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朝人周鼎宠爱其妾兰氏,其妻元氏不满,二人经常争风吃醋。元氏遂向其兄求助,周鼎与元氏兄相斗并对簿公堂。官府首先劝诫兰氏要严守妇道尊卑,然后对“调停无术”的周鼎“薄罚以儆”,最后对元氏也予以批评。这一判决( )
A.激化了基层治理的矛盾
B.背离了司法公正的原则
C.强化了宗族组织的权威
D.体现了礼法合流的特征
2、东晋初期,琅琊王氏家族位高权重,时称“王与马,共天下”;此后颖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相继掌权。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
A.门阀政治取代了皇权政治
B.出现权力制约与平衡机制
C.门阀政治确保皇权,政权稳固
D.士族专权的政治局面
3、1951年1月17日,周恩来复电联合国大会第一政治委员会主席阿彼拉兹,重申中国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一贯主张,并提议:“在同意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及朝鲜内政由朝鲜人民自己解决的基础上,召开中、苏、英、美、法和印(度)、埃(及)七国会议,就迅速结束朝鲜战争问题进行谈判。”这说明当时中国(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以壮大社会主义阵营
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竭力寻求西方大国支持以遏制美国霸权
4、1964年7月,毛泽东在一次外交会谈中指出:“我们现在提出这么一个看法,就是有两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到70年代初期,他又进一步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理论。这些判断( )
A.阐明了全方位多边外交政策
B.打破了旧的国际关系体系
C.开始超越意识形态去认识世界
D.有利于拓展中国的外交空间
5、如表为1875—1911年间晚清驻外公使知识结构——留学生身份数量变化表。据此可推知这种变化主要是基于( )
项目 | 留学生(数量) |
1875—1894年 | 1 |
1894—1900年 | 2 |
1901—1911年 | 11 |
A.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B.清末新政的推动
C.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
D.先进中国人的救亡图存
6、如图为中共革命活动在不同时期的地理特征,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A.革命中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B.中共依据革命形势变化调整工作策略
C.地理环境影响国共对峙局面
D.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
7、秦国商鞅变法规定:“改帝王之治,除井田,民得买卖”。这实质上
A.从法律上确定土地私有制
B.禁止自由买卖土地
C.承认了井田制的合法性
D.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8、如图为西汉不同时期丞相出身的统计图。其变化反映出( )
A.“重文轻武”思想影响
B.士族垄断政权局面被打破
C.“尊崇儒术”影响政治
D.法家开始失去了社会价值
9、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如图(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实际上反映了( )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阶级的重视
C.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
D.重农抑商的政策
10、顾炎武说:“文切世务,画写故实,学问当有益于天下。”他在绘画领域中痛责文人画“任意师心,鲁莽灭裂,动辄托之写意而止”的风气。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
B.顾炎武全面否定文人画
C.其绘画理论受西洋画风影响
D.顾炎武反对空谈,努力寻求社会改革的方案
11、《唐律疏议》对诉讼制度规定了繁琐的程序和苛刻的限制,而且限制不仅限于民事领域,也包括刑事领域。如规定:“诸告人罪者,皆须注明年月,指陈事实,不得称疑”;禁止“投匿名书告人罪”等。《唐律疏议》的这些规定( )
A.体现出唐朝重视建设法律公信力
B.采用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C.旨在追求法律体例的严谨和规范
D.有利于防止滥诉的发生
12、在2020年召开的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与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等。这表明中国( )
A.对外援助受意识形态干扰
B.医疗发展水平领先于世界
C.着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坚持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
13、莫格在《他说的仍在实行》一文中指出:“和柏拉图一样,孔子认为‘明君’治国可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他们都是成功的教育家,但在推行自己 的政治理想上,也都是失败的政治家。”柏拉图和孔子成为“失败的政治家”的根本原因在于二人的思想
A.未能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缺乏思辨化和系统性
C.与当时的现实政治脱节
D.治国实践中遭致失败
14、据统计,宋代熙宁六年以后,每年铸钱六百万贯,而明朝洪武二十六年,全国一年铸钱十八万九千余贯。此后多年,明朝政府大力推行没有准备金的宝钞,严禁使用金银交易。这表明,明朝( )
A.吸取了元朝的教训
B.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C.雕版印刷技术成熟
D.货币政策存在弊端
15、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五四运动( )
A.使中国社会性质根本改变
B.拒绝了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使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推翻了腐朽清政府的统治
16、下图是漫画家米谷在 1961 年创作的漫画《刻舟求剑》。该作品意在说明( )
A.殖民体系的瓦解是历史的进步
B.西方国家竭力维护其殖民利益
C.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任重道远
D.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17、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过去,中国是和外界有接触的,但是,这种接触从来没有多到足以影响它所特有的文化以及科学的格调。”李约瑟强调的是:
A.中国科技文化得益于外来文化
B.中国科技文化具有独立的特质
C.中国的文化与科学发展不平衡
D.中国统治者对外来文化的排斥
18、下面是l884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德两国的政体情况。表中①②③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
项目 | 法国 | 德国 |
军队统帅 | 总统 | ① |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 ② | 世袭 |
国家元首任期 | 任期制 | 终身制 |
国家首脑 | ③ | 皇帝 |
A.首相、选举、总统
B.皇帝、选举、总理
C.首相、选举、总理
D.皇帝、选举、总统
19、一座公元前2900年前后的古埃及墓葬里,记载了墓主梅腾曾被“陛下”任命为:食品仓库的首席书吏和财产监督,克索伊斯州初级法官,王家亚麻的监督,田地首长,南部柏尔克达州首长,德普州州尹,宫廷首长等职务。这反映出当时古埃及( )
A.已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B.形成原始状态的官僚系统
C.存在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D.法老集政权与神权于一身
20、汉代立国以后,除了墨家、名家已经没有代表性的人物外,其余学派都能找到代表性的学者,比如阴阳家张苍、夏侯始昌、夏侯胜等,法家晁错、张汤、杜周等,纵横家邹阳、主父偃、徐乐等,儒家伏生、叔孙通、董仲舒等。这些学者大都在朝中任职,受到皇帝重用。这一状况( )
A.展现了汉代思想文化的多元
B.丰富了群众的休闲文化生活
C.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D.提高了君主的国家治理能力
21、明朝隆庆年间,苏州府的丝绸业非常发达,许多民营作坊生产的丝绸深受国外市场欢迎,作坊主们经常与欧洲、东南亚的商人进行贸易往来。据此可知,当时( )
A.苏州丝织技术领先全国
B.海禁政策有所松动
C.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2、有学者在谈及某一时期时认为,以前的人是跟在动物后面走的,动物到哪里,人就跟到哪里,现在不跟动物走了,人以种植为生,土地成了“财产”,收获也成为财富,一旦有了财产,人就不愿意四处流动了,人们守着财产,守着自己的“家”,该学者意在说明( )
A.人类社会开始出现社会分工
B.采集和渔猎促使家庭的产生
C.农业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D.自然环境对早期人类的影响
23、《云梦秦简·法律答问》中讲到:有贼进入甲家,甲呼救,四邻和基层官吏不救援,则要受到惩罚。但甲呼救时,街坊四邻不在家,可免于处罚;典、伍这些基层官吏,即使不在家,仍然要进行处罚。材料反映了( )
A.维护治安是基层官吏的主要职责
B.秦代鼓励百姓互相揭发举报
C.“以法为教”在基层治理的运用
D.严刑峻法激化社会阶级矛盾
24、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25、俄罗斯文化
(1)背景
①俄罗斯文化深受______文化的影响。
②10世纪中叶,________的统治者接受了基督教,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
(2)表现
①神学: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______。东正教逐渐成为_______统治国家的工具。
②文学:史诗《伊戈尔远征记》。
③建筑:俄罗斯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被视作东正教的象征。
26、公元前后,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双方通过丝绸之路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27、阅读下列图片,波兰在德国的进攻下迅速灭亡的原因有________(填序号)。
①德国军队装备精良,战术先进②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
③波兰军队装备陈旧,战术落后④意大利趁火打劫,攻打波兰
28、商业
(1)自明朝中期起,_______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美洲等地的_______通过_______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_______的集聚。
(2)一些地方的人以_______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安徽南部的_______和山西的_______。
(3)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_______功能为主的_______市镇,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29、道家:
1)老子:
(1)生平:姓李,名耳,字伯阳;
(2)地位: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哲学家;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3)著作: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4)思想:政治方面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哲学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是___________的;社会方面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
(1)生平:约前369-前286年,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战国时期宋国人;
(2)地位: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3)著作: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4)思想:发展了___________,政治社会方面“___________”;哲学方面“___________”;
30、 ______
(1)原因:张勋复辟帝制失败后, ______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就任国务总理。但段祺瑞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2)开始:1917年8月,南下的150余名国会议员在______召开非常会议,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
(3)结果:西南军阀排挤孙中山。1918年孙中山愤而辞去______之职,护法运动失败。
31、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朝代填写在表格里
历史事件 | 发生的时代 |
张骞出使西域 |
|
科举制的建立 |
|
礼乐制度的创设 |
|
百家争鸣的出现 |
|
孝文帝改革 |
|
东亚文化圈的建立 |
|
赤壁之战 |
|
焚书坑儒 |
|
内外朝制的出现 |
|
32、上海、太原失守后,_______、_______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建立了多个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_______战争。根据地军民依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_______战场的开辟,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33、思想解放——社会变革的先声
从14世纪到19世纪,欧洲先后出现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声。
(1)结合所学,完成下列内容。(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
A.工业社会B.理性主义C.但丁D.马克思E.人文主义
(2)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将下列事件填入对应的空格内(填字母)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戊戌变法
D.《临时约法》的颁布E.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
①文艺复兴:________________
②启蒙运动:________________
③社会主义思潮:_______________
34、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邓小平提出教育应________的思想,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方针,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大量增加教育投人,实行“________”发展战略。
35、请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如孟德斯鸠、伏尔泰、亚当·斯密等关于中国的论述。
36、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思想曾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个东方大国,是历朝历代的治国方略,更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思想渊源,继承和发扬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精华,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请回答: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其思想核心什么?
(2)朱熹是继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家代表人物。简要指出他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提倡的人生道路,用之可以完善自我、成就理想人格并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请把与“修身”、“齐家”相对应的儒家名言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修身:( ) 治国:( )
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供养、赡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④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⑤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37、写一份呼吁保护地球环境的倡议书或做一份反映环境问题的海报,以宣扬环境保护意识。
38、农业家庭式劳作出现的背景以及表现是什么?
39、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什么?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