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2、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3、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4、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5、膜技术原理在化工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人设想利用电化学原理制备少量硫酸和绿色硝化剂N2O5,装置图如下。
(1)A装置是________(填“原电池”或“电解池”),A装置中通入SO2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2O5在电解池的________(填“c极”或“d极”)区生成,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6、(1)氨易溶于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2)化学上有一种见解,认为含氧酸的通式可写成(HO)mROn,如果成酸元素R相同,则n值越大,酸性越________(填“强”或“弱”)。以下各种含氧酸①H3RO4、②(HO)RO3、③H4RO4、④(HO)2RO2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为了减缓温室效应,科学家设计反应CO2+4H2===CH4+2H2O以减少空气中CO2的排放量。若有1 mol CH4生成,则有________mol σ键和________mol π键断裂。
7、(1)根据图像填空:
①反应物是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
②在2min内用A、B、C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人工光合作用的途径之一就是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将CO2和H2O转化为CH3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g)+4H2O(g)2CH3OH(g)+3O2(g)。一定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测得n(CH3OH)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n(CH3OH)/mol | 0.000 | 0.040 | 0.070 | 0.090 | 0.100 | 0.100 | 0.100 |
①用CH3OH表示0~3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②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v正(H2O)=2v逆(CO2) b.n(CH3OH)∶n(O2)=2∶3
c.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d.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③反应达到平衡后,往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化学平衡向_______方向移动(填“正反应”或“逆反应”)
8、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判断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分子或离子 | BeCl2 | XeF4 | SO | CH2Cl2 | NH | ClO |
空间构型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9、(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ⅰ.NH4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下列8种物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淀粉溶胶 ②锌 ③氧化铁 ④碳 ⑤盐酸 ⑥苛性钠 ⑦碳酸钙 ⑧氢氧化铜悬浊液
ⅰ.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ⅱ.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属于胶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2FeCl3+2KI=2FeCl2+2KCl+I2,其中_____元素化合价升高,则该元素被________,_____元素化合价降低,则该元素被________;_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_________发生还原反应。
10、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中(s 代表固体,l 代表液体,g 代表气体): A.CH3COOH(l) B.蔗糖(s) C.Cl2(g) D.BaSO4(s) E.石墨(s),请填正确序号。
①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
②能直接导电的是_______,不属于电解质但水溶液能导电的是_______。
(2)在如图所示的串联装置中,发现灯泡不亮,但若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水,则灯泡会亮起来。请问:
①哪个烧杯中液体加水灯泡会亮起来(填字母)_______,为什么?_______。
②哪两个烧杯液体混合后导电能力会减弱(填字母)_______,为什么?_______。
③在一定温度下,向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溶液的导电能力可能发生变化,实验过程中电流(I)随所加新物质的质量(m)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各项中:
与 A 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____(填字母), 与 B 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____(填字母), 与 C 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向 Ba(OH)2溶液中滴入 H2SO4溶液至过量 b.向 CH3COOH 溶液中滴入氨水至过量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 CO2至过量 d.向 NaOH 溶液中逐渐加入适量醋酸晶体
11、已知苯可以进行如图转化: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的化学名称为___,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___,反应②的反应类型___。
(2)反应③的反应方程式为___。
(3)如何仅用水鉴别苯和溴苯___。
12、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学习,为我们研究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提供了新的视角。
(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______电子,发生______反应。
(2)理论上,处于最低价态的元素通常具有______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作_____剂。
(3)下列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作还原剂的有______(均填序号,下同);常作氧化剂的有______。
①KMnO4 ②铝 ③氧气 ④FeCl3 ⑤一氧化碳
(4)已知钠与冷水剧烈反应,反应方程式是2Na+2H2O=2NaOH+H2↑,铁与水蒸气发生反应:3Fe+4H2O(g)Fe3O4+4H2,钠与水反应中,若消耗0.2 mol钠,则转移的电子为______ mol。事实证明,钠的还原性比铁的还原性______(填“强”或“弱”)。
13、某些废旧塑料可采用下列方法处理:将废塑料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变成有用的物质,实验装置如图。加热聚丙烯废塑料得到的产物如表:
产物 | 氢气 | 甲烷 | 乙烯 | 丙烯 | 苯 | 甲苯 | 碳 |
质量分数(%) | 12 | 24 | 12 | 16 | 20 | 10 | 6 |
(1)试管A中残余物有多种用途,如图列转化就可制取高聚物聚乙炔。
A中残留物电石
乙炔
聚乙炔
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
(2)试管B收集到的产品中,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其一氯代物有___种。
(3)锥形瓶C中观察到的现象___。
(4)写出C中逸出的气体在工业上的两种用途:__。
14、在0.5molH2S中,约含有________________个氢原子,共有_________mol原子,其质量为____________克,在标况下体积为_____________L。
15、铁粉具有平肝镇心解毒之功效,主治惊痫、癫狂、脚气冲心、贫血等。某兴趣小组设计利用制备还原铁粉的流程如下。
实验室中可用(用废铁屑和稀硫酸反应制得)和
在如图装置模拟上述流程中的“转化”环节。
(1)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欲将得到的溶液和
溶液混合,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混合后反应生成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溶液要现用现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干燥”的主要目的是脱去游离水,该过程中会有少量在空气中被氧化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取干燥后的
样品11.33g,与木炭混合后焙烧,所有铁都被还原为还原铁粉,最终得到还原铁粉5.6g,样品中杂质
的质量为___________g。在高温条件下,过量的木炭与
反应,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6、电解锰渣主要含MnSO4、MnO2、PbSO4、CaSO4及少量的SiO2、Fe2(SO4)3。利用电解锰渣回收铅的工艺如下图所示:
已知:Ksp(PbSO4)=2.6×10−8,Ksp(PbCO3)=7.4×10−14,Ksp(CaCO3)=2.8×10−9;回答下列问题:
(1)“还原酸浸”时,MnO2被还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2)“浸出液”含有的盐类主要有MnSO4和少量的CaSO4、____,经除杂后得到精制MnSO4溶液。下图为Mn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从精制MnSO4溶液中获得MnSO4晶体的方法为____。
(3)“浸铅”反应PbSO4+2CH3COO-⇌Pb(CH3COO)2+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若“浸铅”后所得溶液中c(Pb2+)=c(Ca2+)=0.1mol·L−1,为实现铅与钙的分离,应控制“沉铅”溶液中c()的范围为__________mol·L−1。(当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1,可以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5)“沉铅”时,若用同浓度的(NH4)2CO3溶液代替NH4HCO3溶液,会生成Pb2(OH)2CO3。原因是________。
(6)“沉铅”的主要副产物除CH3COONH4外,还有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