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玉林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最后把“?”拉直成“!”找到真理。

    ①这里的“?”指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____

    ②这样写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①“偶然的机遇”说明科学的真理就在________________

    ②发现真理具备三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

  • 2、在下面句子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1)阎振三( )自己受苦刑,( )愿说出李大钊。

    (2)(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 )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3)捉来的小鱼,小虾,我们并( )拿来吃,( )养在瓶子里玩。

  • 3、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湖面的波光。________

    ②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________

  • 4、修改病句。

    1村上死了的人,开个追悼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已经能够完成一项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目标是为人民服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全四字词语并选词填空。

    空空( )( )                 ( )( )

    一视( )( )                 全神( )( )

    千门( )( )                 伶伶( )( )

    (1)仿照画“     ”的词语,写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仿照画“ ”的词语,写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黄沙百战穿金甲,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2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边塞景色,可以感受到(   )

    A.轻松、愉悦的环境 B.壮丽、雄伟的场面

    C.紧张的战争气氛,苍凉悲壮的情感

    3解释诗的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反映了戍边战士不畏艰难、保家卫国的昂扬斗志和无畏的英雄气概。

    B.表达了诗人对从军战士的赞美之情。

    C.全诗的基调是由低沉而转向高昂的。

    D.诗的后两句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无家可归的同情

  • 7、古诗文阅读。

    春光好・天初腰

    (五代)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1从文学体裁上看,《春光好·天初暖》是一首词,春光好是这首词的________,句末押_____________韵。

    2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偎雪坞浓香字用得极妙,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

    中庭地白树_______  今夜月明人_______

    2前两句诗描写出了景物_______的特点。

    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诗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了月光的皎洁。

    B.第二句诗中的“湿”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C.末句中的“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感,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思念家乡和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来到这个不幸的岛上,已经有十个多月了。一切脱离当前处境的可能性,似乎都不存在了;并且我也十分相信,人类的足迹以前从来没有到过这个地方。现在我的住处既已差不多照着我的心愿安排好了,我心里颇想把这个海岛作一次更全面的调查,看看还有什么我所不知道的出产。

    我着手对这个海岛进行更详细的调查,是在七月十五日。我首先走到那条小河旁边,这条小河,正如我前面提到,是我的木排起岸的地方。我沿着小河向上游走了二英里左右,发现潮水只能涨到那里为止,因此看出它只是一条小小的溪流,溪水新鲜可饮。但由于正在旱季,溪里有些地方简直一点水都没有,或者即使有,也流得看不出来。

    在这条小溪的旁边,我看见许多片可爱的草地,又平坦,又匀净,全是绿草。在那地势较高的地方,紧靠着高岗显然,我又看见这是河水泛滥不到的地方,有许多烟草,油绿绿的,茎子长得又粗又大。附近还 有各种各样的植物,我都不认识,也许各有各的用处,不过我不知道罢了。

    我到处寻找木薯的块根,那是热带印第安人用来做面包的东西,可是找不到。我看到许多很大的芦荟,但当时还不知道它们的用处。我又看见一些甘蔗,然而都是野生的,因为没有人工培植,都不大好。我认为这回发现了不少的东西,在归家的路上,心里寻思着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我所发现的水果和植物的性质和用处,然而毫无结果。主要因为我在巴西的时候观察得太少,所以对于野外的植物都不大知道,不能在这困难之中对我有什么用处。

    第二天,十六日,我沿着旧路走去,走到比昨天更远的地方发现那小溪和草地都到了尽头,而树木却愈来愈密了。在那里,我看到许多不同的水果,特别是地下有许多瓜类,树上有许多葡萄,葡萄藤子爬满在树上,一挂一挂的葡萄生得非常茂盛,又熟又大。这是一个意外的发现,我心里非常高兴。但经验却警告我,叫我不要多吃,因为记得我在伯尔伯里海岸的时候,有几个在那里当奴隶的英国人,因为葡萄吃多了,害痢疾和热病而死。但是,我对于这些葡萄,却想出了一个极好的办法加以利用,那就是把它们放在太阳下面晒干,制成葡萄干,把它们收藏起来;这种东西,我相信(事实上也是如此)等到没有葡萄的时候来吃,一定又滋养又可口。

    我当晚就留在那里,没有回家。顺便带一句,这是我第一次在外面过夜 。到了夜里,我又拿出我的老办法来,爬到一棵大树上,舒舒服服地睡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我又继续进行我的考察。以那山谷的长短来估计,差不多向前走了四英里。我一直向北走去,在我的北边和南边都是逶迤不绝弯曲而长,连绵不断的样子的山岭。

    我走到尽头的时候,忽然走到一片开阔的地方,那里的地势仿佛向西低下去;一股小小的清溪从我旁边的山上流下来,朝正东流去。一眼望去,真是一片清新翠绿,欣欣向荣的景色,并且一切都碧油油的,充满了春色,仿佛一个人工布置起来的花园

    我沿着这个风景秀丽的山坡往下走了一段路,怀着一种内心的喜悦(虽然也带着一点另外的苦恼心情),眺望着它,心里想,这一切现在都是属于我的,我是这地方的无可争辩的君主,对这地方具有所有权,如果可以渡海的话,我还可以把它传给子孙,像一个英国的领主一样。在那里,我又看到许多椰子树,橘子树,柠檬树,和橙子树;不过都是野生的,很少结果子的,至少这时候是如此,可是我所采到的白柠檬,却不但好吃,而且很滋养;后来我把它的汁羼上水,吃起来又滋养,又清凉 ,又提神。

    我现在必须做些工作,把这些果子采集下来,运回家去;我决定把葡萄、白柠檬和柠檬贮藏一些,准备作我的雨季的食料;我知道雨季眼看要来了。

    【1】选择加点字词的正确读音。

    (1)不多向前走了四英里 (chà chā)

    (2)有许多烟草,油绿绿的,子长得又粗又大。 (jīng jīng)

    【2】请用简短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上面的文章,谈谈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窗

    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远天之上,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子也赶热闹似的映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幼年幻想的心域。

    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江南多雨,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因为有了这扇天窗,更让我感受到万般雨意千般诗情。天窗外,夜色冥茫。月亮躲起来了,星星躲起来了。唯有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细雨如烟般笼着了鳞鳞的瓦片和一扇玲珑的天窗。童稚的心灵,透过那一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绸缎,若是裁剪一匹让母亲为我做新衣裳,那有多好呀。想着想着,雨滴水润润,湿漉漉的,仿佛倏的一下钻进心里蔓延开来。雨点一滴一滴到天明,当晨光从天窗里泄漏时,新的一天又开启了。

    仲夏,多雷阵雨。屋内,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的,把灯光里缝制衣服的母亲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雨点如一名来自天界的乐手,水乡泽国便奏起了铿锵有力的天籁。听久了,听熟了,就能辨出,雨声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玻璃天窗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在瓦楞上的鼓点。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雨势来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乐曲作罢,衣服上便留下了母亲细细密密的针脚。

    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一窍仰穿,天光下射。”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诗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鸣……都一一洒进心房。

    【1】文章围绕“天窗”,写了哪些体现母爱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子的含义。

    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老屋的那一方小小的天窗伴随着母亲的身影,让“我”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B.第②节选取蝉的鸣唱、蛙声的欢快和星月的柔美,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迷人的夏夜图。

    C.第③节“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中,“滑”字既写出风的轻柔,又表现母爱的温馨。

    D.文章情景交融,通过雨景和月景的对比描写,抒发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感伤。

  • 11、课外新视野。

    蝉的音乐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蝉》

    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有种蝉,为了满足音乐的嗜好,牺牲了很多。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证明,这个意见是错误的。

    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1蝉的“乐器”的生长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画线句子,你有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选文,说说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科学研究,这个听上去高大上的事情,却常常伴随着令普通人难以承受的付出和牺牲。给自己注射患者的血液,以身试药……这群拿自己身体做实验的人,被称为自体实验者。科学家的这些行为让人心生敬畏。要问他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那实在是一种混合着无私、勇气、好奇以及十足傻气的奇谈。

    还好,科学的领奖台上不乏这样的傻人

    1955年,脊髓灰质炎在中国集中爆发。19593月,顾方舟到苏联考察脊灰疫苗,经过严密论证和考察,他认为应该选择活疫苗,于是争分夺秒研究活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他先是通过在猴子身上测试,初步证明了疫苗的安全性。但只有在人身上测试通过,疫苗才能真正算作安全。冒着有可能瘫痪的危险,顾方舟决定从自己开始,验证成品的安全性。他带头第一个喝下疫苗溶液,以身试药。一周之后,他和同事的身体各项指标全部达标,但是成人和幼儿对疫苗的耐受性有很大区别,顾方舟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并让自己的孩子喝下了疫苗溶液。在顾方舟的带领下,其他同事的适龄子女有很多参与了人体实验。十天过后,喝下疫苗溶液的一批孩子一切正常,这意味着国家的孩子们都将得救了。自脊灰疫苗在全国推广以来,脊灰的年平均发病率从1949年的十万分之四点零六,下降到1993年的十万分之零点零四六,使无数儿童免于残疾。因为顾方舟在医学方面的突出贡献,他获得了最美奋斗者的荣誉称号,还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同样的,我国著名科学家屠呦呦,为了研制治疗疟疾的药物,提取青蒿素,并为了确保药物的安全性,亲自试药,导致自己肝中毒。但是她依然没有放弃,最终成功提取青蒿素,为人类治疗和控制疟疾这一重大寄生虫类传染病作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也成为用科学方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并走向世界最辉煌的范例。她本人也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共和国勋章

    就像一位科学家所说:攻克科学堡垒,就像打仗一样,总会有人牺牲,有人受伤,我要为科学而献身。科学的道路上充满荆棘和挑战,可是那些勇于挑战、敢于牺牲自我的人总是会有所发现,走上科学的领奖台。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自体实验者:_________

    【2】本文的中心观点是________

    【3】为了证明中心观点,本文列举了哪几个事例?

    _____________

    【4】短文最后引用科学家的名言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

    【5】你从文中获得了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

    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系。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

    (材料二)民营实体书店现状

    (媒体信息)4月20日,左岸书店店主发微博宣布:左岸书店将于五一节后关门谢幕。近年来,由于书店入不敷出,席殊书屋、新世界书店相继关门,如今左岸书店也即将和市民说再见。民营书店从诗意地栖居到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书店文化逐渐衰弱。英国诗人多恩说:一个书店倒闭毕竟跟一个饭馆倒闭不一样,如果没有人买书,也没有人卖书,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完了。但愿,在全社会的关心下,我们的实体书店能够兴旺起来。

    (他国调查)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喜欢全家出动去图书馆,喜欢饭后一起围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加拿大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据调查,以色列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达到64本,日本为40本,韩国也有11本。

    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瑞士、意大利的税率也只有2%。法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日本和韩国则由政府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此外,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金,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用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材料三)2020年第十七次我国国民阅读调查量结果

    年度

    人均纸质书阅读量

    人均电子书阅读量

    日均纸质书阅读时间

    日均数字化阅读时间

    2018年

    4.65本

    2.84本

    19.81分钟

    84.87分钟

    2019年

    4.67本

    3.32本

    19.69分钟

    100.41分钟

    *数字化阅读指上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

    1什么是“碎片化阅读”?请用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碎片化阅读往往能让人们迅速获得海量信息,但也容易造成人们的思维惰性。

    B.很多外国政府都对实体书店实行免税,并提供资助,以保护城市文化多样性。

    C.从近两年国民阅读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看,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D.深度阅读是构筑人们精神家园的有效办法,这需要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的关注。

    3学校举行“碎片化阅读利弊谈”的辩论比赛:甲方观点是“碎片化阅读弊大于利”,乙方的观点是“碎片化阅读利大于弊”。如果你是辩手,请拟写一段辩论词,陈述你方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上述材料,至少从四个方面推断民营实体书店衰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材料三),结合前几则材料请你对提高全民阅读量提出自己的建议。(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散文

    那个星期天(节选)

    ①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②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儿,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而且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③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会儿。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

    ④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儿。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写出选文中我的心情变化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

    【3】读选文中的第①段,你知道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的第④段详写的是:________略写的是:_____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______

    【5】用直线画出第②段中,作者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

    【6】用波浪线画出选文中的环境描写,并写出它们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选文第③段可看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我被母亲拉进她的怀里。(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太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匆匆》一课的学习,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应该珍惜时间的重要。(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

    (1)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完成下题。

    那么长的头发,洗起来不是很麻烦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句子乐园

    【1】那天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仿写句子)

     

    【2】天气太热了,小狗只好趴在地上呼哧呼哧喘粗气。(改为双重否定句)

     

    【3】小草长出来了,到处一片碧绿。(改为比喻句)

     

    【4】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带着面具演出的。(改为反问句)

     

     

  • 19、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母亲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读一读,用黑体词语写话。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2)用例句表达手法写句子。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3)我们学校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改为双重否定句)

     

    (4)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修改病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题目:你______的样子真美

    生活中,谁忙碌、焦急、开心……的样子让你觉得美?把题目补充完整,回想当时发生的事,并把这件事写下来,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