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红河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成语不入虎穴,下一句是__________

  • 2、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诗句中“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这首诗借竹子的傲气表现了作者自己_____________的品格。

    2.《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一部小说。小说中鲁滨逊流落荒岛后发生了一系列离奇故事,其中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故事是_____________(用小标题或一句话简洁概括),从中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_____________人。

    3.“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很多特殊习俗都有一定寓意,例如: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为:_____________(写一个四字词语)。在我们遵义也有很多地方风俗,请你从以下提供的节日(节气)中选择一个写下来。向外地朋友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遵义风俗。

    元宵 冬至 清明 除夕 端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按课文原文填空。

    (1)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__________的变化,孤独而______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_______,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

    (2)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______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_____了;我也茫茫然跟着_______

  • 4、给下列词语注音:

    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

    神秘   稀罕 喉咙 胆怯

  • 5、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兴旺——________    光明——________    提高——________

    批评——________    紧张——________    团结——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①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②闻说:听说。③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④望眼:视线。⑤缘:因为。

    【1】这首诗中正面写塔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侧面写塔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诗人登临飞来峰上的千寻高塔亲眼看到的景象。( )

    ②诗人登高远望,觉得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诗的后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

    ③本诗揭示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人生哲理。( )

    【3】“浮云遮望眼”运用了典故——“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浮云”在这里指__________。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他______________的政治抱负。

  • 7、阅读古诗《采薇(节选)》,并完成练习。

    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载渴载饥。我心伤悲,  

    1将诗句补充完整。本诗选自《   》。“薇”指___________

    2《采薇(节选)》诗的前四句情景交融,在“_____”与“____”、“_____”与“_______”、“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的对比中,体现了诗人情感的变化。“____________”表现出战士出征时对故乡、对亲人的依依不舍之情。“__________”使我们联想到战士返乡时的哀伤、悲愤。

    3“依依”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薇(节选)》没有表达了诗人(  )

    A.对从军路上又渴又饥的厌烦。 B.对征战兵卒的同情。

    C.对战争的厌恶 D.对和平的渴望

  • 8、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______的作品,通过_______赞美,表达了作者对 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碧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丝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填空。

    “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用了的______修辞手法,把_______比作绿丝绦。这样比的原因是:①它们的颜色相似:绿丝绦是绿色的,也是绿色的。②它们的形状相似:柳条细长的形状。答案选择_____

    4说说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诵读这首诗,想象着一棵高大的柳树,在春风中袅娜多姿的情景,融进自己对诗句和春天的感受,写一个情景交融的片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玩具(节选)

    史铁生

    ①我有生的第一个玩具是一只红色的小汽车,不足一尺长,铁皮轧制的外壳非常简单,有几个窗但是没有门,从窗间望见一个惯性轮,把后车轮在地上摩擦便能“嗷嗷——”地跑。我现在还听得见它的声音。我不记得它最终是怎样离开我的了,有时候我设想它现在在哪儿,或者它现在变成了什么存在于何处。

    ②但是我记得它是怎样来的。那天可谓双喜临门,母亲要带我去北海玩,并且说舅舅要给我买那样一只小汽车。母亲给我扣领口上的纽扣时,我记得心里充满庄严;在那之前和在那之后很久,我不知道世上还有比那小汽车更美妙更奢侈的玩具。到了北海门前,东张西望并不见舅舅的身影。我提醒母亲:舅舅是不是真的要给我买个小汽车?母亲说:“好吧,你站在这儿等着,别动,我一会儿就回来。”母亲就走进旁边的一排老屋。我站在离那排老屋几米远的地方张望,可能就从这时,那排老屋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梁柱和很高很高的青灰色台阶,走进了我永不磨灭的记忆。独自站了一会儿我忽然醒悟,那是一家商店,可能舅舅早已经在里面给我买小汽车呢,我便走过去,爬上很高很高的台阶。屋里人很多,到处都是腿,我试图从拥挤的腿之间钻过去靠近柜台,但每一次都失败,刚望见柜台就又被那些腿挤开。那些腿基本上是蓝色的,不长眼睛。我在那些蓝色的漩涡里碰来转去,终于眼前一亮,却发现又站在商店门外了。不见舅舅也不见母亲,我想我还是站到原来的地方去吧,就又爬下很高很高的台阶,远远地望那绿色的门窗和红色的梁柱。一眨眼,母亲不知从哪儿来了,手里托着那只小汽车。我便有生第一次摸到了它,才看清它有几个像模像样的窗但是没有门——对此我一点都没失望,只是有过一秒钟的怀疑和随后好几年的设想,设想它应该有怎样一个门才好。我是一个容易惭愧的孩子,抱着那只小汽车觉得不应该只是欢喜。我问:“舅舅呢,他怎么还不出来?”母亲愣一下,随我的目光向那商店高高的台阶上张望,然后笑了说:“不,舅舅没来。”“不是舅舅给我买吗?”“是,舅舅给你买的。”“可他没来呀?”“他给我钱,让我给你买。”这下我听懂了,我说:“是舅舅给的钱,是您给我买的对吗?”“对。”“那您为什么说是舅舅给我买的呢?”“舅舅给的钱,就是舅舅给你买的。”我又糊涂了:“可他没来他怎么买呢?”那天在北海的大部分时间,母亲都在给我解释为什么这只小汽车是舅舅给我买的。我听不懂,无论母亲怎样解释我绝不能理解。甚至在以后的好几年中我依然冥顽不化固执己见,每逢有人问到那只小汽车的来历, 我坚持说:“我妈给我买的。”或者再补充一句:“舅舅给的钱,我妈进到那排屋子里去给我买的。”

    ③对,那排屋子: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柱子,很高很高的青灰色台阶。我永远不会忘。惠特曼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一段:“有一个孩子逐日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 他就倾向那东西;/于是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在那一天的某一部分,/或继续了好几年,或好几年结成的伸展着的好几个时代。”正是这样,那排老屋成了我的一部分。很多年后,当母亲和那只小汽车都已离开我,当童年成为无比珍贵的回忆之时,我曾几次想再去看看那排老屋。可是非常奇怪,我找不到它。它孤零且残缺地留在我的印象里,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梁柱和高高的台阶……但没有方位没有背景周围全是虚空。我不再找它。空间中的那排屋子可能已经拆除,多年来它只作为我的一部分存在于我的时间里。

    (选自《史铁生散文选集》,有删改)

    【1】联系语境解释句中画线词语的含义。

    (1)那天可谓双喜临门,母亲要带我去北海玩,并且说舅舅要给我买那样一只小汽车。

    双喜临门:________________

    (2)甚至在以后的好几年中我依然冥顽不化固执己见

    固执己见: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面句子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1)母亲说:“好吧,你站在这儿等着,别动,我一会儿就回来。”______

    (2)我便走过去,爬上很高很高的台阶。______

    【3】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母亲给我扣领口上的纽扣时,我记得心里充满庄严。

    ________________

    (2)我是一个容易惭愧的孩子,抱着那只小汽车觉得不应该只是欢喜。

    _________________

    【4】每逢有人问到小汽车的来历“我”为什么坚持说我妈给“我”买的?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________等候着。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妈妈________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心疼地    伤心地    耐心地    着急地

    ①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________等候着。

    ②妈妈________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

    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庆龄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用“________”画出来。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庆龄还是小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意志力

    蟾蜍烤好了一些饼干。这饼干闻起来真香啊,蟾蜍自语道,他拿起一块塞进嘴里,吃起来更香。

    蟾蜍来到青蛙家,青蛙,青蛙,蟾蜍叫道,快来尝尝我烤的饼干。

    青蛙拿起一块饼干尝了尝,这是我吃过的所有饼干中,最好吃的一块!青蛙咂着嘴赞美。

    青蛙和蟾蜍吃了一块又一块,一会吃下去了很多饼干。你知道,蟾蜍,青蛙含着满满一嘴的饼干说道,我们该停下来了,否则,我们会撑病的。

    你说的对,蟾蜍说道,让我们吃下最后一块饼干,然后我们就别再吃了。青蛙和蟾蜍吃完了它们的最后一块饼干,碗中还剩下了很多饼干。

    青蛙,蟾蜍说,我们再吃最最后一块,然后坚决不再吃了。青蛙和蟾蜍又各自吃了一块。

    我们必须得停下来了!蟾蜍边吃着另外一块饼干,边喊道。

    对,青蛙响应道,伸手又拿起一块饼干,看来,我们需要用意志力来控制我们的欲望。

    什么是意志力?蟾蜍问道。

    意志力就是竭力不去做你特别想做的事情。青蛙解释道。

    你的意思我明白,就像我们竭力不去吃这些饼干一样。蟾蜍答道。

    就是这个意思,青蛙一边说着,一边咽下口水,将饼干放进了盒子里,喏,我们吃不到饼干了。

    但是,我们可以打开这个盒子啊。蟾蜍说。

    那倒也是,青蛙想了想,拿出一根细绳将盒子紧紧捆了起来,喏,这下我们吃不到了吧

    但是我们剪断绳子,再将盒子打开啊。蟾蜍说道。

    有道理,青蛙又想出一个主意,它搬来一个梯子,将盒子放在高高的架子上,喏,青蛙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现在我俩终于吃不成了吧?

    但是,我们可以爬上梯子,从架子上取下盒子,剪断绳子,打开它啊。蟾蜍说。

    你说的对,青蛙爬上梯子,从架子上取下盒子,剪断绳子,将盒子打开。青蛙将盒子拿到屋子外面,大声喊道:嗨!鸟儿们,这里有很多美味的饼干,快来吃吧。鸟儿们从四面八方飞了过来,一会就将盒子里的饼干吃得干干净净,然后一飞而散。

    现在,我们真的再也没有饼干可吃了,蟾蜍悲伤地说道,这些可恶的鸟儿们连一块都没有给我们剩下。

    是的,青蛙说道,虽然我们吃不到饼干了,但我俩却因此拥有了强大的意志力。

    也许你拥有了强大的意志力,蟾蜍说,但是,我要回家再烤一些饼干!

    那好吧,青蛙无奈地回道道:我跟你一起去烤。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啧啧称赞_____             ______

    2文章用了比喻的手法,文中的饼干在现实生活中比喻: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竭力不吃饼干,青蛙想了很多办法。他最后的办法是什么?如果要用一个成语形容他这个举动,你会用哪一个?

    最后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蛙和蟾蜍拥有了强大的意志力吗?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读完全文后,你觉得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了二三里。娘儿俩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两个人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朵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他刚要动手,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面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后来,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此地就变成一座大花园……

    1读完这段话你想起了哪首古诗?请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子可以用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3季羡林先生说:“自己的花是开给别人看的。”结合文段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田老师在教学生古诗时编的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田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理解

    三借芭蕉扇

    孙悟空借的是假芭蕉扇。他挠挠腮,眨眨眼,又想出了好主意。他摇身一变,成了牛魔王,一个跟头到了翠云山。铁扇公主难辨真假,拉着他进了洞。

    铁扇公主把借扇的经过说了,假牛魔王故意怒气冲冲:“夫人,怎么把宝贝借给猴子?真气人!”

    铁扇公主笑着说:“不必生气,借去的是假的。”假牛魔王说:“夫人,真扇子可要藏好,别让偷走。”铁扇公主喜笑颜开地说:“我藏在嘴里,谁偷得走?”她吐出小扇子,晃了晃,变成了丈二长的大扇子,递给了假牛魔王。

    假牛魔王接过扇子,把脸一抹,现了原形:“多谢嫂子!”铁扇公主气得跌倒在地上,哭喊着:“气死我了!”

    孙悟空刚走,牛魔王就回来了。铁扇公主哭哭啼啼,把孙悟空借扇的事原原本本地说了。牛魔王气得直跺双脚,转身就去追赶孙悟空。他追了一阵,远远看见悟空扛着芭蕉扇。他想了想,摇身一变,变做猪八戒,叫道:“老猪来接你了!”

    假猪八戒从孙悟空手里接过芭蕉扇,口里念了念,变成了小扇子。他把小扇子放到嘴里,把脸一抹,现了原形,拔剑朝孙悟空砍去。

    孙悟空抡起金箍棒应战。牛魔王打不过,摇身变成了天鹅,飞上蓝天;孙悟空也变做大青鸟,钻入云端,抱住天鹅的脖子,啄他的眼睛。牛魔王栽到地上,变做小鹿,边走边吃青草;孙悟空扑下来,变做猛虎追赶小鹿。牛魔王急了,变做狮子;孙悟空打个滚,变做巨象,甩开长鼻子去卷那狮子。牛魔王没办法,只好现出原形——一头大白牛,身高八百丈,四肢像铁塔;孙悟空也现出原形,大叫一声:“长!”身高万丈,手抡金箍棒,朝牛魔王打去。牛魔王连忙叫道:“别打,把扇子借给你!”他吐出芭蕉扇,递给孙悟空。

    孙悟空回到火焰山,举起芭蕉扇一扇,火焰小了;又一扇,凉风习习,火全灭了;再一扇,乌云滚滚,大雨倾盆。

    次日一早,孙悟空还了芭蕉扇,师徒四人越过火焰山,向西天走去。

    1“他挠挠腮,眨眨眼,又想出了好主意。”这里的“好主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从孙悟空的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孙悟空_________

    2“牛魔王气得直跺双脚,转身就去追赶孙悟空。”请用两个成语概括出牛魔王的神态和动作特点: ______________

    3细读第7自然段,弄清孙悟空在与牛魔王搏斗、厮杀的过程中不断地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孙悟空__________

    4简要写出孙悟空第二次和第三次分别是怎样借到芭蕉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孙悟空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文学名著阅读下面的连画,完成下列各题。

     

    1从连环画的内容来看,   ,名 ,字   所骑骏马的名字是  

    2下列选项中与全部有关的故事情节是( )

    A. 刮骨疗毒   三顾茅庐   击鼓骂曹   辕门射戟   单骑救主

    B. 舌战群儒   七擒孟获   煮酒论英雄   割须弃袍   跃马过檀溪

    C. 怒鞭督邮   三气周瑜   温酒斩华雄   截江夺阿斗   群英会中计

    D. 败走麦城   水淹七军   过五关斩六将   华容道捉放曹   千里走单骑

    3"在《三国演义》中以忠、义、勇、谋、傲著称于世,请分别写出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

    :   ;义   ;勇   ;谋   ;傲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拓展题。

    从所给的事物中自选一个,补写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的语句。

    蜡烛:它虽然不如电灯那么明亮,但它总是默默无闻地为人们带来光明。

    菊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抗震救灾英雄的故事,我们怎能不为之肃然起敬?(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完作业后,我们要认真改正并检查作业中的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用一个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一颗星星落下来。(2)小女孩说:有一个人快要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对我说:那是我的铅笔,请还给我。(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6分)

    (1)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 我的心哪,留在祖国的蓝天上。

     

     

  • 20、改成反问句。

    小孩掉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题目:未来的 (学校,我,一天……)要求:1.畅想未来,把题目补充完整2.大胆想象,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写一个有趣的科幻故事,将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记录下来。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