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任选两个写句子。
天(______)海(______) 前所(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思议
重见(______)(______) 心(______)气(______) 与世(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于事 乌合(______)(______) 诚(______)诚(______)
跃跃(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会神 垂头(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忆诗文,按提示填空。
(1)诗人袁枚在《湖上杂诗》中用诗句“________ , ________”表达出了对青春的渴盼,对青年人的希冀。
(2)胡宏伟在他创作的《长江之歌》中反复吟诵“我们赞美长江——________ , 我们依恋长江——________”使全诗气势磅礴,热情奔放。
(3)“茶叶如________ , 旋转着飞速下沉。这时叶芽伸展,________ , 一旗一枪,嫩绿透亮,姿态极其动人。整个白瓷杯中,________ , 清香扑鼻而来。”当手捧这样一杯香茶时,我们感受到的是生活的诗意和美好。
3、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______________。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寒食》一诗中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寒食时节长安的明媚春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五夜望月》的第一联中能照应题目“望月”的景物是__________,通过听觉觉察到的景物是_________。
4、按要求写词语。
(1)写出表示时间短的三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兴奋心理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人物语言丰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年龄有关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同音字。
péng 大( ) ( )松 帐( ) ( )湃
shū 特( ) ( )子 ( )发 稀( )
6、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鉴: 。
②徘徊: 。
③渠: 。
④清如许: 。
⑤源头: 。
⑥活水: 。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3】怎样理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
。
7、阅读。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山一程,水一程”表示征途______;“风一更,雪一更”表示征途_______。
【2】“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________。“千帐灯”点明了军帐______,此行队伍_____。“故园无此声”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__________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
【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
B.众多的帐幕里深夜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救救不能入睡,苦不堪言。
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使家乡无风无雪的词人心烦意乱,思乡之情遍油然而生。
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9、课外类文阅读。
捧着空花盆的孩子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国家里,有一个贤明而受人爱戴的国王。但是,他的年纪已很大了,而且年迈的国王没有一个孩子。这件心事,使他很伤脑筋。有一天,国王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吩咐发给每个孩子一些花种子,并宣布:
“如果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么,那个孩子便是我的继承人。”
所有的孩子都种下了那些花种子,他们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护理得非常精心。
有个名叫雄日的男孩,他也整天用心培育花种,但是,十天过去了,半月过去了,一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依然如故,不见发芽。
“真奇怪!”雄日有些纳闷。最后,他去问他的母亲:“妈妈,为什么我种的花不出芽呢?”母亲同样为此事操心,她说:“你把花盆里的土换一换,看行不行。”
雄日依照妈妈的意见,在新的土壤里播下了种子,但是它们仍然不发芽。
国王决定观花的日子来到了。无数个穿着漂亮的孩子涌上街头,他们各自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每个人都想成为继承王位的太子。但是,不知为什么,当国王环视花朵,从一个个孩子面前走过去时,他的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影子。
忽然,在一个店铺旁,国王看见了正在流泪的雄日,这个孩子端着空花盆站在那里。国王把他叫到自己的跟前,问道:“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雄日抽咽着,他把他如何种花,但花种又长期不萌芽的经过告诉给国王,并说,这可能是报应,因为他在别人的果园里偷摘过一个苹果。
国王听了雄日的回答,高兴地拉着他的双手,大声地说:“这就是我的忠实的儿子。”
“为什么您选择了一个端着空花盆的孩子做接班人呢?”孩子们问国王。
于是,国王说:“子民们,我发给你们的花种子都是煮熟了的。”
听了国王的这句话,那些捧着美丽花朵的孩子,个个面红耳赤,因为 。
【1】这个故事的起因是( )
A.国王发给每个孩子一些花种子,让他们培育出最美的花朵。
B.国王深受人们爱戴,他年纪已经很大了,可还没有一个孩子。
C.国王年迈而又无子,想要挑选一个义子作为继承人。
D.国王年迈而又无子,他十分苦恼。
【2】这个故事的中心人物是( )
A.国王 B.雄日
C.雄日的母亲 D.手捧鲜花的孩子
【3】依据你的理解,补写完全文的最后一句话。
【4】恰当地归纳了本文中心思想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一位国王挑选继承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的国王才是贤明而受人爱戴的。
B.本文通过一位国王挑选继承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一味追求地位与财富。
C.本文通过一位国王挑选继承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D.本文通过一位国王挑选继承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做过坏事的人是一定会遭报应的。
10、阅读短文。
花灯(节选)
我小时候,每年就一个节一个节地盼。五月吃上樱桃和棕子了,前额还给用堆黄脑酒画个“王”字,说是为了避五毒。纽扣上戴一串花花绿绿的玩意儿,有桑喜、老虎什么的,都是用碎布缝的。当时还不知道那个节日同古代诗人屈原的关系,多么雅的一个节日唠!七月就该放莲花灯了。八月怎么穷也得吃上块月饼,兴许还弄个泥捏挂彩的兔儿爷供供。九月登高吃花糕。这个节日对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最是伤感,这也说明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的民族特点;不忘老根儿。但最盼的,还是年下,就是现在的春节。
哪固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我小时候,大商家讲究“上板”(停业)一个月。平时不放假,交通没现在方便,放了假店员也回不去家。那一个月里,家在外省的累了一年,大多回去探亲了,剩下掌柜和伙计们就关起门来使劲地敲锣打鼓。
正月里欢乐的高潮,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就开始热闹,一直到十五。花汀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綁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另外有一种古代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这种灯通身涂满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风怎么也吹不灭,所以能把风气死。
【1】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五月 中秋节 放莲花灯
七月 端午节 吃月饼、供兔儿爷
八月 上元佳节 登高、吃花糕
九月 七夕 吃樱桃和粽子
正月 重阳节 观花灯
【2】作者在文中介绍了哪些花灯?请至少说出四种。你对其中的哪一种最感兴趣?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端午节的主要目的是避五毒。
B.过九月的节日时,漂泊在外的游子最伤感。
C.春节是所有节日中最热闹的。
D.上元佳节其实就是灯节。
11、根据课文《惊弓之鸟 》完成课内阅读。
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1】大雁飞得慢是因为________,叫得悲惨是因为________。大雁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就________,一使劲,伤口________,所以更羸不用射箭,大雁________。
【2】这段文字共________句话,其中第________句话是更羸看到和听到的,第________句话是他的分析判断。
12、课外阅读。
宁死不屈的“空军勇士”
①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七日,晴空万里。淞沪会战硝烟弥漫,激战正酣。
②天上,战机穿梭往来,煞是忙乱,一朵朵弹花像盛开的木棉,布满天空。突然,一架中国战机被密集的地面高炮击中,拖着黑烟,向西坠去。这时,一个黑点弹出了燃烧的机身,转眼化作一朵洁白的伞花。
③降落伞轻柔地飘落空中,阎海文拔出手枪,警惕地四下搜索着。几分钟前,当他把成吨的炸弹准确地投向地面上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时,日军虹桥一带密集的高炮击中了他的座机。对此,他早有准备,只是在心里有点儿为他的座机惋惜。
④伞花还在飘荡着,突然,一阵逆风吹过,吹得他睁不开眼。不好,他心里一惊,这么飘下去不落到海里,也得落向敌人阵地。他心里急速地考虑着,手中的左轮枪抓得更紧了。与此同时,一队队身躯粗壮的日军从工事、掩体、村落、树林里向他扑来。几天来,他们已尝到了中国空军的苦头,中外舆论对中国空军的赞誉,也对他们有一定的精神折磨,他们急着想看看中国空军到底什么样。日本兵把阎海文团团围在一块坟地里。“砰!砰!砰!”三声清脆的枪声,三个冲在前列的日军扑通倒在地上。“捉活的,不许开枪!”一个瘦瘦的陆军少佐冲上来,狠狠地命令道。一个汉奸探出头来喊话,被阎海文一枪撂倒在地。少佐再也忍不住了。他扬起枪,先扣动了扳机,立时,枪弹在阎海文藏身的坟头掀起一片尘土。“砰!砰!砰!砰!”阎海文躲在坟后举枪射击,又有几个日本兵应声倒地。这时,他检查了一下枪膛,只有两颗子弹了,他抬手又打死了一个日本兵。
⑤敌人在一步步逼近,死亡也一步步向他袭来。阎海文擦了擦枪上的尘土,缓缓地站起了身。头上,天空还是那样蔚蓝;脚下,祖国的泥土还是那样芳香。他最后轻蔑地扫了一眼围上来的日军,高声吼道:“中国无被俘空军!”他举起了枪。“砰!”枪响了,一股殷红的鲜血,落在英雄脚下深情的土地上。
⑥当天下午,日本兵列队脱帽,向刚树立的一座新坟致敬。为敌人的勇士举行葬礼,这是他们的第一次。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背景是_____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文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自然段第一句话用环境描写突出战斗的激烈。
B.第②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说明当时形势的险恶,也说明阎海文高超的技艺和早做好了跳伞的心理准备。
C.第④自然段画线的句子通过对陆军少佐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了阎海文的勇敢无畏,属于正面描写。
【3】在文中用“﹏﹏﹏”画出一处描写阎海文心理活动的句子,并说说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4】概括短文第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5】日本兵向阎海文的坟墓致敬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粟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给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文中所说的第三件事指________________。
14、写话:
学习了课文,你觉得汤姆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写前训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把下列句子写得更生动、形象。
我的脸红了。我觉得很惭愧。
雨下得很大,她打着伞在路上艰难地走着。
______
(2)将下列文段补充完整。
那年我______岁。有一天,老师对我说:“我们学校要举行_______,你可以____。”我听了以后,心想______,我一定要________,不能_____,于是我_______。
16、将下面语句有毛病的地方改正过来。
(1)这里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缩。
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谆谆教导,把我们从一个心智成熟的孩子培养成懵懂天真的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认为取报纸是自己一项“权利”,是绝不能让别人侵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机器人能按照人的指令作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机器人被人们誉为“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铁胳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①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离开自己的祖国。(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支钢笔是他的,不是我的。(改动标点,使句子的意思相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你这样做,岂不是太糊涂了吗?(不改变句子原意,给句子换个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1)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我放入嘴里的是中指吗?(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2)一只兔子怎么可能同时砸晕3只猎狗呢?(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3)烤过的贝壳不会磨成黑色的细粉。(改为反问句)
(4)不注重细节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改双重否定句为肯定陈述句)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小树随风摇摆。,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重庆南滨路观赏夜景是件赏心悦目的事。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问外公:“你也回祖国去吗?”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穿过嘉陵江大桥,可以走到花卉园。
改为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每一个梦想,都是一朵小小的花,只要你用爱心经常浇灌,它就有可能结出累累的硕果。你的梦想是什么?是想当一名宇航员,还是想当一名科学家?是想当一名教师,还是想当一名解放军……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作文,围绕主题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把内容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