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辽源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各组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笑(huā)   无疑   轻藐

    B.liè)   抽)   呐喊   瞄准

    C.咙(hóu)   呼)   崭新   荫凉

    D.)   清chè   帖身   遮掩

  • 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摔跤》这一片段,主要通过人物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

    B.《两茎灯草》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

    C.《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本文所选片段中的“他”就是指祥子。

    D.《刷子李》一文中刷子李手艺高超,他敢穿着一身白衣服刷墙。

  • 3、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  

    A. 白杨树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拟人、排比)

    B.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排比、比喻)

    C.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 (反问、夸张)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用“续”字组词,并依意思填空。

    1.第二天早晨,鹫鹰又_____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

    2.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_____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增多了。

    3.乘客们_____上了船,不一会儿,船就缓缓地离开了码头。

    4.我们班_____三年都获得“先进班集体”的称号。

    5.2012年冬天的这场大雪____了很长的时间。

  • 5、根据句意分析汉字填空。

    (1)“益”字,本意是指水从容器中溢出来。所以“皿字底”上面的部分旋转90度,实际上是个“______”字。

    (2)文学家金圣叹因冒犯皇帝,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行刑之日,望着即将永诀的儿子,作为慈父的金圣叹口占一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对联用谐音关系,含蓄地表达与儿子永别的凄苦、酸楚之情。这一对联中的“莲”与“______”、“梨”与“______”谐音。

    (3)陀螺,一种儿童玩具。人们根据它的形状造了一个会意字“尜”,读音为“ɡá”。根据字形,就知道这个玩具的形状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4)“赢”由五个汉字组成。有人说,它包含着赢家必备的五种意识或能力:“亡”指危机意识;“口”指_____;“月”指_____;“贝”指_____;“凡”指_____。将下列内容依次填入横线上。(填序号)

    ①时间观念 ②平常心态 ③沟通能力 ④取财有道

  • 6、从文中找出几个词来概括梅花的特点。

    ( )的梅花             ( )的梅花             

    ( )的梅花             ( )的梅花

  • 7、附加题。(10分)

        我国有(    )个省、(   )个直辖市、(   )个自治区,(   )个特别行政区。我国政府的西部开发战略包括(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 8、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妈妈常沉浸在对童年时光的回忆中:在田园里追hú dié_____,捉mà zha______,对着蓝天nà hǎn_____;也会学男孩子拍着xiōng táng_____,握着quán tóu_____,练习shuāi jiāo_____;甚至有时候还在河边fàng sì_____地奔跑,把没人看管的xiǎo tǐng_____划走,见到大人来了吓得两腿chàn dǒu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桥》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_____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_____吼道_____你还算是个党员吗_____排到后面去_____老汉凶得像只豹子_____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在文中横线处加上恰当的标点。 

    老汉突然冲上前________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________吼道________你还算是个党员吗________排到后面去________老汉凶得像只豹子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拟人句(要求画两句)。

    3文中老汉似乎要喊什么,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他会喊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位________的(用上恰当的四字词语)老支书。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  ),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  ),(  )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  )。武松一(  ),又(  )在一边。大虫见(  )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  )。武松一(  ),又(  )在一边。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是四大名著之一《_____》中的重要章节,作者是_____

    2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动词。

    3选段是___的场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成语嫁给了广告

    在大陆境内最先运用“成语”作为广告词的已不可考。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用语是日本人做的,用的也不是成语,是俗语,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蓦然回首,如今满街跑的丰田车,早已无人称奇。

    由俗语到成语,广告人像约好了似的,一窝蜂地将广告与成语结成了一对。你有“‘咳’不容缓”(药品),我有“‘骑’乐无穷”(山地车);你有“‘鳖’来无恙”(补品),我有“一‘明’惊人”(明目器);你有“默默无‘蚊’”(驱蚊器),我有“无可替‘带’”(透明胶带)……没有预告,亦未履行合法手续,成语已然嫁给了广告并堂而皇之地添丁进口,毫不汗颜,合适吗?

    意见显然难以统一,说没有什么不合适,似乎可以。以成语或“篡改”之后的成语充当了广告词,借用了成语本身已经具有的“知名度”,移花接木,貌合神离,既广而告之,又易于传诵,而且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气息,一举多得,焉有不妙?但说并不合适,也自有道理,因为广告词贵在新意,尤其是现有的大批广告人一股脑地全跑到成语中去偷梁换柱,并自诩()高明时,成语之林也就快成为一片广告语的木材基地了。

    当然,持不同意见者还有着更为广泛的一些说法。比如,据调查表明,对于广告语记忆和传播得最多的人群是中小学生。如此这般移花接木、偷梁换柱,最终中小学生们竟将“广告用语”当成“成语词典扩大版”去研习、记忆,该怎么办?

    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的第一层要义,恐怕首先是准确。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汉字,要用一个正确的方式留存史册。只有充分尊重汉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合理使用汉字,才能传承汉字文化。

    1请将下列“广告用语”改为正确的成语。

    “咳”不容缓:              “鳖”来无恙:        

    一“明”惊人:        无可替“带”:       

    2联系上下文,说说“貌合神离”和“一举多得”在文中的含义。

    “貌合”指:    ,“神离”指:     ;“一举”指:    ,“多得”指:   

    3对“成语嫁给了广告”的现象,短文中写出了哪几种意见?作者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实生活中你见过成语“嫁”给广告的现象吗?请举一个例子并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理解。

    别了,我爱的中国(节选)

    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和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儿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贡献我的身、我的心。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你们当中来!

    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却驱逐它们,毁灭它们!

    1用“——”画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再照样子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朗读画“——”的语句,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愤慨 B.激动 C.憎恨

    3短文中“我”为什么要离开中国?

    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我这样不负责任的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作者觉得自己在这样的大时代,不能为祖国工作,还被迫离开祖国,内心对祖国充满了愧疚之情。

    B.作者不是一个罪人,他这样做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报效祖国,突出了他爱国之心。

    C.祖国危难之际,选择离开就是历史的罪人。

    5“别了,我的中国”一共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仔细读选文,给借箭过程排序,并用“√”给图片选择对应的内容。

    ①绳索连船  ②排船受箭  ③掉转船身  ④靠近曹营  ⑤顺利回程

    (  )→(  )→(  )→(  )→(  )

    2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他“识人心、知天象、晓地理”三个方面。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用“ ”画出来,并分别在句子旁边批注“识人心、知天象、晓地理”三个词语。

    3对加点的“诸葛亮笑着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对自己的安排自信满满 B.诸葛亮了解曹操,断定他不敢出兵

    C.体现了诸葛亮的从容淡定 D.诸葛亮为了安抚鲁肃,故意笑给他看

  • 14、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段,然后完成练习题。

    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却—____ 商议—____

    【2】听到诸葛亮要立下军令状后,周瑜很高兴的原因是( )

    A.因为箭有了着落,打败曹操指日可待。

    B.诸葛亮的回答,正合周瑜之意,他以为诸葛亮中了他的圈套。

    C.周瑜看到了孙刘联盟中刘备一方的诚意。

    【3】读画“ ”的句子,回答问题。

    (1)周瑜为什么强调说这是“公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读出这句话的潜台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通过对话描写,分别刻画了周瑜和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点?

    周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方志敏逸事

    有一次,方志敏到下面检查工作半个月,在返回省会葛源途经家乡漆工镇时,顺便回家看望母亲。方志敏刚到家,那些受苦受难的婶婶们听说了就来看望他。“呦!正鹄(方志敏的乳名)当大官了,难得转来啰!如今兴苏维埃了,大家都奔好日子,可我们家还常缺钱买盐吃。你在外面又照顾不到我们,唉——”方志敏早领会婶婶们的来意,是向他讨盐钱,便笑着答话:“哈哈,我什么时候成了财主老板,回来就可以照顾你们,帮你开销买盐钱!”

    婶婶们涨红着脸,辩解说:“都说你掌管着苏维埃几十万、几百万呢!你们公家饭碗里撒掉两个饭粒也够我们开销一年半载,还在乎这两角子盐钱!”

    方志敏解释说:“我管的花边(银元)是不少,几十万几百万也有。不过却是革命的花边,一个铜板也动不得,要全部用在苏维埃事业上。要是我拿革命的花边来给婶婶们买盐,这穷人的主席我还当得?”

    有一年寒冬腊月,方志敏穿着一件薄薄的破棉袄从弋阳去参加贵溪县苏维埃代表大会。冷得瑟瑟发抖的方主席,令身穿新棉袍的代表们于心不忍,于是合伙买了新棉袄送来,他反复给来人讲“要节省,要减轻群众负担”的道理,执意不收。一旁的警卫员实在看不过去了,说:“当个苏维埃主席,穿件破棉袄,人家都看不过,收下了又有什么了不得?”方志敏说:“当苏维埃主席,更得事事注意。一个不留意,就不是我一个人的事!”

    【1】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一个反问句,并将其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了方志敏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体现了方志敏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①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②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

    【2】“祖父就把锄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句中“头”上的引号作用是_______

    【3】阅读片段,联系全文,用准确的词语填空。

       )的园子    )的我 (   )的祖父    )的童年

    【4】用“______”划出可以概括段落②主要内容的句子。

  • 17、课内阅读

    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   ),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对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秦王拒绝(   )。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1给文中加点的词换个词语,意思不变。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蔺相如走到秦王面前,请他为赵王击缶。

    改成直接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渑池之会突出了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林冲风雪山神庙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遭到太尉高俅的陷害,被发配沧州。押送林冲的两个差役被高太尉收买,要在路上杀死他。幸亏林冲的结义兄弟花和尚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他,又一路护送,来到沧州。

    林冲到沧州不久,被派到城外去看管草料场。有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林冲住的草屋被大风吹得直摇晃。他想,这屋子怎么过冬啊?等雪停了,找个泥瓦匠来修一修。他觉得浑身发冷,就扛起花枪,挑着酒葫芦到附近的小酒店去打酒。

    林冲打完酒,雪下得更大了。他想,不如到山神庙避避风雪。林冲是进庙,掩上门,放下花枪,坐下来喝酒。

    林冲正喝着酒,忽听得门外噼里啪啦乱响。他急忙起身,顺门缝往外一看,不好!草料场着火了。林冲正要推门出去救火,就听见有人在外面说话。原来,太尉高俅知道在野猪林没有杀死林冲,大发雷霆。他派心腹陆谦、富安到沧州,一定要杀死林冲。这二人买通了监狱的牢头,趁着这场大雪,放火烧了草料场,想把林冲烧死。三个人放完火来到山神庙前说道:“这么大的火,林冲是跑不出来了。就算不被烧死,烧了草料场也要定他死罪!这次他别想活了。”林冲在门里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怒火升上心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林冲抄起花枪,大吼一声,冲出庙门,一口气杀死了这三个丧尽天良的人。

    这样一来,林冲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去投奔梁山。“逼上梁山”一词,就是由此而来的。

    1草料场起火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林冲奋力冲出庙门的语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林冲为什么被逼上梁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水浒故事人物的别名,请填上相应的姓名。

    及时雨——_______ 豹子头——_______ 智多星——_______

    黑旋风——_______ 鼓上蚤——_______ 九纹龙——_______

    青面兽——_______

  • 19、整本书阅读。

    金铃现在的同桌叫尚海,个子比金铃整整矮了肩,体重也只有金铃的一半,是个袖珍型的“男子汉”。两个人走到一块儿,金铃像只胖胖的大白鹅,尚海就像具围着大白鹅跳米跳去的小公鸡。

    【1】以上片段选自作家__________的儿童长篇小说____________

    【2】片段中的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金玲__________但尚海__________的体型特分。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傻事我不会再做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操场扩张了不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饮酒作乐。我们天亮了回去。(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空中有一轮圆月。(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战士们在无名岛上种出了绿叶菜。(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山洪淹没了村庄

    ①改为字句

    ②改为字句

    (2)把下面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或反问句。①洞里空气稀薄,怎么能工作呢?(改为陈述句)

    ②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改为反问句)

    (3)用关联词把下面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加倍珍惜时间。

    (4)广场周围,五颜六色的红旗迎风招展。(修改病句)

    (5)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改为比喻句)

    (6)星星在天上一闪一闪的。(改为拟人句)

    (7)这幢楼真高啊!(改为夸张句)

    (8)威尼斯入睡了。(把句子写具体)

    (9)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脑设备已经走进寻常百姓人家。(缩句)

    (10)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改为间接叙述)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乐园。

    请写一件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