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泰安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古诗词填空。

    (1)_________,当春乃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江船火独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夜喜雨》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全诗没有一个“_____”字,但句句洋溢着______之情,运用_____的手法,对春雨的特点和品性的描写生动、细腻。

    (4)人们常用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老师默默关心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 。    

    (5)《春夜喜雨》诗中“_________________。”是从视觉来写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的想象。

  • 2、写同音字。

    pénɡ ( )       ( )     ( )     汹涌( )

    zhènɡ ( )     ( )       ( )       ( )下药

  • 3、白居易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来赞美小草顽强不屈、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 4、如果要送给方志敏两句诗,我会选择本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给加点词换个说法,不改变句子原意。

    1.父亲并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倒有几分愠怒______

    2.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______

    3.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______

    4.我希望能找到一朵五瓣儿的丁香。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山青花欲燃这句中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作出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读诗句,完成练习。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这两句诗紧扣早春的特色之物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之情。

    (2)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这两句诗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

  • 8、朗读古诗《游园不值》,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一枝红杏出墙来。

    1补充古诗。

    2看拼音,写词语。

    cāng tái______lián xī______  chái fēi_______

    3解释词语。

    (1)应怜:____________________

    (2)屐齿: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扣:____________________

    (4)柴扉: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赏析。

    (1)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_____________,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2)诗歌题目中的“值”是______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游园不值》是_____ (朝代)诗人_____ 所写,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诗中写得非常形象又充满哲理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___________

    (4)与《游园不值》中的蕴含哲理的诗句一样,还有苏轼《题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 。和杨万里《小池》中的 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①那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当我起床时,已经来不及从从容容地走大路去上学,我气急败坏地抄近路赶往学校。河上的冰看上去还没融化,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冰面。刚刚走到河中央,“扑哧”一声,一处冰面塌落了,我的两条腿踏进了冷入骨髓的河水里。

    ②教室供暖不足,平常就十分阴冷,我穿着湿透的棉裤坐在椅子上,全身仿佛都麻木了,我沉默地挺着,脸和唇都变成了青紫色。

    ③中午回到家,母亲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只是让我围着被褥坐在烧得热热的炕头上暖和,她蹲在火炉前为我烘烤棉裤。炉火灼灼,不时爆出响声来,而母亲却始终一言不发。当母亲把烘干的棉 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不知是被炉火烤的,还是刚刚哭过。

    ④那以后,有一两个月我没抄近路去上学。日子一天天过去,高考迫在眉睫。有一夜下了暴雨,清早上学时盼望母亲能关照几句,诸如   要走大路千万别抄近路趟河之类,可母亲不停地忙前忙后,根本不理会跟随她转来围去的目光。于是我赌气地再一次来到那条河边。突然我发觉有什么人早在暴涨的河水里放了一些大石头,那石头一块块紧密地挨着,水深的地方甚至是用好些石块垒起来的,石面高出水面数厘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简陋的石桥。我踏石而过的时候,心里淌过一股莫名的感激。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无意中看到母亲手上缠着白纱布,血透过来,红红的一片,惊问她为什么会受伤,母亲淡淡地回答道:“不小心碰的。”站在一边的妹妹抢着告诉我:“妈妈的手是搬石头碰伤的。”“妈搬石头干什么 ”我不解地追问。“搬石头搭桥呀!”

    ⑤那一瞬间,我的心轰响着,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⑥那年九月,我踏过“母亲桥”去远方上大学。独在异乡漂泊,仍是母亲用无言的关注帮我度过每一次的疲惫和寂寞。渐渐地我知道,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还执著地用希望和奉献为我搭起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

    ⑦如今,河上的“母亲桥”已经为风雨侵蚀变得残旧不堪,但在我成长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

    【1】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____上。

    【2】除了“迫在眉睫”外,你还知道哪些四字词语也是形容情况很紧急的呢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

    【4】文中两次写“我”抄近路上学,但两次的原因不同,第一次是因为什么?第二次是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三自然段写道“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不知是被炉火烤的,还是刚刚哭过。”请你发挥想象把母亲此时的感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怎样理解“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还执著地用希望和奉献为我搭起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这句话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功能,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 、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是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立方米,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我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我国看,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下面说法和文章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   )

    A.我国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水平的1/4。

    B.我国人均水资源d地区分布不均,南水北调的难度很大。

    C.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

    D.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69%以冰雪形式存在。

    2从第③自然段看,下面选项中不是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的一项是(   )

    A.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B.农业用水的使用量超过了工业用水的使用量。

    C.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南水北调难度大。

    D.我国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3划线句子主要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用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4为了具体说明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文章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地区的水资源情况。

    5请你设计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老家有棵香椿树

    魏然森

    ①祖母在老家的院子里栽下了一棵香椿树。院子里已经有很多的树了,最大的那棵老柿树树冠几乎遮满了整个院子。那些幼小的树就都被欺下去,很难长大。祖母偏又栽下了这样一棵香椿树,左邻右舍的人嘲笑说栽了也白栽。祖父脾气暴躁,发着火要拔了它。

    ②据说那时我刚出生不久,祖母抱着我一次次地护着那棵香椿树,说孩子生下来哪个不小?哪个周围没有比他们高的大人?他们个顶个的不是都长大了吗?那棵幼小的香椿树在祖母的呵护下活下来了。它见不到阳光,也没有能力与大树们争夺太多的养分,三四年过去了,它还像当初栽下去时一样细矮。

    ③有一年夏天,一场暴风雨折断了那棵老柿树的几根侧枝,整座院子一下子明亮起来了。于是、小树们就疯了一样争相成长,长得最快的就是那棵香椿树,只三五年,它就蹿起了三四米高。香椿树长起来了,春天里发出的嫩芽也多了,于是它就成了我们家的摇钱树。头茬的嫩芽发出来、祖父会让父亲掐了拿到集上去卖;第二茬的嫩芽发出来,祖父还要父亲掐了拿到集上去卖;第三茬的嫩芽发出来,祖父不让卖了,却掐下来自家腌着吃。但是香椿树依然顽强地长着、到我要结婚的时候,它果然就像当初祖母期望的那样长大成材了。

    ④六年前的初秋、祖父去世了,老家的院子里就只剩下祖母孤零零地守着几间老房子和那棵香椿树。每到香椿树发芽的时候,祖母就盼我回家吃她做的香椿芽炒鸡蛋。她最喜欢看我和四叔就着香椿芽炒鸡蛋喝酒,说那个时候会想起很多往事:想起父亲的早年去世,想起几十年来她与祖父把我养育成人的种种不易……因为想起了这些,她就对眼下的日子很满足,不只因为眼下可以吃饱饭了,更因为我没辜负她和祖父的期望闯出了农村,成了会写文章的作家。她说,在我们家不得济的时候,谁会想到我们老魏家会出来个有出息的孩子呢?就像当初没有人相信这棵香椿树能长大一样。

    ⑤今年春天,因为忙着创作一部长篇小说,我忘记了香椿树发芽的时日。有一天,四叔送来了鲜嫩的香椿芽和几十个山鸡蛋。四叔说祖母正病着,却不让告诉我,让我尽管好好写文章。我的泪水控制不住地往外流、扔下正写着的稿子,跟四叔一起回了老家。

    祖母坐在香椿树下,面容干瘦,白发枯乱。香椿树依然那样茂盛挺拔,可祖母却显出了从未有过的苍老。我走到祖母身边轻轻跪下去,叫一声奶奶就控制不住哭起来了,我的心被深深的内疚戳痛着。可祖母却慈祥地笑着,用手抚摸着我的头说:“哭什么呀,我没事。”然后给我擦了泪问道:“你吃椿芽炒鸡蛋了吗?”我说不出话,只点点头。

    ⑦这天夜里,我和四叔谈了好久,我知道院子里的那棵香椿树祖父活着时把它分给四叔了,现在四叔要盖房子,他会不会想把香椿树锯倒做门窗呢?我要做做他的工作,希望他不要打香椿树的主意,永远把它保留在老家的院子里。

    【1】谈谈文章第①自然段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我”和香椿树共同成长,请在文中找出能印证这一点的三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赏析第⑥自然段的画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为什么希望把香椿树永远保留在老家的院子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

    表里的生物(片段)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1】第二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起_________的作用,它是______句。

    【2】请你用三个词概括“我”心情的变化。

    ( )——( )——( )

    【3】文中“美丽的世界”指的是什么?从中你能体会出“我”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匆匆(节选)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文中划线的句子中,“痕迹”是指____________,“游丝样”突出作者反省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____________的痕迹也没留下,因而深深自责。

    【2】“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赤裸裸来到这世界”指_________________;“赤裸裸地回去”指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句表达作者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 14、阅读理解

    《我很重要》

    许多年来,很少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与辉煌的胜利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与浑厚的集体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个奉献型的女性,与整个家庭相比,我不重要。作为随处可见的一分子,与宝贵的物质相比,我不重要。

    我们——简明扼要地说,就是每一个单独的”——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

    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

    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蜘蛛般飘荡。

    假如我生了病,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的康复,甚至愿灾痛以十倍的烈度降临于他们的自身,以换取我的平安。

    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的心底。

    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落,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

    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

    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成品。面对这般友情,我们还好意思说我不重要吗?

    我很重要。

    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却的主宰。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他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地方……

    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代替别人。

    我很重要。

    我对自己小声说。我还不习惯嘹亮地宣布这一主张,我们在不重要中生活得太久了。

    是的,我很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

    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许诺。人们常常从成就事业的角度,断定我们是否重要。但我要说,只要我们在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在奋斗着,我们就是无比重要地生活着。

    让我们昂起头,对着我们这颗美丽的星球上无数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1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许诺——( ) 嘹亮——(   )   卑微——(   )

    2本文作者针对长期以来不少人忽略自我存在的价值,认为_____________这一思想观念,发出了_____________这一响亮的宣言。

    3在第四段到第十段中,作者从三个方面精辟剖析了个体生命的价值。这三个方面是

    (1) 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

    4孤本原指某书仅有一份在世间流传的版本。第⑨段中有两个词与孤本在文.第十段中画线的比喻句把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两者的相似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比喻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作者的独特见解。

    5作者说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许诺。请你联系本文简要回答应该怎样生活才能无愧于心灵对生命的许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认为我很重要,你认为还有没有比更重要的?请简述你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原句:鲁肃答应了为诸葛亮借二十条船的要求。

    (1)改写成带“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成带“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通信员回答说:“你从城市来,爱干净讲卫生。我们已经习惯了,没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抱怨地说:“太阳先生,你要怎么做,随你的便,我们早已决定不再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作业本说:“我今晚要批改这些作业。你送来的试卷,我放在最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对我说道: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本是送你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脸上有很多皱纹。(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亲身体验,怎么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不是很清楚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写句子。

    理想是一块璞玉,需要你去打磨、雕琢。

    理想是一粒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小鸟在树枝上鸣叫。(根据不同的情境扩写句子)

    ①被老师夸奖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考试失利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改写句子。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抗击在非典一线的工作人员把我们深情地祝福收到了。

    改为被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女孩叫起来: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为题目,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详略得当;抒发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