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是学习历史的一项重要内容。下列四位重要历史人物与其事迹搭配,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B.刘伯承—— 指挥百团大战
C.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D.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2、“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学汉礼法”,这些关键词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 分封制 B. 商鞅变法 C. 郡县制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3、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下列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中,发生在2001年的是
A.
B.
C.
D.
4、“对中国官僚体制的治国理念影响最大的人是孔子。”这主要是因为
A.孔子创办私学促进教育发展 B.孔子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C.百家争鸣推动思想文化繁荣 D.儒家学说被后世确立为正统思想
5、下列关于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同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都属于沙皇自上而下的改革 B.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实力
C.都强化了封建农奴制 D.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6、习近平同志指出:“不忘初心,方能本色前行。”“思想建党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政治建军是我军的立军之本”。90年前确定“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7、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扩大,为了面对共同的敌人,一切遭受侵略的国家不断加强联合,逐步形成了( )
A. 三国协约 B. 三国同盟 C.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D. 欧洲联盟
8、下列组合搭配正确的是( )
A. 斯蒂芬森——蒸汽机车 B. 卡尔·本茨——汽车
C. 爱迪生——耐用的白炽灯泡 D. 莱特兄弟——飞机
9、1917年,迫使沙皇专制统治退出历史舞台的俄国革命是( )
A. 十月革命 B. 二月革命 C. 十一月革命 D. 三月革命
10、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西方各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1840年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哪项属于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2、下表是有关“改变世界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内容,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历史史实 | 历史解释 |
A | 瓦特发明蒸汽机 |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
B | 西门子发明“电灯泡” | 把人类带进了万家灯火的新世界 |
C |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 标志着交通工具的动力由蒸汽转为电力 |
D | 计算机网络的建立 | 使得网上购物、发送微信红包成为可能 |
A.A
B.B
C.C
D.D
13、西汉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的统治者是( )
A.汉高祖
B.文帝、景帝
C.汉武帝
D.光武帝
14、下列领导人中,能够按照“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组合在一起的是
①章西女王
②华盛顿
③玻利瓦尔
④林肯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5、下列对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高峰状况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文化发达 B. 经济繁荣 C. 教育兴盛 D. 全体居民有权参政
16、漫画小天地,展示历史大舞台。观察下图,漫画反映了试图操纵世界的巴黎和会的三巨头。请你判断这三位人物肯定不包括 ( )
A.克里孟梭 B.劳合·乔治 C.威尔逊 D.列宁
17、通过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宣扬人道的社会主义”、 “放弃一党制”、 “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是 ( )
A.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C. 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D.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8、1991年,强大一时的超级大国苏联结束了它辉煌而又悲壮的历程。下列与苏联解体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A.斯大林 B.戈尔巴乔夫
C.勃列日涅夫 D.赫鲁晓夫
19、与《新青年》杂志的创办直接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新文化运动 B. 保路运动 C. 二次革命 D. 五四运动
20、如图是矗立在联合国总部门前的两座雕塑,“铸剑为犁”“打结的手枪”。它们反映的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望和心声是
A.环境与资源 B.反恐和反霸 C.合作与安全 D.和平与发展
21、内战爆发:
性质:南北战争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_____________革命。
22、《________》签订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________制逐渐形成。
23、宋代造船业:广州、______、______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______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配备了______。
24、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0年,墨西哥发生________革命。1917年,墨西哥政府颁布了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5、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 ),大大如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1995年1月,( )正式成立,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6、“非洲年”: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1951年底,________宣布独立。1952年埃及爆发革命,以________为首的“________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1953年,埃及成立了共和国。1962年,________人民经过长期的民族解放战争,推翻了法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________”。此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继续发展。1990年________独立,标志着几乎所有________都摆脱了________的枷锁。
27、开普敦国际爵士音乐节在南非举行,这种反映了早期非洲裔美洲人的情感力量及旋律感的音乐最早诞生于( )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初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28、生态与______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认真应对。
29、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______;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根据地。
30、根据称谓写出历史人物
﹙1﹚“两弹元勋”___________。
﹙2﹚“发明大王”__________。
﹙3﹚“俄国革命的镜子”_______________。
31、联系“一战”后的国际关系,分析德国在发动“二战”时实施“先西后东”方针的原因。德国又是怎样实施这一方针的?
32、21年前,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回顾苏联(苏俄)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很多思考。
请回答:
(1)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什么?有何作用?
(2)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了“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3)从苏联诞生到苏联解体,苏联在人类历史上共存在了多少年?
(4)苏联(苏俄)的发展历程对我国有何启示?
33、阅读下面史实,回答相关问题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在以往历史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历史。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治史、学史、用史的传统。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19世纪末期以来,使美国成为大国的因素有哪些?
(3)日本的国土面积很小,但经济实力不容小觑,从19世纪中期以来,使日本小国成为经济大国的因素有哪些?
(4)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都有这个国家的因素,尤其一战后,处理这个国家的哪个条约,引起了此国民众不满,为二战埋下祸根?这个国家的人,有一项成就,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此动力机是什么?
(5)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法国有一位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1804年做了哪些大事?
(6)苏联解体产生的国际影响是什么?
(7)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你认为从这些国家的历史中给我们哪些启迪?
34、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冲突的根源。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美国依靠罗斯福新政走出困局,而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德国与美国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原因。(从凡尔赛——华盛顿的影响、经济状况的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作答)
材料二 面对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盟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联盟国家怎样在军事上“相互支援,协同作战”的,请你列举一个典型事例。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开始推行冷战政策,美国和苏联从战时盟友转为战后的敌手。
(3)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四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对《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谈话时说:“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依照联合国宪章,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有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海盗。”
(4)材料四表明美国对中国持什么态度?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
材料五 2019年4月25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不过,像其他国际合作倡议一样,“一带一路”在实践过程中也曾遭遇一些人的质疑和猜忌:“一带一路”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是中国“一家独大”?是为了转移国内“过剩产能”?
(5)请你用所学历史知识驳斥材料五中“‘一带一路’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这一错误言论。(可从二者的根本目的,参与方式等方面完全不同分析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