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
1.太阳他有脚啊,___________;我也_____________。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_________;吃饭的时候,日子________;默默时,便从_________。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_________时,他又从________,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__________,从我脚边飞去了。
2.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_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__________。文章紧扣“_____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___________。
3.《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_。文章主要记叙了一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但是由于家务繁忙,一次次爽约,最后没有去成的事。在那个星期天,“我”经历了从等待开始时的_____________、心怀欢喜,到继续等待时的_______、仍然有所期盼,再到等待未果时的_____________,到最后等待结束,_____________的心理过程。
4.南梁时的文学理论批评家____________在《文心雕龙》中曾说“ ____________,辞以情发”,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不(_____)传 风(_____)雷(_____)
(_____)悬(_____)抖 惊涛(______)(______)
3、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xī shuài______那qīnɡ cuì______的叫声,我们隔着bō li______窗依然听得非常清晰。
4、辨字组词。
匆________ 错________ 挪________
勿________ 醋________ 哪________
殃________ 魂________ 拌________
秧________ 魄________ 伴________
5、解释下面的词语。
(1)瞎闹: 。
(2)蚂蚱: 。
(3)溜平: 。
(4)锄头: 。
(5)存心: 。
(6)玩腻: 。
(7)谎花: 。
(8)无限: 。
6、阅读下面的诗词, 回答问题。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1】解释词语。
灯如昼:____________ 约:____________
【2】说说词句的意思。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写的是中国哪一个传统节日?写出这个节日的传统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填空并答题。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遍插茱萸少一人。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带点的词语。
独_________________
异乡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诗的前两句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全诗抒发了他_____。
8、阅读《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港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对诗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朝雨”一词写渭城一大早就下雨,让送别者感到很苦恼。
B. "轻尘”写雨后道路泥泞,送别者行走艰难。
C. “客舍青青”是说客人住的房间墙壁被涂成了青色。
D. “柳色新”是说柳树被雨水洗过后叶子更加青翠。
【2】下面关于“劝君更尽一怀酒”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劝”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的诚恳。 B. “更”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次数多。
C. “尽”字表现了送别者的感情真挚。 D. “一”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数量少。
9、课外阅读。
宽容
“对人宽容是一种美德!”父亲说的这句话我一辈子也无法忘记。
我五岁的时候,与胡同里的一个小男孩发生争执、扭打起来。小男孩扔出一块砖头,砸得我头破血流,缝了好几针。他母亲到我家道歉时,我就忍着头疼,死死地盯着小男孩,握紧拳头,心里拿定了主意。
于是开始了我的“复仇计划”。我用自己做的大弹弓,每天躲在晒台上,对着对面白墙上我画的一个丑八怪练习射击。一天早晨,我正在晒台练弹弓。“噢!又打中了!”父亲突然走了上来,看了看白墙上坑坑洼洼、面目全非的丑八怪,走过来低声问我:“还疼吗?”我沉默不语。“还疼吗?”“特别疼!”我大声说。父亲和颜悦色地问我:“那个孩子用砖头砸你,对不对?”我摇了摇头。他又问:“那个孩子是不是坏人?”我想了一下,又摇了摇头。“既然你都懂,为什么还要去报复他呢?假如你用弹弓弹破了他的头,或者弹伤了他的眼睛,会怎么样?”我沉默不语。“孩子,你要记住,对人宽容是一种美德。”
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耳边回想着爸爸的话。长大后,我越来越体会到父亲这句话的意义。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和颜悦色:_____
【2】文中第3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描写,写出了父亲对“我”的_____。
【3】文中“我”两次“沉默不语”,第一次表达了“我”的___,第二次表达了“我”的___。
【4】“长大后,我越来越体会到父亲这句话的意义。”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
10、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材料二:
按照攻击源IP 的地区分布来看,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几个省份恶意 IP 最为集中,在全球范围内,中美两国仍然是攻击源最为集中的地区。攻击受害者的分布略有不同,从中国看,受害者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而在全球范围内,除中美两个网络大国,东南亚、欧洲地区也出现了较多的受害者。经济活动越频繁,受到攻击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体现出攻击者逐利、逐名的攻击诉求。
【1】下面全是恶意 IP 最为集中的省份的一项是( )
A.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广东
B.北京、江苏、安徽、山东、广东
C.北京、福建、浙江、山东、广东
D.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广西
【2】从中国看,受害者集中于哪个地区?( )
A.南部沿海
B.华东沿海
C.东南沿海
D.西部内陆
【3】材料一漫画中的那把伞的意思是( )
A.人对网络的保护。
B.法律对网络的保护。
C.怕“@”被太阳晒着。
D.“网络安全法”和“@”关系好。
【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一谈你对网络攻击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这篇习作,和同学交流你的感受。
①下了一天一夜的雪,房子、树上、地上一片白。兔妈妈要出去找吃的,她堆了一个漂亮的雪孩子,让他和小兔一起玩。
②看着可爱的雪孩子,小兔真高兴,她和雪孩子又唱又跳,正玩得很高兴!小兔玩累了,就回家休息了。屋子里很冷,她往火里加了一些柴,就上床休息了。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小兔睡得正香,一点儿也不知道着火了。雪孩子看见小兔家着火了,就飞快地跑了过去。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小兔,自已却融化了。
③雪孩子去哪儿了呢?原来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云……
【1】旁评:根据提示把你的评价补在A、B两处的横线上。
A.开头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第②自然段是否说清楚了故事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评:这是一篇较好的故事梗概。基本保留了原故事的情节,用概括性的语言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
我也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按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内容填空。
院子里有一棵小柳树和一棵小枣树。
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小柳树看看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春天,小柳树发芽儿了。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她看看小枣树,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又过了好些日子,小枣树才长出了小小的叶子。这时候,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
到了秋天,小枣树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大家把枣子打下来,坐在院子里,高高兴兴地吃起来。
小柳树看看自己,什么也没结。她想:从前我总是说枣树不好看,这回她该说我啦!可是过了一天又一天,小枣树什么也没说。小柳树实在忍不住了,她问小枣树:“你怎么不说我呀?”小枣树不明白,问道:“说你什么呀?”小柳树低下头,说:“说我不会结枣子呗……”
小枣树温和地说:“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
小柳树听了,觉得非常不好意思。
【1】小柳树听了小枣树的话,为什么觉得非常不好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节选)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鸡啊。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
二十一天后,老母鸡从破窗户里走了出来,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了出来:“叽叽,谢谢!”
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1】这一部分写的是________要老屋再等等,它想________。
【2】当你读到“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时,你会猜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短文:
去年,我家院子里种了许多牵牛花。它的嫩叶、花朵缀满了篱笆,把我家院子打扮得像一座美丽的别墅。
牵牛花最乐于攀登,勇敢地越过障碍,向着高处攀登。她那纤细而坚韧的茎蔓,在篱笆上千方百计地穿过缝隙,围着篱笆杆缠呀缠,盘呀盘,把篱笆编织得不透风,就像巧姑娘在用竹篾编织花篮,又似在飞针走线制作美丽的刺绣。距篱笆不远处有一棵挺拔的柏树。牵牛花探出头,竟爬上了树干,一直爬到树梢,然后又围着树冠缠绕。慢慢地,她竟盘踞了整株柏树。
牵牛花的攀登,是脚踏实地的。她把自己的身体全部缠绕在篱笆上,一点儿也不游离。她缠住葵花杆儿时,随着葵花的生长,竟把葵花杆勒下一道道深沟。多大的缠劲和韧劲啊!
牵牛花一生一直在攀登。直到霜打叶落,生命到了最后一息才罢休。到了深秋,她虽然枯萎了,却给人留下了那一粒粒饱满的种子,黑如乌金,白似碎玉——这是一味治疗疾病的良药。
牵牛花是平凡的。她奋斗一生,把花朵和果实留给人类。不屈不挠的牵牛花,多像一位不畏艰险、攀登不止的勇士啊!这样可爱的花,怎能不让人喜爱呢?
【1】作者写出了牵牛花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出了对牵牛花怎样的赞美之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大风车。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低头唉声叹气。振作精神发奋努力。(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
(2)孙胺对田忌说:“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获胜。”( 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月亮穿过微云。(请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得更具体更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怎能不爱护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语境,试着写一写人物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
开始发试卷了。久久没有听到老师念我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
16、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改为第三人称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 能不能战胜自己的决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2. 第二天,他把这两个日本孤女送往石家庄。(改为被字句)
3.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转换句式,意思不变。)
18、按要求,写句子。
(1)鲁智深心想:“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上前来,莫非想捉弄我?”(将带点词换成另外一个词,使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傅不是凡人,是真罗汉,如果没有千万斤的力气,一定拔不起这杨柳。(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维吾尔姑娘很漂亮。(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和田维吾尔人生活很苦。和田维吾尔人感觉很甜。(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学期,我们班同学普遍地阅读能力提高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将下列句子改变句式。
(1)老黄鹂把小虫塞到一只小黄鹂的嘴里。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被车长全扔了出去。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在我们的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人和事有很多,如抗疫期间,默默付出,奔赴一线的最美逆行者;又如,遇到困难时,雪中送炭,伸出援助之手的亲朋好友……你身边有哪些令你感动的人和事呢?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下你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