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达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课外填空

    1.《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中漂亮而率真的米兰老师是人们眼中的另类老师,她带领孩子们跳芭啦芭啦舞,毕业考试前带同学们________,帮打架的男生编造谎言说他们是在_________,用计谋巧妙地保护____________……但她是孩子们心中最爱的米老师。

    2.《鲁滨逊漂流记》是以第_______人称写了主人公鲁滨逊在岛上度过了_______年的孤独时光。他刚开始主要的食物是_________,由于担心弹药用完,他就把它们捉住并饲养起来;后来,他在岛上捉到一只鹦鹉,给它起名叫_______;生活多年后,他还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______

    3.《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________国小说家___________

  • 2、比一比,再组词。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 3、课文小站。  

    1)在《两小儿辩曰》中,而对太阳,为什么两小儿竟产生不同的看法,他们的依据是什么? 

    一儿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儿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是________,写于________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文章写的是________年事,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牺牲前后的事,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记叙的。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 4、比一比,再组词。

    汲( )   炼( )   晦( ) 辩(   ) 援( )

    吸( )   练( )   诲( ) 辨(   ) 缓( )

    极( )   拣( )   侮( ) 辫(   ) 媛( )

    圾( )   栋( )   海( ) 瓣(   ) 暖( )

     

  • 5、按课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7分)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 ,是   。(《为人民服务》)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   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匆匆》)

    (3)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囚歌》)

    (4)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勇于探索、为科学而献身的居里夫人,也认识了

      的凡卡,还缅怀了   的周恩来总理。

    (5)你的朋友遇到不如意之事,终日以泪洗脸,你会用(冰岛)拉克司内斯《冰岛之钟》里富有哲理的一句话 来劝慰她。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愤(其一)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书愤:__________________   (2)早岁:__________________

    (3)衰鬓:__________________   (4)名世:__________________

    2“塞上长城”引用了南朝宋时名将______(人名)的典故。皇帝要杀他,他说:“乃坏汝万里长城。”“《出师》一表”引用了三国时______(人名)的典故。

    3“书愤”之“愤”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内心慷慨激愤、报国之志难酬的____________,并在诗中通过______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

    4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B.颔联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和平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C.尾联叙事抒情,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D.本诗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

    5简要概括诗歌颔联描写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回答问题。

    石灰吟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

    3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表达的是作者怎样的志向?请用一个四字词语说明这种写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括号内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千锤万凿,______烈火焚身,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

  • 8、阅读理解。

    绝句

    (唐)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诗中描写色彩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描写动作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表示数量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描写了怎样一种景色?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我爱春雨

    ①我爱春雨,在我家乡,人们常用“春雨贵如油”来比喻春雨是多么宝贵。

    ②细雨如丝。透过一条条的银线,看到远处的建筑物和高山,朦朦胧胧的,就像含羞的少女披上了银色的面纱。

    ③地里的麦苗看见春雨来了,高兴得欢呼起来。春雨热情地对她们说:“喝吧,麦苗妹妹,喝得饱饱的,长得壮壮的.你们就能为人类做出更多的贡献。”

    春雨悄悄地钻进了泥土里。麦苗喝足了雨水,立刻感到浑身添劲。她们使劲往上长,似乎已经悄悄地抽出了两片嫩绿的叶子。一阵风吹来,麦苗发出轻微的声音,好像说:“春雨,我们决不辜负你对我们的希望。”

    ④春雨,也给树木带来了变化。看,在春雨的浇灌下。桃花妹妹皱巴巴的脸儿舒展了,杨树阿姨碧绿的叶子上被春雨洗得没有一点灰尘,从远处看,就像换上了一身新装。

    ⑤春雨,虽然为人类做了许多好事,但是它从来没有向人们炫耀过自己的功劳。我想,我们辛勤的老师,正像春雨一样,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终于闻到了桃李的芬芳。

    1.根据文意解释加红的词语。

    (1)辜负——

    (2)炫耀——

    2.请用一句话概括②—④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后面的括号里写出下面的修辞方法。

    (1)地里的麦苗看见春雨来了,高兴得欢呼起来。(  )

    (2)透过—条条的银线,看到远处的建筑物和高山,朦朦胧胧的,就像含羞的少女披上了银色的面纱。(  )

    4.这篇短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那?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仿照词语,再写两个:

    逃去飞:  

    (2)片段中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抄写下来。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用到的修辞是(

    A.设问   B.反问

    改为陈述句:  

    (5)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句话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a.作者深感时间匆匆而过,流逝之快,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抓紧时间成就一番事业,不能白白过此一生。 

    b.我们可以在世上随时间的流逝而老去,直至死亡。 

     

  • 11、课内阅读。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慌张——(_____)   凶狠——(_____)

    【2】围绕文中画“____”的句子回答问题。

    (1)这两句话是对父亲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

    (2)父亲“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平静”和“慈祥”两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的神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在文中用“  ”画出原因。

    【4】父亲“瞅了瞅”,这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父亲这一“瞅”,是期望“我们”_______。

  •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   我又不敢, 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   被表盖保护着,   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选出下面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神态描写

    (1)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______

    (2)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______

    (3)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______

    3“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睹就再也离不开它”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中“真是”一词在表达上强调了父亲的表给我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雨花

    由于某种特殊的缘故,我非常喜欢雨花。每当看到那玲珑小巧、清新俏丽的雨花时,我甚至会 chī qíng(  )地把手伸向雨里,想在无边的花丛里摘一朵来仔细端详。

    几天前,一个秋雨淅沥、天色朦胧的傍晚,我在一条路面很滑的巷子里走着,不远处,有一位老人蹒跚而行。忽然,路面一个小黑影很快地靠上去,高举着伞,挽着老人的膀子。看得出来,那孩子是踮着脚走路的。我猜想,这一定是老人的孙子。老人有这样的孙子真是太幸福了!隐约地我看见那个孩子斜举着伞,半个身子露在雨中。老人的手臂抬起来,好像在搂着孩子的小肩膀。借着路灯的灯光,我还看见伞上跳动、闪烁着小小的雨花。雨越下越大,孩子的手大概累得发酸了,伞渐渐低垂片刻,又 gāo  áng(  )起来,原来孩子换了只手拿伞。雨起劲地下。这时,老人和孩子闪进了一幢宿舍楼。一会儿,那孩子又飞跑出来,后面还跟着老人的话音;孩子,你是哪家人?我愣住了,难道……我顾不上抹去脸上的雨水,目送着那孩子在雨中飞跑的身影。暮色和雨帘使他的背影逐渐模糊,最后,像雨花融在水中一样消失了。那伞上跳跃着的雨花,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中……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词语。

    【2】~~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结合短文解释词语。

    蹒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5】本文的中心思想是 (  )。

    A.描绘了雨花玲珑小巧、清新俏丽的优美形态。

    B.表现了老人遇到困难有人帮助的幸福。

    C.赞美了小孩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

     

  • 14、阅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选段,完成练习。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 ),有所( ),有所( ),有所( )。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1】将下列词语填入选段中的括号里。

    创造 发明 成就 发现

    【2】选段中列举了三个例子说明真理并不遥远,而是存在于很平常的事情中。这三个事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具有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他惭愧地低下了头。(改为否定句,意思不变。)

     

    2.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3.笑声从远处传来。(改为比喻句)

     

    4.天气太热了,简直叫人受不住。(改为夸张句)

     

    5.人人都说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英雄。(改为双重否定句)

     

  • 16、按要求写句子  

    (1)艺术的比赛是无法同体育比赛等量齐观的。(换说法,不改变原意)

    ________

    (2)红火,粉霞,白雪。(改成排比句或比喻句)

    ________

    (3)星期六我们去看足球赛。(换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

    (4)爷爷走路。(改成夸张句)

    ________

  • 17、魔术变变变。(按要求变句子)(6分)

    缩句: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

     

    改成夸张句:这里真安静啊!

     

    改为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很多蝙蝠灵活地在夜空中飞来飞去。(缩句)

    2.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   ,(A.冲垮海堤 B.毁灭沿海的城镇 

    C.无情地掀翻船只)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将正确的序号填人横线上)

    3.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

    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两句合成一句)

    4. 人类正面临食物匮乏的威胁。(改为被字句)

    5. 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不可缺少的每日的食盐。(修改病句)

     

  • 19、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①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请你以“______给我带来快乐”为题,写一篇短文。

    提示:①“给我带来快乐”可以是“读书、奋斗、旅游、舞蹈、音乐”等等。②事件叙述要完整,层次要清楚,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来组织材料。(3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