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严监生临死前的举动,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 )的形象。
A.吝啬鬼
B.替罪羊
C.纸老虎
D.老黄牛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活动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童年》,大家收获颇丰。
B.由于他的粗心大意,因此他丢了笔袋。
C.为了以后更好的环境,我们要学会垃圾分类。
D.我们一定要端正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晓晓学习刻苦认真,每次考试都胸有成竹。
B.读书比赛的报名活动开始了,同学们都跃跃欲试。
C.警察先不动声色,以免打草惊蛇,让罪犯逃跑了。
D.苹苹用新买的电脑赏识着动听的音乐。
4、填字成词,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 )尔一笑 ( )( )自如 目不( )接
耐人( )( ) ( )( )交叉 ( )忙( )乱
熟视无( ) 含情( )( ) 繁( )似( )
1.“德国人给我们营造的境界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句中画横线的部分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___”来代替。
2.“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可以用“____________”一词概括。
3.最能体现船夫驾驶技术好的一个词语是: 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1.《从军行》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边塞诗人____________,这首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当时西北戍边将土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2.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前两句用____________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____________作了铺垫;第三句“____________”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____________”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写的,杜甫是唐代伟大的____________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____________”,其诗被称为“____________”。这首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紧承上联从生活细节上细致地刻画了诗人的狂喜,上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本诗抒发了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6、用“然”字组词,并依意思填空。
1.这个优美动人的传说至今(____)在天山周围广为流传。
2.刚才还是阳光灿烂,这会儿却(_____)下起了暴雨,真是奇怪的天气。
3.早就听说南京是我国的三大火炉之一,(____)刚入夏,天气就热得让人受不了。
4.松果(____)从树上掉下来,砸了我的头。
5.我要加倍努力,(____)就要掉队了。
6.狼牙山五壮士(____)跳下悬崖。
7.他的意见(_____)是不对的。
7、“一语未了”中“了”的读音是______,意思是______。
8、根据本学期所学内容,完成下面的练习。
1.写出两句与中国古典名著有关的歇后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平乐·村居》这首诗中刻画小儿天真活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人物描写一组》里有描写人物的三个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还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上按了一按,望上一( ),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里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 ),( )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 )。武松一( ),又( )在一边。大虫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 ),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 )。武松一( ),又( )在一边。
【1】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动词。
【2】这一段文字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_____,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童年河
【材料一】
【材料二】后记选摘
我的同辈人,读这样的小说,也许会心生共鸣,因为他们熟悉那个时代。现在的少年人,大概也不会拒绝这样的小说。因为,不管我们所处的社会和生活状态发生多大的变化,有些情感和憧憬是不会变的,譬如亲情,譬如友谊,譬如对幸福人生的向往。
感谢画家万芾,为我的小说精心创作了插图。她对小说的时代和情境是熟悉的,她的插图很生动地展现了小说中的场景,也为这本书增添了色彩。
——赵丽宏,作家
【材料三】书评撷英
评论一:赵丽宏用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把自己的童年记忆变成了文字——无论是对小读者,对大读者,还是对他本人,都是很好的一部著作。
——金波,儿童文学作家、诗人
评论二:《童年河》是赵丽宏送给孩子们的礼物,也是中国儿童文学界的一个意外收获。小说追求一种深入心底的真,这是经过生命体验和岁月淘洗的记忆,是以过去岁月为题材的面向当下的活的文字。
——刘绪源,儿童文学评论家
评论三:赵丽宏的《童年河》为什么打动人?成年人读了会想起自己的过去从而被感动,儿童读了同样能因感受到童年的纯真而感动,这是一本小孩和大人都值得看的小说。
——梅子涵,儿童文学作家
【1】《童年河》的作者是____________,该书适合阅读的人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本适合慢读、慢品的小说。
【2】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童年河》讲述的是一个生活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普通男孩的故事。( )
(2)赵丽宏这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自己童年时在北京发生的真实故事。( )
(3)梅子涵、刘绪源、金波三人从不同角度对《童年河》进行了“点赞”。( )
【3】在班级读书会上,你需要向同学们推荐《童年河》这本书,请结合以上材料,写出两个推荐理由。
理由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想象《童年河》的封面会是怎样的?把你的想象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以“童年回忆”为主题开展班级读书会,除了《童年河》这本书,你还想推荐哪几本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延伸阅读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
……(林冲)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①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朝那庙里来。进了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只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②进入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正吃时,只听得外面有爆响声。林冲跳起身来,从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烧着。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
林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一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哪里去!”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林冲举手,一枪先戳倒差拨。陆虞候叫声:“饶命!”吓得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戳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了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哪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
(有删改)
【1】从句①对林冲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中可以看出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②属于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写出了林冲______________的形象。
12、阅读。
心底盛开一朵花
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
司机倒是不错,可能是看出了我不像经常逃票的人,没有把我撵(niǎn)下去,但让我在皮包里继续找零钱。
在车上,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那种尴尬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面对车厢里几十个人诧异的目光,我恨不得马上掏张百元大钞扔进投币箱来证明自己的粗心大意和清白。慌乱中,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先生,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我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位七十岁左右的老太太,满脸黑色的皱纹,一套灰色的布衫,头上裹了条很旧的白毛巾,脚套一双褪了色的绣花鞋——个典型的外地老太太。说话时,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我连忙说:“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
老太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一万元。”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了,这种让我捉摸不透的笑容使我越发不安起来。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于是我迫不(及 急)待地说:“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您等我几分钟,我去买包香烟,换开零钱后给您。”老太太又笑了:“我下站就到了。三年前,我第一次来南京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南京人一份情。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zàn zhàn)时保存在你那里。”
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汉字或读音。
【2】请你简要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要求30字进行概括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自然段中“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中的“这样”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题“心底盛开一朵花”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赞扬了老太太的心灵如花儿般美好。
B.本文题目很特别,能引人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本文题目暗示了文章中心。
D.题目别出心裁,这样定题目是为了与众不同。
13、课外阅读。
老师的腰围
我在一所小学听数学课。老师是个女的,40来岁,胖胖的。讲完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后,她让学生们测量桌子、铅笔和手臂的长度。两分钟后,被点名的同学报出答案,都得到了表扬,老师说,我们再找找别的东西测量一下。老师的话刚完,一个男孩“噌”地站起来:“老师,我想测测你的腰围。
教室里一下静了。老师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腰,然后笑道“好哇,你来量吧!”小男孩拿着尺子,飞快地跑到老师前面,随后他说出了一个答案:“87厘米。”“不错,答案比较接近。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测得准确一些?”她的话音刚落,一个胖乎乎的女孩站起来说:“老师,我有,我用手。我一掌是11厘来,我看是几掌就知道了。”老师笑了。小女孩的手在老师的腰上爬了一圏之后,报出了答案:“89厘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笑容在老师的脸上绽放。片刻之后,前排的一个小孩站起来:“老师,你把腰带解下来,我们一量就知道了。”
我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孩子会想到这种聪明的办法。老师肯定也没想到,老师一边笑,一边真的解下了腰带。小同学量出的是90厘米,这当然是最准确的一个答案。老实说,那位老师并不算漂亮,但这节课却是我听过的最漂亮的一节课。
【1】短文介绍了哪几种测量腰围的方法?
_____________
【2】短文中多次描写到老师的一个神态,那就是_______,这个神态表现了老师_______的特点。
【3】画横线的两个句子都是对老师的___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短文中的这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
老实说,那位老师并不算漂亮,但这节课却是我听过的最漂亮的一节课。
(1)联系上文和自己的理解可知,第一个“漂亮”的意思是____,第二个“漂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写出你认为这是“最漂亮的一节课”的几个理由?(至少2个)
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事件:2017年,《战狼2》上映6天爆红,票房超过13亿元,不仅在国内叫好又叫座,还在海外电影院受热捧。下面摘录的是观影者的评论。
评论一:伟大的民族崇敬英雄。《战狼2》火了,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充分彰显了致敬英雄的时代风尚,顺应了国人需要自己的“超级英雄”的需求。
“冷锋”这一荧屏英雄或可成为中国军人的一个特号和象征。通过“冷锋”,我们能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国军人的责任和担当:战争时期,他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和平时期,他们戍守边疆,不惧艰险;他们离开亲人,忠肝义胆只为维护世界和平;他们在危难时刻,在人民需要的地方,冲在最前面……所以有人说,“致敬英雄”就是“致敬解放军”。
评论二:《战狼2》中,中国大使馆百般保护海外同胞,海军舰长大声怒吼“开火”,男主角单手撑着国旗带车队穿过交战区等细节,让不少观众感动落泪,感慨“我们不在安全的时代,但在安全的国家”。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当中国逐步走向世界,当更多国家将目光投向中国,那些藏在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心向往之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气质,必将变得更加显性、生动。……
近年来,国产电影中涌现出一批内涵丰富、制作精良的正能量影片,但也混杂着一批靠炒作、靠包装的“劣质品”。公众期待,《战狼2》的成功也能够给国产电影指明方向——只有付出百分之百的真诚和努力,充分尊重观众、尊重市场,才能拍出好的作品,传递正能量。
【1】文章评论一从什么同角度对电影《战狼2》进行评论?( )
A.“冷锋”的表演表现。
B.电影塑造的英雄人物,英雄精神。
C.对电影设置的情节的评价。
D.电影的制作质量。
【2】谈谈你对“‘致敬英雄’就是‘致敬解放军’”这句话的理解,请联系生活中事例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在安全的时代,但在安全的国家”,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战狼2》吗?请你说一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文阅读。
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民谣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朝哪里猜?”
母亲说:“朝吃的猜”。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儿,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1】根据解释写词语。
(1)没法揣测究竟高深到什么程度,多指言行使人难以了解或理解。( )
(2)指人说话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
(3)一下子就明白了或之眼界一下子九变开阔了。( )
(4)指人资质非常聪明。( )
【2】(1)这句话中“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实际上是指( )作者这样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了( )我还能照样子写一句话:( )
(2)“音韵”本来是听的,作者却用了表示嗅觉的“芳香”一词来形容,这是因为她流畅的歌声沁人心脾,仿佛芳香四溢。我还能从课文里找出类似用法的一句话呢:( )
【3】母亲还会为作者讲哪些神话故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 ,而并不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黑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 。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起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把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2】文中最能概括草原特点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无边的绿毯”指的是 ,“白色的大花”指的是 ,“中国画”指的是 。
【4】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体育课
[意大利]亚米契斯
近来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所以我们原来在室内上的体育课改在操场上了。
咋天,当涅(niè)利的母亲,那位金发碧眼、穿一身黑衣服的妇人,前来请求校长免去涅利的体育课时,加伦刚好就在校长办公室里。母亲一只手放在儿子的头上,轻轻地说着,每说出一个字,都让她费了很大的劲儿。
“涅利太瘦弱了,他做不了那样的活动。”她对校长说。但是,涅利似乎以不参加体育活动为耻,硬是不同意。“你会知道的,妈妈。”他说,“我能跟其他同学做得一样好。”
他的母亲默默地望着他,眼光中满是爱怜。过了一会儿,她犹犹豫豫地说:“只是,我怕同学们会……”她是想说“会嘲笑你”。但是涅利回答说:“他们不会怎么我的,况且还有加伦在呢。只要他在,谁也不敢笑话我了。”
于是,涅利的母亲允许他去上体育课。脖子上有一道伤疤,曾经当过兵的体育老师,一上课就把我们带到高高的横木前,我们得爬到横木顶上,然后站在上面。得洛西和科勒提像猴子似的几下就蹿了上去。就连小普雷科西往上爬的动作也很灵巧,尽管他身上那件耷拉到膝盖的上衣有点儿碍手碍脚。在他往上爬的时候,为了逗他发笑,全体男孩子一起在下面喊着他平时常说的那句话——“对不起!对不起!”斯塔笛喘着气,咬着牙,脸变得像火鸡一样通红,可他还是坚持爬到顶了。诺比斯比也爬了上去,还君临天下似的站在上面。但是伏提尼却接连两次在中途滑了下来,他那身新做的蓝色条纹的运动服也没能帮上他什么忙。
轮到加伦了,他嘴里嚼着面包,几下子就爬上去了,这对他来说根本就是小莱一碟。我相信他肩上扛着一个人也能爬上去,因为他强壮得就像一头小公牛。
加伦之后就该涅利了,当涅利用他那瘦削的手抱住横木时,许多人笑了起来,有的还“嘘嘘!”地起哄。这时,加伦在胸前抱起双臂,眼睛盯着那些起哄的人,那神情很明白地告诉大家,就是当着老师的面,他的拳头也绝不会饶人。大伙儿立刻止住了笑。涅利又开始往上爬。可怜的小家伙,他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脸都憋紫了,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上滚落下来。老师对他喊:“下来吧!”可他没有听,努力坚持着。我觉得他随时都会头朝下栽下来,摔得半死。可怜的涅利!我真希望能从底下帮他一把。
这时,加伦、得洛西和科勒提都在大声喊着:“涅利,爬上去!再加把劲儿!”涅利气喘吁吁,用尽了力气,爬到离横木顶只剩一臂远的地方。
“好样的!”下面的人欢呼道,“再坚持一下!”“瞧啊,涅利抓住平台了!”
所有的人都在为他鼓掌。“好样的!”老师也向他喊道,“好,下来吧。”
但是,涅利希望自己也能像其他人那样站到那个平台上。他又一使劲,胳膊肘搭到平台上了,接着腿也上去了。最后,他终于站到了平台上,喘着气望着下面的我们。他在笑呢!
【1】选择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手法(可多选)。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神态描写 D.动作描写
(1)昨天,当涅利的母亲,那位金发碧眼、穿一身黑衣服的妇人,前来请求校长免去涅利的体育课时,加伦刚好就在校长办公室里。 _____
(2)斯塔笛喘着气,咬着牙,脸变得像火鸡一样通红,可他还是坚持爬到顶了。 _____
(3)加伦、得洛西和科勒提都在大声喊着:“涅利,爬上去,再加把劲儿!” _____
【2】“他的母亲默默地望着他,眼光中满是爱怜。”此时,涅利的妈妈可能在想____________;“最后,他终于站在平台上,喘着气望着下面的我们。他在笑呢!”此时,涅利可能在想__________。
【3】下课后,涅利回到家中,见到了自己的妈妈,他们之间又会有怎样的对话?发挥想象写写。
涅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意义非凡的苹果馅饼
在耶鲁大学的新生典礼上,校长每年都会特别介绍一位新生给全体师生。这一次隆重介绍的,是一个女学生,自称会做苹果馅饼。
耶鲁多才多艺的人多的是,校长为什么推荐一个特长是做苹果馅饼的人呢?因为是这样的,每年的新生都会填报自己的特长,但是几乎所有的同学都选择诸如运动、音乐、绘画、数学之类,从来没有一个人会写“擅长做苹果馅饼”。
思考一下,是什么样的孩子才会做苹果馅饼呢?
校长在台上问这个女孩:“你的是怎样学会做苹果馅饼的呢?”这个女生说:“我有兄弟姐妹,小时候,父母养育我们十分辛苦。特别是妈妈,她每天从早忙到晚,没有停歇一会,这样辛苦却还是无法应付一家人的生活。为了给妈妈减轻负担,我从小就开始用空闲的时间帮助她做家务。所以,我不仅学会了带弟弟妹妹玩耍,学会了剪纸娃娃、折纸飞机,还学会了做蛋糕、做面包,当然也学会了做苹果馅饼。”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羡慕 喜爱 敬佩)的学生。
【1】根据短文内容理解词语。
多才多艺:_________________
诸如:_________________
【2】女孩的妈妈从早忙到晚表现了妈妈的(勤劳 认真);女孩帮助妈妈分担家务照顾弟弟妹妹表现女孩的(热情 感恩)。
【3】短文中画下划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括号里选择适当的词语画上对号,再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金钱的魔力
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象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1】作者细致地描写了托德的________次笑。第一次笑是因为________,他笑得_________,表现出了他___________;第二次笑容是因为__________,反映了他_____________。这种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读读文中的两个比喻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笑有各种样子。在你的身边,谁的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试着写写他(她)笑的样子,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改为双重否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改为“把”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孙膑对田忌说:“我有办法让你取胜。”(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来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改为第一人称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在游泳池里游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丽的桂林山水怎能不令人陶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她那乌黑的头发中已出现了几根白色的银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我奶奶退休了。奶奶经常去居委会为大家服务。(连成一句话)
(2)孙明特别喜欢踢足球和篮球。(修改病句)
(3)我散步。(扩句)
(4)小燕子在屋檐下唱着歌,告诉人们春天来了。(仿写句子)
23、写作练习。
你的家乡有没有什么美丽的景色或是迷人的地方?请以“家乡的 ”为题,写一篇写景抒情的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要写出景色的特点或是迷人之处
(3)语言流畅
(4)字数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