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种是可变的,所有生物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下列关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为生物来自共同的祖先提供了间接证据
B.进化时显性基因频率比隐性基因频率增加得快
C.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生物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
D.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得到的三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物种
2、正常生理状态下,细胞代谢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细胞内的DNA、蛋白质等物质,该过程持续不断地发生,不断地积累,最可能直接引起的细胞水平的变化是( )
A.细胞衰老
B.细胞癌变
C.细胞坏死
D.细胞凋亡
3、低温胁迫会改变植物细胞的代谢,小分子物质合成增多。某实验小组探究了低温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以阐明植物的耐寒机制。该小组将相同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相同且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分别给予常温和4°C低温处理后,测量两组细胞的原生质体长度/细胞长度的值,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出现质壁分离的细胞的比例表示因变量
B.在渗透平衡时,常温组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较低
C.植物可能通过降低细胞液的浓度来适应低温环境
D.低温组细胞的结合水/自由水的值增大,抗寒能力强
4、某二倍体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如图表示该个体的某个处于分裂状态细胞中的部分染色体(包含一对性染色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B.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该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6条染色体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基因型为aBXA、aBX、AbX、bX
5、下列生理过程中,没有细胞器直接参与的是( )
A.性激素的合成
B.蛋白质的加工包装
C.光合作用
D.细胞的无氧呼吸
6、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而蔗糖分子则不能。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液面差为m。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渗透平衡时,烧杯中的水分子仍然能够进入漏斗
B.渗透平衡时,溶液S1的浓度等于溶液S2的浓度
C.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再次平衡时m将减小
D.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再次平衡时m将减小
7、2021年10月,我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和蛋白质方面取得原创性突破——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和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人工合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工合成有机物为实现“碳中和”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B.人工合成的有机物的活性与其空间结构无关
C.人工合成蛋白质的原料除一氧化碳外,还需含氮的物质等
D.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是否存在
8、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研究物质的组成。以下各组物质中,均能用15N标记的是( )
A.甘氨酸和核酸
B.脂肪和丙酮酸
C.蔗糖和胰岛素
D.核苷酸和淀粉
9、科学家在生态足迹的基础上提出了碳足迹的概念,碳足迹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直接或间接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总量。中国将采取有力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量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碳达峰),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碳达峰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将会保持不变
B.生态足迹和碳足迹增大可导致土壤沙化和海平面上升
C.与步行相比,开车出行会增大生态足迹和碳足迹
D.植树造林和寻找新的清洁能源将助力于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
10、汕头市全面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实施练江流域综合整治中,通过截污、清淤、水生态修复等措施,环境逐步优化,呈现一派河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生活废水、工业废水排放以减少对河流的干扰
B.清淤能减少因有机物氧化分解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
C.水生态修复时可引入对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植物
D.运用自生原理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和治理问题
11、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a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B.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C.若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
D.若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减慢
12、下图甲为磷脂分子示意图,乙为几种细胞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膜功能的不同是膜上的甲决定的
B.乙图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b和d
C.乙图中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细胞器是d
D.乙图中含有甲图所示分子的是a、b、c、d
13、采用新鲜菠菜叶片开展“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也有差异
B.研磨时加入CaO可以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C.研磨时添加石英砂有助于色素提取
D.画滤液细线时,待滤液干后,再重复一到两次
14、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不直接参与生化反应
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结合水越多,细胞的代谢越旺盛
C.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不参与细胞中复杂化合物的形成
D.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15、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关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的放射性元素,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在外壳中找到3H、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5S
D.可在DNA中找到3H、15N和32p
16、下面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合理密植,主要是通过降低细胞呼吸强度来提高产量
B.有的植物工厂利用红色和绿色的光源来提高蔬菜的产量
C.中耕松土,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状态,有利于根细胞吸收无机盐
D.在低氧、零下低温、干燥的条件下更有利于储藏蔬菜和水果
17、较高浓度乙烯能引起植物近轴侧生长快于远轴侧,导致叶子卷曲向下生长,这一现象称为偏上性生长,如图a所示。由于乙烯是气体,通常在其产生的部位发挥作用。图b表示某植物被水淹前后,其叶片中相关物质的含量,其中ACC为乙烯合成的前体物质(ACC转变为乙烯的过程需要氧气)。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水淹后,根部细胞感受到水淹刺激产生ACC
B.ACC不是气体,能在植物体内长距离运输
C.水淹后,该植物根部和叶片均会合成大量乙烯
D.该植物被水淹以后会出现偏上性生长
18、科研人员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了某草原上野兔种群的数量变化,绘制了野兔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T3时野兔种群数量为300只,则其K值可能是600只
B.推测T4、T5~T6时野兔的年龄结构分别是增长型、稳定型
C.若重捕计数时2只被标记的野兔死亡,则计算结果会偏大
D.若气候适宜、食物充足,则野兔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会增加
19、下图为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其中①为染色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可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含脱氧核糖核酸
B.②与D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③为单层膜,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D.蛋白质、RNA和ATP可通过④自由进出细胞核
20、机体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都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下列反应发生于内环境的是( )
A.吞噬细胞在组织间隙中吞噬细菌
B.病毒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
C.肠道中的蛋白质被蛋白酶水解
D.泪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的细胞壁
21、多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支原体、真菌和病毒等均会导致奶牛患乳腺炎,从而严重影响牛奶的产量和品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高倍显微镜镜检,不足以区分病原微生物的类型
B.区分细菌和真菌最主要的依据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与其他病原微生物相比,病毒无法在乳汁中繁殖
D.在奶牛乳腺中生活的支原体可以视作一个生物群落
22、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乳糖和糖原
B.葡萄糖、核糖和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
C.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
D.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其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23、甲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图甲中的B
B.从图甲可知细胞内液和组织液之间存在物质交换
C.图乙中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参与而不需要泌尿系统的参与
D.图乙中⑤可表示细胞产生的CO2等废物
24、脑脊液是脑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与组织液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但与血浆的化学组成有较大的差别,这是因为血液与脑脊液之间存在着血-脑脊液屏障,一些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容易通过,而非脂溶性的物质不易通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脑脊液不属于细胞外液,故与血浆的化学组成有差异
B.脑脊液中不含蛋白质,但富含水、无机盐等化合物
C.脑脊液与血浆、细胞内液之间可进行物质交换
D.血-脑脊液屏障与脑组织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无关
25、请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
(2)鹰的食物1/2来自兔,1/4来自鼠,1/4来自蛇。若鹰体重增加8克,至少需要间接消耗植物____克。
(3)图所示的食物网中鹰和蛇的关系是_______,该食物网中的所有动植物是否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_______(是或否)
(4)为了调查该生态环境中学兔种群的密度,捕获了6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30个个体,其中有10个带有标记,雪兔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___个
(5)蛇捕鼠主要依靠的信息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鹰所处的最营养级是第___________营养级。
26、下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家系图,若不考虑发生新的突变,回答下列问题:
(1)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将该病的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经酶切后电泳,不同个体的基因组成电泳图谱如下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其他个体的基因组成电泳图谱________。
(3)若在某环境条件下该病的外显率(外显率是指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出现相应表现型的比例)为90%,则IV-4与一位携带者结婚,生出患该病儿子的概率为________。现有多个夫妻均为携带者的家庭,在所生的多个正常的孩子中,致病基因频率与正常基因频率的比例为________。
27、红酸汤的制作是将西红柿洗净,擦干,捣烂后放入盛有盐水的泡菜坛中,密封待西红柿发酵好备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坛中加入陈酸汤,其目的是________。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____的过程。坛内有时会长出白膜,这层白膜是___________。
(2)红酸汤腌制过程的初期会有气泡冒出,但气泡的产生逐渐停止,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制作红酸汤时,泡菜坛一般用水密封,目的是____________,所需盐水需煮沸冷却后使用,原因是____________。
(4)亚硝酸盐的含量影响酸汤的品质,发酵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________。
28、2020年5月1日起,北京市正式实施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时间,降低处理成本。科研小组欲分离及培养若干种微生物用于对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的处理。请分析回答:
(1)科研小组将能够合成脂肪酶的细菌进行大量培养。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来培养、来生产脂肪酶,对接种环灭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培养过程需要向培养基通人无菌空气并进行搅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使获得的脂肪酶能够反复利用,提高脂肪酶的利用率,科研人员需利用固定化技术将脂肪酶固定化,方法有___________(答出两种),与直接使用酶制剂相比,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科研小组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需要将其接种到以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培养,鉴别时可通过是否产生________________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9、下列左图表示人体某细胞及发生在其中的部分代谢过程,右图表示该细胞合成的脂蛋白。
【1】下列关于左图所示细胞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既能合成胆固醇,又能将多余胆固醇加工后再排出体外
B.该细胞合成的甘油三酯主要以VLDL的形式输送至血液
C.在该细胞中脂肪酸需转化为丙酮酸后,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
D.该细胞膜上有胰高血糖素受体,但无肾上腺素受体
【2】右图中脂蛋白结构、功能分析正确的是( )
A.1-4依次表示胆固醇、磷脂、甘油三酯、蛋白质
B.可运载胆固醇
C.可运载甘油三酯
D.将内源性脂类物质运送到靶器官
【3】下表是某男子血液检查结果。
项目 | 测定值mg/dL) | 参考范围(mg/dL) |
尿素 | 4.6 | 6.0-23.0 |
血清葡萄糖 | 223 | 60-110 |
甘油三酯 | 189 | 50-200 |
总胆固醇 | 232 | 150-220 |
分析表中检查结果数据对该男子健康可作出的判断是( )
A.肝功能可能有损伤 B.肾滤过作用有障碍
C.可能会出现尿糖 D.可能HDL合成量较低
【4】右图表示甘油三在脂肪细胞中代谢途径,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甘油三酯的运输携带者主要是乳麋微粒和低密度脂蛋白
B.途径⑦所示的甘油、脂肪酸在血淩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增加血液中甘油三酯浓度
C.胰岛素可促进代谢途径④和⑤,而肾上腺素可抑制代谢途径②和③
D.血液的甘油三酯主要来源是食物中脂肪的消化吸收和肝细胞中利用甘油、脂肪酸的合成
【5】如血液中总胆固长期过高对血压的影响是( )
A.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 B.收缩压降低、舒张压降低
C.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D.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6】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升压素,在机体严重失血时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大量增加可使血压不致下降过多,请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尿崩症分两种:因抗利尿激素(ADH)的缺乏引起的中枢性尿崩症和因肾脏对ADH敏感性缺陷引起的肾性尿崩症。临床上可通过对患者禁水加压(禁止饮水10h后补充ADH)后,则定其尿液渗透压的方法加以鉴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中枢性尿崩症患者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比正常人弱
B.肾性尿崩症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比正常人偏高
C.禁水加压后,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将显著降低
D.禁水加压后,肾性尿崩症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将无显著变化
30、“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上下其音”(《诗经·国风》),燕子表达的是其中燕子表达的信息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
31、下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的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B、C分别表示的结构是: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_
(2)图中所示a—d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的是___________。
(3)图中所示a—d中,O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__________。
32、人体细胞内的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其内部的pH为5左右。下图表示细胞内溶酶体的部分功能。请分析并回答:
(1)溶酶体是一种具有_____层膜的细胞器。其中含有的水解酶是在细胞中_____上合成的,经相应结构加工后转至________中进行再加工和分类,最后以囊泡形式转运到溶酶体中。
(2)图中表示当__________(结构乙)衰老时,会由_________(结构甲)包裹后与溶酶体结合,进而被分解。此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分解后的产物如氨基酸等可以通过溶酶体膜上的载体蛋白转运进入细胞质基质供细胞代谢使用,其余废物则通过________方式排出细胞外。
(3)研究表明,少量的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泄漏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