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蜜蜂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2、下列读音、字形、字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单薄(báo) 养尊处优 心惊胆战(发抖)
B.踉(liàng)跄 跃跃欲试 不可胜数(胜利)
C.琴弦(xián) 默不作声 足智多谋(智慧)
D.污秽(huì) 颇负胜名 乐此不疲(疲劳)
3、“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笔一画成文章。”以下关于汉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B.在汉字王国里,形声字是重要的一员。
C.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D.汉字演变的先后顺序是: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隶书。
4、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 juàn liàn hóu lóng fàng s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cù yōng nán kān shēng chù fù yō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词语填充。
专心(_______)志 君(_______)天下 衣食无(_______)
欣然而(_______) 腰缠万(_______) 如虎(_______)翼
6、写字表写汉字
gāng jī dié jīn ǎ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bǎng zhàng shēn jiān wù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tuō xī zhuì táng jié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7、给下面的字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龌 龊 抱 怨 疲 倦 耀 眼 喧 嚣
8、组词。
晋(_______) 挥(_________) 葛(________)
普(_______) 辉(_________) 蔼(________)
残(_______) 瑟(_________) 捏(________)
践(_______) 琵(_________) 掐(________)
9、阅读
大地回春了,河流揉揉它那沉睡的眼睛,叮叮咚咚欢乐地流着,树木、
野草又获得了新的生命,开始吐出它那嫩绿的幼芽,散发出芬芳扑鼻的清香。燕子怀着愉快的心情从南方回来了,自由自在地在碧蓝的天空中飞翔。这时,春雨也伴随着春风来到了人间。这是第一场春雨。我打开窗子,向远处望,。雨丝细细的,像花针一样,又好像无数断了线的珍珠从天而降,断断续续地直插到地里,将祖国的山河绣得更加美丽。远处的房屋、树木在茫茫的雨帘中,似轻烟笼罩;近处的青枝、绿叶,青翠欲滴;小草贪婪地吮吸着“贵如油”的春雨。你看吧,杏花开得一片片白,桃花开得像一片片绯红的云;小树苗的枝头上吐出一串串绿珠子般的小芽,小芽上顶着一颗颗透明的雨珠,亮晶晶的……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春雨图啊!
【1】照样子,写词语。
亮晶晶: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断断续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你还能再写2个这样的词吗?
文中的词________
你写的词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中心句。
中心句:________
【4】你能给这篇文章加一个标题吗?
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的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1】曹雪芹,名___,字___,号___,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2】《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小说以______为背景,以______的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11、阅读理解。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的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反义词。
拥挤——__________ 窄——__________ 倒退——__________
【2】“挤过去”中“挤”的正确解释是( )
A.(人、物)紧紧靠拢在一起。
B.在拥挤的环境中用身体排开人或物。
C.用压力使从孔隙中出来。
D.排斥、排挤。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一个成语代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加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
【5】“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段话的中心句是:(在文中找出,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段话围绕中心句,写了几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绿色首都——莫斯科(节选)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中心。玉带似的莫斯科河,自西向东,蜿蜒地经过列宁山下,向北绕过克里姆林宫南侧,然后折向南方流去。莫斯科也因河流而得名。
仅次于巴黎的欧洲第二大城市莫斯科,是一座有800多年历史的名城。它________在7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莫斯科的街道呈环形和放射形,一条条林荫大道,一环环自市中心向外延伸。繁华的大街两旁和新建的住宅区内,________着式样各异、装饰多样的建筑。
克里姆林宫和红场是全市中心。这所举世闻名的宫殿始建于1156年,它是历代沙皇的皇宫。宫殿中央,________着三座有名的天主教堂。光洁的白墙,协调的比例,俨如古代骑士头盔的圆顶,使这些建筑物显得雄浑大方。
红场在克里姆林宫的东面。在俄语中,红场是“美丽的广场”的意思。它辟于15世纪末,本是个贸易市场。后来,沙皇政府经常在此发布政令,召集群众。
莫斯科气温较低,以前树木很少,曾被称为“沙漠城市”。自1928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绿化,建立了从市中心向郊外辐射的8条绿色林带。市内有很多大小公园和街心花园,还在市郊建立了11个自然森林区,过去曾一度绝迹的野鹿已繁殖到几万头。如今市区绿地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0%,平均每个莫斯科人拥有绿地44平方米。生态环境的改善,美化了市容,调节了气候,使莫斯科摘掉了“沙漠城市”的帽子,成为绿色首都。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建立 林立 矗立
①它________在7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
②繁华的大街两旁和新建的住宅区内,________着式样各异、装饰多样的建筑。
③宫殿中央,________着三座有名的天主教堂。
【2】“举世闻名”的意思是________。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3】为什么说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莫斯科过去被称为“________”是因为那里________;现在平均每个莫斯科人拥有绿地________,莫斯科已经成了“________”。
【5】俄罗斯是怎样摘掉“沙漠城市”的帽子,成为全世界羡慕的绿色首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绿化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请你写两句关于植树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两茎灯草(节选)
严监生喉咙里瘫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滴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严监生这样的情形,可以用词语“__________”来形容。
【2】严监生伸出两个手指头,大家对他这个举动的用意进行了怎样的猜测?严监生的表现分别是怎样的?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心理?请根据选文完成下表。
人物 | 猜测 | 严监生的表现 | 严监生的心理 |
大侄子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二侄子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奶妈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赵氏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3】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可能要说些什么,在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重新给选段起个题目,你觉得这个题目可以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作业。
丑石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huàn洗) 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bì)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yǎn)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它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的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1】近义词:
细腻:______憧憬:_____
【2】我们对陨石的情感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请从文中选出能体现这种变化的四个词填入下面的括号里。
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横线画出作者写丑石“无用”的语句,这些句子作者运用了 ( )的方法突出了丑石的无用。
【4】能准确理解文中语句“眼光立即就拉直了”具体含义的是哪一项?( )
A.要仔细、专心地看一看这块石头。
B.发现这块石头时的惊喜与对它的高度重视。
C.表明发现这块石头后感到莫名其妙。
D.对这块石头的颜色、姿态感到奇怪。
【5】作者所以赞扬丑石“伟大”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又有什么感受呢?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清丽迷人的阿里山
提起阿里山,我就不禁想起台湾民歌《高山青》。我一直喜欢这首歌:“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我喜欢它单纯得犹如真理。
“高山青,涧水蓝”,这是比喻,然后单刀直入地道出:“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因为喜欢这首歌,所以很早对阿里山有了憧憬。于是又知道阿里山是花的海洋、林的世界、云的家乡。花的海洋是要在春天才能看得到的,当春神在阿里山迈开她的脚步,足迹所到,便是遍山盛开的樱花。这次来阿里山已是夏天, 所以“花的海洋”是错过了。至于“林的世界”,原来台湾因为山多,所以森林也多,岛上森林覆盖面积曾一度达三分之二——现在仍达到52 ,是我国森林覆盖面积最大的省。阿里山因为山势平缓,树木更显茂盛,所以便有“林的世界”的盛誉。在我们上山途中,两边一律是森林,而且在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森林带。换句话说,就是阿里山竟具有整个地球各气候带的原始森林。在阿里山山脚,是热带林区, 有龙眼树、姜花丛等;山腰是温带林区,有竹林、杉林等;到了近山顶的地方,则有柳杉、红桧,甚至有寒带的针叶类的植物。在同一座山而囊括了全球各气候带的植物,这自然很难得,起码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此山必须坐落在热带地区,这样山脚才可能有热带植物;其次,此山必须够高,这样才可能有寒带植物。这两者阿里山都具备了,因此变成了植物研究者的乐土。山上辟有研究植物的林区,专供有关人士进行研究之用。
阿里山的森林虽有不同气候的差别,但也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一律郁郁葱葱。极目望去,阿里山的峰峦,无论高低远近,全是静止而又汹涌的绿,广阔而又深厚的绿,活跃而又执著的绿。
【1】本文中重点介绍了 。
A.阿里山的水 B.阿里山的森林 C.阿里山的热带植物
【2】下列对阿里山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阿里山的姑娘像水一样,少年和山一样壮。
B.阿里山是花的海洋,林的世界,云的家乡。
C.阿里山是地中海气候,早晚温差大。
D.阿里山的山很绿。
【3】下面句子中的引号各属于什么用法?请选择。
A.直接引用 B.特殊含义 C.突出强调 D.特定称谓
【4】怎样理解“阿里山竟具有整个地球各气候带的原始森林”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着概括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一自然段:_____
第二自然段: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
16、阅读检阅台
晏子的思辨术
历史上以个子矮小而闻名者,西方有拿破仑,中国则有晏子。拿破仑因其军事天才留名青史,晏子则以处世聪慧让人叹服。若谈思辨技巧,晏子则更胜拿破仑一筹。
齐景公死了一匹心爱的马,勃然大怒,拿起戈要击杀养马的人。晏子出面说:“你这样刺死他,他死得糊里糊涂,我替你宣布他的罪状,也好让他死而无憾。” 晏子将戈接过来,指着养马人的心窝,大声说:“你罪大恶极,一死都不足抵罪。第一,你替国君养马却让马死了,该死!第二,你让国君为了一匹马,要杀养马的人,又该死!第三,你让国君为了一匹马杀了养马者,丑名闻于诸侯,更该死!”景公听到这里恍然大悟,赶紧说:“把他放了吧,免得伤害我仁义的名声。”晏子说出了景公未曾思虑过的问题,点醒了景公,救了养马人一命。
另一次,景公生了病,大臣梁丘据请求杀掉负责祈祷的官员。晏子又出面了,他说:“如果祈福对人有好处,能使人得到神灵的庇护,那么诅咒就会让神灵发怒,对人也有伤害。今天国内诅咒君王的人太多了,就算祈祷的官员恪尽职守,天天为君王祷告,又怎能敌得过成千上万人的诅咒呢?所以主公得病,和他没关系, 不能归罪于他。”这又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的思辨。
晏子用这种方法来劝诫君王,对个人是相当危险的。但是晏子敢于挑战迷信,更敢于直言进谏,看得出他的智慧和勇气。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勃然大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恪尽职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晏子是怎样巧妙地解救养马人的?如果晏子直接请求景公不杀养马人,会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篇短文,你看出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是齐景公,你会从这两件事中明白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晏子的思辨术给了你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①在那明净的夜晚,河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泛舟河上,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仿佛进入绮丽的梦境一般。空气那么清澈、透明,②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③夜空到处布满星星,那深蓝的夜空都变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你想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要是那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坐一种名叫冈多拉的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再也不会有人打扰你的宁静。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撒落水面,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圣玛利亚教堂那雪花状石膏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地耸立着,周国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彩明丽的大理石,都被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当圣马可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经融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谥和静止之中了。
【1】用“﹏﹏”画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2】读第一自然段中的三处画线句子,三次写到星星,每次各起什么作用?
A.写星星多,突出夜色美。
B.写星星亮,突出夜空美。
C.写星星衬托湖面的平静。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3】选文第二自然段是按( )顺序来叙述的。
A.时间变化
B.空间变化
C.地点变化
【4】夜晚的皇家花园附近给人的感觉是( )
A.妩媚可爱
B.清新恬静
C.明净绮丽
【5】选文主要描绘的是威尼斯的( )
A.动态美
B.夜色美
C.静态美
18、课外阅读
别了,我爱的中国(节选)
船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教好几只灰色和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儿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贡献我的身、我的心。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你们当中来!
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却驱逐它们,毁灭它们!
【1】用“__”画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2】朗读画“ ”的语句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愤慨
B.激动
C.憎恨
【3】短文中我为什么要离开中国?
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我这样不负责任的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作者觉得自己在这样的大时代不能为祖国工作,还被迫离开祖国内心对祖国充满了愧疚之情。
B.作者不是一个罪人,他这样做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报效祖国,突出了他爱国之心。
C.祖国危难之际,选择离开就是历史的罪人。
19、阅读美文,完成练习。
泥人张(节选)
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当下,城里城外气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但是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人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也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帐。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这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
【1】读一读,体会下面动词的妙处。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也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泥人张在什么情况下捏海张五的样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泥人张捏得逼真的句子。
【4】泥人张捏的样儿很逼真,你会想到哪些成语呢?请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海张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泥人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
(1) 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深深地感动了我。(缩句)
(2) 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改为反问句)
21、按要求写句子。(5分,每句1分)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述句)
——————————————————————————————
(2)星期五下午我们在体育馆里体操大赛。(修改病句)
——————————————————————————————
(3)母亲不识字。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
(4)她哭得伤心极了,流了很多眼泪。(改成夸张句)
——————————————————————————————
(5)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缩句)
——————————————————————————————
22、照样子,给句子换个说法。
例:这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这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1、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娘,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妈妈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翻阅影集、日记或成长手册……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有没有某一个瞬间,某一件事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话题,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