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2、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3、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4、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5、科学研究中,常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反应设计实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用传感器采集数据,生成如下图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像表明,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温度,60℃比40℃时反应速率_______(选填“快”或“慢”)。
(2)除温度外,还可以探究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写一条)。
(3)是有毒、有污染的气体,实验中在试管口放一浸碱棉团,其作用是_______。
(4)若将通入品红溶液,可观察到溶液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
(5)实验室里,通常将反应后的溶液先加入盐酸酸化,无明显现象,然后再加入溶液来检验
的存在,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6、自然界中的氮元素以氮气、氮氧化物和硝酸盐等形式存在,人类对氮元素的利用,就是实现氮元素在不同物质之间的转化。
(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_______。
A.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B.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制
C.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D.性质稳定,可用于食品保护
(2)下图为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X属于酸性氧化物
B.转化为
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剂
C.一定条件下,和
反应可以转化成
D.实验室采用加热分解固体制取
(3)为了测定铁铜合金的组成,将15.2 g铁、铜合金加入200 mL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共收集到NO气体4.48 L(标准状况下),并测得反应后溶液中的浓度为0.5 mol•L
,若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
A.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
和
B.上述合金中铁与铜物质的量之比为
C.反应后的溶液中可继续溶解铁铜合金质量最多为1.9 g
D.原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4)浓、稀硝酸的性质既相似又有差别,若要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铜镀层应选择_____(填“浓”或“稀”)硝酸,原因是_______。
(5)①氨气是生产氮肥的主要原料,其电子式为_______。
②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检验铵态氮肥中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
(6)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当
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与足量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脱氮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7、某温度时,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9 mol A(g)、0.6 mol B(g)、0.3 mol C(g),发生反应,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物质A的变化曲线为___________(填“Ⅰ”、“Ⅱ”或“Ⅲ”)。
(2)0~5 min内,___________ mol∙L−1∙min−1。
(3)反应达到平衡时,___________ mol∙L−1。
(4)若仅改变下列一个条件,推测该反应的速率发生的变化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①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_;
②充入少量不参加反应的稀有气体,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_;
③将容器的体积压缩至原来的一半,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_。
(5) min时,反应___________(填“达到”或“没有达到”)化学平衡;5 min时,υ(正)___________(填“>”、“<”或“=”) υ(逆)。
8、碳元素不仅能形成丰富多彩的有机化合物,而且还能形成多种无机化合物如C,同时自身可以形成多种单质如D和E,碳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
已知A为离子晶体,B为金属晶体,C为分子晶体
(1)图中分别代表了五种常见的晶体,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填名称或化学式)
(2)干冰和冰是两种常见的分子晶体,关于两种晶体的比较中正确的是_____。
a.晶体的密度:干冰>冰 b.晶体的熔点:干冰>冰
c.晶体中的空间利用率:干冰>冰 d.晶体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类型相同
(3) 金刚石和石墨是碳的两种常见单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
a.金刚石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3杂化,石墨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2杂化
b.晶体中共价键的键长:金刚石中C—C<石墨中C—C
c.晶体的熔点:金刚石>石墨
d.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角:金刚石>石墨
e.金刚石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石墨晶体中则存在共价键、金属键和范德华力
f.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都很高,所以金刚石和石墨都是原子晶体
(4)金刚石晶胞结构如图,一个晶胞中的C原子数目为 ________。
(5)C与孔雀石共热可以得到金属铜,金属铜采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已知Cu单质的晶体密度为ρ g/cm3,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Cu的原子半径为 __________cm。
9、(1)衡量元素非金属性的标准之一是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则含氧酸中中心元素化合价与酸性的关系是_______。
(2)NaBH4是离子化合物,所有原子最外层都达到稳定结构,请写出电子式_______。
(3)冰的密度比水小的原因是_______。
10、25℃时,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A、B、C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达平衡后,降低温度,A的转化率将增大。
(1)根据图中数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
(2)在5~7 min内,若K值不变,则此处曲线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
(3)如图表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v和时间t的关系图,各阶段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t2~t3 | t4~t5 | t5~t6 | t7~t8 |
K1 | K2 | K3 | K4 |
K1、K2、K3、K4由大到小的排序为:_______;A的转化率最大的一段时间是_______。
11、Ⅰ.下列几种物质:
A.O2和O3 B.C2H6和C5H12 C.C2H4和C2H6 D.CH3CH2CH2CH3和CH3CH(CH3)2 E.1H和3H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_;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___.
Ⅱ.正己烷在工业上主要用作溶剂,但正己烷具有较强的毒性,溶使用不当极易中毒。正己烷的分子式为_______,正己烷的结构简式为______,amol正己烷含有_____mol碳氢键。
Ⅲ.①碘的升华;②氧气溶于水;③氯化钠溶于水;④烧碱熔化;⑤氯化氢溶于水;⑥氯化铵受热分解;
A.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B.仅破坏离子键的是______;C.仅破坏共价键的是_____。
12、以TiO2为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可将还原为HCOO-等有机物。
(1)制备TiO2:
TiCl4转化为TiO2·xH2O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光催化还原的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A侧产生HCOO-的反应式为_______。
在光照和TiO2存在下,以体积相同的0.25mol·L-1Na2CO3溶液为反应物,相同时间后检测HCOO-浓度,结果如下表。
实验 | 溶液中添加的其它成分 | 通入的气体 | |
ⅰ | - | - | 73.5 |
ⅱ | - | CO2 | 92.6 |
ⅲ | - | O2 | 2.1 |
ⅳ | Na2SO3 | - | 158.1 |
(3)推测HCO也能在该条件下被还原为HCOO-,结合表中数据说明推测的依据:_______。
(4)实验iii中HCOO-浓度明显低于实验i,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5)研究实验iv中HCOO-浓度明显高于实验i的原因,设计并完成实验v。
实验v:光照条件下,未添加TiO2时重复实验iv,没有检测到SO。
①实验v中检测SO的操作和现象为_______。
②对比实验iv、v,分析实验iv中Na2SO3的作用:_______(答出2点)。
13、实验室要配制0.1mol/L的稀硫酸480mL,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 ______ mL
(2)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 ______ (填代号) 还缺少的仪器是 ______、______ 。
①烧杯 ②10 mL量筒 ③20 mL量筒 ④托盘天平(带砝码) ⑤玻璃棒
(3)配制时,该实验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 ______ 。
(4)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不影响”)
①用量筒量取98%的硫酸时俯视。(_________)
②容量瓶没有干燥。(______)
14、把5.6g的Fe放入足量稀硫酸中,Fe完全反应。计算:
(1)5.6gFe的物质的量_________;
(2)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_________。
15、储氢材料、燃料电池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1)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
,具有强还原性,一定条件下,向
溶液中滴加碱性
溶液,溶液中
与
反应生成纳米铁粉、
和
,参加反应的
与生成的纳米铁粉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燃料电池中,
转化为
,电解
溶液又可制得
,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电解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电解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两电极区间使用阳离子交换膜,不允许阴离子通过的原因是_______。
(3)催化释氢。在催化剂作用下,
与水反应生成
,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①其他条件不变时,以代替
催化释氢,所得气体的分子式为________。
②已知:为一元弱酸,
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式表示)。
(4)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水反应,释氢体积及温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0~20min内,温度随时间快速升高的原因是______。
②20min后,氢气体积在增加,而温度却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16、锌灰是热镀锌厂和电解锌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主要成分为ZnO、ZnCl2,还含有SiO2、CuO、PbO和FeO。工业上利用锌灰制ZnSO4·7H2O晶体,进而获取ZnO,并探索氢电极增压还原氧化锌电解法制锌的方法,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Cu++Cl-=CuCl↓。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H2SO4应选用____(填“浓硫酸”或“稀硫酸”)。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有____。
(3)写出“沉铜”时的离子方程式:_____。
(4)“氧化”后,加入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并加热搅拌,其目的是___。
(5)氢电极增压还原氧化锌的装置如图所示,储罐内ZnO溶解后形成Zn(OH)离子,每溶解1molZnO需消耗___molKOH。电解池中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
(6)该工艺废水中含有Zn2+,排放前需处理。向废水中加入CH3COOH和CH3COONa组成的缓冲溶液调节pH,通入H2S发生反应:Zn2++H2S⇌ZnS(s)+2H+。处理后的废水中部分微粒浓度为
微粒 | H2S | CH3COOH | CH3COO- |
浓度/(mol·L-1) | 0.10 | 0.05 | 0.10 |
处理后的废水的pH=____,c(Zn2+)=____。[已知:Ksp(ZnS)=1.0×10-23,Ka1(H2S)=1.0×10-7,Ka2(H2S)=1.0×10-14,Ka(CH3COOH)=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