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与“揿电铃”构词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
A.拉胡琴
B.打算盘
C.个子高
D.翻书页
2、金字塔宏伟而又( )
A.精巧
B.精致
C.精美
3、与“行己有耻。”所表达的意思相近的名句是( )
A.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B.多行不义,必自毙。
C.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D.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解释加点的字,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供:_______________ 阴: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磬:_______________ 忽: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归:_______________ 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回顾《白杨》。(11分)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支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这段话课文的作者是 (1分)
(2)语段中提到的几种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这段话共写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它们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用带点的词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从上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是: 。(1分)
(6)这篇文章采用了 的写法,你读了上面文段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读句子,完成练习。
1.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
(1)这句话是________(动作 语言 心理)描写。
(2)“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虽有点犹豫,但更多的仍然是勇往直前的豪气,充分体现了武松______________。
2.武松用左手紧紧地______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______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______。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2)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bān shou gū dōng jiē dà huān xǐ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láng zhōng zōng zhǐ liǎn shēng bǐng q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根据要求填空。
(1)填古诗词句。
①敲成玉磬穿林响,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才了蚕桑又插田。
(2)填名言警句或年龄段。
①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南宋时期的秦桧卖国求荣、陷害忠良,最终落了个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下场,正如《左传》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下面加点词语所表示的年龄段。
我们家四世同堂,人丁兴旺。曾祖母已到期颐之年____________________,身体仍然硬朗。爷爷、奶奶虽年逾古稀____________________,还在操持家务。爸爸、妈妈早过了不惑之年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兢兢业业。而我正值豆蔻年华____________________,要用青春的双手,去谱写人生的灿烂篇章。
(3)填课文内容。
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_,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____________________,于物无不陷也。”(《自相矛盾》)
②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___________。”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______。”(《杨氏之子》)
9、阅读短文。
密西西比河风光(节选)
①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
②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一浪接一浪,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看它头上的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
③东岸的风光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各种颜色、各种芳香的树木杂处一堂,茁壮生长,高耸入云。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在树下交错,在树枝上攀缘,一直爬到树的顶梢。它们从槭树伸延到鹅掌楸,从鹅掌楸伸延到蜀葵,形成无数洞穴、无数拱顶、无数柱廊。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们越过小溪,在水面搭起花桥。木兰树在丛莽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它树顶开放的硕大的白花,俯瞰着整个丛林。除了在它身边摇着绿扇的棕榈,没有任何树木可以同它媲美。
④丛林中无数的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
⑤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鸟喙啄击橡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动物吞噬食物或咬碎果核的咂咂声;潺潺的流水、啁啾的小鸟、低哞的野牛和咕咕叫的斑鸠使这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
【1】用“ ”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2】选文第②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光各有什么特点?
东岸:_________________
西岸: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平时在自读批读过程中学到的方法和积累的经验,从选文中任选择一处做批注
所选内容:_________________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再见了,亲人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 血汗),给了我们多少(慈母 慈祥)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 胜利)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情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1】把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2】“雪中送炭”通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划线句子中用“○”圈出反映大娘爱志愿军伤员胜过爱小孙孙的词语。
【4】语段追忆了朝鲜大娘的三件事:
(1)为志愿军洗补衣服几夜没合眼。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把这段话分为“劝慰——回忆——抒情”三部分。
【6】这段话叙述了志愿军战士与 告别时的情景,赞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造句:
(1)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情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1】“窘”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困窘”一词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下列关于“我”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的原因,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B.老师当着同学们的面把“我”轰出教室。
C.“我”为自己的发现兴奋得脸发红。
【3】“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说明了____________。
【4】文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转折。
C.表示意思的递进。
【5】“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这句话一语双关,“我”用__________的方式使自己得到了一点安慰,也道出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真实情况。我知道的世界上因有重大的发现却被驱逐和被迫害的人有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最优秀的人是你自己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
事情是这样的: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①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
②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摘自《新民晚报》)
【1】助手不辞辛劳地寻找最优秀的人,唯独没有想到自己,是因为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2】①句“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②句“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两句话的“笑”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苏格拉底对助手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读完故事后,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精彩回放。
“纳塔莉,你父母呢?”威廉叔叔看上去既疲惫不堪,又忧心忡忡。
【1】这句话主要写威廉叔叔的( )
A. 动作 B. 神情 C. 语言 D. 心理活动
【2】威廉叔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回忆上下文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 殊死搏斗;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1】用“_________”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用“ ”画出作者联想的句子。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
15、课文阅读。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1】这段话是围绕(______)这句话写的。
【2】作者在介绍兵马俑时,主要运用了(______)的方法。
【3】为了说明兵马俑时,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面积( ),兵马俑( ),兵马俑十分( )。
【4】照例子写成语,注意带点的字。
例:南征北战
( )( )( )( )
16、课内阅读。
春天的花香真正醉人,一阵阵温风拂上人身,
你瞧日光它移得多慢,你听蜜蜂在窗子外哼:
睡呀,宝宝,蜜蜂飞得真轻。
【1】这段诗歌选自《 》,作者是中国现代诗人 。
【2】这段话中,作者通过 、 、 、 等事物,描绘出 、
的情景。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武松又行不到三四里路,再吃过十来碗酒。此时已有午牌时分,天色正热,却有些微风。武松酒却涌上来,把布衫摊开。①虽然带着五七分酒,却装做十分醉的,前颠后偃,东倒西歪,来到林子前。那仆人用手指道:“只前头丁字路口,便是蒋门神酒店。”武松道:“既是到了,你自去躲得远着。等我打倒了,你们却来。”
…………
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②武松一踅(xué),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 )住胸脯,( )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
【1】给上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入文中括号内。
A.提 B.举 C.踏 D.踩
【3】文中“醋钵儿大小拳头”突出了武松( )
A.拳头硬 B.拳头小 C.体格强壮,力量大 D.拳头握得紧
【4】文中①②两处画“ ”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武松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52张报纸
袁老师心情不好,因为丢了一张报纸。
报纸是在班上丢的。那天,班上出黑板报没有材料,袁老师便从学校图书室借了几张报纸。谁知,取回来的时候却少了一张。袁老师本以为是某个学生拿去看,忘了还,也没太在意。但后来,他几次在班上问起报纸的事,都没人吭声,才知道,报纸bú yì'ér fēi( )了。
其实,袁老师绝对不是那种吝啬到一张报纸都斤斤计较的人。袁老师是很大方的,只是这报纸是学校的。图书室也催了好长时间,袁老师实在是过意不去。
同学们七嘴八舌开了:“袁老师,您需要的是哪份报纸?我家或许有。”“袁老师,您说是什么报纸,我可以去报社邮购。”……袁老师有些感动,但他还是坚决地说:“你们都别说了。报纸不重要,我只希望拿了报纸的同学能给我一个解释,丢了还是怎么了,我不怪你。我是你们的老师,教你们知识,但更需要教你们做人的道理。”一整天,班上都在议论那张报纸,也有许多同学向出黑板报的同学打听,看着袁老师急,大家也急。
当天夜里,班长王小明来到袁老师家中。“袁老师,那张报纸……是,是我拿的。前些天见您要得不紧,我以为无关紧要……现在,我把它带来了……”
袁老师看了看报纸,沉默了片刻,说:“谢谢你这么晚还将报纸送来。快回去吧,学习要紧。”
出了老师家门,王小明很nà mèn( )儿:自己准备的台词怎么一句也没有用上?老师怎么一点儿也不怀疑他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呢?而且,自己来时,怎么好像看到班上的“捣蛋鬼”张强正从老师家出来?
接下来一个多星期,没人再提那张报纸。
班会课。大家都低着头。袁老师很平静地说:“同学们,今天,我要给你们看一样东西,请大家都抬起头来——”
这时,袁老师捧出一叠报纸,声音有些颤抖:“上个星期,我一共收到了52张报纸……”袁老师的眼里充满了泪水,台下52双明澈的眼睛里也有异样的东西在闪烁。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词语。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
(1)形容过分计较琐细的或无关紧要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
(2)与急切的、重要的事情没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中“自己准备的台词”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中加点词“异样”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有一个“捣蛋鬼”张强从老师家出来的细节。请你展开想象,续写出张强当晚与老师见面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父爱深深
“很抱歉,儿子,我们没钱。”这句话真是字字如雷,似要敲碎我的心灵。那时我13岁,正值崇拜偶像的年纪。我迷恋甲壳虫乐队,于是剪了跟他们一样的发型,又配了一把上好的吉他,独缺音箱。而我必须有一个音箱,否则不能组建自己的乐队。无奈之下,我只好向爸爸求助。所以当爸爸的这句话刚出口,我立马想起了甲壳虫乐队的那首《失落者》,那首歌仿佛专为此而唱。
但同往常一样,爸爸总有办法实现我的愿望。“咱们自己做!”他说。
自己做?我满心怀疑,但别无选择。从此,日复一日,爸爸牺牲所有的闲暇时光,和我一起为做“咱们自己的音箱”挑选木材、喇叭、蒙在音箱上的编织布料,甚至是毫不足道的黏胶。终于,我们完工了,我也将组队参加学校的比赛。但我心底始终有个疑惑挥之不去:花在材料上的钱几乎可以直接买一个音箱,我们为什么要花功夫自己做呢?
比赛的日子到了。当我去后台时,竞争者们陆续来查看我的家当。最后自制的音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有人问:“这个音箱是什么牌子的?是你自己做的吗?”我窘得无言以对,只能坦白“招认”:“是的,我爸爸和我一起做的。”
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由不屑变得十分羡慕,甚至有些妒忌:“唉,我爸爸从来不和我一起做这些事。”
羞愧顿时烟消云散,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我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爸爸!”他可以无私地奉献他的时间和精力,只是为了让我美梦成真。这时,我看到爸爸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正对我微笑。
我的乐队最终没能获奖,因为自制音箱的音质不够流畅、华美。但我没有感到太多的沮丧,我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1】下划线的词语“我的愿望”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
【2】“我”的竞争者们十分羡慕,甚至妒忌“我”,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描写“我”心理变化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音箱让许多人羡慕甚至妒忌,所以“我”获得了胜利。
B.“我”体会到了父亲的爱,这远比比赛获得胜利更为重要。
C.“我”已经尽力去做了,所以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已经胜利了。
D.“我”唱得非常好,只是音箱效果影响了“我”的成绩。
【5】你喜欢文中的父亲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钱财,害我性命?(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松见大虫扑来,沉着应战,抡起哨棒胡乱地向大虫打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虫大吼一声。(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这样,我怎能放心得下?(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爱美丽的天安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条巨大的章鱼正用它那八条长长的腕死死地缠住克勒松。(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的咳嗽可能和东南风好像真有联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会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大树爷爷看到了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和欢乐的歌声。(修改病句)
2、21世纪图书馆的大门不会关闭。(改为反问句)
3、未来的社会不可能不是“多元”的社会。(改为肯定句)
23、习作
有人说健康就是幸福,有人说有钱就是幸福,有人说快乐就是幸福,请你选择件具体的事来说一说你对幸福的理解。要写出幸福的原因和幸福的感受。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