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2、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3、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4、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1)工业上制备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铜和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工业上制备漂白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将亚硫酸钠溶液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某化学学习小组欲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请你协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2) 实验试剂及仪器:
试剂: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铁溶液、氯水、KSCN溶液、铁粉、锌片、铜片、稀硫酸
仪器:胶头滴管外,你认为本实验必不可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
序号 | 实验设计 | 实验观察 (主要现象) | 离子方程式 | 解释与 结论 |
① | 在铁粉中滴入稀硫酸 | 铁粉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 Fe +2H+= H2↑+ Fe2+ | Fe具有还原性 |
② | FeCl2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再加氯水 | 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加入氯水立即成血红色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③ | FeCl2溶液加入锌片 |
| Fe2++ Zn = Fe+Zn 2+ | ____________ |
④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2Fe3++Cu=2Fe2++Cu2+ | Fe3+具有氧化性 |
(3) 实验记录(在仿照①实验作答,划线部分不必填写)。
(4) 学习小组的同学将从本实验中获得的知识推广到其他类物质的学习,请判断下列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
A. Cl2 B. Na C. Mg2+ D. H2O2
(5) 在实验②中,有部分同学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就出现了血红色,你认为是什么原因:____________;
你将对实验员在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提出的建议是____________。
(6)在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含有少量Fe2+,为检验少量Fe2+的存在,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试剂____________。
A. KSCN溶液 B. 稀盐酸
C. KMnO4 溶液 D. NaOH溶液
7、该反应曾用于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驶:2Cr2+3CH3CH2OH+16H++13H2O=4[Cr(H2O)6]3++3CH3COOH
(1)基态Cr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配合离子[Cr(H2O)6]3+中,与Cr3+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2)CH3COOH中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和_______;1molCH3COOH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
(3)H2O与CH3CH2OH可以任意比例互溶,原因是_______、_______(回答两点)。
8、A、B、C、D、E为短周期元素且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其中D原子的L电子层中,成对电子与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同,并且无空轨道;B原子的L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与D相同,但还有空轨道;D与E同族,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一种化合物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其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A分别与B、C、D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任意写出三种)。
(2)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根离子中,其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根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酸根离子呈三角锥形结构的是____________。
(3)BA4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根据电子云重叠方式的不同,该分子里共价键的类型为_________。
(4)B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是26,其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键数之比为_________。
(5)B与D形成BD2分子,与该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跟阴离子各写一个)
9、有下列反应:
①Fe+CuSO4=Cu+FeSO4
②CaO+H2O=Ca(OH)2
③Ba(OH)2+H2SO4 =BaSO4↓+2H2O
④Zn+2HCl=ZnCl2+H2↑
⑤2KClO3 2KCl+3O2↑
⑥CaCO3 CaO+CO2↑
⑦2CO+O2 2CO2
⑧SO42-+Ba2+=BaSO4↓
(1)反应①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符合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图为一“铁链”图案,小明在图案上由左到右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由左到右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①______两种物质都不是电解质 ②______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③______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④______两种物质都是盐
(2) 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 mol/L的图中某种物质M的水溶液,继续煮沸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
①物质M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证明有红褐色胶体生成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
(3)写出NaCl和FeCl3的电离方程式:
NaCl ______________;FeCl3_____________
11、富马酸亚铁中各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12、2021年10月20日,央视新闻报道:
a.2022年冬奥会火种抵达北京,火炬传递方案确定;
b.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推力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
c.我国将加快推进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立法。
(1)关于奥运火炬燃料、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和汽车动力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作为奥运火炬燃料的主要成分,丙烷和丁烷互为同系物
B.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燃烧时,发生剧烈氧化还原反应
C.汽车动力电池只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结合上述新闻报道,从多个角度谈谈你的认识___________。
13、己二酸在化工生产中有重要作用。某兴趣小组用50%的硝酸作氧化剂,钒酸铵作催化剂,氧化环己醇制备己二酸,其反应原理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在装有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三颈烧瓶中,加入50%
溶液(含
)及少量钒酸铵(
),缓慢滴加5~6滴环己醇,有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产生,将剩余的环己醇滴加完毕,总量为
(约
)。在温度为80~90℃时,反应至无红棕色气体逸出。将反应液倒入
的烧杯中,冷却后,析出己二酸。减压过滤,用
冷水洗涤,干燥后得到粗产品
。
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仪器B中所盛装的试剂为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最适宜的加热方法为________;该加热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
(3)本实验中称量钒酸铵的仪器应选用________(填“托盘天平”或“电子天平”)。
(4)减压过滤后的晶体用冷水洗涤,简述洗涤的操作过程:________。
(5)为测定粗产品中己二酸的含量,将得到的粗产品配成溶液,并用的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下列操作可能使实际消耗
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使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滴定前俯视读数,滴定后仰视读数
C.实验用的碱式滴定管、锥形瓶水洗后均未润洗
(6)若纯化后称重得到精制己二酸,则己二酸的产率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4、某温度时,在0.5L密闭容器中,某一可逆反应的A、B气体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可得:
(1)该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若降低温度,则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下同), 若缩小体积加压,正反应速率_______。
(3)第8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正_______(填“>” “<”或“=”)v逆。
(4)0~4 min内,用B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mol·L-1·min-1
(5)能判断该反应在一定温 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
A.容器各组分浓度不变
B.混合气体中A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C.容器中反应体系温度不再改变
D.c(A)=c(B)
(6)平衡时A的转化率(反应中已消耗A的物质的量占反应起始时A物质的量的百分数)为_______。
15、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文献,设计了从某厂阳极泥(成分为Cu、Ag2Se、Au、Pt)中回收贵重金属的工艺,其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焙烧”时,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2)“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酸浸氧化”中通入氧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酸溶”时Pt、Au分别转化为和
,写出Au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可从“有机层”回收的金属是_______。实验室“萃取分液”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
(5)电解溶液回收Au的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
16、Ⅰ.碘及其化合物在化工生产中用途广泛。298K时碘甲烷()热裂解制低碳烯烃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
②
③
(1)实际生产中,发生副反应,
,
___________(用含
、
、
的代数式表达)。
(2)对于反应①:提高碘甲烷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任写一条)。
(3)反应②的速率表达式为,
,其中
、
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达平衡后,在温度升高过程中
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增大压强,不断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Ⅱ.在催化剂作用下和
发生反应
。在一密闭容器中投入
和
,达平衡时测得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5)若X点对应密闭容器的体积为4L,则Y点对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只要列出计算式)。
III.利用电解法将转化为
的制备原理如图所示,
(6)写出电极b对应的电极方程式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