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连云港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曰部,11画,上下结构,第四笔是“丨”

    B.遮:辶部,13画,半包围结构,第五笔是“丿”

    C.承:乛部,8画,独体结构,第六笔是“

  • 2、下面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上。

    B.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

    C.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

    D.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

  • 3、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那些抗洪战士奋力救灾的身影令我肃然起敬

    B.听着爷爷暖心的话语,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C.老师一针见血,几句话就把此次比赛失败的原因讲得明明白白。

    D.只有细心观察,若有所思,才能发现大自然中的奥秘。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看拼音。写词语

     zhòu

    xiǎo  tǐng

    chuán  cāng

     zhàn

    fēng  sāo

    biāo  zhì

     zō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lóng  zhòng

      jué

    zhū  wèi

     

    chéng  xiàng

      sǎo

    kuáng  bē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 荷兰,是______之国,______ 之国,也是_________之国。《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荷兰牧场风光的_______________

    2.《田忌赛马》通过叙述战国时期的军事家__________为齐国大将__________献策, 让他在和齐威王的赛马中获胜的故事,说明了遇事只有仔细观察,_______ 抓住________,经过比较分析,才能得出最理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的道理。

    3.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________。孔君平______其父,父不在,_____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_____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_________孔雀是夫子家禽。”

    4.“而立”指人________岁,“不惑”指人四十岁,“花甲”指人________岁。

  • 6、先补充四字词语,再选词填空。

    ______自禁 一针________   养尊________ 手疾________

    _____妙算   一望________   半信________ 天衣________

    从具体描写的语句中,我们可以把握人物的特点。故事《草船借箭》中,对借箭过程的描写体现出诸葛亮的______________:《摔跤》中,描写了小嘎子拌跤时的动作______________,表现了小嘎子机灵的特点;(刷子李)中,写刷子李刷墙时,一道道浆衔接得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技艺高超的特点。

  • 7、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1)在作者笔下,花、鸟、虫子仿佛都有了____________,可以睡觉、乱逛、说话。

    (2)照样子,写句子:知了叫了,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这句话里的两个“特别”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与理解。

    祖母的葵花

    我总是要想到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

    是祖母种的。祖母侍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南瓜多数是趴在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引得很远很远,像对遥远的他方怀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在一路的追寻中,绽开大朵大朵黄花。黄得很浓艳,是化不开的情。

    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作“乌子”的,它像爬山虎似的,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裹住了才作罢。忽一日,哗啦啦花都开了,远远看去,房子插了满头黄花呀,美得让人心疼。

    最突出的,还是葵花。它们挺立着,情绪饱满,斗志昂扬,迎着太阳的方向,把头颅昂起,再昂起。小时候我曾奇怪于它怎么总迎着太阳转呢,伸了小手,拼命拉扯那大盘的花,不让它看太阳。但我手一松,它弹跳一下,头颅又昂上去,永不可折弯的样子。

    梵高在1888年的《向日葵》里,用大把金黄来渲染葵花。画中,一朵一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仿佛是“背景上迸发出的燃烧的火焰”。梵高说,那是爱的最强光。在颇多失意颇多彷徨的日子里,那大朵的葵花,给他幽暗沉郁的心,注入最后的溫暖。

    我的祖母不知道梵高,不懂得爱的最强光,但她喜欢种葵花。在那些缺衣少吃的岁月,院门前那一排排葵花,在我们心头,投下最明艳的色彩。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葵花结籽,亦有另一种风韵。沉甸甸的,望得见日月风光在里头喧闹。这个时候,它的头颅开始低垂,有些含羞,有些深沉,但腰杆仍是挺直的。一颗一颗的瓜子,一日一日形成,饱满,吸足阳光和花香,葵花成熟起来,蜂窝一般的。租母摘下它们,轻轻敲,一颗一颗的瓜子,就落到祖母预先放好的匾子里。放在阳光下晒,会闻见花朵的香。一颗瓜子,原是一朵花的魂啊!

    瓜子晒干,祖母会用文火炒熟,这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那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我们的童年就这样香香地过来了

    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我想,那里,一定有一棵葵花正在开放,开在祖母的心窝里。

    1老家屋前“黄花总也开不败”中的“黄花”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情有独钟的是________。文章细致地描写了“我”充满期待地等待着葵花的开花、______、收获、____________的过程。表达了“我”对记忆中葵花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2下列对“一颗瓜子,原是一朵花的魂啊!”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瓜子是每朵花经历日月风光结出来的,是祖母深沉的爱的积淀。

    B.“!”的作用是感叹一朵花只能结出一颗瓜子。

    C.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把瓜子说成花的魂。

    3文中为什么要提到梵高的《向日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如向日葵曾鼓舞失意彷徨的梵高一样,葵花不仅让“我”获得物质享受,还给线“我”带来精神上的慰藉。

    B.祖母知道“我”喜欢梵高的《向日葵》,于是为“我”种了大片的葵花。

    C.祖母深沉的爱像那葵花一样,发出“爱的最强光”。

    4文章画“   ”的句子中的“香香地”改为“很香地”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阅读。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瑜表面上对诸葛亮客气,内心却暗藏杀机。客气表现在:_____________。暗藏杀机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事”“不要推却”这两个词进一步说明周瑜很狡猾。

    B.周瑜担心诸葛亮不中自己的计谋,强调“公事”,让诸葛亮无法拒绝。

    C.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这是一个不能推托的任务,你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D.这句话说明周瑜认为只有诸葛亮才能完成这项任务。

    4“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周瑜“很高兴”是因为:_________。“立下军令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是啊   莺儿   你要好好保存   这梅花   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在选文中的“(   )”里加上标点符号。

    【2】用“——”画出选文中的排比句。

    【3】用“﹏﹏﹏”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

    【4】“秉性”的意思是___,在选文中“梅花的秉性”指___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的打“×”。

    (1)这段话表达了外祖父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   ( )

    (2)这段话说明了漂泊海外的中国人气节都没有改变。( )

    (3)这段话说明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爱就像他对梅花的爱一样,真挚、热烈而永恒。( )

    【6】从外祖父的这番话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高年级,离我们是那样遥远,而飞行却仍在(连续  继续)。和老师的一场谈话,只不过更加(激发  激励)了我的想象力。我(希望  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我们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为什么是九个月呢?”我自己给自己提了个问题,“为什么不是八个月?不是十个月?偏偏是九个月呢?”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地上的距离很远很远,在地图上画出来只不过几厘米。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小鱼,大概经过了一百万年。现在,这一百万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一百万年,这又是一个月。这样(推算  计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我的发现竟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

      三年以后,我升入了高年级。有一次上生物课,年轻的女教师一本正经板着面孔讲达尔文,讲人的起源,讲人的发育和进化。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按照达尔文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人的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可是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就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轻盈——(   )   遥远——(   )

      简单——(   )   安静——(   )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一本正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情不自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发现是什么?用直线在文中画出来。

    5.听了生物老师的课,“我”为什么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理解

    西藏

    祖国的西藏,山河壮丽,资源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藏是个高原,那里有无数的高山,珠穆朗玛峰海拔近九千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高原上的天空经常透蓝透蓝的。那光洁的蓝天,像琢磨得十分光滑的蓝宝石,又像织得异常精致的蓝缎子。看上去,它好像离你很远,怎么也不能接近,又好像离你很近,只要一举手就可以摸到。

    高原上( )有许多高山,( )有好些湖泊。有的湖大得像海一样,一眼望不到边。近处,挨着湖的是墨绿色的密密的丛林;远处,连着天的是终年不化的皑皑的雪峰。这些一块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西藏高原森林资源丰富。据估计,光是茂密的地方的森林就有55万亩。森林里的大树很多,有的直径达3米。用这么粗的树干做成独木船,一条船就可以载三四十人。

    高原的物产,有珍贵的毛皮;有熊掌、鹿脯等稀有食品;还有雪莲、鹿茸等珍贵药材。

    西藏的地下矿藏,煤、铁、铅、盐……源源不断走进工厂,走进农村,走进人民的生活中。

    高原上有广阔的草原,如云的羊群在绿茵茵的草原上游动,丰盛的牧草育着成片的牛羊和马群。高原上还有土壤肥沃的平原,青稞熟了,人们跳起欢乐的舞蹈,喜庆丰收。

    西藏人民是勇敢、勤劳的人民。他们热爱自己的土地,热爱伟大的祖国,在党的领导下,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打扮自己的家乡,使它变得更加美丽可爱。

    1这样的词我能仿写两个。

    源源不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在④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⑤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4﹏﹏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5文中画   的句子,把 比作 ,写出了羊群   的特点。

    6短文中②~④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⑧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

    真正的善良

    ①一位神学教授为未来的牧师讲课。在讲到《圣经》里“乐善好施的撒马利亚人”这一段时,教授安排学生试讲。他要求每名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别的教室向其他人宣讲。在每次宣讲后,要在10分钟之内赶到另一个教室继续宣讲。活动开始后,学生们都急匆匆地在各个教室之间穿梭。每一名学生在教室之间来回赶的时候,都要经过一个走廊,走廊的尽头坐着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是那位神学院教授故意安排在那里的。最后,全部试讲结束,教授对结果显然大为不满。因为,这些未来的牧师们没有一个停下来,给乞丐哪怕一点点表示,他们都从他身边走过,急着去向其他人宣讲爱和同情。

    ②讲课结束时,教授说了如下一段话□我饥肠辘辘时□你却成立一个人道主义俱乐部来讨论饥饿问题□我衣不蔽体时□你却大谈特谈我是否违反了道德规范□我无故被人打伤时□你却对犯罪率滔滔不绝□义愤填膺□我无家可归时□你却悠然走来□对我宣讲上帝的庇护。你看来如此神圣,如此高尚,如此善良,可我为什么还是饿得发昏,冻得直哆嗦,感到孤苦无依呢?”

    ③我们坐在咖啡屋里大谈人性的冷漠时,却不愿给近在咫尺的那个卖冰棍的老太一点帮助,因为喝咖啡比吃冰棍有品位;我们被虚构的煽情剧感动得热泪盈(kuāng  kuàng)时,却对身边的苦难(不以为然 视而不见)。因为,那显不出我们的“小资”式的多愁善感。

    ④一个人不慎掉进河里,岸上的人急得大喊大叫,有大骂河边没有(保护 防护)措施的,有抱怨没有救生员的,有告诉落水者怎么保持身体不下沉的,有迅速拍照准备送给报社的,有以此为生动教材教育孩子的。一个年轻人一声不(kēn  kēng),迅速在附近找到一根长鱼竿下到水边费力地递给在水里无望(挣脱 挣扎)的人,那个人得救了。这个时候,递给他一根竹竿比教他游泳要现实得多。

    ⑤真正的善良不是        ,而是        

    【1】用“/”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词语或读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乐善好施:________________

    ②庇护: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②自然段的方框内加上标点。

    【4】教授在走廊的尽头故意安排一个乞丐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文中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语句。

    【6】读了这篇短文,相信你对善良有了深刻的理解。请联系实例谈谈应该怎样做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善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

    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1选段中,作者追忆了_________等趣事,表达了____________之情。

    2“乐此不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在选段中“此”指的是________

    3画横线句子描写出故乡月亮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故乡月亮的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借明月写思乡之情的诗句?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课外阅读。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

    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12小节,作者把乡愁比作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34小节,作者把乡愁比作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乡愁还会是什么?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理解

    手指(节选二)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力死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讨好生活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向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在拇指相助,终是以他为主。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高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啊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是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无名指本身的用处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其他手指。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以外,遇到工作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简单——________  舒服——________

    薄弱——________  渺小——________

    2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连起来。

    堂皇   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

    附庸   形容气势宏大。

    养尊处优   单薄;不雄厚;不坚强。

    薄弱   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

    3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A.五个手指的特点

    B.五个手指的特点

    C.五个手指的特点和作用

    4食指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 的手法。

    ①对比   ②拟人 ③夸张

    (2)突出食指___________________的外形特点。

  •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冬天,瑞雪(   )降,雪花飘飘洒洒,可爱极了。

         雪花是美丽的。它雪白晶莹,玲珑剔透,轻(   )好看,宛如朵朵白莲,从茫茫天空徐徐降落。看它漫天飞舞,令人神思飞扬。古人把它比成飘忽的柳絮、盛开的梨花,它是多么值得人们赞美啊!

      雪花是奇异的。每一朵小雪花,都是一幅极其精美的图案。它们既有共同之处,又各具风姿。有的像明亮的小星星,有的像细细的衣针,有的像六边形的花瓣,有的像张开的一把小伞……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世界上有不少雪花图案的收集者,用毕生精力拍下数千张雪花照片,竟未发现彼此一样的图案。

      雪花是宝贵的。它能降低土温,冻死害虫。它又能湿润土壤,使庄稼有充足的水分。它还含有很多氮的化合物,是庄稼的好肥料。

      瑞雪飘飘,装点大地,我爱雪花。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有的像明亮的小星星,有的像细细的衣针,有的像六边形的花瓣,有的像张开的一把小伞……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带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

    5用文中的话来补充完整:雪花是(   )的、雪花是(   )的、雪花是(   )的。

  • 19、阅读理解。

    祖父的园子(选段)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

    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1】读一读,填一填。

    (1)祖父的园子里有____________等昆虫;“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做了____________等事情。

    (2)童年的“我”在园子里的心情可以用这些词语来形容:____________

    【2】句子模仿秀(用上带点词语)。

    (1)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第一至三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____,第四、五自然段主要写了“我”和祖父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小嘎子围着小胖墩儿蹦来蹦。(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   

    (2)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 21、缩写句子。

    (1)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句子模仿秀

    (1)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仿写句子)

    愿意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愿意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

    (2)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写一段话,描绘月色下的优美景色。可选用以下词语。

    月光照水   赏月   照耀   水波映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