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的家中都有牌位,传统写法是“天地君亲师”五个字,“君”是指皇帝。民国以后,一些家庭改写为“天地国亲师”,将“君”易为“国”,表示不要皇帝,而崇奉民国。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动摇
B.近代国家观念得到传播
C.西方民主思想影响深远
D.救亡图存运动效果明显
2、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有六朝定都于南京。三国东吴时,南京已有宫廷和少数富贵人家在重要节庆张灯结彩的现象,彩灯多山织锦制成。南朝时,南京每逢岁时节庆便呈现“灯火满市井”的盛况。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贫富差距的缩小
C.纸张用途的扩展
D.市坊格局的改变
3、下表反映了我国1952—2018年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变化情况。据此可知( )
年份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1952 | 83.5% | 7.4% | 9.1% |
1978 | 70.5% | 17.3% | 12.2% |
2018 | 26.1% | 27.6% | 46.3% |
A.城乡经济协同发展
B.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不断增强
C.农村实现全面小康
D.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突出
4、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主要构成要素大多在苏美尔文明早期就已形成,这体现在:农业的产生和定居生活的开始;城市的出现与社会组织日益复杂化;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发明等方面。这表明苏美尔文明( )
A.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B.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C.体现出多元一体特征
D.具有鲜明的原生性
5、下侧图片描绘的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芍陂
D.灵渠
6、北宋初期,地方上废节镇而置路,使“节度使虚置”而代之以监司和帅司,由此开启了地方府、州、军、监行政组织同时受多个上级机构及多个上级首长指挥、控制和监督的时代。宋初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君主专制加强的需要
B.国家分裂动荡的历史教训
C.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D.应对民族政权并立的局势
7、清政府曾规定京官在五品以下,外官在四品以下,初次任用、保举、学习期满留用等,均须朝见一次皇帝,文官由吏部、武官由兵部分批引见。这一规定
A.推动了京官与外官的交流
B.有助增加行政官员的数量
C.促进了文官与武官的配合
D.成为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
8、1852年8月,太平军进入湘南后,大量挖煤工人加入起义队伍,组成了土营,负责在攻坚中挖地道、放地雷以轰塌城墙;1852年2年底,岳阳数千船民和纤夫参加起义队伍,组成水营;使太平军拥有了一支庞大的水师。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 )
A.工匠阶层的愚昧
B.太平天国的鼎盛
C.社会矛盾的尖锐
D.民族危机的加深
9、哲学家们关注的重心从外在的“天理”规范秩序转向内在的人的主体性,人的自然之性的合理性与正当性也被加以注意和强调。为这一转变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
A.程颐
B.朱熹
C.王阳明
D.王夫之
10、信义是罗马人的一项生活原则,从罗马法的信义原则中发展出罗马高级官员受其所颁布告示的约束和法不溯及既往这两条重要规则,增强了官员集团对政权的认同和支持。此外在罗马人的贸易契约中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持续性信义关系。这反映出当时罗马( )
A.立法兼顾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
B.司法侧重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C.注重维护国家统治和公序良俗
D.商业贸易发展巩固了道德基础
11、1919年美国哲学家杜威在上海讲演时倡导:学生自主自治,注重平民教育,实行社会服务,遭到不少教师和官员的消极抵制。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在长沙讲演时认为:改革中国政治最好是采用苏俄方法,不宜用西洋民主政治,一时大受欢迎。两人演讲的遭际不同,原因不包括
A.杜威学生自治的主张挑战了教师的权威地位
B.罗素的演讲契合了当时中国的思想传播趋势
C.中国外交失败使国人对西方的民主深感失望
D.国人尚未意识到平民教育是救国的当务之急
12、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 材料 | 结论 |
A | 龙山文化朱封大墓内,发现有各种精美陶器、骨器、玉器等随葬品的单人木椁墓。 | 龙山文化已经出现私有财产 |
B | 《尚书梓材》:“若兹监,惟曰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 商朝时期原始民主传统形成 |
C | 《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 春秋时期流行华夏认同观念 |
D | 《史记·商君列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 战国时期赋役加重趋势明显 |
A.A
B.B
C.C
D.D
13、有学者指出:“今天第三世界的积贫积弱、经济依附、社会畸形、文化落后以及各国内部和相互间不断发生的教派纷争、种族屠杀、边界战争等,在相当程度上都是殖民统治留下的创伤。”在此,该学者( )
A.采用了二重证据法
B.做出了历史解释
C.选用了多类型史料
D.坚持了辩证思维
14、1984年11月,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批准,由上海飞乐电声总厂、飞乐电声总厂三分厂等发起成立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及职工发行股票。该股票被誉为“新中国第一股”。这( )
A.体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B.结束了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C.表明了国营企业自主权扩大
D.践行了中共十三大的路线方针
15、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参考中心,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想兑换黄金,必须先换成美元,再以固定价格35美元去兑换1盎司黄金。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用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这一变革( )
A.加速了世界贸易体系的瓦解
B.体现了美国经济优势的相对削弱
C.导致了美国金本位制的破产
D.宣告了美元霸权地位的彻底丧失
16、历史地图蕴含了丰富的政治和经济等多种信息,下列两幅图片为汉唐时期我国的行政区划。
上述变化反映了
A.地方行政区职能由监察变为行政
B.经济文化重心已由北方转到南方
C.行政区划设置依据由自然到人为
D.南方社会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
17、下图是创作于1955年的年画,其反映的制度( )
A.体现了爱国统一战线
B.推动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C.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
D.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18、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收录了倭缎织造法、朝鲜棉布染整法和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等。康熙帝重用传教士南怀仁等修订历法、铸造火炮。这( )
A.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B.说明明清开始引进国外的先进科技
C.是统治者放弃重农抑商政策的力证
D.推动了当时社会科技和经济的转型
19、晚清时期,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该条约是( )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20、理藩院负责管理蒙古、西藏、青海、回部(清朝对新疆天山南路的通称)各藩部。理藩院所管理的“藩”与明朝朝贡体系中的外藩是不同的。外藩并不属于中国,但是清朝的“藩”属于自己政权体系的一部分。这种思维和过去各个王朝用羁縻、封赏、和亲的间接方式控制草原势力的做法,有着根本的区别。清朝对蒙古、西藏、青海、回部的管理对应正确的是( )
A | 盟旗制度 | 金瓶掣签 | 改土归流 | 奴儿干都司 |
B | 乌里雅苏台将军 | 驻藏大臣 | 西宁办事大臣 | 伊犁将军 |
C | 单于都护府 | 会盟 | 行都指挥使司 | 护乌桓校尉 |
D | “九边”军镇 | 宣政院 | 北庭都元帅府 | 渤海郡王 |
A.A
B.B
C.C
D.D
21、二战后,发达国家社会结构发生的新变化是
A.农业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B.工业人口比重迅速下降
C.服务业人口比重不断增长
D.“中间阶层"逐渐消失
22、元代,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行省辖区内宣慰司、路府州县、汉军万户府等要接受朝廷的任用、迁调、考课等管理。行省官朝觐述职和不定期迁调,朝廷遣官钩考、巡察等,或经常举行,或成为定制。这说明元代( )
A.实现了对行省的有效监察
B.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隐患
D.官员素质大大提高
23、1928年4月,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的红军造币厂铸造了第一批“工字银元”(如图)。该币币形模仿晚清以来流行于中国的墨西哥鹰洋样式,币面左上角雄鹰翅膀位置凿了一个“工”字标记,是红色政权首批金属货币。“工字银元”的出现( )
A.密切了苏区与世界经济联系
B.扩大了红色政权的政治影响
C.打破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D.有助于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
24、《唐律疏议》规定,子孙在祖父母、父母没去世的情况下就和祖父母、父母分家单过(如为祖父母、父母指示则无罪),徒三年……诈称祖父母、父母死,徒三年。这表明唐代
A.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相统一
B.司法判决存在轻罪重罚现象
C.伦理纲常成为立法基本原则
D.孝老敬亲成为社会行为规范
25、开始:1069年,________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26、劳作方式的发展:农业庄园式劳作。罗马共和国晚期,出现了大型____庄园。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____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
27、中华文化对欧洲的影响
(1)科技
造纸术 | 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
火药 | 推动了欧洲____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 |
指南针 | 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____的到来 |
印刷术 | 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____,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
(2)思想:孔子的思想以及____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
(3)其他: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____和建筑成为风尚。
28、知识点
变化 | 表现 |
1.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 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逐渐建设_______,疏解中心城市人口,改善城市居民的________。 |
2.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 (1)工业革命对煤等矿石的需求刺激了________的开凿, ________运输以其________、________而受人青睐。 (2)欧美国家形成了_______,促进了城际间、国际间的_____与__________,大大增加了社会的________。 |
3.促进了乡村的改变。 | (1)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________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_______,农业_______水平大大提高。 (2)大量人口从闭塞、宁静的生活中走出,人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 |
4.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 | (1)_____________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 (2) 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戴表,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有___________。 |
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 (1)英国等西方国家:通过_________推行初等教育,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支持。 (2)中国: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________”,对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
6.工业革命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 表现: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___________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 |
29、表现
(1)北约轰炸南联盟
①背景:1999年,南联盟内部发生科索沃危机。
②旗号:________________。
③特点:是北约在未经________________授权的情况下对主权国家的战争。
(2)国际恐怖主义:美国的“________”事件。
30、工业革命提高了___________,使英国率先从农业社会变为___________;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___________。
31、原因
①政治腐败:________统治后期,沉湎于享乐,怠于政事,________,朝政趋于腐败;
②边疆危机: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
③军事失当:任用胡人担任节度使;兵力________。
32、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波斯人:公元前____世纪,波斯人崛起于伊朗高原,征服了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到巴尔干半岛北部包括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____三洲的大帝国,并数次入侵希腊。在波斯帝国统治下,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
33、“四等人制”:蒙古统治者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被后人概括为“四等人制”,依次为________
34、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冷战的发展
(1)特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既有________,也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2)表现:在美苏开展对话的同时,出现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________危机。
(3)影响:这两次危机虽然没有达到局部________的程度,但它们所带来的战争特别是核战争的风险是空前严重的。
35、词曲为什么会成为宋元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
36、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路线是怎样的?
37、“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有哪些新变化?
38、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
——[明]谢肇制《五杂俎》
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日江陵、日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荼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宋]庄季裕《鸡肋编》
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
(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
39、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和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