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1)文字中有“情”:“我们赞美长江,________;我们依恋长江,________。”朗读这些句子,我们感受到作者对长江的赞美、依恋。
(2)文字中有“志”:“常记溪亭日暮,沉醉________。________,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________。”吟诵着这些词句,我们感受到了宋代词人________(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本学期,我们还学过她写的《夏日绝句》,其中这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直抒胸臆,展现了作者所向无畏的人生姿态。
(3)文字中有“画”:“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________它________,________,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________,在大海上________。”
(4)文字中有“景”:我怀着好奇的心情________,自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这段话出自________写的课文________。
(5)文字中有“理”:本学期我们学习了“________”和“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的学习习惯。读了《螳螂捕蝉》,我们知道,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相近的八字成语是:________。再写一个出自寓言故事的八字成语:________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一声____________ 震______欲______ ____________如也
白雪____________ 左______右______ ____________不安
五彩____________ 茹______饮______ ____________来迟
1.以上AABC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ABCC式的词语是_________。
2.仿照画“ ”的词,再写两个形容颜色丰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词语
1、吞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敦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演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优哉游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字,那么一竖行便是一条成语;而填入的横行又是一句劝诫的话。试试看!
( ) ( ) ( ) ( ) ( ) ( )
恶 精 图 来 璧 竹
多 于 索 运 归 在
端 勤 骥 转 赵 胸
5、把诗句补充完整。
(1)盈盈一水间,_______。
(2)_______,近山识鸟音。
(3)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
(4)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5)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诗中的______既是说石灰______的颜色纯洁,又指人______的情操。现在人们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来描述志士仁人不畏艰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品格和美好名声。
【2】解释下列词语。
吟:__________________。 浑:__________________。
清白:_________________。 等闲:________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三、四两句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的决心。
【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_)千锤万凿,(______)烈火焚身,(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5】这首诗体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诗词, 回答问题。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1】解释词语。
灯如昼:____________ 约:____________
【2】说说词句的意思。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写的是中国哪一个传统节日?写出这个节日的传统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最美的天籁
邓迎雪
失明后,他的脾气变得孤僻暴躁,执意将住所搬到村外的果园中,不想再见任何人。
父母凡事依着他,总是轻轻地用商量的口吻跟他说话,生怕他动怒。
可他还是会发脾气。过后,他懊悔地撕扯着自己的头发,痛不欲生。他不知道为什么他会这样,无边的漆黑压迫着他,让他无法喘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每天,他在黑暗中摸索,一如既往地孤独。唯有落雨时节,他的心才会静谧下来。小雨啪啪地敲打窗棂,像跟他谈心,又像挤在窗外私语。他侧耳细听,好想听清它们说些什么。雨,让他忘记了痛苦,让他情不自禁地微笑。
看他嘴角漾出温和的笑意,父母也跟着笑了,尽管他们不明白,为什么雨会带给他这么大的快乐。
此后的季节里,隔三差五地就会落雨。这让他常常感叹,现在的天气变化真大啊,北方竟然也变得像南方一样温润。他靠在窗前,手捧一杯暖暖的香茶,听着雨声,拥被而坐,竟也会感到生活的安宁和美好。
雨下个不停,滴滴答答,淅淅沥沥,窸窸窣窣。他想,外边一定好美,青青的,红红的果子上挂着馨香的水珠,碧叶如洗,浓翠一片,整个村庄烟雨迷蒙,就像一幅水墨画。
在雨声里,他安静下来,仿佛一切苦痛都离他而去。
小雨陪伴了他四季。
眼睛是在第二年复明的。
在他眼前,父母更加老了,白发苍苍,背驼了许多。满园的苹果花开得正浓,香气馥郁,淡粉淡粉的颜色,如烟如霞,灿烂了整个天空。
他贪婪地看着景色。发现他的房顶上垂下许多黑色的小皮管,他不解,走过去察看,仍不知这管子是做什么用的。他问父母,母亲在花树下颤巍巍地笑着不语,父亲黝黑的满是皱褶的脸上笑得有些腼腆,又有些得意,“那是俺给你下雨用的,俺知道你喜欢听雨声。”
哦,那连绵不断的纷繁多变的雨……
他一时愣怔在春日的阳光下。他仿佛看见年迈的父亲正艰难地爬上房顶,制造他那听雨的工程,又好似看见父亲正满怀希冀地拧开水管,努力打造那些美好的声音。
他想大声告诉父亲,那是他听过的世间最美最美的天籁,但不知怎么了,他喉头发紧,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有热泪横流。
【1】请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懊悔——(______) 希冀——(______)
【2】文章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世间最美的天籁”这句话的理解。(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文中画线句子,请赏析它的语言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你有何感想,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具体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多彩的阅读园地
阅读文段《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完成各题。
到星期四晚上,①天气有起色,汤姆提着姨妈那只洋铁旧灯笼,拿了一条遮灯光的大毛巾,乘机溜出去。他把灯笼藏在哈克的糖桶里,开始望风。午夜前一小时,客栈关了门,连那仅有的灯光也熄灭了。西班牙人没露面,巷子里也没人走动,一切平安无事。
夜色深深,万籁俱寂,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雷声。汤姆拿起灯笼,在糖桶里点亮后用毛巾将它紧紧围住。夜幕中两个探险者蹑手蹑脚朝客栈走去。哈克放哨,汤姆摸着进了巷子。②好一阵工夫,哈克焦急地等待着,心头好像压着座大山那样沉重。他希望能看到灯笼闪一下光,这虽然让他害怕,但它至少说明他还活着。
汤姆好像走了有好几个小时似的。他一定是昏过去了,要么就是死了,或许因害怕和兴奋,心脏炸裂了。③不安中,哈克已不知不觉地接近那条小巷,心里诚惶诚恐,时刻准备着意外不测的降临,一下子把他吓得憋过气去。事实上他已没有多少气了,他现在只能一点一点呼吸。这样下去不久就会心力衰竭。突然灯光一闪,只见汤姆狂奔着从他身边跑过。
“快逃!”他说,“快逃命!”
他不必再重说,一遍就够了,还没等汤姆再说下去,哈克的速度已达到每小时三四十里,他俩一口气跑到村头旧屠宰场的空木棚那里才停下来。他们刚到屋檐下,风暴就来了,接着大雨倾盆而下。
【1】结合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万籁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诚惶诚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夜色深深,万籁俱寂,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雷声。”属于______________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A.句①是动作描写,表现了汤姆的细心和聪明机灵。______
B.句②运用了心理描写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哈克的紧张不安。______
C.句③是心理描写,既表现了哈可的惊慌,也表现出他对汤姆的关心。______
【4】根据选段内容,给文章拟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
【5】学了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我们认识了三位著名作家的作品,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塞尔玛·拉格洛夫的《骑鹅旅行记》的故事梗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唐宝民
在斯里兰卡的热带森林里,一群野象穿过一条铁路,其中一头小象好奇地停在铁轨上不肯离去。此时一列客车开来,小象被撞到了路基下,其他的象便发火了,一起朝火车冲去,它们用长长的牙去撬铁轨和枕木,一会儿功夫,铁轨和枕木就乱七八糟的躺在了那里。第二天,许多工人在警察的保护下开始修铁路,但修到离野象们50米远的地方时,站在那里的象群开始冲向人群,人们连忙逃进了火车里,象群就把刚刚修好的铁轨又捣毁了。第三天,当局派来了两个排的军队,士兵们一下汽车就摆好了阵形,端着枪慢慢往前走,枪响了,密集的子弹射向了象群,但不是真子弹,而是用来①( )野象的“空包弹”。他们想把野象赶回森林。然而,这个办法也没能奏效,野象们视死如归,表现出了大义凛然的英雄主义气概。于是,就在这一天,政府做出了妥协:停止“战斗”,绕过撞死小象的地方另修一段新铁路,而且要沿整个铁路线为野象和其它丛林动物修一些专门的通道。
②( )。在荷兰北部城市的一个展览厅,工作人员正在摆放400多万张多米诺骨牌,打算冲击吉尼斯世界纪录。突然,一只麻雀闯进了大厅,并碰倒了其中一张,导致数以万计的多米诺骨牌顺势倒下。看着即将完成的工作③( ),气愤的工作人员开枪打死了这只麻雀。这下惹了麻烦了,因为麻雀在荷兰属于保护动物,主办者的行为引起了动物保护者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抗议,要为麻雀讨还公道。在强大的压力下,主办方做出了一个选择,为这只麻雀举行哀悼仪式,并向全国进行电视直播。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商务印书馆在修订最新版的第11版《新华字典》时,和前一版相比,在与动物相关的解释上删除了如下内容,比如:“狸:毛皮可制衣物”;“鹌鹑:肉可以吃”;“鲳:肉细腻鲜美”;“牛:肉可吃,角、皮、骨可做器物”……
法国学者史怀泽认为:“当一个人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他的生命同样重要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
上述几件事,体现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品质,那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④( )当我们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所有生命,对它们给予尊重和爱护,世界( )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对所有生命常怀敬畏之心,我们才会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
【1】联系上下文,选词填空。
① A.侵袭 B.吓唬 ② A.无独有偶 B.独一无二
③ A.大功告成 B.前功尽弃 ④ A.只要……就…… B.只有……才……
【2】根据短文内容填表。
作者的观点 | 具体的事例 | 写得详细/简略 |
____ | ____ | ____ |
为麻雀举行哀悼仪式。 | 简略 | |
____ | ____ |
【3】读第1自然段,完成填空和选择。
(1)象群一而再、再而三捣毁铁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看出野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府为此做出的妥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另修一段新铁路,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政府做出的妥协是一个_____的决定。
A.愚蠢 B.明智 C.无奈 D.简单
【4】读读画波浪线的句子,你认为前一版《新华字典》对动物的解释有什么不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摘录文中引用的名人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 ”处隐去了一句被引用的名人名言,你认为应该是哪一句?( )
A.雨果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母亲,也是冷酷的屠夫。”
B.甘地说:“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C.海德格尔说:“人不是自然和大地的主宰者,只是它们的维护者,人应该和动物、植物平等相处。”
12、阅读宗璞的《丁香结》。
①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得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③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混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④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⑤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多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⑥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
【1】文章的前三段,写了哪三个地方的丁香花?文章的哪些段写的是丁香花引起的联想?
答:第①段是:______________;第②段是________________;第③是:________________。写丁香花引起的联想是____________段。
【2】第③段,写了丁香花,也写了“我”的感受和丁香花对“我”的影响。请找出写“我”的感受和丁香花对“我”的影响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最后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请概括说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内容,用一句或几句话向别人介绍一下丁香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多处细致描写了丁香花,你能说一说作者在表达(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描写事物抓住其某些特点,运用一些手法,或者灵活巧妙地运用词语,使描写的事物富有美感。试学习例句的赏析方法,从下面语句中选一句进行赏析(一定要说明选哪一句)。
例:句子: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1)这一句写色彩,莹白、绿、红三种颜色互相映衬,色彩明丽。(2)“透出”一词,写出花的繁密和绿叶从花缝里钻出的景象。(答其中任一点都给满分)
句子: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2)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印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3)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它咬去了大约40磅。”老头儿高声说。他想:它把我的鱼叉连绳子都带去啦,现在我的鱼又淌了血,恐怕还有别的鲨鱼会窜来呢。
他不忍朝死鱼多看一眼,因为它已经给咬得残缺不全了。鱼给咬住的时候,他真觉得跟他自个儿身受的一样。
他想:但是我已经把那条咬我的鱼的鲨鱼给扎死啦。我从来没看过这么大的“Dentuso”。谁晓得,大鱼我可也看过不少呢。
他想: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这要是一场梦多好,但愿我没有钓到这条鱼,独自躺在床上的报纸上面。
“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他想:不过这条鱼给我弄死了,我倒是过意不去。现在倒霉的时刻就要来到,我连鱼叉也给丢啦。“Dentuso”这个东西,既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可我比它更聪明。也许不吧,他想。也许我只是比它多了个武器吧。
“别想啦,老家伙。”他又放开嗓子说,“还是把船朝这条航线开去,有了事儿就担当下来。”
(选自《老人与海》)
【1】把文中的一句名言画上“____”。
【2】“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能够被消灭掉的是(______),打不败的是(______)。
A.高贵的人格和尊严,顽强的精神和意志
B.肉体,生命
【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选文运用了生动的心理描写,展示了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面对凶恶的鲨鱼,表现出坚韧的斗争精神和乐观的态度(______)
(2)老头儿捕杀鱼类,他不热爱大海,也不热爱生命。(______)
(3)老人回到岸边,他带回的是一条完好的大得惊人的鱼。(______)
14、课外阅读。
母 爱 的 力 量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
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 ① )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既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 ② ),也要看她的造化。
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孩子的妈妈呢?你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
男人埋下头,低低地说:“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
护士皱了皱眉头,默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女孩凉凉的手,柔声说:“女儿乖,妈妈在,妈妈在。”
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着护士,少顷,脸上流满泪说:“谢谢,谢谢!”
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而护士与那个女孩差不多年龄,还没结婚。
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一根稻草般死死( ③ )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来。
医生说:“她能苏醒是个奇迹。”
女孩说:“我感觉到妈妈用一双温暖的手,一直牵着我,一直牵着我,把我从一个黑黑的冰冷冷的井里拉上来……”
人们把赞扬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护士的脸微微红了说:“我记得读过一句名言,母爱可拯救一切。”
【1】给文中标有①②③的地方选择最恰当的词。
① 恳求 哀求 要求 _______
② 希望 期望 渴望 _______
③ 抓住 攥紧 牵着 _______
【2】这位女护士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孩苏醒是个奇迹”,请问是什么创造了这个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歌颂母爱的名言或诗句很多,请你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最想对这位女护士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通信员回答说:“你从城市来,爱干净讲卫生。我们已经习惯了,没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抱怨地说:“太阳先生,你要怎么做,随你的便,我们早已决定不再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作业本说:“我今晚要批改这些作业。你送来的试卷,我放在最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型转换
1.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次活动会很成功。(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转换句子。
例:父亲说:“我的糖葫芦蘸得均匀。”
父亲说,他的糖葫芦蘸得均匀。
他经常说:“还不如我闺女呢,太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
陈述句:
(2)北京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
修改病句:
(3)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
缩句:
(4)你们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反问句:
(5)造句:
浏览:
19、将下面语句有毛病的地方改正过来。
(1)这里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缩。
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谆谆教导,把我们从一个心智成熟的孩子培养成懵懂天真的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认为取报纸是自己一项“权利”,是绝不能让别人侵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句子练习。
(1)书中描述了原始森林里蟒蛇吞野兽的情形。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顶帽子有什么可怕的?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表达。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谁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根据你所学习的人物描写的方法,自拟题目,写一篇习作。(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