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3、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4、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5、某温度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反应从开始至2分钟末,用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Z)=___;
(3)当反应进行了3 min,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___(填是或否);
(4)____时间段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5)平衡体系中Y的百分含量(体积比)为___。
6、(1)在MgCl2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在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写出该现象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铝制易拉罐中充满CO2,然后往易拉罐中充入足量的浓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封严罐口,一会儿听到罐内发出“咔、咔”的响声,且易拉罐变瘪;再过一会儿易拉罐又恢复原样,请根据现象填空。
①易拉罐变瘪是因为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易拉罐恢复原样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有A、B、C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K2CO3、BaCl2、Na2SO4.将它们分别与H2SO4作用,A产生白色沉淀,B产生无色气体,C中无明显现象。则A是 ___________,B是 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
7、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a~f代表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完成下列填空:
a | b | c |
d | e | f |
(1)六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 (填元素编号) 。d、e、f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a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六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若f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比M层电子数多1个,则e元素的非金属性比f元素的非金属性_________(选填“强”、“弱’’),能说明这一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4)若b为非金属元素,则以下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编号)。
①a一定是金属元素 ②d一定是金属元素 ③f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8、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完成下列问题:
(1)垃圾的再生利用是垃圾资源化的最佳途径,啤酒瓶等玻璃容器可_______;废纸、废塑料可_______。
(2)要使垃圾中宝贵的再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必须对垃圾进行_______。
(3)塑料、合成橡胶等合成高分子材料都是用_______经过聚合反应制成的。在一定条件下,这些高分子材料又能解聚成_______,从而得到循环利用。
(4)如图是垃圾箱上的标识:
图B和图C的文字模糊不清,它们应分别表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垃圾处理的重要意义之一是控制环境污染,但在垃圾处理的过程中还要防止二次污染。下列处理垃圾的方法中有可能导致二次污染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卫生填埋 ②堆肥 ③焚烧
9、原电池是把____转化成_____的装置,其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写出铜锌原电池(稀硫酸为介质)的电极反应:正极________,负极____。
10、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实验室用和
制备氧气,充分反应结束后,要对产物进行分离。
①反应结束后的产物为和
,将两者加入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后,_______(填操作名称)分离,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
②分离后对滤渣要进行洗涤,判断滤渣已洗涤干净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
(2)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现有一定量的固体,里面含有少量的
,提纯
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过滤,用冷水洗涤,低温干燥。
11、甲醇是21世纪应用最广泛的清洁燃料之一,通过以下反应可以制备甲醇:
CO(g)+2H2(g)=CH3OH(l) △H=?
(1)已知:2H2(g)+O2(g)=2H2O(l) △H=-571.6kJ·mol-1
2CO(g)+O2(g)=2CO2(g) △H=-566.0kJ·mol-1
2CH3OH(l)+3O2(g)=2CO2(g)+4H2O(l) △H=-1453.0kJ·mol-1
则制备甲醇反应的△H = kJ·mol-1
(2)若装置为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不同时间段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 c(CO) /mol·L-1 | c(H2) /mol·L-1 | c(CH3OH) /mol·L-1 |
0min | 0.8 | 1.6 | 0 |
2min | 0.6 | y | 0.2 |
4min | 0.3 | 0.6 | 0.5 |
6min | 0.3 | 0.6 | 0.5 |
反应从2min到4min之间,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mol·Lˉ1·minˉ1。
反应在第2min时改变了反应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使用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增加H2的浓度 D.减小CH3OH(g)的浓度
(3)若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g)和2 molH2 (g)生成CH3OH(g),H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T)、压强(P)的变化如图所示。当达到平衡状态A 时,容器的体积为2 L,此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若达到平衡状态B 时,则容器的体积V(B)= L。
(4)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在t1时达到平衡。t2时将容器的容积迅速扩大到原来的2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t3时达到新的平衡状态,之后不再改变条件。请在右图中补画出从t2到t4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12、氧化还原反应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发生的反应为。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消耗的还原剂和氧化剂质量比为_________。
(2)实验室制备Cl2有三种常用方法:
a.
b.
c.
①配平反应b的方程式:___________。
②当三个反应中参与反应的HCl的质量相同时,得到Cl2的质量最多的是反应_____(填“a”“b”或“c”)。
(3)以MnO2为原料在加热熔融条件下可以制取K2MnO4,该反应中包含的所有物质为MnO2、K2 MnO4、KCl、KOH、KClO3、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油画创作通常需要用到多种无机颜料。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空气湿度和光照条件下,颜料雌黄(As2S3,As为+3价,S为-2价)褪色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以下两种化学反应:
,
。则反应I和Ⅱ中氧化相同量的As2S3,消耗O2与H2O的化学计量数之比:I______Ⅱ(填“>”“<”或“=”),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
13、著名化学反应“法老之蛇”曾令无数人叹服。某兴趣小组为探究Hg(SCN)2分解产物的成分,在连接好如图所示装置,检验装置气密性后,点燃A处酒精灯。
已知:Ksp(HgS)=4.0×10-5。
(CN)2 | 沸点为-21.2℃,熔点为-34.4 ℃,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有剧毒,燃烧时火焰星紫红色,边缘略带蓝色 |
CS2 | 沸点为 46. 5℃,熔点为-111.9℃,能与酯互溶 |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
(2)已知Hg(SCN)2微溶于水,可由KSCN溶液与Hg(NO3)2溶液反应制得,若以Fe3+作指示剂,则当溶液变为_______色时,Hg2+沉淀完全。
(3)待A中固体充分分解后,取下B装置,B瓶中有无色液体,并有类似氯仿的芳香甜味,与酯混合能够互溶,经查证,B中液体为CS2,CS2可用于制造人造丝、杀虫剂,请举出一种其在实验室中的用途:______。
(4)取下C装置,点燃C中气体,气体燃烧火焰呈紫红色,边缘略带蓝色,则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5)取下D装置,将燃着的镁条伸入瓶中,镁条会继续燃烧,取出燃烧产物,加入少量热水,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Hg(SCN)2分解产物中含有______。
(6)取出A中剩余固体,加水溶解,固体不溶,加入王水固体溶解,则证明含有HgS。记溶解后的溶液为X。该固体_____(填“能”或“不能")溶于稀盐酸,原因是_______。
(7)经上述推断,写出Hg(SCN)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8)若要测定Hg(SCN)2的分解率,可用NH4SCN滴定法测定溶液X中离子浓度。
已知:①3HgS+2HNO3+12HCl=3H2[HgCl4]+3S ↓+2NO↑+4H2O;
②H2[HgCl4]+2SCN-=Hg(SCN)2↓ +4C1-+2H+;
③NH4SCN标准溶液中含有NH4Fe(SO4)2指示液。
若取上述溶液X,用浓度为c mol/L的NH4SCN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消耗V mL,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原Hg(SCN)2固体质量为m g,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Hg(SCN)2的分解率为___ ,小组 成员经计算发现Hg(SCN)2的分解率接近100%,分析原因可能是Hg(SCN)2溶于稀盐酸则改进措施为_______。
14、(1)某同学进行CO2与Na2O2反应的探究实验,将100 mL纯净的CO2通过一定量的Na2O2粉末,反应后气体体积为65 mL,则反应消耗CO2的体积是__________mL。
(2)已知铜和浓硫酸可以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Cu + H2SO4(浓) →CuSO4 + SO2↑ +H2O(方程式未配平),如果一定量的铜片与100mL 18mol/L的浓H2SO4充分反应,在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2mol电子,将反应后所得到的溶液(不考虑SO2的溶解)经一定稀释后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计算反应后所得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g(保留到0.1g)。
(3)现有 NaOH 和 Ba(OH)2 混合溶液 100mL,已知该溶液中 c(OH-)=1mol/L,向溶液中缓缓通入CO2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当至少通入CO2气体体积为 0.56L(标准状况)时生成的沉淀最多,那么当通入CO2气体体积为1.792 L(标况)时,溶液中HC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mol/L。
15、甲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工业上有着重要的用途。
(1)已知:①C2H4(g)+H2O(g)═C2H5OH(g) ΔH1=﹣45.5kJ•mol﹣1
②CH4(g)+4NO(g)═2N2(g)+ CO2(g)+2H2O(g) ΔH2=﹣1160kJ•mol﹣1
③2CH3OH(g)═CH3OCH3(g)+H2O(g) ΔH3=﹣23.9kJ•mol﹣1
④C2H5OH(g)═CH3OCH3(g) ΔH4=+50.7kJ•mol﹣1
请写出乙烯和水蒸气化合生成甲醇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 ΔH<0。相同条件下,向容积相同的a、b、c、d、e五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等量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CO和H2的混合气体,改变温度进行实验,测得反应进行到tmin时甲醇的体积分数如图甲所示。
C点之前温度升高甲醇的体积分数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c点之后温度升高甲醇的体积分数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提出将4CH3OH+6NO2=3N2+4CO2+8H2O设计成原电池,以实现污染物的利用,装置如图乙所示。
①电极A是___________ (填“正极”或“负极”)
②写出原电池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③若用该电池对铁制品表现镀铜,反应一段时间后,铁制品质量增加64g,理论上处理N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4)为了研究甲醇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条件,某研究小组在三个体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 ΔH=﹣23.9kJ•mol-1。
容器编号 | 温度/℃ | 起始物质的量/mol | 平衡物质的量/mol | |
CH3OH(g) | CH3OCH3(g) | H2O(g) | ||
Ⅰ | T1 | 0.20 | 0.08 | 0.08 |
Ⅱ | T1 | 0.40 | a | a |
Ⅲ | T2 | 0.20 | 0.09 | 0.09 |
①T1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反应温度T1___________T2(填“大于”或“小于”)
②容器Ⅱ中a=___________。
③下列说法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容器中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B.用CH3OH和CH3OCH3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1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容器内CH3OH和CH3OCH3的浓度之比为2:1
E.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CH3OH的同时生成1molH2O(g)
16、硅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并被人类应用。
(1)氮化硅膜与二氧化硅膜相比较具有表面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故氮化硅膜可用于半导体工业。可以用NH3和SiH4(硅烷)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3SiH4+4NH3Si3N4+12H2
以硅化镁为原料制备硅烷的反应和工业流程如下:
反应原理:4NH4Cl+Mg2Si4NH3↑+SiH4↑+2MgCl2(ΔH<0)
①NH4Cl中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SiH4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②上述生产硅烷的过程中液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氨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写出氨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N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可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该反应。
在实验过程中,除观察到锥形瓶中产生红棕色气体外,还可观察到有白烟生成,白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三硅酸镁(Mg2Si3O8·nH2O)难溶于水,在医药上可作抗酸剂。它除了可以中和胃液中多余酸之外,生成的H2SiO3还可覆盖在有溃疡的胃表面,保护其不再受刺激。三硅酸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0.184 g三硅酸镁加入到50 mL 0.1 mol/L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滤去沉淀,用0.1 mol/L NaOH溶液滴定剩余的盐酸,消耗NaOH溶液30 mL,则Mg2Si3O8·nH2O中的n值为________。(注:Mg2Si3O8的摩尔质量为260 g/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