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下列对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这首诗的题目是《鸟鸣涧》。
B.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
C.这首诗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悠闲。
2、依次填入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是秋风,把种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 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 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温暖的家,使它 了生命的胚胎。
A.延续 萌动 保持
B.延伸 萌动 保存
C.延伸 萌生 保持
D.延续 萌生 保存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半信半疑 情不自襟 一声不吭
B.出谋划策 养尊处优 风平浪静
C.手忙脚乱 兴至勃勃 若有所思
D.肃然起敬 烟波浩渺 优然自得
4、写出下列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珍贵——骄傲——奥秘——
反义词:坚硬——仔细——陡峭——
5、 区别字组词。
憎( ) 朽( ) 恨( ) 器( )
赠( ) 巧( ) 狠( ) 哭( )
6、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草船借箭》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7、按照学过的内容填空。
(1)《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写的是邱少云同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事迹。
(2)《挑山工》一课中“我”的“不解之谜”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山风雪路》一课中的老吕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8、古诗词常识及相关诗句填空。
(1)《诗经》是我国最______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诗经》中诗篇形式以______为主,运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手法,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诗经》分“风”“雅”“______”三大部分。“风”即“国风”,是民间诗歌,共160篇,包括当时十五个诸侯国或地区的民歌,艺术成就最高。“雅”是宫廷乐歌,共105篇,有“大雅”与“______”之分。课文《采薇(节选)》就属于“______”。
(2)诗歌只有两联四句的,叫作“绝句”。每句五个字的,称作“______”。如范仲淹的《______》。全诗两联四旬,每句七个字的,称作“______”,如王安石的《______》。全诗四联八句,每句五个字的,称作“______”,如杜甫的《________》。以此类推,全诗四联八句,每句七个字的,称作“______”,如杜甫的《_________》。
(3)五律与七律中间两联应当对偶。所以,与“随风潜入夜”对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与“野径云俱黑”对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词是由诗发展而来的,词的最大特点是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别号为“______”。词的标题一般由_________和词题构成,如宋代王观的《_______》。也有由词牌名直接作标题的,如宋代苏轼的《_______》、宋代黄庭坚的《________》。
9、阅读“啊,体育,你就是乐趣!……和平的竞赛动力。”一段,完成问题。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段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赞美了体育哪方面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自己对体育运动的了解,谈谈对“体育,你就是和平”这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回答问题。
白马湖之冬
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时候了。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屋,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一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面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缝中却仍有透入。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是全屋子中风最小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积尘上奔窜。我于这种时候深感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时尚的树木一株都未种。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暖和得不像冬天。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的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在平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远山和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曾不过一二次。我在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白马湖之所以多风,可以说有着地理上的原因。那里环湖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白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唯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风的多和大,凡是到过那里的人都知道的。风在冬季的感觉中,自古占着重要的因素,而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
现在,一家僦居上海多日,偶然于夜深人静时听到风声,大家就要提起白马湖来,说白马湖不知今夜又刮得怎样厉害哩!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怒号________ 曝日________ 拨划________
【2】选文中哪句话写出了作者只写白马湖冬天的风的原因?用“ ”画出来。抓住了风的 和 的特点。
【3】文章写太阳好的时候,白马湖暖和得真不像冬天,这是作者要表现的主要方面吗?这几句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马湖冬天多风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5】虽然白马湖的冬天寒风呼啸,但是在作者的眼里,它却有不少的情趣。请从短文中找出适当的语句来说明这一点。用“﹏﹏﹏”画出来。
【6】联系全文,对第5自然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一家对白马湖冬日之风印象深刻。
B.表达了作者一家对白马湖生活的怀念。
C.白马湖冬天虽然寒风呼啸,但是少了些雪天,所以还是值得怀念的。
D.体现了作者向往、思念纯净美好的乡间生活。
【7】作者笔下的白马湖之冬富有情趣,你家乡的冬天又有哪些妙处呢?请选择最吸引你的地方,用几句话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1】这两句话中的“大月亮”指的是_____,“小月亮”指的是_____。
【2】下面对“小月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小月亮”这个称呼里,凝聚着作者对故乡、故乡月亮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B.苇坑上“小月亮”的月色比不过世界各地的美妙绝伦的月色
C.故乡的景色不及广阔世界的美景,就连月亮都显得比其他地方的小
12、课内阅读。
临别时,渔民朋友请他写几个字,他(提 题)笔写了:
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渔民们请石匠将此联刻在一块石碑上,留做(纪 记)念。
【1】划去括号里使用错误的字。
【2】“石碑”的“碑”,应查(___)部,再查(___)画。
【3】文中的他指的是( ),字( ),号( ),为“扬州八怪”之一。他在《竹石》一诗中写到,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 。
13、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用“ ”画出这段话中属于动态描写的句子。
【2】用“ ”画出这段话中属于静态描写的句子。
【3】这段话描写的是荷兰牧场______的景色,可以用____________这些词语来形容这一景色的特点。
【4】“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______次,作者反复强调的原因是__________。
14、阅读。
一路花香
印度有个挑水工,每天都要到远远的小溪边去挑水。他有两只水罐,一只水罐有条裂缝,另一只水罐完好无损。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的家,而那只破损的水罐到达目的地时,里面只剩下半罐水了。这样日复一日过去了两年。
那只完好的水罐不禁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而那只有裂缝的水罐却感到十分惭愧。一天,它在小溪边对挑水工说:“我想向你道歉。”挑水工问:“为什么呢?”“过去两年中,在你到主人家的路上,水从我的裂缝中渗出,我只能运半罐水。你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破水罐答道。挑水工说:“在我们回主人家的路上,我希望你注意小路旁那些美丽的花儿。”
当他们上山时,那只破水罐看见太阳正照着路旁美丽的鲜花,这美好的景象使它感到一丝快乐。但到了小路的尽头,它仍然感到伤心,因为它又漏掉了一半的水。于是,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但挑水工说:“难道你没有注意吗?刚才那些美丽的花儿只长在你这一边。那是因为我早知道你的裂缝,并且利用了它。我在你这边撒下了花种,于是每天我们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你就浇灌了它们。两年中,我常摘下这些美丽的花,插在我主人的花瓶里。如果没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呢?”
【1】阅读文章,写词语。
(1)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相应的词语:很完整,没有一点儿损坏。( )
(2)找出文中表示那只有裂缝的水罐心情变化的词语。
( )( )
( )
【2】仔细阅读课文,完成下面内容。
(1)我想对完好的水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对破损的水罐说:“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还想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回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1】给“饶”扩词:
饶:( 求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才”是意思有:①能力;②从才能方面指称某类人;③方,始;④仅仅。
文中带点的“才”字,应取第(________)种意思。
【3】用“——”画出具体描写官绅们害怕被惩治的句子,它们是按( )顺序写的。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烤鸭、烤牛肉、涮羊肉,素称老北京三大名菜。其中尤以烤鸭最具北京特色。
北京烤鸭分为焖炉(暗火)与挂炉(明火)两种。便宜坊以传统的焖炉烤鸭( ),全聚德以挂炉烤鸭闻名,各有特色,成为闻名中外的京味莱。烤鸭旧称“烧鸭子”,据说最早起源于山东。元大都时已有“南炉鸭”之说。明代在米市胡同有人建了座“金陵便宜坊”,专卖焖炉烤制的“烧鸭子”,用秫先将炉体烧热,然后将( )好的白条鸭放入炉内,关上炉门不见明火,靠炉体的热量将鸭子烤熟。到了清朝以后,全城又出现了几家便宜坊分店,原店则加一“老”字。
全聚德采用的是挂炉烤鸭法,烤鸭是用北京填鸭烤制的。其鸭体肥、肉嫩。烤制时,油脂渗出,将鸭皮炸脆;鸭腹内烤岀的油将鸭肉烹熟。烤鸭用的燃料为枣、桃、梨等果木,烤出的鸭子有果香味道;且果木燃尽后不扬灰,可避免烤鸭被污染。烤鸭的烹制过程既( ),又简单。烤鸭不能用冷冻鸭,要用当天屠宰的鸭,去净鸭毛和内脏后,在皮和肉间吹进(压进)空气,在鸭外涂满麦芽糖浆在进烤炉前,还要用滚烫的开水把鸭膛内烫一遍,然后才入炉。烤鸭关键在把握好火候,夏天约25分钟,冬天则需40分钟方可出炉。时间过短,不熟;时间过长,就焦了。烤鸭师傳用一根长长的烤杆,挑起肥鸭放进炉膛,挂在炉梁上,其间还要有规律地转动鸭体。如此,烤出的鸭子像枣红色的绸缎一样光洁、闪亮、诱人;口感细膩、香酥、皮脆、肉嫩。
据说,技艺( )的片鸭师傳能将一只熟鸭均匀地片成大小薄厚一致的108片,且每片上都有皮、有肥肉、有瘦肉。由于火候掌握得好,吃起来肥而不膩,瘕而不柴,香酥可口。吃时,一般用荷叶薄饼(老北京人称之为“片儿饽饽”)抹上甜面酱铺上葱白丝,卷起来吃;也有用空心烧饼夹着吃的。根据季节不同,还要配着萝卜条或黄瓜条。“逛长城,听京戏,吃烤鸭”是北京旅游的三大特色。有机会请你也去尝尝正宗的北京烤鸭。
【1】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
【2】选择下列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所填的词不能重复)。
娴熟 清理 著称 繁杂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素称老北京三大名菜,尤以烤鸭最具北京特色。
【4】用“ ”画出焖炉烤制的“烧鸭子”的制作方法。
【5】片烤鸭时有什么讲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后,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部分内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汉字的魅力及命运
如果查一查全世界的“文字户口本”,汉字已经五千多岁了。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一切文化的载体,掌握好汉字和汉语,打好汉字语言基础,是进行一切文化再创造的基石。我们的《诗经》《楚辞》和唐诗宋词,都依赖汉字才传承至今。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这话听来似乎玄了一点,但汉字的深邃与学问却真的字字如经,意蕴万千,奥妙无穷。这里讲一句成语,看其“文化史”的蕴涵。
“过门不入”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成语,它的“文化感”和“历史感”都十分鲜明:上古尧、舜时代,出现过一次洪水泛滥的巨大灾难,这场水灾前后经过了二十多年,受灾地区广,损失严重。先是尧当政,特派过一位治水的总管,名叫蘇,命他平定洪水,拯救灾民。可是他水来土掩,积土阻水,九年不治,因失败而被处死。尧让位舜,舜又任命禹继续治水。《庄子•天下篇》用六个字描写禹治水的劳苦:“沐甚雨,栉疾风。”《列子•杨朱》说:禹“过门不入,身体偏枯,手足胼胝。”《孟子•离娄》也说:禹“三过其门而不入。”对于禹的艰苦卓绝的精神,人们历来都十分景仰。后来“三过其门而不入”或“三过家门而不入”,就成了赞扬公而忘私者的美言,进而简化为“过门不入”。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汉字,也只有汉字具有表音、表意、象形等特征,其自身的结构就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元素,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特质。没有汉字就没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可以说汉字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和重要标志。
数千年发展积淀的汉字书写和传承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键盘敲字使越来越多的人提笔忘字,由于丢掉了笔,淡漠了书写,汉字在相当一部分人的笔下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与神韵;还使一些在校的孩子和青少年,把学习掌握外语作为学习语言文字的首选,致使对有五千多年传统的汉字有了生疏感,少了亲切感。作为汉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汉字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汉字很自信。汉字的生存史和发展史,还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任何事物的存在与灭亡,都不是外在力量所能左右和决定的,关键在于自身的生命力。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颠扑不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沐甚雨,栉疾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成语为陈寅恪先生的“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之高论,作了最有力的佐证。你还知道哪两个成语可以为陈寅恪先生的高论作佐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汉字有无穷的魅力,除了文中所提到的内容,你对汉字还有哪些了解?请写出两个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沃克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再一次愣住了 竟有点口吃地说 你 你能忍受吗 你的右面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 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惊呆了,失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给短文第三段加上标点。
【2】阅读全文,沃克医生的情感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哪些语句最能突出刘伯承将军的军神形象?请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选文你有什么感想?用自己的话夸夸被称作军神的刘伯承将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文段,完成练习。(体会人物描写方法,感受人物形象)
记忆的画面中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劳作时,嘴里竟然哼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了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
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我总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坊、厕所
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顿时,我害怕极了,不由得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当时,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其实,母亲心里也明白,便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
——节选自莫言的《母亲》,有删改
【1】文段中画“____”的语句采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画“ ”的语句采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
【2】愁容满面的母亲,辛苦劳作时,为何嘴里竟然哼着一支小曲? ( )
A. 母亲这是在苦中作乐,自我安慰。
B. 母亲这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苦难的生活。
【3】短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母亲。
20、按要求写句子。
(1)王宁说:“我要像李永红那样关心集体。”(改为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圣陶要见我这样一个小学生,我自然当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漓江的水很绿。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桃花潭水很深,没有汪沦对我的情谊深。(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空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南方赶来的美丽的小燕子加入了春天这百花争艳的盛会。(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红柳开出小花。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1)“飘飘飖飖”是什么意思?它的近义词有哪些?把这个词语换成“别的近义词好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鸡蛋”“黑星儿”描写了什么?风筝为什么由“鸡蛋”变成了“黑星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描写时间变化的词语有哪些?从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自己对句子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
2.我想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缩句)
________
3.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仿写)
__________
4.热——八月,天多热。鸡耷拉着翅膀,狗吐出了舌头,蝉不知如何是好。(照样子,把意思写具体)
冷——_____________
5.玩累了,就在树下找个地方睡着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
23、快乐习作。
生活是一本博大精深的无字书,它给我们以启迪、思考。在生活中,我们能感受到人间的真情,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体验到生命的意义……这些都是生活馈赠给我们的一笔财富。请你以“ 最珍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习作。
要求:1.先补全题目,横线处可以填:友情、亲情、善良、诚信、尊严等。
2.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