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松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北京的春节》是按_______顺序写的,作者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同时,详细写了腊八、________、正月初一、________这四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2.唐东杰布是__________的开山鼻祖。

    3.对联“_____________,启后孙谋读与耕”体现了客家人的文化特征。

  • 2、雪松启发了两个旅行者,那就是________。大自然总能给我们很多启示:成熟的稻穗总是低着头,那是启示我们________;一群蚂蚁抬着骨头,那是启示我们________

  • 3、填植物,补充诗句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______出墙来。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 ___满皇都。

    3______ 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4、停车坐爱______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______混芳尘。

    6、小_____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______少一人。

    8、羌笛何须怨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_____始盛开。

    10.四面_____三面_____,一城山色半城湖。

  • 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寝食______ 皓月______ ______马啸 ______深涧

    莞而______ 一塌______ ______呼兄 ______无故

    风雪______ 无所______ ______重演 ______图强

    高大______ 五洲______ ______四射 ______沓来

    后不______ 销声______ ______落后 ______为夷

  • 5、   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三打白骨精》选自名著《_____》,我从中认识 ______________的孙悟空。这部小说中还描绘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吴国少年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字成语)的故事巧妙地劝阻吴王攻楚,从故事中我们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理解。

    【1】上图是一首刻在茶壶上的“循环回文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从诗中任何一个字起,顺读或逆读均可读成五言绝句,所以这是一首“循环回文诗”

    B.因为此诗文字排列成首尾连接的圆环状,看不出开头在哪,所以它是“循环回文诗”

    C.从“迷”字开始顺读,可得五绝一首: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

    D.从“飞”字开始逆读,可得五绝一首: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

    【2】这首诗异常绝妙,正文虽只有20个字,却能够通过不同的读法,得到正读、逆读各_____首五言绝句,共计_____首诗。横线上填的数字是( )。

    A.1 2

    B.10 20

    C.20 40

    D.40 80

    【3】请任意写出一首由此诗逆读所得的五言绝句。(上述例子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首循环回文诗,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乃:_______   发生:_______

    潜:_______  润物:_______

    径:_______  花重: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_____   明——_____   黑——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_______的诗,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之情。

  • 8、阅读。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人借助山、水、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的感情。

    【2】翻译三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传说王安石为用好“绿”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请你赏析“绿”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理解

    她赶紧擦着(zháo zhuó)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他们俩在快乐的光明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饥饿,没有寒冷,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地去了。

    1这段话选自________作家________写的________一文。

    2选择正确的读音。

    擦着(zháo zhuó)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样理解飞到那没有饥饿,没有寒冷,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随着桂花香味的飘来,秋天已经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在乡村的田野里,沉甸甸的谷穗笑弯了腰,一阵秋风吹过,稻浪滚滚,谷香阵阵。金黄的玉米棒乐得笑不拢嘴,火似的高粱骄傲地涨红了脸看!片片果园也穿上了丰收的盛装,紫色的葡萄、红色的苹果、金黄的梨,笑盈盈地欢送南来的燕子和大雁。

    12段话共有________句。

    2写了田野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园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一)端午(4分)

    材料一:

    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①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天中节等。

    ②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据有关学者考证,端午节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③端午节在我国民间是较为隆重的,庆祝活动也是多种多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插艾草等。香囊做成不同的形状,以五色丝线缠绕,结成一串,玲珑可爱。如今,端午节已成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成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1】(本题1分)在学校端午节文化活动中,丁丁想去观看歌舞表演,他应该去____________

    【2】(本题1分)材料二是从历史、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介绍端午节的。

    【3】(本题1分)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端午节还有“中元节”这个别称。( )

    (2)芳芳根据活动安排来到实验楼,为朋友制作了香囊。( )

    【4】(本题1分)除了端午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传统节日及风俗?选一个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

    父亲的难题

    ①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②一个周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球鞋,因为他明天要参加学校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听过好些遍了,实在让人腻味。

    ③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缓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④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着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

    ⑤爸爸心里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⑥“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和兔子较量。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

    ⑦“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爸爸坚持着,“它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的。”

    ⑧小保罗把两只手的手指钩在一起,认认真真地思忖着。“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在途中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赢兔子。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然跑不过兔子!”

    ⑨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1】根据文意,乌龟之所以能够取胜,小保罗认为靠的是____,而他爸爸认为靠的是_________

    【2】读完全文,你认为文章标题“父亲的难题”中的“难题”到底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第③,④自然段,然后摘录原文填空:此二段中表现小保罗对爸爸所讲故事的态度的一个词语是____,体现这个态度的一个具体细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或思考?请作一条批注,写下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末第⑨自然段言简意赅,颇有意蕴。请发挥想象,用几句话描写爸爸此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下面文段,做练习。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1】仿照“黑魆魆”写几个与夜晚有关的叠词。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指( )

    A.半个小时后,战斗打响的时刻。

    B.后续部队在进攻中受阻,情况非常危急的时刻。

    C.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情况极其危险。

    【3】联系全文,把下列词句填入诗歌中。

    全国人民的解放 电灯

    这次战斗的胜利 火光

    一个光明的世界

    一星_________,就是你的生命,

    一盏_________,就是你的追求。

    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点燃了心爱的书本,

    也点燃了生命的火光。

    战友啊,亲爱的战友,

    是你用生命点亮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好呀!春节期间义务劳动

    (1)春节前的一个早晨,我提着装满书册的书包,沉甸甸的,刚走到车站旁,一辆(蓝,篮)色的漂亮的公共汽车到站停住。我跨上车,只觉得后面有人把我的包(托,拖)了一下,回头看时,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我谢谢她,她笑笑,没应声。快到下一个停车站时,却听得她响亮地报着站名,还请要下车的乘客提早准备,注意随身携带的东西。我怀疑了,就问她:你是售票员吗?

    (2)她一摇头。轻声回答:不,我是一八中学的学生。

    (3)我更怀疑了,眼睛直直地(钉,盯)着她……

    (4)旁边坐着个(戴,带)眼镜的教师,他似乎了解的,用表扬的口吻说:三好学生嘛!春节期间公共汽车乘客拥挤,售票员忙不过来,他们自己组织分批轮班上各条路线去服务。说完又补充一句。咳,怎不叫人看了心里甜?

    (5)我要下车了,姑娘不由分说替我提了包,自己先跳下去,把包递给了我,随后帮着售票员(捡,检)票,帮着怀抱婴儿的母亲下车,又帮着老大爷带着小孙子上车,等到乘客全部上车完毕,她最后一个又上了车……

    (6)我看在眼里,喜上心头。好呀!春节期间义务劳动。

    (7)我转身进了胡同。没走多远,便望见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年儿童,挽着袖子,卷着裤腿,兴高采烈地在大扫除。他们把200长的胡同打扫得一干二净,胡同面貌焕然一新。几个年龄较大的,还在给军属、烈属家扫院子,擦门窗,洗刷墙壁,运垃圾……干得干净利落。我望着他们笑。他们(察,擦)着流汗的脸,也笑了。我几乎要大喊出来了:好呀!春节期间义务劳动。

    (8)我穿出胡同,又遇到二三十个生气勃勃的孩子,排着整齐的队伍,举着小旗,站在街头宣传讲文明,讲卫生。他们用扬声筒起劲地说着、唱着。我不由自主地停住脚步,凝神地望着他们,直到耳边响起报时的钟声,才快步向前走去。走了不远回头望了他们一眼,只见在阳光照耀下的这支小分队正在热烈地挥动彩旗,响亮地呼着口号,还唱着讲卫生,最光荣的歌。这时,我觉得手中那只沉甸甸的包一点儿也不沉了,我用力地点了点头,好呀!春节期间义务劳动!

    (1)据词定字(在文中打)。

    (2)划分文章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这篇文章记叙了春节前的一个早晨,作者亲眼看到的几件中小学生( )的事,表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 )的优秀品质。

    (4)好呀!春节期间义务劳动。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这样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手中那只沉甸甸的包一点儿也不觉得沉了。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

    (2)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 16、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应该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句型转换

    1.改成陈述句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次活动会很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肯定句

    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

    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变换下列句子的句式:

    (1)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很不喜欢体育锻炼,算不上好学生。(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把下列句子改为肯定句。

    (1)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靠扇动翅膀保持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是柔娜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得些知识绝不是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没有一个人不为姑娘们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发现了这一只瓦砾似的贝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围绕读书“这个话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写自己与书的故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50字左右,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