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曲靖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1.万象更____ 焉知____福 死得____所 不可思____

    ____知著 全神____注 忘乎所____ 别出____

    2.请写出与“勇夺第一”意思相同的两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__

  • 2、唐代诗歌最是盛行,其中诗圣说的是_______诗仙说的是_______

  • 3、按要求填空。

    “绵”按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这个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丝织品;②柔软;③单薄;④连续不断

    在“绵薄之力”这个词中,应选第(______)种解释;

    在“绵延”这个词中,应选第(______)种解释。

  • 4、仿照例子写词语。 

    1)例:赤裸裸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2)例:匆匆忙忙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5、在括号中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同是一本书,有的人读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时间久了,脑海中只剩下一片空白;而有的人读后,_______能记住书中的内容,_______能背诵出精彩的语句,甚至能谈出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读书的这种差异,就在于读书者_______用“眼”读,_______用“心”读。_______用“心”读书,_______会有所收获。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

    晞:______。  阳春:______。  德泽:______。  徒:______

    3解释下列诗句。

    (1)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古诗文阅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带点的字词的意思。

    乃:___________________  

    花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诗句划节奏。

    好 雨 知 时 节, 当 春 乃 发 生。

    3解释诗句的意思。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他被后人尊为“诗圣”。____

    (2)这首诗中没有一个“喜”字,所以题目与诗的内容不符。____

    5诗的前两句写了下雨的季节,作者直接___________了这场及时雨。后面六句集中写“夜雨”。野外一片漆黑,只有点渔火若隐若现。诗人于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该是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 8、课外阅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四时_______,从画 的诗句可以看出描写的是_____季。

    2此诗三、四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多选)

    A. 对偶   B. 比喻   C. 拟人   D. 夸张

    3下列诗句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映日/荷花/别样红   B. 映日/荷花//样红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合欢树(节选)

    史铁生

    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 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 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 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 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着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依旧——_____   茂密——_____   摆弄——______

    2“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 ,这里“抖”和“推脱” 表达了作者______之情。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B.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 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C.合欢树是作者关于母亲的记忆的象征物,因此为题。

    D.合欢树身上喻含了作者对母亲爱美爱生活的情怀态度的肯定和赞美,托物言情。

    4第2自然段写了母亲种合欢树的一段往事,请分析这段追忆在文中的作用。______

    5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___________

    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____________

  • 10、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1983年的冬天,大雪纷飞,有两个旅行者来到了这个山谷。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突然惊奇地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 坡的雪来得大。不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 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 损。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生机。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 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帐篷中的旅行者为自己的这一发现感到高兴。一位说:“我敢肯定,东坡也曾长过杂树,只是由于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

    1“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始终……”文中反复能换成其它词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想知道哪些自然之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浇花》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张丽钧

    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妖娆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

    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花浇水。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儿们能读懂她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的更欢--她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

    儿子也学着妈**样子,拎了喷壶来给花儿浇水──呵,小小一个男孩子,竟也如此懂得怜香!

    一天,妈妈仔细端详她的花儿,发现植株的旁侧生着几株株装的杂草。她笑了,在心理对那杂草说:几天没搭理你们,偷偷长这么高了?想跟我的杜鹃抢春光,你们的资质查了点!这样想着,俯下身子,拔除了那杂草。

    儿子回到家来,兴冲冲的拎了喷壶,又要给花儿浇水。但他跑到阳台上,却忍不住哭叫起来:妈妈,妈妈,我的花儿哪里去了?

    听到哭闹,妈妈一愣,心想莫非杜鹃插翅飞走了?带她跑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妈妈于是说:儿子,这花儿不是在这儿吗?

    儿子哭得更厉害了:呜呜……那是你的花儿!我的花儿没有了!

    妈妈见儿子绝望的指着原先长草的地方,顿时就明白了。说:儿子,那哪儿是花呀?那时草,是妨碍花儿生长的草!妈妈把她拔掉了。

    不想儿子却说:我天天叫我的花儿,它都开了两朵了!呜呜……”

    妈妈疑惑地把那几株在草从垃圾桶里翻检出来,发现那蔫蔫的叫不上来的植物确实开着两朵比叶片颜色稍浅的绿色小花儿。妈妈心想:原来这样不起眼的植物在孩子心中也是花儿,我怎么们有意识到呢?她的心温柔的动了一下,俯下身子抱起孩子。

    对不起,妈妈不该拔掉你的花儿。儿子,你真可爱!妈妈要替这两朵小小的花儿好好谢谢你,谢谢你眼里有他们,谢谢你一直为它们浇水;妈妈还要替妈**花儿谢谢你,因为你在为你的花儿浇水的时候,妈**花儿也占了光!

    后来,妈妈惊讶的发现,这个世界上被忽略的花儿的真多!柳树把自己的花儿编成一个个结实的绿色小穗,杨树用褐色的花儿模拟虫子逗人,狗尾草的花儿就是毛茸茸的一条狗尾,连蒺藜都顶着柔软精致的小花儿于春风逗弄……上帝爱他的花园,大概,他也会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吧?并且,他会和孩子一样,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株植物的一株浅笑……

    (陕西省选文,有改动)

    1从文中提炼出妈妈对儿子的花儿称谓分别表明了妈妈对儿子的花儿怎样的态度?完成下面表格。

    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待她跑过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⑩段中画线语句她的心温柔的动了一下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开头描写杜鹃花盛开的景象,在全文上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作者借"上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生活永远是精彩的,可以说我是生活的一位受益者,因为我得到了生活的启示,改变了我自己。

    一个人漫步在公园里,遇到了一位坐在河边独钓的老人,便与他攀谈起来。白发苍苍的老人告诉我:整整钓了一天,只钓到了一条小鱼。说着,他又把小鱼重新放回了小河里。我很纳闷,问道:你觉得鱼太小?老人看了看我笑道:我不在乎钓的鱼多大,可是我钓到了一天的快乐!多么精彩的人生哲理,我恍然大悟。

    从那时起,我改变了,我认识到:收获固然重要,然而最重要的是要得到快乐的回报。

    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1】选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文中横线上填一个谚语。

    【3】根据下面的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填在横线上。

    腊八粥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对腊八粥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腊八蒜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对腊八蒜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句中的“农业产品展览会”指的是什么?试从修辞角度赏析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色味双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文中说明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是:________

  • 1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腊八节这天,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此外,华北大部分地区还有用醋泡蒜的习俗,这种蒜叫“腊八蒜”。还有一些地方的习俗是在腊八前一天,用钢盆舀水冻冰,等到了腊八节就把冰脱盆,敲成碎块。据说这种冰很神奇,吃了它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1】腊八节那天,琪琪的妈妈想把自己熬好的色泽诱人的腊八粥拍照发到朋友圈,但她不知道该配什么文字,请你帮她想一想。要求语言简练,体现民俗文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介绍了哪几种腊八节的习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改为字句

    ①那位先生很快把邮票撕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把苹果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理解破折号的用法,仿写一个含有破折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不会忘记几年来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单是闻着腊八粥的香气,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放开肚皮吃呢!(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把下列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垃圾填没了船与船之间的空隙。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正好包住了苍蝇和蜘蛛。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水淋湿了战士们的衣服。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魔术变变变。(按要求变句子)

    (1)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姥姥对小红说:“春节放假,来我家住几天。”(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乐园。

    尝试也就是试一试,是非常有意思的实践活动。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不管怎样,它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请你选择生活中曾经历的一次尝试,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题目自拟,详略得当,语句通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