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反义词
一律( ) 忧伤( ) 停顿( )
可靠( ) 理智( ) 缺乏(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你的作用____,可使二者和谐统一,可使人体运动__,使动作变得优美,___。
2.看,____,___,___,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3.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
4.生当作人杰,______。
5.学习的敌人是____,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____开始。
6.无论在哪个年代,__始终是支撑人性的基石,对人如此,对__更是如此。
3、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教诲( ) 螳螂( ) 悠闲( )
先贤( ) 侍奉( ) 诸侯( )
聆听( ) 启迪( ) 鸥鹭( )
4、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是汉语中的特殊语言,你会使用吗?
看着寒冬里的大雪,你会想到谚语:________。当你夸奖他人时,可用歇后语:________。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用惯用语说是________。比喻给某人提供方便,用惯用语说是________。
5、将下列诗文补充完整。
1.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
2.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
3.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
4.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
6、古诗鉴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提。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几处”谁家”能否换成“处处”和“家家”?请谈谈你的着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_______的诗,作者游园看花进不了门,本来是一件_______的事情,但他从_______想象出_______,感受到_______,心情由_______转为_______。
【2】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_______,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3】诗中“春色”和“红杏”都被_______,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说明_______的道理。
8、阅读短文。
十五夜望月
中庭 / 地白 / 树栖(xī qī)鸦 ,冷露无声 / 湿桂花。
今夜 / 月明 / 人尽(jìn jìng)望 ,不知 / 秋思/ 落谁家。
【1】字正腔圆读古诗。(将错误的读音画去)
【2】“十五夜”指的是_______节的夜晚,中国历代有_______的习俗。
【3】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诗中描述了___________这些景物。“秋思”一词告诉我们,诗人描写的是________天的景物。
【5】“秋思”是一种清冷、孤寂,思念感怀的情绪,这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可以看出。“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疑问,我们很难作出具体的回答,但通过读诗,我们可以想象到有一个人一定是思绪满怀的,他就是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莫伯桑拜师(节选)
从此,莫泊桑天天在大门口,全神贯注地观察过往的马车,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材料,写了一些作品。于是,他再一次去请福楼拜指导。
福楼拜认真地看了几(篇 遍),脸上露出了微笑,说:“这些作品,表明你有了进步。但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福楼拜继续说:“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如你要描写一堆篝火或一株绿树,就要努力去发现它们和其它的篝火、其它的树木不同的地方。”莫泊桑专心地听着,老师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福楼拜喝了一口咖啡,又接着说:“你发现了这些特点,就要善于把它们写下来。今后,当你走进一个工厂的时候,就描写这个厂的守门人,用画家的那种手法把守门人的身(材 才)、姿态、面貌、衣着及全部精神、本质都表现出来,让我看了以后,不(至 致)于把他同农民、马车夫或其他任何守门人混同起来。”
(选自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莫泊桑拜师》)
【1】在( )里选择正确的汉字。
【2】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贵在坚持”一词中的“贵”应取第________种解释。
A. 价格高; B. 评价高; C. 以某种情况为可贵;④地位优越。
【3】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联系整篇文章,我们发现福楼拜是一位________的老师。
A. 孜孜不倦 B. 诲人不倦
【4】找出福楼拜指导莫泊桑的关键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放弃________ 分神________
贫乏________ 局部________
【6】在这两段文字中,福楼拜告诉莫泊桑写作的窍门是:________。从“他再一次去请福楼拜指导。”这句话我们体会到莫泊桑是一个________的好学生。
【7】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一句关于观察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福楼拜介绍的写作方法,请抓住人物的外貌、衣着等一个你熟悉的人物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用切口证明自己
小时候,住在乡下,和爷爷在园外的空地种了一片西瓜。辛辛苦苦地浇水,施肥,除草.........到了盛夏,西瓜长地硕大溜圆。
瓜太多,一时半会吃不完,需要卖一部分出去。我和表哥拉着一辆三轮车,到镇上去卖西瓜。虽说筐里的西瓜都是熟透的沙瓤瓜,可是到集市上人家都不相信,我切开了一个西瓜做样子,人们又都说这是提前挑好了的。等到了下午,我们还是 ,只好推着三轮车, 地回了家。
爷爷问:“你们为什么不多切两个西瓜?”我们嗫嚅着说:“万一切出个不熟的西瓜来连累了其他的瓜,坏了所有的买卖。”爷爷说:“明天我带你们去卖瓜吧!”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推着昨天没有卖出去的西瓜,一起来到瓜市,瓜市卖瓜的很多。爷爷转了一圈,便转身拐进了一家超市,出来时手里多了一卷保鲜袋,然后拿起刀,随手切开了七八个西瓜,无一不是熟透了的沙瓤瓜,我们把每瓣西瓜的切口截面,透过保鲜袋,都呈现出了正宗的沙瓤质地,在明晃晃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惹眼,诱人。这些装在保鲜袋里的西瓜很受大家的欢迎。我 ,操起西瓜刀,准备再切几个。爷爷制止了:“不用了,大家已经开始认可我们的西瓜了!没有必要再把其余的瓜切开了……” 话音刚落,人们簇拥过来,很快把那些尚未切开的西瓜 。
很多年后,爷爷跟我重提卖西瓜的事说:“为人处世和卖西瓜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我们心中的忌讳太多,越是遮遮掩掩,越是难以让人认清我们真正的内心。当得不到别人认可的时候,你不妨学学那天在镇上卖西瓜的方式,拿出袒露自己内心的勇气来多给自己切两刀,学会用切口证明自己,从而赢得世人的信赖。”
我的心不禁一颤,一下子明白了许多……
【1】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
【2】“我”看到爷爷一连切了七八个西瓜,也准备再切几个,这时爷爷说“不用了”,他制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同样的西瓜,为什么第一天和第二天卖瓜的结果完全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说“我的心不禁一颤,一下子明白了许多……”,那么,“我”明白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可爱的小鸟
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有一粒泥土,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洋。一阵台风袭过,一只孤单的小鸟无家可归,落在被卷到海里的木板上,乘流而下,姗姗而来,缓缓漂来,那个优雅劲儿,真是太妙了!
小鸟,那微小的躯体,面对广袤无边的大海,它没有畏缩,在风浪过后,来不及沮丧、抱怨,便坚毅地站在生活之舟上,在左右摇摆中寻索,开拓着生活的小溪。
忽然,小鸟张开翅膀,在人们头顶盘旋了几圈,“噗啦”一声落在船上。许是累了?还是发现了“新大陆”?水手撵它,它不走,抓它,它乘乖地落在掌心,可爱的小鸟和善良的水手结成了朋友。瞧,它多美丽,娇巧的小嘴,啄理着绿色的羽毛,鸭子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水手把它带到舱里,给它“搭铺",让它在船上安家落户。每天,把分到的一塑料桶淡水匀给它喝,把从祖国带来的鲜美的鱼肉分给它吃。天长日久,小鸟和水手的感情日趋深厚。清晨,当第一束阳光射进舷窗时,它便敞开美丽的歌喉,唱啊唱,嘤嘤有韵,宛如春水淙淙。人类给它生命,它毫不慳吝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献给了哺有它的人。可能都是这样?艺术家的青春只会献给尊敬他的人。
小鸟给远航生活蒙上了一层浪漫色彩。返航时,人们爱不释手,恋恋不舍地想把它带到异乡。可小乌憔悴了,给水,不喝!喂肉,不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泽。是啊,我们有自己的祖国,小鸟也有它的归宿,人和动物都是一样啊,哪儿也不如故乡好!
慈爱的水手们决定放飞它,让它回到大海的摇篮去,回到蓝色的故乡去。离别前,这个大自然的朋友与水手们留影纪念。它站在人的头上、肩上、掌上、胳膊上,与喂养过它的人们,一起融进那蓝色的画面……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爱不释手:__________________
(2)悭吝: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短文第3、4、5自然段,从文中找出或自己概括出能反映小鸟特点和品质的词语。
第2自然段,优雅;第3自然段,________;第4自然段,________;第5自然段,________。
【3】读了这篇文章,你对其中哪句话最感动?请把句子写下来,并说明感动的原因。
句子: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的主题是什么?( )
A.赞扬了小鸟与水手间真诚的感情。
B.赞扬了小鸟的坚毅、奉献和恋乡。
C.通过小鸟表达作者眷恋故乡之情。
【5】小鸟是人类的朋友。你真心喜爱小鸟吗?如果喜爱,请你做下面几道题。
(1)写出几种自己喜爱的鸟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两句话赞美一下你喜爱的小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为“爱鸟日”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克菜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他又说:“我在外边等着你!”我回答说:“我也等着你!”可我心里却在想着父亲对我说过的话:“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1】下面的解释中是文中“瞟”的意思的是( )
A.斜着眼睛看 B.集中视线看 C.睁大眼睛看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朋友。
悲哀——________ 愤怒——________
【3】用划线的词语“不是……而是……”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和克莱谛都说在外面等着对方,俩人想的却不一样,“我”想的是在外边等着克莱谛________,克莱谛想的是在外面等着“我”________。
13、阅读欢乐谷。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罗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见微知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破沙锅问到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一读,想一想,什么样的人才能抓住机遇,发现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三段文字,你觉得哪句话对你有启发?请在原文中用“ ”画出,并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启发。
14、阅读实践。
那个乞丐
①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但是那个乞丐的影像总还生动地储存在我的记忆里,时间越久,越显得明晰。
②这是一个老太婆。她的头发还没有全白,但蓬乱如秋后的杂草。面色黧黑,满是皱纹。右手持一根短棍。因为她也是双目失明,棍子是用来探路的。不知为什么,她能找到施主的家门。我第一次见到她,就是在我家的二门外面。她从不在大街上叫喊,而是在门口高喊:“爷爷!奶奶!可怜可怜我吧!”也许是因为,她到我们家来,从不会空手离开的,她对我们家产生了感情;所以,隔上一段时间,她总会来一次的。我们成了熟人。
③据她自己说,她住在南圩子门外乱葬岗子上的一个破坟洞里。里面是否还有棺材,她没有说。反正她瞎着一双眼,即使有棺材,她也看不见。即使真有鬼,对她这个瞎子也是毫无办法的。
④不知道为什么,她竟然还有闲情逸致来种扁豆。她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扁豆种子,就栽在坟洞外面的空地上,不时浇点水。到了夏天,扁豆是不会关心主人是否是瞎子的,一到时候,它就开花结果。这个老乞丐把扁豆摘下来,装到一个破竹筐子里,拄上了拐棍,摸模索索来到我家二门外面,照例地喊上几声。我连忙赶出来,看到扁豆,碧绿如翡翠,新鲜似带露,我一时吃惊得说不出话来。我当时还不到十岁,虽有感情,绝不会有现在这样复杂、曲折。我不会想象,这个老婆子怎样在什么都看不到的情况下刨土、下种、浇水、采摘。这真是一首绝妙好诗的题目。可是限于年龄,对这一些我都木然懵然。只觉得这件事颇有点不寻常而已。扁豆并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然而老乞丐心中有我们一家,从她手中接过来的扁豆便非常非常不寻常了。这一点我当时朦朦胧胧似乎感觉到了。这扁豆的滋味也随之大变。在我一生中,在那以前我从没有吃过那样好吃的扁豆,在那以后也从未有过。我于是真正喜欢上了这一个老年的乞丐。
⑤然而好景不长,这样也没有过上几年。有一年夏天,正是扁豆开花结果的时候,我天天盼望在二门外面看到那个头发蓬乱鹑衣百结的老乞丐。从早晨到晌午,从晌午到黄昏。然而却是天天失望,我又感到凄凉,感到孤寂,又是好几天心神不宁。从此这一个老太婆,在我眼前消逝了,永远永远地消逝了。
【1】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图表,还原老乞丐的形象。
【2】文章第④自然段两次提到“不寻常”,分别指什么?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句子:(我)只觉得这件事颇有点不寻常而已。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
句子:从她手中接过的扁豆便非常非常不寻常了。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文章第④自然段划线的句子,摘录老乞丐的动作,体会她的心理活动。
【4】阅读第⑤自然段划线句子,联系短文内容,从这样的表达,你体会到了什么?( )
A.“我“焦急不安地盼望着老乞丐出现,所以觉得时间过得很漫长。
B.“我”盼望老乞丐早点给我们送扁豆,所以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
C.“我”每天无所事事,一个人很寂寞,所以觉得时间特别难熬。
D.“我”每年种扁豆,日子过得很充实,所以觉得时间转眼就过去了。
【5】结合全文,想一想第①自然段中“那个老乞丐的影像总生动地储存在我的记忆里,时间越久,越显得明晰”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4分)
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封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使节。
缩句:
爸爸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用了什么用词手法?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请你使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17、将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闰土对我说:“我来教你捕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指着母亲说:“这是我妻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仿写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办法好,我们怎么会不采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原意。
1.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换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辅导我。我学作文。(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写成“被”字句。
1.火车把各种物资运往全国各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升的太阳把平静的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漂亮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展示
家,多么温馨的字眼!家里有亲情,有激励,有感动,有自由,有力量……当然,家也免不了有烦恼,有忧伤……
请围绕“家”这个话题,用真情讲述你“家”中的故事。题目自定,全文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