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一群吃树叶的长颈鹿,开始时,每只长颈鹿都能吃到树叶。可是后来,较矮的树叶被吃完了。这时,那些脖子比较长的长颈鹿就因能吃到树叶儿活下来了。这印证了什么结论
A.神创论
B.进化论
C.物种不变论
D.万有引力定律
2、1927年周恩来曾指出:“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对材料中“成功”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
B.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C. 党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许多新成果,下列与众不同是 ( )
A. 爱迪生 B. 史蒂芬孙 C. 卡尔本茨 D. 莱特兄弟
4、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共和国。国会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是由选举人团制度选举产生,而最高法院的法官是由总统提名经国会参议院批准产生,总统的行政班子即内阁也是由参议院批准产生,这种制度的好处是
A.三权分立,互不干涉
B.各司其职,相互制衡
C.权力分散,保障公平
D.三者分享权力,平衡利益
5、李大钊曾说:“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的人口的90%以上;在总人口中,他们占据了重要地位,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重要一部分。”下列哪一举措是将李大钊的理念付诸实践的?
A.创建了革命军队
B.成立中国共产党
C.国共第一次合作
D.创建革命根据地
6、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二班组织了海报展,细心的小明在展板中发现一个小错误,这个错误是以下哪一项( )
A.澳门回归时间:1999年12月20日 B.澳门回归时间:1997年7月1日
C.澳门曾经被葡萄牙占领 D.港澳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
7、运河区一直由美国控制,通过群众性反美运动,在1999年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运河名与国名相同的国家是( )
A.埃及 B.巴拿马 C.古巴 D.印度尼西亚
8、二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些现象说明,一战后( )
A.西方国家的优势地位得到增强
B.全球化促使各国文化同质化
C.发展中国家崛起改变世界格局
D.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
9、长征是什么?中国作家的笔下是“地球的红飘带”,美国作家的笔下是“前所未有的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笔下是“惊心动魄的史诗”。今年是长征胜利( )周年
A.70 B.80 C.90 D.100
10、2020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就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加快航天强国建设向广大航天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当年这一卫星的成功发射
A.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新纪元 B.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
C.开启了中国的载人飞天之旅 D.标志着“两弹一星”取得首胜
11、下表是20世纪50-70年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平均增长率表,从中可以得出
国名 | 西德 | 意大利 | 英国 | 法国 | 日本 | 美国 |
增长率% | 5.5 | 1.8 | 0.5 | 2.6 | 5.6 | 0.9 |
A. 日本成为经济霸主
B. 美国、曰本、西欧三足鼎立
C.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持续发展
D.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最终形成
12、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我们也学会了——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革命所必需的另一种艺术:灵活机动,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急剧地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原先的道路在当前这个时期证明不合适,建不通,就选择另一条道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另一条道路”是指实行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13、二战期间,在巴黎毕加索艺术馆,一个德军军官手指《格尔尼卡》问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不,这是你们的杰作。”与这幅作品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
B. 意大利侵入埃塞俄比亚
C. 纳粹地毯式轰炸西班牙城镇
D. 纳粹德国大量屠杀犹太人
14、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世界大战的欧洲、亚洲策源地分别是
A.德国、日本 B.意大利、日本 C.德国、奥匈帝国 D.德国、意大利
15、毛泽东曾将美苏两国看做第一世界,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看做第三世界。二战后国际社会的一个巨大变化就是第三世界的兴起与发展。以下与第三世界兴起无关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④
16、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十二铜表法典》
C. 《查士丁尼法典》
D. 《拿破伦法典》
17、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日战场牵制了日军60%以上的兵力。至抗战结束,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按1937年比值计算)。以上材料中的数据直接反映了
①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中国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
③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
④中国抗日战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18、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发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 )
A.各地区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
B.少数民族地区跨入社会主义社会
C.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国家建设成就是
A.武汉长江大桥
B.大庆油田
C.青藏铁路
D.三峡工程
20、观察《1978—2017年我国农业总产值(亿元)变化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变化109331.7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
B.全国范围实行了政企分开
C.人民公社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农民有了土地所有权
21、依据提示,填写相关内容。
(1)180年前发生的________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160年前的某一天,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________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3)125年前,《________》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120年前,八国联军侵华。第二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________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2、《凡尔赛条约》:操纵会议国家及巨头:英国首相________、法国总理________和美国总统________操纵了会议,由于各国都想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所以会议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激烈的争吵之中。
23、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______起义;______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4、______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______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25、周恩来曾这样解读中日关系——“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中的相关内容!
中日关系 | 时间 | 历史史实 | 影响 |
两千年友好 | 唐朝初年 | 遣唐使 | 引发了一场改变日本社会性质 的变革——(1) |
唐玄宗在位时期 | (2) | 传播了唐朝文化,加强了中日友好交流 | |
五十年对立 | 1894——1895年 | (3) |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
(4) | 全面侵华战争 | 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从而引发了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
26、美国内战期间宣告奴隶解放的法律文件____
27、苏联解体的标志是《______》的签署;现代主义荒诞派的典型是法国贝克特的______。
28、观察图二,把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A.北约总部 B.华约总部
29、填空题。
(1)秦始皇实行的 ,钳制了思想发展;唐代出现的新式农具 ,提高了耕作效率。
(2)1936年 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56年 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775年的 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1991年 的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
30、1919年________的爆发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56年,_________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近代以来一些大国先后崛起。探究大国崛起的原因、方式、影响,有助于认识大国发展规律。阅读《英国、美国和发展中国家工业总产值占世界比重变化表》,回答问题:
国家或地区 | 1860年 | 1913年 | 1950年 | 2000年 |
英国 | 34℅ | 14℅ | 11℅ | 3℅ |
美国 | 19℅ | 36℅ | 55℅ | 27℅ |
发展中国家 | —— | 3℅ | 9℅ | 21℅ |
—— 数据整理自《大国的兴衰》
(1)186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总量的34%,高居第一。试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其原因?
(2)20世纪以来,美国逐渐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政治经济霸主。结合1860~1950年的美国史实,分析其主要原因。
(3)20世纪后期,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发展中国家工业总产值比重持续上升,请问这对国际政治格局会产生什么影响?
3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民族解放运动的特征。
3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怎样的特点?
34、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了历史性会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诚如总书记刚才所讲,今天的聚会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可以说60年来的头一次,也是在两岸这个情况之下,56年来党和党见面、交换意见最高层次的一次,难能可贵。
——2005年4月29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答谢胡锦涛辞》
材料二 今天,我与习近平先生分别以台湾与大陆领导人的身份,穿越66年的时空,伸手相握,握着两岸的过去与未来,也握着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深具历史意义。
——2015年11月7日马英九致辞
材料三 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60年前国共两党最高层次的见面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当时见面的国共双方最高领导人分别是谁?
(2)在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请问两次合作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什么?
(3)阅读材料二,66年前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保持两岸关系正确发展方向的前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