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默写。
(1)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忆江南》)
(2)留连戏蝶时时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2、智慧摩天轮。
写出下面成语相关的人物主角。
初出茅庐( ) 破爹沉舟( ) 指鹿为马( )
完璧归赵( ) 卧薪尝胆( ) 入木三分( )
望梅止渴( ) 乐不思蜀( ) 才高八斗( )
3、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_______)
2.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_______)
3.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_______)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_______)
5.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_______)
4、根据提示填写古诗词。
江南多为文人所歌咏。同样描写江南春景,杜牧在《江南春》中这样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在《忆江南》中又是这样描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汉乐府民歌《江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也可见江南水乡风光。
5、看拼音,写词语。
nuó dòng míng mèi bàn dǎo dān wu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róu niē cuō shǒu shōu cáng huáng kǒng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6、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D.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2】对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B.《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C.《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D.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7、课外阅读。
石灰吟①
[明]于谦
千锤万凿②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③。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④在人间⑤。
(注释)①石灰吟:赞颂石灰。②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③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④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⑤人间:人世间。
【1】这是一首( )。
A.送别诗 B.山水诗 C.咏物诗
【2】试着用“/”画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3】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我体会到了石灰__________的精神;读了后两句中的“浑不怕”,我想到了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还让我想到了文天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古诗,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思乡诗。
B.诗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
C.后两句表达出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D.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思想。
【5】联系本课中学习的三首古诗,你觉得这首古诗和哪首古诗的写作方法是相同的?相同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__________不住,________出墙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题目中的“值”的意思是________,整个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和柴扉久不开。
【2】“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猜想“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原因是( )
A.主人没有在家
B.叩击柴门的声音太小,主人没听见
C.主人担心自己的本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
【4】补充诗句。______________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出墙来。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这两句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果说前两句是在写冷清,那么这两句就是在写繁华。
B.因为没有受到主人的接待,所以诗人想象出一片繁华自我宽慰。
C.作者景中寓理,告诉人们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
D.诗人觉得虽然柴扉久不开,但是能领略到美景也不虚此行。
9、快乐读书吧:阅读《小英雄雨来》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愤怒的土地
①现在,雨来正领着鬼子大队在河岸上走。雨来一边走着一边想:已经把鬼子领到地雷阵当中来了,我得想个办法脱身才行。怎么脱身呢?雨来默默地开动脑筋想办法。
②鬼子队伍的背后河堤上,大路上,遍地是地雷。前面的河堤上,大路上,也遍地是地雷。
③离第一个地雷只有两丈远了……一丈远了……还有几尺远了。
④雨来回头向鬼子指挥官说:“前面,没有地雪了!”
⑤雨来故意一边走,一边回头说话,故意迈空了脚步,身子一歪,“哎呀”叫一声,像一团小旋风似的滚进河里去了。
⑥雨来在水里游着。他故意从水里冒出头来,扬手喊了声:“救——命——啊——”
⑦雨来假装被波浪打进水里。接着,仿佛被涌起的波浪推上水面似的,又闪露了一下小脑袋,就沉进河底去了。
⑧大连鬓胡子指挥官,瞪着小眼睛,见带路的小孩被河水冲走,默念道:“天皇保佑,幸亏出了地雷阵!”
⑨可是,一个地雷山崩地裂似的爆炸了。河堤上升腾起来的浓烟,卷着沙土和炸碎的鬼子衣片,直冲上天空。民兵的枪也响了起来,子弹带着呼呼的啸声,飞进鬼子混乱的队伍里。
⑩轰!轰!轰!……一个个地雷,像连珠炮似的响起来:啊!愤怒的土地,把撕碎的敌人抛上天空,扔进滚滚的烟尘中。军帽和军装破片飞舞着,挂在庄稼秆上,挂在树枝上。皮鞋、炸断的步枪,在半天空里翻着筋斗……
⑪雨来从老远的地方爬上河岸,战斗已经结束。他拧着湿淋淋的衣裳,只见落日把旷野上浮动的烟雾,映得红红的。民兵爆炸组正在打扫战场。
⑫雨来光着身子,抱着湿衣裳,向战场跑去。 见铁头、三钻儿他们,也在人群里搜罗鬼子的枪支和子弹。二黑戴着个鬼子钢盔,穿着快没到大腿根儿的皮靴,手里拿着一把真正的鬼子军刀,远远地向雨来喊:“嘿!胜利品!”
【1】这个故事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可以概括为:引敌入地雷阵→__________→__________→爬上岸扫战场。
【2】认真读读第③和第⑦自然段划线的两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1)第③自然段的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⑦自然段的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判断下列句子是通过什么描写来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填写答案序号)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环境描写 D.心理描写
(1)雨来一边走着一边想:已经把鬼子领到地雷阵当中来了,我得想个办法脱身才行。( )
(2)雨来回头向鬼子指挥官说:“前面,没有地雷了!”( )
(3)落日把旷野上浮动的烟雾,映得红红的。( )
(4)二黑戴着个鬼子钢盔,穿着快没到大腿根儿的皮靴,手里拿着一把真正的鬼子军刀。( )
【4】有人说:“现在是和平年代,雨来已经过时了,我们今天学习他没有什么意义了。”请结合你读完《小英雄雨来》的收获,谈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短文,回答问题:
《白荷》
盛夏,在这些“小雨伞”旁边,长出了一支支浅绿色的小花蕾。小花蕾渐渐长大了,洁白似玉的花瓣轻轻地绽开。啊,花瓣白中带点儿浅绿,一片片有规律地围成一圈,中间是一个淡黄色的小莲蓬,朴素而淡雅,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穿白色衣裙的少女在翩翩起舞。这样美丽的花朵,如果不亲眼看到,谁会相信是从又黑又脏的泥水中长出来的?荷花也可以泡水喝,你将荷花瓣剪下来洗净,放在杯子中,再冲水,加点儿白糖,然后盖上杯盖泡几分钟。当你揭开杯盖,一阵清香便扑鼻而入,那清凉甘甜的味道使你久久难忘。
随着夏天的消逝,秋天的来临,荷花逐渐枯萎了。然而它为人类贡献出了最后两件“宝贝”——莲籽和莲藕。莲籽既可吃,也可入药。莲藕嫩脆可口,是餐桌上的一道佳肴。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禁不住(_______) 翩翩起舞(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点明时间的词语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面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这样美丽的花朵,如果不亲眼看到,谁会相信是从又黑又脏的泥水中长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自己的认识,写出文中引号中所指的是什么。
“大盘子”: “小雨伞”:
“伞柄”: “大伞帽”:
【5】白荷都有那些功用?请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这篇文章后,你认为白荷具有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的句子可用哪两句诗来概括?请写出来。
静悄悄的,泥水中开始冒出一支支嫩绿色的小荷角,默默地立在池中,也有的平躺在水面上。偶尔有一两只蜻蜓立在荷尖上,使小荷角增添了几分生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他是个标致、帅气的小伙子,四肢修长而结实,身材腰长匀称年龄约二十六岁。他面容端正,没有一点乖戾、凶残的样子,眉眼间透出一股男子汉的英气。同时,在他身上还能看到到欧洲人的温柔、 甜美的气质,特别是他微笑的时候,他的头发长而乌黑,不是那种羊毛卷,额头高而宽阔,眼睛炯炯有神,充满朝气。他的皮肤不黑,带褐色,不是巴西、弗吉尼亚等其他美洲土著人那种丑陋的黄,而是一种灿烂的橄榄色,说不出的赏心悦目。
【1】以上语段出自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作品中人物),以下事件不是鲁滨逊在孤岛上生活经历的一项是(____)
A、搭救了西班牙人
B、种植大麦和稻子
C、做独木舟和小船
D、遭遇了狼群攻击
【2】简述鲁滨逊制陶器的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秋之神韵
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不只爱它奉献一生的落叶,我最爱它令人神往的神韵。
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
秋天是清爽的。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纯与洒脱。
秋天是热情的。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于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他们
又有了新的期待。 秋天是真诚的。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
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噢,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
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戛然而止(_____) 硕果(_____) 伴和(_____) 步履(______) 雕琢(______)
【2】把文中画“__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_________,
夏天的特点是__________
冬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成了_____,_____,______。
【5】“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一句里的“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段)话,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认为秋天是清爽的、热情的、真诚的。
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仿照作者的表达方法写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语段阅读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父亲忍受了苦刑,当面对哭泣的亲人时,他为什么还能“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书法家王羲(xī)之
王羲之是我国晋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已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被称为“书圣”。自他以后研究书法的人,没有不吸取他在书法上的成就的。现在书店里还摆着他最得意的书法作品《兰亭序》的印帖,那是古今书法的典范。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是怎样造就的呢?
王羲之出身在晋代的名门贵族家庭里,自幼喜爱书法,对功名却很淡薄。他曾经临摹过好些书法家的字帖,并对他们的书法特点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他还专门学习过汉朝的书法家张芝的草书,很有心得体会。
王羲之不但善于学习历代书法家的长处,而且经过刻苦钻研,独创了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他苦心琢磨字体的间架结构、笔画和气势,一有空就在自己的衣服上用手写字。天长日久,把衣服都划破了。后来,他到永嘉去做官,总在池边苦心练字。每次练字后,就在池塘里洗砚刷笔,把一池水全变成了黑色,人们称之为“墨池”。就这样,他终于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第三自然段开头的一句话告诉我们,王羲之书法艺术获得成功有两点原因:
第一:
第二:
2.文中表现王羲之为独创自己的书法艺术而刻苦钻研的例子是哪几个?打“√”表示。
①临摹别的书法家的字帖。( )
②在衣服上写字,写破了衣服。( )
③专门学习张芝的草书。( )
④长期练字,洗砚刷笔,把池水变成了黑色。( )
3.选择正确的说法打“√”。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与全文最后一句的关系是:
①总起分述( ) ②先分后总( )
③首尾呼应( ) ④并列关系( )
4.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正确答案后面打“√”。
①肯定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 )
②赞扬王羲之刻苦钻研书法艺术的精神。( )
③介绍王羲之的“墨池”的来历。( )
④宣传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特点。( )
5.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①王羲之出身在晋代的名门贵族家庭里,自幼喜爱书法,对功名却很淡薄。
对加点部分的理解是:
②自他以后研究书法的人,没有不吸取他在书法上的成就的。
这句话去掉“没有不”以后,应改写为:
。只有这样才不会改变原句的意思。
15、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他花了好大心血把报告完成。(改成被字句)
(2)他有梦想。(扩写句子)
(3)那样的梦想难道会实现吗?(改成陈述句)
(4)你被我泼过冷水。(改成把字句)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1. 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感叹句)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疑问句)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反问句)
17、把下列句子改写成“被”字句。
1.火车把各种物资运往全国各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升的太阳把平静的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漂亮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发现了这一只瓦砾似的贝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型转换
1.改成陈述句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次活动会很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肯定句
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
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食指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用划线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过几天的奋战,大火被我们扑灭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幅壁画是现存的最早印证“张骞出使西域”这段历史的绘画作品。(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脸上显现出神色。(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们依恋长江。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懒狮子说:“我爸爸妈妈是森林里的大王。靠他们,我就能生活得很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张老师对吴明说,请吴明明天陪他去一趟图书馆。(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你用脏手随便抓东西吃,难道肚子不会长虫子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楚王只好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平台。
相信你一定是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你或许读过很多古今中外的名著。哪一本给你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写故事梗概,注意做到故事完整、脉络清楚、语言精练,表达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