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图中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②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C.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D.若③是多聚体,可能为DNA,其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其叶绿体内不可能立即发生的现象是
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C3含量升高
3、“NDM-1” 是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的超级细菌,该细菌具有极强的抵抗抗生素的能力。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DM-1超级细菌”具有细胞膜、细胞质
B.“IDW-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C.“NDM-1超级细菌”与人体细胞一样都有染色体
D.“NDN-1 超级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4、下列关于人体衰老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B.线粒体数量增加
C.细胞呼吸明显加快
D.细胞核体积变小
5、用某种植物细胞进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以②和③构成的原生质层起到半透膜的作用
B.若该细胞为黑藻叶肉细胞,则质壁分离过程中④的颜色越来越深
C.若该实验为紫色洋葱内表皮细胞置于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
D.若该实验为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则一段时间后,图中细胞溶胶的体积会逐渐增大
6、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葡萄糖分子可以进入细胞;如果细胞需要,它们也可以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只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细胞
B.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C.葡萄糖只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D.被动运输能顺浓度梯度和逆浓度梯度进行
7、下列生理活动不消耗ATP的是
A.光合作用
B.渗透作用
C.细胞分裂
D.蛋白质的合成
8、下列有关细胞及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菠菜根尖细胞的增殖需要中心体的参与
B.没有光合色素的细胞不可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溶酶体内合成的水解酶可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9、下列关于细胞核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进行细胞代谢
B.控制着细胞代谢
C.控制细胞遗传
D.是遗传信息库
10、下列有关检测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脂肪的检测不需要显微镜
B.不止是还原糖的检测需要加热到50~65 ℃
C.三个实验的显色反应均不相同
D.检测还原糖、蛋白质所用方法相同
11、关于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是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由氨基和羧基组成
B.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都能在人体内合成
C.在鸡蛋清中加入食盐,会析出蛋白质,原因是蛋白质变性了
D.蛋白质参与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各种结构,执行多种多样的功能
12、某离子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该离子是( )
A.K+
B.Ca2+
C.Fe2+
D.I-
13、下图表示改变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请据此分析,改变下列哪种因素才能获得改变后的结果?( )。
A.淀粉溶液量
B.pH
C.温度
D.唾液量
14、渗透压降低对菠菜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影响如图所示,图甲是不同山梨醇浓度对叶绿体完整率和放氧率的影响,图乙是两种浓度的山梨醇对完整叶绿体 ATP 含量和放氧量的影响。CO2以HCO3-形式提供,山梨醇为渗透压调节剂,0.33 mol·L-1时叶绿体处于等渗状态。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等渗相比,低渗对完整叶绿体 ATP合成影响不大,光合速率大小相似
B.渗透压不同、叶绿体完整率相似的条件下,放氧率差异较大
C.低渗条件下,即使叶绿体不破裂,卡尔文循环效率也下降
D.破碎叶绿体占全部叶绿体比例越大,放氧率越低
15、下图是马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该细胞所处的时期为(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16、首先用显微镜观察到植物木栓组织中的“小室”,并将其命名为“细胞”的科学家是
A.施莱登
B.摩尔根
C.达尔文
D.罗伯特·虎克
17、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后要节约使用,以备下次再用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滴
C.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 A 液和 B 液与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的浓度相同
D.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苏丹Ⅳ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苏丹Ⅲ将脂肪染成红色
18、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淀粉、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不同的
B.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线粒体中,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C.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和卡尔文的小球藻实验均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细胞中吸能反应往往需要消耗ATP,放能反应往往产生ATP
19、下图为正常绿色植物的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叶绿体色素总吸收光谱以及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作用光谱代表各种波长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以下对该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示表明叶绿素 a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总吸收光谱是代表叶绿体四种色素对光能的吸收
C.图示表明只有叶绿素 a吸收的光能才能用于光合作用
D.总吸收光谱与光合作用光谱基本一致,说明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都能参加光合作用
20、有一条多肽链由1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式为CxHyNzOwS(z>12,w>13),这条多肽链经过水解后的产物中有5种氨基酸:则其水解产物中天冬氨酸的数目是( )
A.y+12个
B.z+12个
C.w+13个
D.(W-13)/2个
21、关于小麦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类囊体上产生的ATP可用于暗反应
B.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小麦光合速率最高
C.进入叶绿体的CO2不能被NADPH直接还原
D.净光合速率为长期零时会导致幼苗停止生长
22、如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单位时间内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气体的量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用量
C.1号与3号、2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23、研究人员用某种植物细胞为材料进行了两组实验:甲组将细胞置于物质a(蔗糖或KNO3)配制的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中,10分钟后测定细胞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乙组将细胞置于某种浓度的b(蔗糖或KNO3)溶液中,每隔2分钟用显微镜观察、记录细胞原生质体的体积,甲、乙两组实验结果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取材时可以选用黑藻叶肉细胞
B.乙组实验过程中,8min时细胞液的浓度约为0.16mol/L
C.甲组实验用的是蔗糖溶液,乙组实验用的是KNO3溶液
D.甲、乙两组实验均属于自身前后对照实验
24、某四十一肽被水解成2个八肽,2个六肽,1个四肽,3个三肽,则这些短肽的肽键总数,氨基最小值,羧基最小值( )
A.31,7,8
B.32,8,8
C.33,8,8
D.34,7,7
25、某植物叶的颜色与形状由两对同源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叶色由A、a控制,叶形由B、b控制)。下表是实验获得的统计数据,分析回答问题。
实验组合 | 亲本表现型 | 子代表现型与植株数目 | |||
红色阔叶 | 红色窄叶 | 白色阔叶 | 白色窄叶 | ||
一 | 白色阔叶×红色窄叶 | 415 | 0 | 397 | 0 |
二 | 红色窄叶×红色窄叶 | 0 | 419 | 0 | 141 |
三 | 白色阔叶×红色窄叶 | 427 | 0 | 0 | 0 |
(1)只根据第________实验组合就可确定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第一实验组合亲本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实验组合的子代红色窄叶中,纯合子的比例是_________ (用分数表示),让子代红色窄叶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
(4)第三实验组合中,子一代自交,子二代中白色阔叶类型所占比例为_________(用分数表示)。
(5)题中所涉及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6、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图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图丁表示图丙中某细胞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与动物细胞分裂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细胞B、E各含有________条、_______条染色体,其中细胞E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图乙中的阶段______(填数字序号)。
(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暂时加倍是在图乙中的阶段_____(填数字序号)。
(4)图J对应图丙中的细胞________(填“①”“②”或“③” );细胞Ⅳ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
(5)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图甲中含有等位基因的细胞除A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7、狗的皮毛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的,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_bb) 和黄色(aabb)。
(1)若下图示为一只黑色狗(AaBb)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1位点为A,2位点为a,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该细胞以后如果减数分裂正常进行,至少能产生_______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
(2)两只黑色狗交配产下一只黄色雄性小狗,则它们再生下一只纯合褐色雌性小狗的概率是_________。
(3)狗体内合成色素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该过程表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之一是基因通过______,从而控制性状。
(4)已知狗的一种隐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但不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d)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同源区段)。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调查方案:①寻找具有该隐性性状的狗进行调查。②统计具有该隐性性状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
(5)现有多对黑色杂合的狗,要选育出纯合的红色狗,请简要写出选育步骤(假设亲本足够多,产生的后代也足够多)
第一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F1;
第二步 选择F1中的狗进行杂交。请说明 从F1中选出纯合红色狗的过程:___________
28、图1为某动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图3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核DNA分子的相对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图综合分析,该动物为__________(填“雄性”、“雌性”或“无法判断”)。
(2)图2中的纵坐标代表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1中①细胞处于________时期,对应于图3的_____(填字母),①细胞中_____(填“是”或“否”)存在同源染色体。
(4)图1中②细胞对应于图2的______段,对应于图3的_______(填字母)。
29、果蝇的长翅和短翅、红眼和棕眼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翅型由基因A、a控制,眼色由基因B,b控制,已知上述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将长翅棕眼雌性果蝇与短翅红眼雄性果蝇杂交,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1:1,回答下列问题:
(1)长翅和短翅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2)某同学将子一代长翅果蝇相互交配,子二代中长翅:短翅=3:1,根据此杂交结果,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
(3)根据题目中的杂交结果,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红眼和棕眼的显隐性关系,若红眼为显性性状,则子一代表现为_____时,才能确定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
(4)若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子一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步杂交实验来判断红眼性状的显隐性。
杂交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果蝇的翅形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下表是果蝇翅形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 杂交组合类型 | F1表现型和个体数 | |
长翅 | 残翅 | ||
甲 | 残翅×残翅 | 0 | 128 |
乙 | 长翅×残翅 | 67 | 65 |
丙 | 长翅×长翅 | 91 | 30 |
(1)根据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可以判断果蝇的__________翅是显性性状。
(2)实验乙产生的F1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若让实验乙产生的F1进行随机交配得到F2,则F2中残翅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
(3)实验丙产生的F1中,其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
31、 某科研小组探究小麦在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其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请分析回答问题。
①分别取未萌发、萌发1天、3天和5天的小麦种子,依次编号为A、B、C、D四组。
②将各组种子分别加入石英砂和等量蒸馏水研磨、离心,制备淀粉酶提取液。
③酶活性的测定,结果如下:
组别 | A | B | C | D |
α-淀粉酶活性(U/g) | 0.84 | 1.04 | 6.62 | 10.91 |
(1)α-淀粉酶活性可以用单位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2)取A、B、C、D四组淀粉酶提取液各0.5mL,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淀粉中,相同时间内生成该产物最多的是__________组(填“A”或“B”或“C”或“D”)。 可以用____________鉴定还原糖的产生。
(3)实验结果表明,5天内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__________,
(4)本实验能否说明淀粉酶活性最高为10.91 U/g?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32、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基因示意图和配子形成时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染色体是细胞核内_____________的载体,根据着丝粒的位置,3号染色体为_____染色体。
(2)图甲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____,该细胞中含染色体______条、核内DNA______个、同源染色体_____对、等位基因_____对。
(3)依据图乙,写出该种生物细胞减数分裂时,核DNA数目的变化规律:_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4)图乙中的横坐标各数字中,__________表示基因B与B的分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