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历史课本剧晚会上,《西安和平谈判》《重庆谈判》两块节目中,你会看哪一人物都曾出场
2、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传播了人文主义
B.发现了美洲大陆
C.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D.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3、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与这里的“找合”“散伙”有关的事件分别是指
A.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
B.农业合作化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无视西欧城市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将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这段文字中,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A. 陶醉于已有的辉煌
B. 长期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
C. 无视兴起的文明新因素
D. 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
5、某学校举办一次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风云”的影片回顾展,以下是某部参展影片的片断——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说:“我们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盟军已于1944年6月6日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法西斯离灭亡不远了。”根据片断中的台词判断,该影片为( )
A.《诺曼底登陆》 B.《血染珍珠港》
C.《中途岛海战》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6、近代史上,英国发动或参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科学无国界,科学无时限。20世纪初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提出了相对论,为原子弹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20世纪60年代,另一位物理学家根据相对论,主持形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这两位物理学家分别是
A. 牛顿和王大珩
B. 爱因斯坦和王大珩
C. 牛顿和邓稼先
D. 爱因斯坦和邓稼先
8、侵占土地是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中经常出现的一项内容,近代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我国领土面积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沙俄
C.法国
D.日本
9、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五口通商一役,倒像英国的战争,专为强销鸦片而来,中国战败,就不得不承认他贩卖鸦片似的”。这里的五口通商一役指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1945年8月23日,蒋介石在第三封邀请电中写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来渝)面商。”材料中提到的“先生”是指
A.毛泽东 B.刘少奇 C.李宗仁 D.张自忠
11、《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 )
A. 郡县制 B. 中央集权制度
C. 郡国并行制 D. 君主专制
12、文物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从下图文物可提取出最佳信息是
明锦衣卫印
A.专制皇权的强化
B.八股取士的盛行
C.地方权力的上升
D.政府机构的健全
13、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后,某同学在学习笔记中对这次工业革命做了如下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A.重要发明:蒸汽机车、汽车、飞机
B.显著成就:电的发明和应用
C.主要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D.重大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广泛运用这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
14、qq和微信成为信息传递与交流的重要平台,这主要得益于
A. 蒸汽时代的到来
B. 航天技术的发展
C. 电气时代的到来
D.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
15、小明同学在历史小报的某一专栏介绍了“国会纵火案”和“希特勒屠杀犹太人”、“南京大屠杀”等相关知识,该专栏的主题应该是
A.纳粹党的罪恶
B.殖民地的血泪
C.法西斯的暴行
D.希特勒的阴谋
16、二战后初期,针对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有人这样评价:“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美国武器库中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A. 马歇尔计划 B.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建立联合国 D. 实行“新政”
17、2016年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16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585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表明,我国国民经济开局良好。
A.6.9%
B.7.1%
C.6.7%
D.5.9%
18、“当斯大林逝世之际……苏联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作者是在抨击苏联的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运动 D.戈尔巴乔夫改革
19、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0、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人民平均消费水平,1957年达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34.2%。文教、卫生、科学、艺术事业也有很大发展。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中共八大的召开
21、中国的文字以________为起点不断演变,经历了由实用文字到艺术书法的转化,东晋_______被誉为“书圣”。
22、1991年8月19日,8名苏共高级官员发动政变,试图维护原联盟体制,但不到3天,即宣告失败。这次事件后,________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俄罗斯领导人________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________年,苏联解体,标志着________终结。
23、制作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为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制作的“新疆地区管理制度变迁”思维导图,请你帮助他们补充完整。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4、原因: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也比以前发达。但是,( )严重制约了这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
目的: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亚历山大二世曾告诚贵族:“与其等待自下而上改革农奴制,不如自上而下改革它。”
25、元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_____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1727年______,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2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的________、挪威。不久,________、比利时投降。5月,德军突入________北部,直逼英吉利海峡,意大利也对法宣战。接着,德军对________实施了猛烈的轰炸。
27、二战的转折点是______。二战中规模最大的登陆战是美英军队在法国______登陆。
28、改革与社会进步相伴相生。公元前356年,_____(人名)在秦国主持变法,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北魏_____帝即位后,推行汉化改革,促进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29、罗斯福新政特点:采用_________手段扭转经济形势。
30、1500年前后, 打破了各大洲彼此隔绝的状态,开启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门。1995年,______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
31、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战国后期,秦国通过谁的改革逐渐强大起来?他在军事领域的改革主要内容是什么
(2)你知道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成功改革有哪些?(举3例)
(3)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使中国强大起来。请问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会议是哪一次会议?在哪一年召开的?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至今的制度是什么?
32、改革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强大的内动力,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战国时期,哪一次改革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历史上哪一次少数民族改革促进了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3)世界近代史上,哪两个国家的改革促使这两个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成为这两个国家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请写出其中一个国家改革的主要内容?
33、请问哪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疯狂地掠夺贵重金属,到处寻找金银产地……在16到18世纪中,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共掠夺黄金250万千克,白银1亿千克,葡萄牙殖民者仅在18世纪就从巴西掠夺了价值10亿美元的黄金和金刚石。
(1)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的“善意”给拉美人民带来了灾难。结合材料二分析拉美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
材料三
(2)材料三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谁?请你说出他们的主要事迹。
(3)材料三中的文字资料分别体现了图中人物身上的什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