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三门峡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以下内容为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世界和平纲领》,即“十四点原则”的部分节选。据此可推断当时(     

    (1)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

    (2)领海以外,无论平时或战时,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

    (3)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

    (4)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至符合维持国内安全的最低限度。

    (5)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A.美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B.战后世界贸易空前繁荣

    C.美国综合国力迅速上升

    D.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瓦解

  • 2、《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漕河故事,军运一般不过淮,则民舡不得行。”“白粮乃玉食之供,各宫之膳,其视军储之粮尊卑轻重盖天渊矣,安可以军粮船而先于白粮船乎!”《明会典》也提到:“粮船如遇亲王黄船(装御用之物)二只经过,一时回避。”这反映了明代(     

    A.官府垄断了运河漕运权

    B.礼制在运河交通中的体现

    C.运河的通航沟通了南北

    D.漕运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 3、有学者认为,“澳大利亚淘金华工……具有高度封闭性,中西文化融合现象业已出现但远非主流,因而以淘金史为代表的早期华人史更多反映了中国历史的海外延伸”。这意味着澳大利亚淘金华工(     

    A.传承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

    B.致力于推动中西文化融合

    C.深受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D.是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代表

  • 4、“文化(culture)”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a和colere,本义为“耕作”“栽培”“养育”。以此类推,中国文化的源头是在(     

    A.一万年前新石器时代

    B.文献记载与考古实证的夏朝

    C.青铜文明鼎盛的商朝

    D.分封宗法体制确立后的西周

  • 5、如图所示为创作于1936年的一幅漫画《再会罢!北平!》(为北平某著名学校设分校于川湘所作)。该作品揭示了(  )

       

    A.女性成为抗战的重要依靠力量

    B.北平在日军占领中遭受重创

    C.日军侵华使中国高等院校内迁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壮大

  • 6、下面为1940年晋察冀边区群众投票选举的图片。图片中,怀抱小孩的母亲正在投票。这反映了当时(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扩大

    B.革命根据地妇女的政治地位提高

    C.边区政府重视民主政治建设

    D.妇女彻底摆脱了封建伦理的羁绊

  • 7、中世纪的欧洲存在“特恩权”的封赏方式:由国王颁布专门的敕令,禁止地方政府官员和行政人员进入领主领地内去执行司法、治安和行政事务,将这些职能全部赏给领主或其代理人。这从实质上说明(     

    A.领主成为国王在地方统治的代表

    B.民族国家发展推动王权强大

    C.国王对领主自治权利的法律确认

    D.工商业发展推动城市的自治

  • 8、读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全球各区域占世界经济比重

    ①19世纪中期以前亚洲占世界经济比重最大          ②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经济造成了较大破坏

    ③二战后北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在持续增长            ④21世纪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各区域经济增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大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这(     

    A.体现了仁政思想的践行

    B.保证了农民的基本生活

    C.改变了考核官员的标准

    D.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 10、北魏确立了“存留养亲”条款:死罪之人,若家中有七十以上的祖父母或父母无人照顾,而犯罪者又是家中的独子“单丁”,律则网开一面,可奏请皇帝予以宽宥;《唐律》对存留养亲制度又作了详细规定,该制度一直保留到清代。“存留养亲”的规定( )

    A.违背了法律公正

    B.表明统治者对老人的优抚

    C.缓解了社会矛盾

    D.深受社会主流价值观影响

  • 11、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劳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格劳秀斯的主张

    A.成为各国都必须遵守的法律

    B.有利于制止当时的战乱与纷争

    C.有效保护了个人的私有财产

    D.鼓励了当时的殖民扩张与争夺

  • 12、唐代以来,中国瓷器远销欧洲。明末“海禁”后,瓷器出口大幅减少,同时期日本学习中国制瓷技术,生产出色彩艳丽的伊万里瓷,在欧洲广受欢迎。清前期,景德镇出产的瓷器借鉴伊万里瓷的艺术设计,质优价廉,重新占领欧洲市场。中国瓷器再次畅销欧洲的原因是

    ①制瓷技术保持世界领先   ②艺术设计注重借鉴创新

    ③官营制瓷业占主导地位   ④国内民众的购买力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3、《中华民国史》记载:“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金融界之放款。但金融界因本身资力不厚,虽愿放款而效果不佳。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国民政府的这一举措旨在(     

    A.加快工商业的发展

    B.强化经济管理职能

    C.聚敛巨额资本财富

    D.发展官僚资本主义

  • 14、《国语·鲁语上》记载,夏、商、周王族祭祀的时候,不仅祭祀本族的先王先公,而且将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是黄帝族系的后裔。这些记载(       

    A.说明祭祀活动为王权所轻视

    B.为政治活动染了神权色彩

    C.利于论证华夏文明的延续性

    D.源于宗法制度对血缘的强调

  • 15、某学者认为:中共二大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殊国情相结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标志着“中国特色理论形态”雏形的形成,成为早期“中国化”的历史起点。这一评论主要基于中共二大

    A.明确党的奋斗目标

    B.决定领导工人运动

    C.制定最低革命纲领

    D.提出与国民党合作

  • 16、一战爆发后,外交总长向袁世凯建议:唯有参战,取得参加战后和会资格,才有挽回《民四条约》中丧失权利的机会……北京政府也亟思在外交上有所突破,乃借参加欧战之机会,加入协约国阵营。努力收回国权,提升国际地位。以上事例表明(     

    A.民族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B.中国近代实现了独立自主的外交

    C.国际环境决定中国外交政策的走向

    D.政治家决定了外交的手段

  • 17、下表是两汉时期关于“周公辅成王”的典故记载

    记载

    出处

    征和二年(前91),武帝年老,“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背着)成E朝诸侯以赐光”,

    并进一步指明:“立少子,科行周公之事”

    《汉书·常光传》

    平帝驾崩后,王莽选择年仅两岁的刘婴继位,风公卿奏请立婴为孺子,令宰衡安汉公莽践祚居摄,如周公傅成王故事

    《汉书·元后传》

    昔成王之为瑞子,出则周公、邵公、太史佚,入则大颠、闳天、南宫括、散宜生,左右前后,礼无违者

    《后汉书·班彪传》

    背成王之政,周公在前,邵公在后,毕公在左,史佚在右,四子挟而维之。口见正容,

    耳闻正言,一日即位,天下旷然,言其法度素定也

    《后汉书·翟酺传》

    该表所述内容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史书编纂体例的改变

    C.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弱化

    D.王朝更替的政治教训

  • 18、经过15年艰苦谈判,中国于2001年签署协议,就关税等问题与相关国家达成共识。该“协议书”(       

    A.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为世界和平发展提出了中国方案

    C.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D.体现中国更深层参与经济全球化

  • 19、明太祖朱元璋在与群臣分享治国体会时,曾因政务过多发出了“百僚未起朕已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的感慨。引发这一“感慨”的制度性原因是(     

    A.丞相的废除

    B.锦衣卫的设立

    C.内阁的设立

    D.军机处的设置

  • 20、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讲话中指出,当前“中国共产党不但在解放区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在国民党统治区,在国民党控制的大城市,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这一判断的依据是(     

    ①解放区长期坚持“三三制”的政治原则   ②国统区兴起反抗国民党的第二条战线

    ③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群众运动                 ④人民解放军赢得战略决战胜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1、二战后期、美、苏约定东欧由苏联解放;西欧由美国解放;德国由苏联与美、英分区占领;亚洲的朝鲜也以“三八线”为界,由美、苏分别占领。这些行动(       

    A.说明美、苏重新瓜分殖民地

    B.都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C.为战后格局的形成奠定基础

    D.导致了反法西斯同盟的破裂

  • 22、1946年12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发动军属以村县专署为单位给前方战士写慰问信,考虑到很多士兵家属和区村干部不会写字,还专门号召小学教师协同办理。这一做法旨在(     

    A.缓解士兵思乡之情

    B.坚定信念鼓舞士气

    C.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D.确保解放战争胜利

  • 23、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这反映了冷战具有

    A.自我控制的机制

    B.针锋相对的思维

    C.地缘政治的特征

    D.团结合作的精神

  • 2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决定这一历史转折的根本因素是(     

    A.诸侯争霸

    B.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C.井田制的逐渐瓦解

    D.铁农具的使用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901年中国与11国签订《________》主要内容有:惩办“首祸诸臣”;赔款白银4.5亿两,本息共计9.82亿两;将北京________划定为使馆界,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拆除大沽炮台,各国可在此北京至山海关沿线驻扎军队;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加入任何反帝组织

  • 26、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________(填序号)。

    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

    ③甘地主义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

    ④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 27、台湾:_______年, _______驱逐_______殖民者,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_______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_______省。

  • 28、古代中国教育________是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 29、抗战胜利的意义

    (1)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______________,发挥了_______的作用。

    (2)_______发展到约132万,建立了19块根据地,解放了近1亿人口,收复了100万平方千米的失地。

    (3)历经_______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军民伤亡总数在3500万以上,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

    (4)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______________,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_______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5)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______________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 30、陶器为人类共有,瓷器是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发明,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的主要历程,东汉时期烧出了________、南北朝时期________、元代进入了________时代。宋代的瓷都是________

  • 31、商业繁荣:长途大额贸易发展,明清出现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安徽南部的__________和山西________但就全社会看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_____________还占据压倒优势。

  • 32、发展

    (1)背景:_____________的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内容:1832年,__________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

    (3)意义: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__________经济迅速发展。

  • 33、

    动因

    经济

    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___________,西欧各国的_________迅速发展,西欧社会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____________的意愿日益迫切;

    社会

    ____________》促使西欧掀起向东方和未知的海外的寻金热潮:

    精神

    ____________鼓励冒险精神,开拓进取,实现人生价值,追求现世幸福;

    ②基督教会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______________

    政治

       西班牙和________王室积极支持海外扩张:

    商业

    ____________控制了东西贸易的陆上通道,西欧人急于从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条件

    客观

    知识:地理知识的积累_______

    技术:造船技术不断提高;________的使用。

    主观

    航海家的冒险精神

  • 34、宪法的组成

    (1)序言:阐述了联邦宪法的目的和宗旨。

    (2)正文:共7条,分别对___________、行政权和司法权加以说明和规定,并对其他立法事项、州与联邦的关系、修正案的制定和生效的问题进行了规定。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结合中国近代史,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指出1840年至1900年间日本侵略者直接参与的战争有哪些?

      (2)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资本输出的是哪一条约的什么条款?

      (3)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社会各个阶级的人民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请列举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所进行的革命斗争。

      (4)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回顾党的一大,指出大会确定的中央机构和党的中心工作各是什么?

      (5)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及其取得的成果。

     

  • 36、法国的政治制度是哪种类型?

  • 37、两汉时期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 38、如果说14世纪的意大利和18世纪的法国是“历史的‘中心’”,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这是立足哪个领域得出的结论?并指出在该领域从“14世纪的意大利”到“18世纪的法国”反封建的方式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变化的经济和文化原因。

  • 39、阅读教材P69“史料阅读”,思考:《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国际法有什么贡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真题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