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元前七世纪、六世纪时,很多希腊人在埃及当兵,他们亲眼见到埃及的雕像,并学到如何制作这些雕像,特别是人物雕像较多。这说明
A.古希腊雕刻完全模仿古埃及
B.古代雕刻艺术发展非常缓慢
C.早期文明之间存在一定交流
D.古希腊与古埃及的文化雷同
2、晚清政府驻古巴总领事余思诒号召侨社内部“同心协力,合群以御外侮、谋自立”。驻巴拿马总领事欧阳庚教导侨胞认同当地社会的主流思想,学习当地法律。据此可推知,这些做法意在( )
A.维护华工的合法权益
B.提升儒家伦理的社会影响
C.废除列强的治外法权
D.抵制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3、1986年7月28日,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讲话,承认美国是一个太平洋强国,“没有美国的参加,太平洋地区安全与合作问题是不能得到使各方面都感到满意的解决的”。他甚至表示,苏美两国在远东和太平洋都存在着“不少互利合作的可能”。对戈尔巴乔夫的讲话解读正确的是( )
A.苏联主动放弃与美国争夺霸权
B.多极化趋势推动美苏关系的缓和
C.冷战重心从欧洲转到亚太地区
D.苏联基于冷战态势调整亚太政策
4、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魏晋南北朝历史时查阅的资料( )
项目 | 内容 |
民族迁徙 | 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 |
联合斗争 | 十六国时期连年战乱,人民生活困苦,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抗政府。 |
友好往来 | 魏晋以来,在和平环境中,各族人民频繁交往,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未断。 |
据表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南方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B.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加强
C.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汉化
D.文明在和平交流中演进
5、1836年,英国曼彻斯特商会在致首相墨尔本和外交大臣巴麦尊的备忘录中强调指出:“中国为英国制造业提供一个销量庞大而又迅速扩张的市场。”曼彻斯特的厂主甚至私下说:“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就得忙上数十年,只要能够打开这个壁垒就好了。”材料反映了当时英国积极对外扩张的目的是( )
A.掠夺原料产地
B.扩大商品销售市场
C.进行资本输出
D.扭转贸易逆差
6、1950年6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国营商业机构应在乡村建立据点,“以免一有风吹草动,货币便从乡村卷回城市”。于是,国营商业机构在各地纷纷设立农副土特产公司,恢复购销路线;中央还组织私商下乡收购土产。上述举措( )
A.推动了人民币成为国家法定货币
B.发挥了乡村市场的主导作用
C.结束了全国物价连续暴涨的局面
D.促进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7、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刊登《西学书目表》,著录近代以来译书约300种(见下表)。该书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不断有人续作。这一做法( )
西学13类 | 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汽学、天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 |
西政10类 | 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 |
杂类5类 | 游记、报章、格致、西人议论之书、无可归类之书 |
A.开启了西学东渐思潮
B.沿袭了中体西用思想
C.促进了维新思想传播
D.提出了民主科学口号
8、清朝统一回疆后,回人的习惯法“回例”仍然是当地刑案司法中的主要法律依据。乾隆中期以来,清律和回例开始并存于回人命案的司法中,乾隆五十七年明确规定回人中的重案必须依据清律判决,回例只适用于一般刑案。同治时期,回例在回疆的刑案司法中最终被废除。这一变化表明清朝( )
A.推进制度趋同以巩固国家统一
B.变革司法体系以维持羁縻统治
C.实行因俗而治的边疆治理政策
D.消弭少数民族同中原文化差异
9、《九章算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其主要例题以解决土地的丈量与赋税计算、粮食加工与兑换比率、徭役均输的征发摊派、商品流通与关税等问题为主。由此可知,《九章算术》( )
A.佐证两汉民众赋役负担较沉重
B.在中国数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C.与我国古代国家治理密切相关
D.说明古代赋税制度臻于科学完善
10、镰仓幕府时期,将军对被称为“御家人”的武士头领施“御恩”,承认他们的土地所有权并授予其新的领地。“御家人”要宣誓效忠将军,必须服从将军的命令,有战事的时候要随同作战。这一制度的实施( )
A.吸收了唐朝的制度成果
B.确立了封建庄园制度
C.强化了天皇的集权政治
D.巩固了武士集团统治
11、16世纪以来,疾病随着人口的迁徙加速了在全球的传播,仅美洲就约有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对这一现象理解有误的是( )
A.加速了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
B.劳动力的减少促进了黑奴贸易
C.殖民扩张给美洲人民带来灾难
D.新航路开辟导致美洲人口减少
12、汉朝以后,凡涉及买卖、租佃、借贷等财产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书面契约,规定各自的责权利和行为后果;唐宋以后,契约应用更加广泛。这表明契约( )
A.解决了地区间贸易的汇兑问题
B.规范交易行为、维护商业秩序
C.便于资金调度、拓宽信贷渠道
D.形成商业文化、统筹商业贸易
13、1942年至1948年,《文化先锋》由国民党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创办发行。其中“建国历详解”栏目专门介绍刊物发表的当天或临近日期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据此可知,该栏目的设置( )
事件类型 | 文本叙述 |
关于孙中山生平 | 孙中山伦敦蒙难纪念日、孙中山诞辰纪念日等 |
其他革命先烈的生平 | 朱执信先生殉国纪念日、黄克强先生殉国纪念日等 |
抗战期间的大事 | 防空节、淞沪抗战纪念日等 |
文艺节日 | 美术节、诗歌节等 |
A.意在增强人民对国家的认同
B.利于客观记录历史事实
C.唤醒了民众的民主革命意识
D.反映了国共关系的恶化
14、中共某次会议通过的决议认为:“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必须与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巡行此议决。”这表明中共当时
A.调整了党的最高纲领
B.制定出党的最低纲领
C.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宣布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5、先秦时期,“关外”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外地区;西汉到东汉的前期,指的是玉门关的外面;明清时期,又变成了山海关往东和嘉峪关往西的地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关外的政治、经济地位不断提升
B.古代中国大一统版图不断扩大
C.古代中国政治重心不断向东迁移
D.中央政府对疆域控制愈加严格
16、书法家沈尹默道:“王羲之不曾在前人脚下盘泥,依样画着葫芦,而是要运用自己的心手,使古人为我服务,不泥于古,不背乎今。”据此可知,该书法家认为王羲之的书法具有以下特点( )
A.传统性
B.服务性
C.延续性
D.创造性
17、1961年,苏联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对美国来说犹如珍珠港事件,于是源源不断的资金从五角大楼、财政部流向了兰德公司、IBM、国际电报电话公司……联邦基金援助占据了航空航天研究费用的90%,电力和电子设备研究的65%,科学仪器的42%。这表明,美国这一时期( )
A.大力推行国家宏观调控
B.主要依靠非政府力量发展科技
C.经济发展获得持续动力
D.政企之间的关系发生变革
18、西周制定了一套严格贯彻宗法等级制,分别亲疏贵贱尊卑上下关系的礼仪体系,各种礼仪均配有相应的乐舞。西周的礼乐制度( )
A.解决了阶级矛盾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传播了儒家思想
D.巩固了统治秩序
19、《左传》记载:曹刿对鲁庄公说,要想战胜强大的齐国,不能靠对亲近的人施以小恩小惠,而应取信于民;鲁庄公三十二年,内史过对周惠王说,国家兴衰取决于君王的德行;虢国的史嚣议论时政时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对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A.天子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B.强化“君权神授”的意识
C.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终结
D.体现“以民为本”的观念
20、“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从1768年开始就从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趟获利仍高达百分之几百。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对这段材料的认识中最准确的是( )
A.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
B.殖民者从非洲抢夺了大量劳动力
C.黑奴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
21、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驻藏大臣,确立由中央政府册封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的历史定制,1762年清政府在西域设伊犁将军,1884年在新疆建行省,最终确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这表明清代( )
A.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行省制度开始在全国推行
C.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管辖
D.中央政府与西藏开始交往
22、1932—1934年,中国共产党纪念巴黎公社的主题主要是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但1937年3月,中共报刊《救国时报》指出:巴黎公社是民族团结,一致御侮的榜样,是法国一切有民族意识优秀分子的结合,呼吁救国御侮必须团结并动员一切力量。这表明,1937年初( )
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B.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中共已正确认识到巴黎公社民族革命的性质
D.中共逐步实现从国内革命向民族革命的转变
23、魏源在《默觚下·治篇十四》中指出,在商品经济亟需发展以对付外国资本主义商品倾销和经济侵略的“今日”,应该“缓本急标”“货先于食”,也就是把“末富”置于首位。这一思想( )
A.体现出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
B.符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C.表达了工商皆本的经济主张
D.得到了晚清政府的高度认可
24、宋朝时期,古典园林进入成熟时期,园林设计开始偏向雅致精巧,注重意境的营造。不仅善于运用奇石构筑园林景观,同时还非常注重布局,重视水景的运用,以营造清幽深远的意境。这一园林风格( )
A.受到了时代精神的影响
B.迎合了市民阶层的审美
C.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理念
D.反映了儒学世俗化趋势
25、经过
(1)爆发:武昌首义【知识点136】
①时间:____年10月10日 ②革命后形势:各省纷纷响应,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但封建____、____投机革命,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2)高潮: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点137】
①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____成立,定都____,以____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____年为民国元年
②政权性质:____政府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知识点138】
①内容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____,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
B.规定了国民的____权利一体现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
C.确立了____的政治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D.实行____制——限制____权利,防止专制独裁②性质:中国第一部____性质宪法。③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____制度的灭亡和____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____进程的一座丰碑
(4)清帝退位:____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清朝覆灭。【知识点139】
(5)失败:1912年3月,____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第八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四)国民大革命(____—____年)
26、基础知识填空
《马关条约》的条款及影响
①割三地——割辽东半岛、________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拉开列强_______________狂潮的序幕
②赔二亿——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巨额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大举外债,进一步为外国控制
③开四口——开放________等为新通商口岸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_________
④允设厂——允许日本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严重阻碍中国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表明列强由商品输出转向___________输出。
以上是具体影响,下面是总结:
(1)中国_____________大大加深;(2)中国社会发生变革,比如清政府被迫改革,但作用不大;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形式展开_________________的斗争
27、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
(1)扩张概况: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____入侵波斯帝国。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击败波斯军队的抵抗,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灭亡了波斯帝国,并进一步向东扩张,征服了印度河流域,继波斯之后再次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2)制度的承袭: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地方实行____,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
2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你我共努力。
(1)明朝时 ,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2)麦哲伦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证明了 学说的正确。
(3)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的方针,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4)二战结束后成立的 是当今国际社会最重要的世界性组织。
29、启蒙运动影响
(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_______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2)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_______,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3)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30、消极影响
(1)生活环境: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
(2)身心健康:传染病与__________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
31、________世纪中叶,________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不久元朝灭亡
32、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公通过了同盟会章程,______以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____,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
33、6月3日和4日,北京大批学生被捕,消息传到________。6月5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________罢工和________罢市,这标志着中国________登上政治舞台,也推动着这场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4、重要纲领
(1)________
①主张: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②结果:在战争环境下,未能实施
③影响:否定了封建________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2)________:提出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
35、试从时间、动力、生产组织形式、科技含量、交通工具等方面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不同及它们的影响。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时间 |
|
|
动力 |
|
|
生产组织形式 |
|
|
科技含量 |
|
|
交通工具 |
|
|
社会时期 |
|
|
影响 |
|
36、行省行使权力受到中央哪些节制,行省设置有什么意义?
37、课文中所列举的区域经济组织外,你还知道其他的吗?请具体介绍一个区域经济组织给大家。
38、对内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是怎样的?
(2)城市改革时间和内容是怎样的?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以及过程是怎样的?
39、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战争的进程完全走向大国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反面”,并尝试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