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锦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景阳岗     喉咙     保姆      磨天大厦

    B.骏马      船仓      锻练      一饮而尽

    C.瞄准      飞弛      崭新      绞尽恼汁

    D.簇拥      衔接      侵犯      半夜三更

  •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看到它们,我立刻马上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的水中的那个小月亮。

    B.容容似乎对信产生了浓厚的乐趣。

    C.即使他走到橫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D.学了《牧场之国》,使我感受到了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

  •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B.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C.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什么呀!”赵晓贞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得不对?”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日积月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衔落日浸寒漪。

    (2)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自毙。

    (6)梁山泊的军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写出下面划线字的意思

    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到楚国去。      使:________

    你只有土地使用权,没有买卖权。    使:________

    难道楚国没有了吗?              人:________

    首都北京的街道上挤满了        :________

    只有访问狗国从狗洞进去。    才:________

    我们都是祖国的栋梁之          才:________

  • 6、看图形和汉字的演变历史,并写出这个字。

    1. _______

    2.   _______

    3.   _______

  • 7、词语充值卡把根据意思写词语

    1.解放军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打击敌人。_______

    2.《亮剑》中,李云龙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阵地。_______

    3.花木兰又有智谋,又很勇敢。_______

  • 8、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按不同的感情色彩将词语分成两组写下来。

    气急_____        _____忘食        专心_____          _____牙舞爪

    神机_____        游手好_____        _____相助          _____勇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森林是绿色的宝库

    地球上郁郁葱葱的森林,是自然界巨大的绿色宝库。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一亩森林每天生产的氧气能满足65个人一天的需要。森林能吸收有害物质,一公顷的柳杉林,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森林能防止水土流失,20厘米厚的表土层,如果被雨冲刷干净,林地需要57.7万年,草地要8.2万年,耕地是26年,裸(luǒ)地只要18年。森林能涵养水源,树冠就像一把张开的伞,可以截留10%��20%的雨量,5万亩森林的储水量,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假如没有森林,地球将会有450万个物种灭绝,洪水将泛滥,沙漠将不断扩大,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大大恶化,因此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根据短文内容,任选下面一个关联词语写一句话。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只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选择,对的画“√”,错的画“×”

    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比较说明的方法。(   )

    这段话主要运用了假设说明的方法。(  

    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  

    (3)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____”画出来。

    (4)森林对人类有哪些重要作用?概括地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给予的故事

    ①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饥渴难忍,濒临死亡。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他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

    ②这间屋子已久无人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就用力抽水,可是滴水全无。他失望到了极点。

    ③忽然,他看见吸水器旁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紧紧地塞住,壶上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请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灌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一壶水。

    ④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要不要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把水倒进去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壶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他思索再三,决定照纸条上说的做,果然吸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了一会儿,他重新把水壶灌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又加了两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1“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一壶水。”句中“小心冀翼”说明他_______________

    这种形式的词语(ABCC)我还能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中画“______”的句子属于对人物的______描写,它反映了人物________的内心。

    3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并写一写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句关于“给予”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走进世界文化名城——巴黎

    法国首都巴黎地处法国北部,塞纳河西岸,是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城市,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是法国文化、教育事业的中心,也是世界文化名城。

    法国著名的法兰西学院、巴黎大学以及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等均设在巴黎。巴黎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创建于1253年。巴黎还有许多学术研究机构、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

    巴黎的“街头艺术”十分活跃。城市西北部的泰尔特尔艺术广场是世界闻名的露天画廊,每天都有不少画家在这里即席作画出售。在市中心的沙特莱广场和圣·日尔曼德伯广场等地,青年学生和市民经常自带乐器举行音乐会,表演各种节目。

    巴黎是一座世界历史名城,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爱丽舍宫、凡尔赛宫、卢浮宫、巴黎圣母院等,均是让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的地方。美丽的塞纳河西岸,公园、绿地星罗棋布,三十多座大桥横跨河上,使河上风光更加妩媚多姿。河中心的城岛是巴黎的摇篮和发源地。塞纳河畔圣米歇尔林荫大道有绵延数千米的旧书市场,每天都有不少国内外学者、游客来这里选购心爱的书籍,形成塞纳河畔古老的文化区拉丁区的一大特色。

    巴黎还是一座“世界会议城”。它以明媚的风光、丰富的名胜古迹、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及现代化的服务设施,迎来了众多的国际会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总部均设在巴黎。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星罗棋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短文,我知道巴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画出短文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

    【4】塞纳河“妩媚多姿”体现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短文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这篇短文的写作结构是“总分总”。( )

    (2)巴黎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 )

    (3)短文是从教育、文化艺术、世界历史名城、“世界会议城”四个方面来介绍巴黎的。( )

  • 12、阅读理解。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 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出来迎。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这几段文字节选自课文《____》。这篇课文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史记》既是一部 有价值的_______,又是一部杰出的_______,被鲁迅先生称为“______________。”作者是汉代的_______

    【2】请按要求在文中找句子。

    廉颇负荆请罪是因为

    请用“______”划出具体写“廉颇负荆请罪”的句子。

    【3】细读文中带点的句子,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蛤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1】文中的省略号表示(   )。

    A.列举的省略 B.引文的省略 C.话没有说完

    【2】文中列举了哪些灯?详细介绍的是什么灯?简单写的是什么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句话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1】画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

    【2】“传世宝”指什么?方志敏把这些说成“传世宝”,反映了他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方志敏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时候,“清贫”和“富有”是可以结伴而行的。以方志敏为代表的革命者的“富有”又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

    作文上的红双圈

    黄蓓佳

    1972年的5月,我正上高二。学校里举办“红五月”征文比赛,我投了稿,是一篇很长的作文,题目叫“补考”。

    一天上午,我们正在操场劳动,有同学跑过来告诉我:“获奖征文在报栏里贴出来了,有你的!上面打满了红双圈。”那时候,老师们批阅作文,喜欢在认为最好的词句下面画红双圈。我很兴奋,立刻就想去看看,却又矜持,不愿在同学面前显出我的迫不及待。挨到中午,校园里寂静无人时,我像做贼一样地溜到报栏前,傻乎乎地笑着,独自欣赏我的打满了红双圈的作文。我的心怦怦跳着,从头到尾一个个数下来,一共是九十八个红双圈。这就是语文老师给我的评价。

    带着红双圈的作文在报栏里贴了很久。一天,县文化馆的同志来到学校,看见了报栏里的这篇作文,就揭下来带走了。不久,我的作文刊登在了县办刊物上。县办刊物送到扬州地区,被地区刊物选中,第二次发表。几经周转,次年,《补考》竟发表在上海一家出版社的正式刊物上。

    那时,我已经下乡插队。父亲鼓励我:既有一,何不能有二?于是,我就接着“折腾”,陆续发表了很多小说,成了作家。

    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人生有无数条轨道可走,之所以选择了其中的一条,是偶然,更是必然。

    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拘谨——( )       静寂——( )       

    偶尔——( )       激励——( )

    【2】“迫不及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挨到中午”中,“挨”的音节是( ),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遭受,忍受;②困难地度过(时光);③拖延。文中取第( )种解释。“挨到中午”的原因和目的是:_____________

    【4】用“——”画出描写“我”心情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我”行动的句子。

    【5】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我”的作文写得好?

    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就接着‘折腾’中的‘折腾’”有什么含义?“折腾”的结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华(huà)佗(tuó)七岁时,有一天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摘桑(sāng)叶,一位老爷爷路过,问他们:“谁能摘下树顶上的叶子?”小朋友们抬头一看:树那么高,树顶上的枝条那么细,根本上不去呀!

    华佗想了想,找来一根绳(shéng)子,在绳子一头拴(shuān)了块石头,把石头抛(pāo)过枝条,枝条就被压()弯了。他又用双手使劲拽(zhuài)绳子,枝条更低了。这样,他就摘到树顶上的叶子了。

    老爷爷笑了,说:“这孩子爱动脑筋。好,我就收你做徒()弟吧!”原来,老爷爷就是当地有名的蔡(cài)医生。

    1请为这个故事添加一个标题。

    2华佗是怎样摘到树顶上的叶子的?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________”。

    3华佗为什么能成为蔡医生的徒弟?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课内阅读。

    晏子见了楚王  楚王瞅了他一眼 冷笑一声  说  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子严肃地回答  这是什么话  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  就是一片云 大伙儿甩一把汗  就是一阵雨  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  脚尖碰着脚跟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1】给片断加上标点符号。

    【2】据意思写词语。

    (1)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 )

    (2)大伙儿甩一把汗 就是一阵雨。( )

    (3)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  脚尖碰着脚跟。( )

    【3】写出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并给这个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其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 的句子用了 手法。

    【5】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说明文,完成下面小题(共9分)

    “绿色”浅层地温能

    ①你听说过“浅层地温能”吗?它是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的热能。浅层地温能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

    ②我们的地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的资源量非常丰富,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据专家测算,我国地处北纬30°~42°的许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内,土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是目前国内发电装机容量的3750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2亿千瓦。

    ③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这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外界环境影响极小。由于浅层地温能资源无处不在,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不发生任何变化。与传统能源相比,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④可见,浅层地温能具有众多的优点,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种比人类体温还要低很多的能源呢?科技人员采用了“热泵”原理。“热泵”和“水泵”类似。大家熟悉“水泵”吧,它是一种利用管道将水从低位抽到高位的机械,只不过“热泵”传递的是热能。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冬季时,我们利用热泵可以把地下的热能“抽”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时,再把室内的热能“取”出来,排放到地下储存起来。这样,可以通过自然和人工等补给方式,保持地温能量的动态平衡,使浅层地温能得以长期循环利用。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水都是传递热能的载体,被加热后以便用来储存热量。由于电流只是用来传热,而不是用来产生热,因此热泵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通常情况下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以上的能量。

    ⑤浅层地温能在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但随着地球能源的大量消耗,能源危机日渐凸现,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根据《百科知识》等有关资料综合编写而成)

    1从文章内容看,“浅层地温能”有哪几方面的优点?请简要列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浅层地温能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

    B.地球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

    C.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

    D.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的能量。

    3文中第④段介绍“热泵”时为什么要从“水泵”说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解决问题。(2分)

    材料:据报道,上海世博会的世博轴安装的空调系统与众不同,它在世博轴桩基下面埋藏了700千米长的塑料管道。这些管道是"热泵"的一部分。

    思考:世博轴安装的空调系统是如何利用浅层地温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提升

    ①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遣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②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③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称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根据选文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两种选择——①回国安葬——②葬在朝鲜

    主席选择( )表现了主席________

    【2】(阅读要素)选文中画“__”的句子是对毛主席的________描写和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此时毛主席的内心____________

    【3】透过“被泪水打湿的枕巾”,你仿佛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请抓住毛主席的动作、语言、神态进行合理想象,写出当时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选文最后一句话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A.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死后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又何妨。

    B.这句话包含了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

    C.这句话表明了毛主席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

    D.这句话强调了毛主席为了不搞特殊,不得不这样做。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写字台上,放着那封从朝鲜前线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由司令员彭德怀拟定的电报。(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泻了无限的父爱。(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写句子。

    1.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难道不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恩泽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武此行肩负着平息边关战火,维护国家稳定和安宁的重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次考试没考好,所以我不能灰心。(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说:我明天带你到儿童乐园去玩。 (改为第三者陈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发起脾气来,姐姐和我远远地躲着。(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一个人有困难,大家应该帮助他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雨刚停,太阳就出来了。(改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金文  甲骨文 隶书 楷书 小篆 草书  行书(按汉字演变过程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班主任改进并提出了建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们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都去参观博物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请以“瞧我这个人”为题写一篇敬佩自己的文章。

    要求:1.写出你的特点,展现你的个性,书写认真,字迹工整。

    2.有恰当的描写(外貌、动作、心理等),注意语言的生动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