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句中的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形态 ②形状 ③复杂 ④繁杂
⑤堂堂 ⑥堂皇 ⑦持续 ⑧继续
(1)大拇指在五指中,( )实在算不上美。
(2)食指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 )。
(3)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 )的,无如中指。
(4)高年级,离我们是那样遥远,而飞行却仍在( )。
A.①④⑥⑧
B.②④⑥⑧
C.②③⑥⑧
D.②③⑥⑦
2、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土匪(fěi) 绷带(pénɡ) 勉强(miǎn) 不堪(kān)
B.渭城(wèi) 革命(ɡě) 筹划(chóu) 矜持(jīn)
C.企图(qǐ) 大褂(ɡuà) 吭声(kēnɡ) 万仞(rèn)
D.俘虏(fú) 金镯(shǔ) 山坞(wù) 裤裆(dānɡ)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
(1)蒙( méng měng )古包外下起了蒙蒙( méng měng )细雨,可丝毫没有影响大家快乐的心情。
(2)好( hǎo hào )客的主人端进来好( hǎo hào )大一盘的手抓羊肉,让大家尽情享用。
(3)随我们同行(xíng háng )的小朋友们,说起话来个个在行(xíng háng )。
4、把下面的名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论语》
3.恻隐之心,________________。——《孟子》
4.________________,必自毙。——《左传》
5.人有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子语类》
5、“耘、蝴、蚱、嗡、樱、擂、饥、膛”这些汉字都是前两个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认真观察,你发现了这些汉字有什么规律?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dǎo gào diàn zi zòng héng
( ) ( ) ( )
bǎo mǔ yí tài bǎn dèng
( ) ( ) ( )
líng dɑng yāo he
( ) ( )
7、填空
①“庭”字的读音是______,“庭”字的笔画共______画,我可以用“庭”字组三个不同的词语:______
②“潭”字的读音是______,“潭”字的笔画共______画,我可以用“潭”字组三个不同的词语______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同归________ 齐声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空城计
街亭失守以后,诸葛亮一面命关兴、张苞领人马到武功山埋伏作为疑兵,一面派张翼带兵去修理剑阁,平整回川的道路,又秘密传令,叫全军暗暗收拾行装,准备撤退。
诸葛亮调兵遣将,先带领五千兵马去西城搬运粮草。忽然飞马送来消息,说司马懿带领大军十五万朝西城这边蜂拥而来。这时诸葛亮身边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的五千兵马,已分了一半去搬运粮草,只剩下二千五百兵马留在城中,众文官听到这个消息,都吓得脸色发白。诸葛亮上城楼一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正分两路杀来。诸葛亮知道想走也来不及了,于是连忙传令下去,藏起所有的旗帜,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话,却把四面城门大开,每一个城门,用二十个军士扮作老百姓,洒扫街道,倘若魏兵来到,不可乱动。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氅,戴上纶巾,带领两个童子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司马懿前军来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都不敢前进,连忙报告司马懿。司马懿笑着不肯相信,下令停止行进,在马上远远观望,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面笑容,悠闲地弹琴。左面的童子手捧宝剑,右面的童子手拿麈(zhǔ)尾。城门内外有二十多个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了,心中大疑,连忙传下命令,叫后军充当前军,前军改作后军,向北面山路退去。司马昭说:“或许诸葛亮没兵,故意做出这样子,父亲为什么就要退兵?”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冒险,如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如果进兵,就中了他的计。”于是,将两路兵马全部退去。
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起来。众官无不惊奇,便问诸葛亮:“司马懿是魏国名将,如今带了十五万大军到此,见了丞相,为何退得这样快?”诸葛亮说:“他料定我平生谨慎,决不冒险,见了如此模样,便怀疑有埋伏,所以很快退走。我并非想要冒险,实在是不得已才决定如此。我们只有二千五百兵马,如果放弃城池逃走,必不能跑远,岂不被司马懿捉住?现在他们一定从山北小路退走,我已让关兴、张苞在那里等候迎敌。”部下听了,都十分佩服。
【1】联系上下文,猜测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见了如此模样(_________________)
众官无不惊奇(_________________)
见了丞相,为何退得这样快(_________________)
岂不被司马懿捉住(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两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你仔细揣摩他当时的心理,分析这两次“笑”的不同之处。
(1)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面笑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空城计”能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请你试着至少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操纵自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提到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二)奇妙的书
① 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来,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电视唱片”书以及缩微型的书,等等。
②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者录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为人的声音。一些儿童读物,在封底上镶有微型唱片和唱针。唱针接触唱片以后,随着唱片的转动,就可以听到书中出现的人物的声音。
③更有趣的是一种叫做“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像和声音录到视盘上,收看的时候,把放像机接到电视机上,就可以把图像和声音还原。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还可以使画面随时停下来。出版某种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者论文,可以把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实验情况,录在视盘上,跟书籍一起出售。视盘既可以显示物体运动情况,也可以显示许多微妙的现象。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动画的办法显示。
④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⑤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⑥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选文中最能体现说明对象共同特征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1分)
【2】短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奇妙的书。(3分)
【3】选文第④⑤两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第④段画线句子在选文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1分)
【5】“缩微图书”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句中的“一般”能去掉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地球的呻吟
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给了我们,他从来不懂得自私和吝啬,总是情其所有。可是人类,曾经和正在做着多少惭愧的事情——在共同的家园里厮杀,为野心和贪欲去争斗,用刀枪去撕裂土地,让马蹄去践踏丰收,硝烟窒息儿童的歌声,鲜血染红清澈的河流……
【1】填空,搭配词语。
___的呻吟 ___的歌声 ___的河流
【2】“硝烟窒息儿童的歌声”指( )
A.硝烟太浓太呛,儿童的歌声唱不出来。
B.战争夺去儿童的欢乐。
13、阅读理解。
威尼斯的小艇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动态静态)描写,写出了行船的__________,也间接写出了船夫的____________。
【3】你能运用上面的描写方法,从下面情景中选择一个试着写一写吗?
课间的校园 群鸟飞过湖面 火车进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甲骨文的发现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经常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他们不知道这些龟甲、兽骨是古代的遗物,将形状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小的则被丢弃或扔进枯井。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龙骨上的刻痕因无人知道是极有价值的殷商时期的刀刻文字,而常被村民打磨掉。
直到1899年,一次(偶然 忽然)的机会,这些龟甲和兽骨上的刻痕,引起了清朝国子监的主管官员王懿荣的(注视 注意)。王懿荣平时酷爱收藏古董,对金石之学有很深的造诣。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
后来,人们就把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我国文化领域由此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甲骨学”。
【1】选出文中括号内恰当的词语,打“√”。
【2】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含义。
(1)酷爱: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诣: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龙骨”就是带有刻痕的龟甲和兽骨。
B.王懿荣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
C.王懿荣将甲骨文研究发展成了一门新学科——甲骨学。
【4】小明不理解“载入史册”中“册”的意思,老师指着一幅甲骨文图片说:“一篇文章写在一大块竹片上,卷起来捆好,就是一‘册’。”老师会指着哪幅图说?( )
A. B.
C.
D.
15、课外阅读
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来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A(搜查 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B(争辩 争论)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兄弟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这时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哩。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得残废不可。”
贼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得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得勾当了。” 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马上他C(清醒 醒悟)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自此以后,我家门环经常出现鲜鱼。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着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D(遗愿 愿望),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家徽。
【1】给选文A、B、C、D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下面对应处。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主要情节。(每空限两个字)
(______________)——放贼——送鱼——(______________)
【3】给选文加个标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勾当”一词是指: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所以祖父说这种事伤天害理。
【6】祖父在你的眼里是个怎样的人?你同意祖父将入室的窃贼放走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家有鱼家徽,根据你对本文的阅读感悟,参照“只争朝夕,奋发图强”,为“我”家作一则“家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1】这两句话中的“大月亮”指的是_____,“小月亮”指的是_____。
【2】下面对“小月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小月亮”这个称呼里,凝聚着作者对故乡、故乡月亮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B.苇坑上“小月亮”的月色比不过世界各地的美妙绝伦的月色
C.故乡的景色不及广阔世界的美景,就连月亮都显得比其他地方的小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动物(节选)
儿童时代的我,很喜欢小动物,养过小鳄鱼、小白鼠、兔、斗鸡、山龟、斗鱼等种种东西。在逗弄小动物时,我做过一些有趣的事,也做过一些蠢事。
有一次,家里买回几只鳖(biē)来吃,我要求留下一只给我玩,大人不答应。我再三恳求,大概“哼”得久了,大人不胜其烦,只好答应,但是再三吩咐道:“要小心哪,不要给咬着,如果给咬了,还得打你一顿鞭子!”
我就躲着,悄悄地和这只鳖“玩”了起来。小时候有时真蠢哪!我竟设想这只鳖是不敢咬我的。我伸出一只手指去A它,当它把脖子B出来的时候,我迅速把手C开。经过多次逗弄,我都平安无事,胆子越发大了。最后一次,当我把手指伸到十分接近鳖的吻端的时候,它突然迅速伸颈一咬,唉,一下子就给咬住了!鳖咬的痛楚,是很难形容的。但我强忍着,不敢哭嘁,生怕给大人们知道。我举起手来,企图甩脱它。但鳖悬在半空中,仍然不肯松口,我只好拼命用力甩,过了好一阵子,才把它甩脱,手指已经变得血淋淋了。
“愚蠢是要受报复的。”小愚蠢受小报复,大愚蠢受大报复。这事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1】短文主要写了儿童时代的“我”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
【2】短文第3自然段横线处应当依次填入下面哪个字?选一选,写在下面横线上。
伸 移 逗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3】短文第2自然段中“‘哼’得久了”指的是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可以体会到儿童时代的“我”是个_____________的孩子。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船过三峡
①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
②三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陡峭,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③山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
④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有时像要碰着壁;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
⑤啊,百里山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⑥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
⑦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它像个仙女,头上插簪子,身上拖绿色长裙,美极了!这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
⑧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涛卷入江中,一个好心的姑娘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姑娘却化作了一块岩石。从此,她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船只当航标。
⑨多美的神女峰,多善良的姑娘!我们的大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
【1】文中加点词语“漩涡”中的“漩”字我不认识,应该用___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2】文章②③④自然段分别描写了三峡的_______、三峡的________、三峡的________,它们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⑦自然段中的比喻句。这个句子将_________比喻成__________。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不识字的老师
梁国
那个年代的留关学生,暑假打工是惟一能延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gāo xīn)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州,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了,大伙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líng hún),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了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接头抱怨说:“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的指了指太阳说:“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和痛苦的。”我俩于是又开始挥汁工作,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次,两个工人不知道为什么争少,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分开了,不久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冗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都站在地狱的边缘,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夹着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分享吧。”从此我常在午餐中删一段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kè bó)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
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地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多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你能呼唤,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根据文中括号里的拼音写词语。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本文记叙了“不识字的老师”的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表现“我”对“不识字的老师”情感变化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路瑟对“我”的帮助之大,影响之深?请用“ ”画出。
【5】“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中对“咀嚼”的正确理解应为( )。
A.回味、反思 B.吞咽动作
【6】用“√”标出描写路瑟性格特点的词语。
温柔( ) 宽容( ) 拾金不昧( )
诚实( ) 细心( ) 助人为乐( )
20、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田忌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 田忌转败为胜了。(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孙膑对田忌说:“我不是挖苦你。”(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妈妈严厉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缩写上面的短文,字数不超过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