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申报》刊登了《九江英租界收回之内容》: “已决定由英国政府将九江英工部局章程,悉行取消,并自三月十五日起,将九江租界区域内行政事宜无条件移交国民政府。”收回九江英租界发生于( )
A.清末新政
B.二次革命
C.国民革命
D.抗日战争
2、元世祖前期和中期出现的行省只是为了适应当时特定的军政需要,事毕即撤。至元十三年(1276年)以后,临时处理军政事务的行省陡然减少,而半固定化的行省不断扩充和发展。明洪武时期,中书省被撤,行省独存。由此可见( )
A.行省发展过程漫长曲折
B.行省运作具有较大随意性
C.行省长官成为割据势力
D.行省由军事转为监察机构
3、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在全国各地推行“均输”政策,“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这一政策的施行( )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阻碍了商品正常流通
C.提高了地方官员工作效率
D.冲击了重农抑商政策
4、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政府取消失业补助津贴,设立“培训与企业委员会”,规定由国家政府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为失业者提供职业技术教育,并为其创造和提供就业岗位。英国政府的这一政策( )
A.解决了国家财政困难的问题
B.扩大了福利制度中的市场因素
C.降低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D.缩小了社会各阶层间贫富差距
5、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地理位置上看,两晋的都城位于北方的称为西晋;位于南方的称东晋。然而,后来与两晋地理位置相近的两宋,则不称为西宋和东宋。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少数民族政权崛起于北方
B.南方经济赶上并超过北方
C.政治中心转换是东西之争
D.文化竞争中北方落后南方
6、1961年,苏联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对美国来说犹如珍珠港事件,于是源源不断的资金从五角大楼、财政部流向了兰德公司、IBM、国际电报电话公司……联邦基金援助占据了航空航天研究费用的90%,电力和电子设备研究的65%,科学仪器的42%。这表明,美国这一时期( )
A.大力推行国家宏观调控
B.主要依靠非政府力量发展科技
C.经济发展获得持续动力
D.政企之间的关系发生变革
7、战国时期,有位思想家发表主张:“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为亡,故桀纣无天下而汤武不弑君”。该主张体现了( )
A.家国情怀
B.民本思想
C.革故鼎新
D.天人合一
8、清朝统治者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疆域观和民族观,如顺治帝在即位之初即遣使拉萨,往迎达赖喇嘛;雍正帝更是强调“有德者可得天下大统”的观点,驳斥了汉族知识分子认为满洲是“异族”,特别指出不论何地何人何种族,都有君临天下的合法资格。清朝统治者这些做法意在( )
A.铲除分裂割据势力的政治基础
B.强化君主专制统治的权威
C.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
D.缓和汉族与少数民族矛盾
9、《国语·齐语》云:“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厮,试诸壤土。”孟子与许行辩论,曾质问:“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据此可知,该时期( )
A.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
B.铁犁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步推广
C.铁器制造出现并得到普遍使用
D.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10、公元前29年至公元284年,罗马实行“元首制”。尽管共和制的各种政治机构,如公民大会、元老院、执政官和其他共和制官职依然存在,但实权却完全掌握在元首手中。这说明当时( )
A.共和制传统阻碍了政体变革
B.元老院控制了国家最高权力
C.元首制适应了罗马统治需要
D.罗马君主专制制度开始形成
11、徭役在中国古代变化比较大,秦汉时期强制性服役,隋唐可以纳庸代役,明朝一条鞭法后折银代役。这一趋势反映了( )
A.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B.白银流通量出现大幅增长
C.重农抑商政策的变化
D.国家对农民控制逐渐松弛
12、中国古人基于对自然灾害特点、农业丰歉周期变化的朴素认知,提出设立常平仓、义仓、社仓等,提前仓储积谷,并通过“籴”“粜”等措施调节粮食资源以缓解灾荒时的粮食短缺问题。 这些措施( )
A.增加了政府赋税收入
B.适应了农耕社会需要
C.保障了粮食稳定供应
D.巩固了封建专制统治
13、1765年英国法令禁止英国技工受雇于外国,对违者剥夺国籍没收家产,对招募者处以一年内监禁和罚款。1788年对招募者惩罚加重到五年监禁,而输出工具者处以500磅罚金。这些措施旨在( )
A.遏制英国人口外流趋势
B.支援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
C.维护英国产业技术优势
D.削弱美国独立的物质基础
14、明代甘薯引进后,首先在闽粤部分地区得到推广。到18世纪前期,甘薯在长江流域许多地区都已有栽培,出现了“高山海泊无不种之,闽、浙贫民以此为粮之半”的局面。甘薯的引进( )
A.改变了区域饮食结构
B.表明中国与美洲往来频繁
C.解决了人地矛盾冲突
D.反映出江南经济地位重要
15、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世界
A.多极化趋势加强
B.民族纠纷严重
C.恐怖主义猖獗
D.地区冲突加剧
16、隋朝粮食储备为中央政府储备、地方政府储备和民间储备相结合。唐朝中央储备包括太仓,转运仓,地方储备包括正仓、常平仓,民间储备的主体是义仓,诸仓的粮储来源与用途各有不同。这段材料主要叙述的是,隋唐时期
A.社会经济繁荣
B.储备体系多元
C.防灾能力强大
D.崇尚民本思想
17、1921年8月20日,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创办的第一份全国性工人报刊《劳动周刊》问世,其刊载章十分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并冠之以口语化的标题,如《我们工人就活该死么》《反是工人倒霉》等。该报刊旨在( )
A.激发民族抗争意识觉醒
B.鼓舞工人阶级参与革命
C.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D.培养青少年的劳动意识
18、下图是考古学者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潘坤帕遗址发现的博局纹铜镜和神兽铜镜。从形制和纹饰看,铜镜与中国境内发现的汉镜相符,材质分析也显示,它们都是从中国输入的。材料可以用来佐证,古代中国( )
A.青铜铸造技术领先于世界
B.与周边国家的贸易交往
C.官营手工业注重质量信誉
D.对东南沿海实施有效治理
19、阿拉伯帝国建立后,派人到君士坦丁堡搜求古籍。把大量希腊罗马文献翻译成阿拉伯文。这些著作后来传入中世纪欧洲,使欧洲人重新读到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并接受了阿拉伯人的自由思想。据此可知,阿拉伯人的翻译活动( )
A.利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开展
B.推动了中国造纸术传入欧洲
C.深受希腊文化中心东移的影响
D.得益于拜占庭帝国被军事征服
20、唐太宗主张不可将一罪作数种条目,立法不可让条目重迭,这样既有利于官吏记住,又可防止官吏在执行时徇私。这反映出唐太宗
A.努力摆正礼与法的关系
B.主张减轻刑罚,刑罚为末
C.倡导简约的法律形式
D.具有“仁义为本”的思想
21、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废除私有制”。同时规定,在政治斗争中,党要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这反映了( )
A.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B.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C.中共立足国情作出决策
D.中共不认可苏俄道路
22、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军机处并无特出之首长,亦无权向各部及各督、抚直接发布命令。盖军机处仍不过为清王室一御用机关,不得目之为政府中之最高枢机。”这鲜明体现了( )
A.中央行政体系的日臻完备
B.军机处只负责处理一般的文书
C.清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军机处的设立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23、幕府时代,不仅幕府取代了以天皇为代表的公家,成为新的中央政府,而且武士集团内部私人化的军事主从关系也与中央至地方的官制相结合,形成了将军→侍所→守护→地头的武家统制体系。由此可知,幕府统治的实质是( )
A.封建君主专制
B.封建势力割据
C.封建军事专政
D.专制集权
24、距今约2700年的古希腊陶壶上展现了重装步兵交战的场景,步兵主体是公民,公民也是土地所有者,承担保卫城邦的责任,掌握绝大部分社会财富。这说明( )
A.公民是城邦制度的基础
B.古希腊实行民主政体
C.公民由奴隶主贵族组成
D.古希腊手工业水平高
25、明朝的政治制度的变化
(1)明太祖:为加强皇权,废除了自________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这一举措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刻影响。废除宰相后,皇帝需要直接领导________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
(2)明成祖:选拔一些文官到________值班,形成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________”。其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
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________”。
皇帝在“________”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________”。
(3)明朝中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被比喻为宰相。
(4)明朝中后期出现了________的局面。(魏忠贤)________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东厂和控制________,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26、边疆压力
(1)宋辽关系
①北宋建立前,________族建立的辽朝在北方草原崛起,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
②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
③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________”,内容: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________”。通过这项协议,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
(2)宋夏关系
①北宋与西北________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屡战屡败
②双方最终达成和议。“庆历和议”,内容:西夏保持________,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________”。
27、两弹一星
(1)原子弹
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①_________爆炸成功。
②建成②___________和大亚湾核电站,和平利用核能。
(2)导弹
①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②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③_________试验成功。
(3)卫星
①成就: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④________发射成功。
②意义: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28、行省制________明朝
废除丞相________清朝
设立军机处________元朝
三省六部制________汉朝
推恩令________隋唐
29、文艺复兴的实质是________。
30、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1953年,中印两国政府就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举行谈判。周恩来代表中国首次提出,两国应根据互相__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解决两国之间悬而未决的问题。
(2)1954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缅甸。周恩来在同两国总理发表的联合声明中确认了这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________的广泛承认。
31、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解
(1)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宋朝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土地________、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
(2)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
32、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欧洲与中国在思想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变革。请按题号填出相应的历史名称。
(1)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
33、封君封臣制度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明清时期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海禁和____________政策。
35、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你认为它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还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还是殖民掠夺之路?简要说明理由。
36、2018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七周年。九十七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请回答:
(1)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这次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为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此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取得什么成果?
(2)国民大革命失敗后,中国共产党结合国情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在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势力,请举例说明。
(3)新中国建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新时期,中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什么?
37、列宁主义的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8、亚洲的觉醒的性质是什么?
39、二战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