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营口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徘徊 锄头 玷污 郑重其事

    B.忌诲 顽劣 楷书 碧波万倾

    C.禀性 拔草 寻思 美妙绝仑

    D.瞎闹 蜻蜒 诚认 斩钉截铁

  • 2、“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解释说明。 B.话题突然转变。 C.声音的延长。

  •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有一天)

    B.(石猴)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运气非常好)

    C.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而且)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1)“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______

    (2)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________

    (3)毛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______

    (4)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仍旧塞进榴弹的木柄里,转过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  ________

  • 5、我会辨字组词。

    __________   晓__________   桑__________

    __________   浇__________   嗓__________

    __________   拔__________   拴__________

    __________   拨__________   栓__________

  • 6、听短文,回答问题。

    1.短文从重阳节节日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重阳节有长久长寿之意被我国定为“敬老节”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2.下面信息中不符合短文内容的一项是______

    A.春秋战国就把重阳节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B.重阳节有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C.“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重阳节被赋予长久长寿的含义。

    D.1989年我国将农历九月九日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 7、看拼音,写词语。

    tǔ fěi   bēng dài   shěn shì

    _____   _____   _____

    shī xíng chàn dǒu yóu zhōng

    _____    _____    _____

    nǐ dìng   bēn fù

    _____    _____

  • 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1)写近义词。

    回答( )     随意( )   稀罕( )     眷恋( )

    (2)写反义词。

    存心( )   自由( )   健康( )   漂泊( )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内阅读。

    梦圆飞天(节选)

    飞船一般为多舱体结构,舱体之间要能分离,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极高。神舟号载人飞船为三舱段复合结构。最前端的一个舱体称为轨道舱,它具备可独立运行卫星的一切功能,与飞船分离后可在太空独立进行各种飞行试验;位于最后端的推进舱也称为设备舱(或资源舱),完成既定任务后,再入大气层自毁。居中的返回舱完成任务后,承载着航天员安全返回预定的着陆场。神舟号飞船从发射升空至返回地面,要成功地进行9次分离操作。

    与俄罗斯正在使用的联盟TM”飞船相比,神舟号联盟TM”尺寸大、重量重,航天员的活动空间大,携带有效载荷的能力强。神舟号还采用了一些先进技术,其设计方案在某些方面优于国外的第二代载人飞船,神舟号飞船载人发射成功后,其技术水平将达到或优于前苏联第二代载人飞船的水平。

    1第①段首句中一般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说明重点是( )

    A. 神舟号飞船三舱体的功能

    B. 多舱体的样子

    C. 联盟TM”的缺点

    3神舟号载人飞船的舱体自前往后依次是( )

    A. 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

    B. 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

    C. 轨道舱、推进舱、返回舱

    4第②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

    A. 列数字

    B. 打比方

    C. 作比较

  • 10、读故事,回答问题。

    一次,马克·吐温应邀赴宴。席间,他对一位贵妇人说:“夫人,您太美丽了!”不料那位贵妇人却说:“先生,可是遗憾得很,我不能用同样的话回答你。”头脑灵活、言语犀利的马克·吐温笑着回答:“没关系,您可以像我一样说谎。”

    【1】贵妇人的话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克·吐温的回答又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马克·吐温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他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读《军神》选段,完成练习。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写出两个带“如”字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2用“  ”在选文中画出描写病人手术时表现的句子。

    3沃克医生为什么会吓了一跳呢?

    ___________

    4写出沃克医生称病人为“军神”的原因。

    __________

    5选文多处描写沃克医生,这样写的目的是(  ) 。

    A.说明沃克是个胆小的医生。

    B.说明沃克很细心,反衬出病人的草率、马虎。

    C.反衬出病人的镇定、勇敢与从容。

    D.让文章更真实,让沃克的形象更生动。

  • 12、我能读课外阅读,并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小鸟和守林老人

    起初,鸟儿们非常惊诧:怎么来了个白胡子老头?是捕鸟的吧?打猎的吧?不像。带了一条黑狗,可没带猎枪。老人在树林里盖了一幢小屋,住下了。

    奇怪,鸟儿们用晶亮的小眼睛彼此询问着,用它们鸟国的语言争论着。

    不过,很快,鸟儿们就发现,他是个好老头,是它们天堂的保护神。

    那天,来了一伙偷砍树木的人。老人带着黑狗,叫喊着去阻拦利斧的(挥舞 指挥)。激烈的争吵,黑狗的狂吠,老人展开一张布告。那伙人虽然还在吼叫,但他们终于发现,老人是一尊真正的山神。他们低下了头。那伙人走了,老人轻轻抚摸受伤的树干,抚摸流出树脂的伤痕,又拾起从树枝上(震落  塌落)的鸟窝,轻轻地安放在树枝上……

    老人取得了鸟儿们的信任,鸟儿们认定他是一个好人

    老人走动在浓密的树荫里。白发满头,是一朵硕大的蒲公英,是一盏明亮的神灯啊!

    鸟儿们开始拜访老人的小屋。叽叽,喳喳,翻译出来是:您好!您好!

    老人呵呵笑着,用饭粒和爱抚招待他的客人。一只大胆的黄色小鸟,衔着一颗草莓停落在老人肩上。老人伸手接住了这珍贵的馈赠。接着又是一颗,又是一颗……

    这一夜老人睡得很好。

    时间在树叶上写了许多故事,许多故事深深地嵌进树的年轮。

    老人开始和每一只小鸟、每一棵树告别。

    敏感的鸟儿知道,已经很老的老人,一定是要走了。

    林中的小屋没有升起炊烟的那天,鸟儿们知道老人走了。树林里又(静寂 肃静)又暗淡的一天呵。

    谁也没邀约谁,鸟儿们都来了。成百上千的鸟儿,在林中小屋上盘旋,哀鸣。整座山林都在摇晃,树叶和树枝轻轻拂动。

    鸟儿们衔来无数的花瓣,无数的绿叶。伴着阳光,树林里下了一场花瓣雨,绿叶雨。飘落的花瓣和绿叶呵,掩盖了林中小屋……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用横线画出。(3分)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惊讶----(   爱抚----(

    (3)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4)认真阅读,想一想,再填空。(2分)

    鸟的天堂的保护神是   ;鸟儿们认定他是一个好人,原因是:

     

     

    (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鸟对守林老人是友好的、敬重的?从文中找一找,用   标出。再读一读,把你的体会写在下面。(2分)

     

    (6)保护鸟类,人与自然和睦相处是人类共同的呼声。请你写一条公益广告,宣传这一主张。(1分)

     

  • 13、阅读。

    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

    ①小时候临睡前,父母每每都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殆(dài)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咬住了锁舌。

    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bǐng)息也听不到那一瞬间的声响。

    ③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zuàn)紧了门把手,希望也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

    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zuó mo)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pǐ hào),以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

    ⑤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响中读人。

    ⑥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形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于是,我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砰”的一声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

    ⑦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轻轻的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而意无穷。我暗自揣度(chuǎi duó),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

    ⑧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叩两声,停约几秒,再推门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妙不可言,正是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让门里门外的两个人避免了一场措手不及的尴尬。许多时候,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

    ⑨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躺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那感觉,就像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sù yuàn)。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zhāozháozhuó

    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琢磨:__________________

    夙愿:__________________

    【3】虽然关门、叩门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从中能窥见一个人的人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从如下几种关门情形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各是怎样的一种人?

    (1)离开时将门轻轻一合,发出一声清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开时从不关门,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开时“砰”的一声关上,发出巨响:_______________

    【4】本文还反映了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作者选取了不同时期的哪几件事来表现这种情?

    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得很好,试品味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

    【6】小事见人品,细节知性格。生活中你会从哪些小事和细节上,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善意,你的文雅……?请用不少于60字的文字写出。

    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综合训练。

    跟祖父学诗

    祖母死了,我就跟祖父学诗。因为祖父的屋子空着,我就闹着一定要睡在祖父那屋里。

    早晨念诗,晚上念诗,半夜醒了也是念诗。念了一阵,念困了再睡去。

    祖父教我读《千家诗》,但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祖父说:“少小离家老大回……”

    我也说:“少小离家老大回……

    都是些什么字,什么意思,我不知道,只觉得念起来那声音很好听,所以很高兴地跟着喊。我喊的声音,比祖父的声音更大。

    我一念起诗来,我家的五间房里的人都可以听见,祖父怕我喊坏了喉咙,常常警告我说:“房盖被你抬走了。”听了这笑话,我笑了一会儿,过不了多久,就又喊起来了。

    夜里我也是照样地喊,母亲吓唬我,说再喊她要打我。

    祖父也说:“没有你这样念诗的,你这不叫念诗,你这叫乱叫。

    但我觉得这乱叫的习惯不能改,若不让我叫,我念它干什么。每当祖父教我一首新诗,一开头我若听了不好听,我就说:“不学这个。”

    祖父于是就换一首,换一首不好,我还是不要。

    【1】仔细阅读短文,按照提示梳理短文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2】文中画“____”的话语蕴含着祖父怎样的情感?用“√”选出最合适的一项。

    责怪□                    疼爱□                    嘲讽□                    生气□

    【3】对“房盖被你抬走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写出了“我”童年念诗的声音特别大

    C.祖父在责怪“我”不认真学习

    D.祖父心疼“我”,怕“我”喊坏了喉咙

    【4】“祖父于是就换一首,换一首不好,我还是不要。”此时,面对如此调皮任性的“我”,祖父可能有哪些语言、神态和动作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跟祖父学诗,“我”感到非常____,由此表达了“我”____的情感。

  • 15、追寻童年脚步

    风筝

    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zhēng  zhèng)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明(huǎng  huǎng)的天际,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shěn视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ǎn们这些颠跑在葱郁麦田里的孩偷偷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móu划一阵,就各出心(裁 材)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这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jǐn绣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③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咳!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liáo kuò)的麦田里,旖旎(ní nǐ)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zhuī zhì)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④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修好它们。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⑤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chéng zài)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1在文中括号里用“/”画去错误的读音或字形。

    2读短文,根据拼音写汉字。  

    hǎng huǎng________ shěn______ǎn______

    móu_____划  jǐn______ liáo kuò_______chéng zài________

    3请分别给②、③、④三个部分各加一个小标题。(6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列做风筝的过程按先后顺序正确排序。

    a.做骨架 b.勾勒图案 c.做放线 d.挑竹篾 e.烤竹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曲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两句关于风筝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15分)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  shì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二叔   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二叔 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 不曾吩咐明白 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tiāo  tiǎo)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请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音节,画上  。(2分)

    (2)在文中的缺标点的地方上加上标点符号。(3分)

    (3)   画出三个描写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4分)

    (4)假如严监生能说的话,他可能对他的侄子(或奶妈、赵氏)说些什么呢?(4分)他也许会对(   )说:

    (5)在这个片断里,作者主要是通过对严监生   的描写来刻画出一个守财奴的形象。(2分)

     

  • 17、阅读。

    三顾茅庐

    经军师徐庶和隐士司马徽的力荐,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岗,拜访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一早就出门了。刘备打听先生的去处和归期,童子回答:“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刘备惋惜不已。张飞说:“既然没遇见,就回去吧!”刘备只好带着关、张怅然离去。

    过了几天,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刘备叫人立即备马。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诸葛亮字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刘备上马出门,关羽、张飞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张飞只得跟着走。三人冒雪来到卧龙岗,开门的还是上次那个书童。可是,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只得怏怏而回。

    又过了一段时间,刘备打算三访孔明。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张飞满口答应。

    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书童又出来了。书童告诉刘备,先生正在睡午觉。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门外站了好久,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一再相劝,张飞才没放火。

    等了好几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国家大事。刘备听了诸葛亮关于当时形势的一番精辟见解后,更加敬佩诸葛亮了,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诸葛亮看到刘备三顾茅庐,又肯虚心求教,就答应了。

    1“顾”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___,再查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画。它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回头看;②拜访;③照管;注意。“三顾茅庐”一词中“顾”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归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怏怏而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通过对张飞的_________描写,突出了他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4“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句话写的是文中的_________

    5短文内容选自古典名著《_________》,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____。我还知道另外三部古典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

    我爱鄱阳湖

    我的家乡在鄱阳湖边,我太爱鄱阳湖了。

    鄱阳湖大得很,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如果说万里长江是系在祖国母亲腰间的金飘带,那鄱阳湖就是镶在金飘带上的一颗最大的绿宝石。登上那高高的山顶,一眼望去,湖水无边无垠,好像和万里蓝天连接在一起。

    鄱阳湖更让人陶醉的是它的美丽多姿。风平浪静时,它像一面大镜子。要是一阵微风吹过,湖面上碧波荡漾,金光闪闪,叫人流连忘返。如果刮起大风,几百米水面白浪滔天,波涛澎湃,风声水声响成一片,令人惊心动魄。

    鄱阳湖最叫人赞美的是它丰富的水产。这里水产名目繁多。有味道鲜美的青鱼、鲤鱼,有披盔戴甲的龙虾、螃蟹,还有闻名全国的红眼银鱼。

    啊!鄱阳湖令人向往,令人赞美。我爱鄱阳湖,爱它的美丽多姿,爱它的物产丰富。我为我们的鄱阳湖感到无比的自豪。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流连忘返:________

    惊心动魄:________

    2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仔细读一读,再填空。

    把万里长江比作_____。把鄱阳湖比喻为____。用____来比喻风平浪静时的鄱阳湖。

    3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鄱阳湖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

    小萝卜头

    看守特务又和小萝卜头出现在走廊上。  

    小萝卜头大概刚下课。他把每天读的书放在楼栏杆旁,双手抓住比他还高半个头的楼栏杆,踮起脚跟,看白公馆墙外的群山。

    你说,山那边是啥地方?孩子问看守特务。

    磁器口。

    磁器口我去耍过一回。小萝卜头又问特务,“不是近处的山,我说的是那边,白云底下的山那边呀!

    北方。

    ,爸爸说,我们家在北方!”  

    小萝卜头刚刚转回头,要说什么,突然又被什么新事物吸引住了。他追着,跑着,直跑到刘思扬靠近的铁窗附近,不住地挥着小手,叫着。

    ,你看!”

    一只长着光亮的翠绿翅膀的小虫,越过栏杆,飞到走廊上来。虫子的头上,长着一块美丽的透明的薄壳,像小姑娘披上薄薄的蝉翼般的纱巾。这虫子纤细而温柔,透过薄壳还可以看见它红珠子似的小眼睛。

    ,多好看的小虫!”小萝卜头尖叫了起来,伸手捉住了一只。当他去捉第二只时,它张开翠绿的翅膀飞走了。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小虫子,惟恐伤害了它。刘思扬摸口袋,摸出一只偶然带来的、被特务没收了火柴的空火柴盒,丢出铁窗,送给了小萝卜头。小萝卜头打开了火柴盒,把虫子放了进去。他正要关上盒子的时候,突然瞥见那只虫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啊,它失去了自由。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他把盒子重新打开,轻声说道:飞吧,你飞呀!”

    虫子终于轻轻扇动翅膀,飞起来,缓缓飞出栏杆,一会儿就看不见了。小萝卜头高兴地拍着手叫: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

    回过头来,小萝卜头把火柴盒还给铁窗里的刘思扬。  

    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1仿照例句,写句子。

    例:虫子的头上,长着一块美丽的透明的薄壳,像小姑娘披上薄薄的蝉翼般的纱巾。

    _______________

    2从哪个动作中你看出小萝卜头非常喜欢小虫子?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3小萝卜头因为___而捉虫子,又因为___而放了虫子。

    4短文表达了小萝卜头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爸爸对我说:“我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丽的姑娘说,她是智慧的女儿。(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连这最简单的道理都不懂。(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巨浪打翻了小船。(改写成字句和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不少文从墨客前来茶楼对句。始终没有妙句对出。(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板桥沉浸在渔家的欢乐之中。(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半湾活水千江月(给出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中国共计拥有48项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4项,包括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长城、故宫、承德避暑山庄、敦煌莫高窟、平遥古城、丽江古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选择一处你去过的或者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跟大家介绍一下

    要求:①结合材料,题目自拟。②文章要做到详略得当。③字迹工整,语句通顺,不得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