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辨字组词。
递(_______) 缓(_______) 疑(________) 掘(________)
娣(_______) 暖(_______) 凝(_______) 倔(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诗句。
1.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自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
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
诗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它不需要别人夸赞它的颜色好看,只求自己的香气充满人间。
诗句: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辨字组词。
秧(_____)筝(_____)峻(_____)
殃(_____)挣(_____)俊(_____)
4、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天(____)海角 心平气(____) 得意(____)(____)
(____)头丧气 (____)(____)不绝 欣喜(____)狂
(1)他讲话时总是________,让人无法插话。
(2)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尽量保持________,冷静地解决问题。
(3)这次作文获得一等奖,他________________。
5、写一条表达珍惜时间的格言或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房兵曹胡马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解释词语:
锋棱:_______ 堪:_______
【2】诗的前四句写马的_______,后四句写马的______。
A.精神 B.形态
【3】分析画线诗句,完成练习。
这两句诗描写了胡马的_______和_______。其中“____”一词写出了马的疾驰。在这两句中,________是静态描写,________是动态描写。
【4】诗的后四句与李贺的《马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表现了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5】这首诗和李贺的《马诗》在表达方法上的相同点是( )
A.比喻的手法 B.托物言志 C.以景写情
7、诗歌鉴赏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①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九。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①逶迤(wēi yí):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蜿蜒曲折。
【1】根据诗歌内容,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至少写出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军长征的胜利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首诗中,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首联和其他几句诗的关系是什么呢?试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词鉴赏
阅读《绝句》,回答问题。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
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父亲的难题
①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②一个周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球鞋,因为他明天要参加学校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听过好些遍了,实在让人腻味。
③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缓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④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着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
⑤爸爸心里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⑥“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和兔子较量。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
⑦“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爸爸坚持着,“它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的。”
⑧小保罗把两只手的手指钩在一起,认认真真地思忖着。“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在途中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赢兔子。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然跑不过兔子!”
⑨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1】根据文意,乌龟之所以能够取胜,小保罗认为靠的是____,而他爸爸认为靠的是_________
【2】读完全文,你认为文章标题“父亲的难题”中的“难题”到底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第③,④自然段,然后摘录原文填空:此二段中表现小保罗对爸爸所讲故事的态度的一个词语是____,体现这个态度的一个具体细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或思考?请作一条批注,写下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末第⑨自然段言简意赅,颇有意蕴。请发挥想象,用几句话描写爸爸此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训练
走进书里去
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 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 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 毫)不费力地坐在(荧 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④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⑥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阅读①—③段,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略——_______ 瞬间——_______
【3】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把________ 比喻为_______的宴席。把 ______比喻为______ _的快餐。
【6】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练习。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用直线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是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和______。
【2】“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些游丝样的痕迹呢?”“痕迹”是指_________,“游丝样”突出作者反省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_________的痕迹也没留下,因而深深地自责。
【3】“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指____________________,“赤裸裸地回去”指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句表达作者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模仿上面一段话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伴我行走的“火把”
在我读初中时,每天晚上都要到学校上晚自修。放学回家时,要翻越一座山岭,这是最让我 (惧怕 恐怕 生怕)的事!唉,走夜路最怕的就是碰上“鬼”这东西。晚上四周漆黑,怎么不叫人想起“鬼”来呢?
父亲知道我害怕走夜路后,便说:“胆量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
一天晚上,我刚上山岭,便见到前面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我的心一阵惊跳——不会是碰上了老人们说的“鬼火”了吧。霎时,我的肩上仿佛压有千斤的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就在这时,我想到了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又鼓了些勇气,艰难地朝前走去。我放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总之,他始终与我(维持 保持 相持)着距离。
下了山岭,那火把便消失了。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宁静 幽静 平静)地说:“世界上根本就没鬼,有什么害怕的呀?”
以后,我每次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个火把走在我的前面。那“火把”终究没有伤害我,他照亮了我前进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于是,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也是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走夜路时消失了。
长大后,母亲告诉我,其实那个常走在我前面拿火把的人就是我的父亲。
【1】在文中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仿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读文,把“我”发现火把后的心理变化过程补充完整。
(害怕)—(高兴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再害怕)
【4】父亲为什么不直接陪我行走,而要在暗中打着火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一读文中加点的句子,想一想,作者知道拿火把的人就是自己的父亲后,他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战胜比珠峰还高的欲望
一位新西兰的登山者和他的夏尔巴人向导,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攀登到了与珠穆朗玛峰峰顶只有短短两米的距离。在此之前,世界上还从来没有人达到这样的高度。
他们两人中的任何一个只要向前迈出几步,就可以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登上珠峰的第一人。而这几步,对于谁来说都已经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居住在大都市的新西兰登山者,深知第一个登上顶峰是自己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理想。但在登上巅峰前的几步,他战胜了自己的欲望,决定把这个必将载入史册的荣誉让给他的向导。他认为,只有和珠峰朝夕相处的夏尔巴人,才更有资格第一个登上顶峰。于是,他对向导说:“这是在你的家乡,还是请你先上吧。”
因为他们都戴着氧气罩,这位老实、厚道,只是为了赚些酬劳的向导,并没有听清楚登山者的话,而是从他的表情和谦让的手势中明白了他的意思,但向导绝对不明白首先登上珠峰的重大意义。
向导向前走了几步,登上世界之巅,在那里留下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行脚印。新西兰登山者随后跟上,他们在世界之巅紧紧拥抱,高呼着:“我们成功了!
新西兰登山者叫希拉里,向导叫丹增,他们冲预的时间是1953年5月29日。这一天,在人类登山史上记下了光辉的一页。
50年后,在隆重纪念人类登上世界之巅的时刻,人们并没有忘记希拉里的谦让精神。人们赞扬他,说他“在冲顶的那一瞬间,战胜了比珠峰还高的欲望。”
记得有一位先哲说过:“真正的谦虚是接近高尚和伟大的美德,是一切美德之母。”美德是一个人的内在,荣誉是一个人的外在。美德好比是荣誉的种子,播种谦让的美德,必然会收获人格的荣誉。
【1】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相对应的词语。
①容易得像翻一下手掌。________
②睡梦中都在追求,形容愿望十分迫切。________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改写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填空。
①而这几步,对谁来说都已经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Ⅰ“几步”在文中指________的距离。
Ⅱ“易如反掌的事情”是指________。
②在冲顶的那一瞬间,战胜了比珠峰还高的欲望。
Ⅰ“欲望”在文中指________。
Ⅱ________使希拉里战胜了这个“欲望”。
【4】新西兰人为什么放弃自己梦寐以求的梦想,而把这个唯一的机会让给向导呢?( )
A. 他怕自己登上最高峰后名扬天下。
B. 他认为,只有和珠峰朝夕相处的夏尔巴人,才更有资格第一个登上顶峰,谦让使他战胜了自己的欲望。
C. 是向导引领他登上了珠峰,为了感谢向导,所以把第一个登上世界最高峰的机会让给了向导。
【5】“美德好比是荣誉的种子,播种谦让的美德,必然会收获人格的荣誉。”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只有拥有荣誉,才会具有谦让的美德。
B. 只有具有谦让的美德,才可以让你拥有一切荣誉。
C. 谦让的美德能使人赢得更高的荣誉。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嫦娥奔月》片段,完成练习。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宝剑,迫 不及待地(闯 走) 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 吃)了下去。
【1】找出文中表现嫦娥机智的句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下文,选择正确的字,(闯 走)________ (吞 吃)________
15、改成陈述句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报告这个喜讯的人把消息告诉了她的丈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分析加点词的特点,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天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突然当啷当啷地大响起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在山林中逮到了一只可爱的小松鼠。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突然看到了两道及其古怪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祈求,更像是对我的蔑视和抗议。(仿写,用上加点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这个句子采用了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我也能用这种修辞方法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人们用这样的办法,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地拖了回来。(改成“被字句”)
20、 改写句子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班长摸摸嘴说:“我早就吃过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缩写,就是在保持中心思想,保留主要内容的前提下,对原文进行压缩。请你从读过的文章(或书籍)中选择一篇(或一部),将其缩写成一篇350字的文章,注意突出要点、文意连贯。(作文纸自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