同印度、________、朝鲜、________、越南、________等国的关系也取得了新进展
(3)21世纪初的外交
①政策:中国积极致力于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________关系。中国把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作为________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中国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
②成就
A.2000年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
B.2003年加入《________友好合作条约》,合作内容不断丰富,规模迅速扩大
C.发起成立________、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
D.与________、印度、________一起成立“________”合作机制,为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与合作提供重要平台。
E.中国还积极参与以________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认真履行有关职责,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2、_______年初,以中、美、英、苏4国为首的26个参加对德、意、日轴心国作战的同盟国家,在华盛顿签署《______________》,标志着______________正式形成。
33、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对____造成不良影响。
3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为早日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周恩来向蒋介石递交了《中共中央为公布________》,提出抗日的基本主张,重申共产党的各项保证。
(2)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______,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________,叶挺任军长。
(3)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________。
(4)在中国共产党推动下,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在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__________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35、历代对基层是如何进行治理的?
36、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概括说明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特征。并说明两极格局的“相对的稳定性”及其作用,分析导致两极格局“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因素。
37、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支柱,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就是西方代议制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17世纪,哪一部文献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在君主立宪制发展过程中,英国开创或完善了哪些政治制度?
(2)美国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为了防止“权力任性”,该宪法是如何把总统“关进制度的笼子”的?
(3)列举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
(4)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各国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8、187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世界贸易状况是怎样的?
3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5分)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