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揭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句子填空。

    (1)路遥知马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燕子______了,有______的时候;杨柳__了,有___的时候;桃花__了,有___的时候。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

    (5)小明不爱读课外书,觉得语文书上的课文弄懂了就行了,我用“__________________”来提醒他。可是他沉迷于电子游戏,浪费时间,荒废时光,我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诫他。在你的引经据典下,他迷途知返,说:“___________________”,从此之后,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 2、读拼音,写词语。

    六年前,我怀揣着mèng xiǎng( ),走进xiàn mù( )的校园,开始了我向往的小学生活。六年来,我líng tīng( )着老师的jiào huì( ),shǔn xī( )着知识的甘泉,mù yù( )着阳光雨露,茁壮成长。今天,我即将小学毕业,心中涌起深深地juàn liàn( )。老师,我不会gū fù( )您的期望,一定会成为祖国的栋梁。

  • 3、写一条表达珍惜时间的格言或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读句子,完成练习。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1)这句话运用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把

    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

    (2)“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说明了时间消失的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马诗》这首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借骏马喻怀抱,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抱负。

    2.《石灰吟》是一首______诗。作者以______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______情操的决心。最后一句“______”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3.《竹石》是一首寓意深刻的______诗。表面写______,其实是写人,诗中的劲竹象征着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恶势力屈服的品格,以及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____________”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______之中。

    4.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______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望庐山瀑布》是朝诗人的作品,这是一首诗(填诗体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用词精妙,你能简单分析一下“生”或者“挂”的精妙之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诗人用浪漫主义的笔法,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为瀑布创造了不同寻常的背景。

    B. 第二句诗中“挂”字用得妙,其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而下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C. 第三句中“飞”字,写出了瀑布的喷涌而出,“直下”既写山的高峻陡峭,又写水流之急。

    5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作于杜甫草堂。

    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描绘的事初春景物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反映出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1《竹石》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诗人以____________,实写________,赞颂的却是______

    2作者用竹子________的特点,来表达自己______的品质。

    3“东西南北风”喻指(  )

    A.各个方向吹来的风。

    B.生活中的各种艰险磨难。

    4“千磨万击还坚劲”表现出(  )

    A.竹子根深蒂固,吹不倒。

    B.诗人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品质。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文本阅读

    药品名称:健胃消食片

    成   份:太子参、陈皮、山药、麦芽(炒)、山楂等

    性   状:本品为淡棕黄色异形片;气略香,味微甜、酸。

    作用类别:本品为厌食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口服、咀嚼。儿童,2—4岁,一次2片,一日3次。5—8岁,一次3片,一日3次。9—14岁,一次4片,一日3次。成人,一次4—6片,一日3次。

    1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请打上“√”,错的打“×”。

    (1)肚子疼只要吃健胃消食片就好了。________

    (2)健胃消食片味道真不错,多吃几片也可以。________

    2阅读说明书,帮帮丁丁回答弟弟的问题。

    丁丁的弟弟这两天有点厌食,医生给他开了一盒健胃消食片。

    弟弟:哥哥,这药有啥用?

    丁丁:这种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弟弟:它苦不苦,味道怎么样?

    丁丁:___________________

    弟弟:我应该吃多少片?

    丁丁:你今年6岁了,每次可以吃________片,一天________次。

  • 10、快乐阅读。

    徐庶走马荐诸葛

    徐庶,字元直。他化名单福,投奔刘备。刘备非常高兴,拜他为军师。徐庶几番设计,带助刘备大败曹军。败军回许昌,曹操大为吃惊,问左右“不知何人为刘备出谋划策?”谋士程昱答道:“此人非单福,他是颍川的徐庶。丞相若用此人,召来不难。”便献上一计,曹操按程昱说的,派人把徐庶的母亲接到许昌,又让人模仿徐母笔迹,给徐庶写一封信,让他速来许昌相见,以救母命。

    徐庶是个孝子,他幼年丧父,弟弟徐康不久前也死了,家中只有老母亲一人,无人照顾。徐庶见信,泪如泉涌,只得拿着信去见刘备,把情况告诉刘备,请求能让他去与母亲相见。刘备闻言大哭,二人相对而泣,想不出什么好办法。第二日刘备设筵为徐庶送行。

    刘备、徐庶骑着马出了城,至长亭,下马相辞。刘备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一程。徐庶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请您不要再送了,咱们就此告别吧。”刘备拉着徐庶的手:“先生此去,天各一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说罢,泪如雨下。徐庶挥泪告别,刘备骑马立于林畔,目送徐庶。看着看着,目光被一片树林挡住,“我真想把这片树林砍光,好多看他几眼!”刘备以鞭指道。

    忽见徐庶拍马而回,刘备喜出望外:“莫非先生改主意了?”徐庶勒马对刘备说:“我因心绪如麻,忘了一件大事。有一位奇士,就在襄阳城外二十里的隆中,您何不把他请来,此人必有大用,”这个人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人物——诸葛亮。徐庶详细介绍了诸葛亮的才德,建议刘备亲往隆中相请。刘备欣然接受。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

    (2)鼎鼎有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选自古典名著《_________》,另外三部古典名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___,有许多成语都出自这本书,请写出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写两个出自这本书的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自然段中,刘备送徐庶出城的情节,表现了两人间_______________之情。

    4故事中的几个人物,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曹操“挟母以令徐庶”的做法,有人觉得兵不厌诈,可取;有人认为不择手段,不可取。你认为呢?请表明你的观点,并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百家饭

    我小时候很顽皮,人家爱叫我“小猴”。有一次爬树,快爬到高高的树顶了,脚下一闪,幸亏后背的衣服挂在枯枝上,才没掉下来。 大人们见我倒挂在半空中,吓得赶紧到树下用手接我。而我偏不往下掉,于是几个大人上树把我救了下来。大人们吓得脸都变色了,我却一点儿事也没有,回到地上,照样又去玩儿了。有一次,我跟小伙伴们追着玩儿。许多孩子在我后面穷追不舍,我没命地狂奔,一不小心冲进了一个未加盖的粪坑。幸好这粪坑刚清理不久,我才幸免于难,但下半身已是臭气熏天了。我妈妈用一块肥皂整整给我洗了八次才罢手。按农家的说法,孩子掉到粪池里得消除晦气,办法是吃“百家饭”。几十名孩子被大人们发动起来,分头到村子里挨家挨户地乞讨煮百家饭的粮食。乡亲们知道是讨百家饭,不管家境如何,多少都要给一点儿,什么白米、红米、赤豆、绿豆、精米、香豆……反正只要是粮食,什么都行。乞讨的人家越多越好,其数不限于一百家,不到一百家或超出一百家都没关系。

    孩子们去乞讨,大人们便动手在我家门口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个露天的大锅台。这锅台很简单,三块大石头中间搁口大锅。等孩子们全回来了,把所有乞讨来的粮食淘洗干净,放在大锅里,切上肉丁.火腿丝,还放上盐。配料讲究,目的是要让大家把饭全吃光。孩子们像过节一样高兴,早就拿着碗筷,猴急地等在锅旁了。

    不时地从饭锅里透出一阵阵扑鼻的香味。好不容易才盼到饭熟,大锅盖一开,那真叫好看,绿豆是绿莹莹的,赤豆是赤红色的,白米是白白胖胖的,红米是红彤彤的因为有肉丁、火腿丝,饭是油光光、香喷喷的,引得人直流口水。来吃百家饭的人是越多越好,一律围着锅台站在露天里。人人都放开肚皮吃,直到吃得锅底朝天为止。孩子们不等锅底朝天,小肚皮早吃得滚圆滚圆,裤带一松再松,裤腰滑到了大腿根。

    奶奶和妈妈见吃光了饭,脸上绽放出喜悦的红光,大概是庆幸我消灾消难了。尽管我只遇到一次吃百家饭,留给我的记忆却相当深刻。我估计,百家饭不容易吃到,是因为掉进粪坑的人毕竟太少了。

    【1】百家饭是用从“百家”乞讨来的粮食做成的,按农家的说法,吃百家饭是为了( )

    A.当地节日的习俗

    B.祈愿丰收

    C.祝福平安

    D.消除晦气

    【2】文章开头写“我”小时候调皮的事,主要作用是( )

    A.体现孩子的童真童趣.开心顽皮

    B.为后文作铺垫,引出所写的话题

    C.总领全文

    D.无关紧要,可删去

    【3】文中画“—”的句子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煮熟后的百家饭的诱人?( )

    A.嗅觉和视觉

    B.味觉和视觉

    C.嗅觉和听觉

    D.味觉和听觉

    【4】“我”只遇到一次吃百家饭,为什么留给“我”的记忆却相当深刻?其中的原因不包括( )

    A.百家饭配料讲究,让人直流口水。

    B.百家饭里藏着奶奶和妈妈对“我”的关心。

    C.煮食百家饭的过程体现了浓浓的乡土情。

    D.掉进粪坑的经历令“我”难忘。

    【5】随着时光的流逝,像百家饭这样的传统习俗,有的变淡了, 有的变模糊了,有的消失了。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是任其消亡还是加以保护?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地球在宇航员的眼中是这样的:______

    2划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

    3划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地球比作____________

    4看过这段话后,你对地球母亲有什么话想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 )野炮( )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 )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 )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扔 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 欢叫),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励 激动)

    【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词,在下面画“√”

    【2】在文中( )里补上合适的标点

    【3】在描写阅兵式这个场面时,作者写受检阅的部队的次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军。其中重点写了_________军,它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兵种

    【4】哪个句子最能体现群众的高兴和激动的心情,用“_________”画出来。

  • 14、阅读快乐岛。

    春天

    阳光迟钝地醒来,风平息了

    小草脱去薄脆的冰衣,顶着太阳的花束

    我嚼着草叶,嚼着嫩嫩的春

     

    几只水灵灵的小鸟啼着清新

    它们的眼神给我的血管注射着快乐

    我发现心思抖落的时候新鲜而纯净

     

    春已不在季节的门槛徘徊

    树成群地站着,不再想失落翅膀的痛苦

    我那甜甜的思绪脆脆地滴落着

     

    小桃树浅红的笑容纯真而恬静

    金黄的阳光在嫩色的叶子上一格一格移动

    我的年龄开着一朵米色花

    112节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春天?34节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大量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抓住( )、( )、( )等能表现春天特点的景物,描绘出了( )、( )时节的不同景象。

    3从诗中你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①你是最出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是我们送你的礼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改写句子(4分)

    戴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拾起地上的碎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蝴蝶飞舞。(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卖火柴的小女孩难道不值得我们同情吗?(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的祖国伟大。(改写成感情强烈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不改变句意,把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 

    ①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娘用手拢了拢头发说:俺去西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二十四只草船的草把子上插满了曹军射过来的箭。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鲁迅先生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把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王小明是学生。

    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道题这样做事对的。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句型转换

    1.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次活动会很成功。(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春姑娘不是快活地喊着吗?

    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燕子在电线上排列成了错落的音符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时光飞逝,已经临近小学毕业;蓦然回首,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回忆和不舍。请你选择最依恋的人、事、景、物,把《再见了,_______》这个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