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B.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2+会影响光合作用
C.长跑时流汗过多会发生抽搐,说明无机盐对维持酸碱平衡很重要
D.I是甲状腺激素的成分,幼年时缺乏会患呆小症
2、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衰老总是与个体衰老同步进行
B.细胞分化使细胞数目增加
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
D.癌细胞不能够无限增殖
3、把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RNA)装进纳米级小笼子做成的“防护服”中,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分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可能是脂质
B.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
C.“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
D.该成果中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应放在最适温度下储藏
4、在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取一圆形滤纸,在滤纸中央滴一滴色素提取液,再滴一滴层析液,将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个色素环,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提取色素时加入少许CaCO3保护色素和少许SiO2有助于充分研磨
B.若提取的是缺镁叶片中的色素,则①②两圈色素环颜色较淡
C.①②两圈色素环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D.①色素环呈现橙黄色,③色素环呈现蓝绿色
5、某离子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该离子是( )
A.K+
B.Ca2+
C.Fe2+
D.I-
6、当你连续吃咸菜时,你的口腔黏膜会有干涩的感觉。其原因是( )
A.口腔黏膜细胞质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B.口腔黏膜细胞质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C.口腔黏膜细胞质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D.口腔黏膜细胞质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7、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打孔器获取新鲜的厚度为5mm的三片土豆,进行了以下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实验步骤 | 土豆片A | 土豆片B | 土豆片C |
①处理 | 静置 | 煮熟后冷却 | 冰冻 |
②滴加质量分数3%H202 | 1滴 | 1滴 | 1滴 |
③观察实验现象 | 产生大量气泡 | 几乎不产生气泡 | 产生少量气泡 |
A.土豆片的厚度大小是该实验的自变量
B.新鲜土豆组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C.高温和低温都能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
D.定性实验无法确定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
8、蚕和蜘蛛吐出的细而坚韧的丝、雄孔雀求偶季节展示的华丽的羽毛、羚羊浓密的毛和坚硬的角,这些看似完全不同的物质,却是由同一类蛋白质构成的。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生物体中的蛋白质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功能,取决于其特定的结构
B.常温下生物体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稳定,但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发生改变
C.蛋白质具有催化、充当主要能源物质等功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D.不同种多肽的差别在于其中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的不同
9、用苏丹Ⅲ染液对油脂进行染色时,可用来冲洗浮色的药品是( )
A.盐酸
B.H2O
C.0.9%的NaCl溶液
D.50%的酒精溶液
10、下列关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用甘蔗、西瓜等组织样液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B.脂肪鉴定中观察花生子叶切片细胞间也可能出现橘黄色小颗粒
C.鉴定蛋白质时,先加入 NaOH 溶液提供碱性环境,振荡后再加入等量的 CuSO4溶液
D.上述三个实验中所有剩余试剂都可以装入棕色瓶内,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11、将人体红细胞分别放在蒸馏水、0.9%生理盐水、浓盐水、0.01%葡萄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对红细胞形态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蒸馏水中的红细胞无变化
B.0.9%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无变化
C.浓盐水中的红细胞皱缩
D.0.01%葡萄糖溶液中的红细胞涨破
12、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适应观”的是( )
A.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代谢旺盛,核仁的体积较大
B.人体细胞的细胞膜外侧分布有糖蛋白,有利于接收信息
C.肝脏细胞的光面内质网上能大量合成分解酒精的酶
D.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含有大液泡,有利于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13、下列有关细胞及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菠菜根尖细胞的增殖需要中心体的参与
B.没有光合色素的细胞不可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溶酶体内合成的水解酶可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14、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淀粉、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不同的
B.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线粒体中,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C.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和卡尔文的小球藻实验均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细胞中吸能反应往往需要消耗ATP,放能反应往往产生ATP
15、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后要节约使用,以备下次再用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滴
C.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 A 液和 B 液与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的浓度相同
D.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苏丹Ⅳ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苏丹Ⅲ将脂肪染成红色
16、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脂溶性物质较容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借助转运蛋白,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C.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
D.大肠杆菌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
17、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中,突然中断CO2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含量将会(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无法判断
18、关于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是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由氨基和羧基组成
B.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都能在人体内合成
C.在鸡蛋清中加入食盐,会析出蛋白质,原因是蛋白质变性了
D.蛋白质参与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各种结构,执行多种多样的功能
19、用某种植物细胞进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以②和③构成的原生质层起到半透膜的作用
B.若该细胞为黑藻叶肉细胞,则质壁分离过程中④的颜色越来越深
C.若该实验为紫色洋葱内表皮细胞置于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
D.若该实验为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则一段时间后,图中细胞溶胶的体积会逐渐增大
20、对于绿色植物来说,ADP转化成ATP所需能量的来源是
A.只来自光合作用
B.只来自呼吸作用
C.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只来自有氧呼吸
21、下列实验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 )。
A.加热可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D.加酶洗衣粉在温水中使用可提高洗涤效果
22、下列关于人体衰老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B.线粒体数量增加
C.细胞呼吸明显加快
D.细胞核体积变小
23、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A.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低于男性
B.Ⅱ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等于男性
C.Ⅲ片段上某基因(M)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者的女儿全正常,儿子全患病
D.Ⅰ片段上某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该病
24、“NDM-1” 是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的超级细菌,该细菌具有极强的抵抗抗生素的能力。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DM-1超级细菌”具有细胞膜、细胞质
B.“IDW-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C.“NDM-1超级细菌”与人体细胞一样都有染色体
D.“NDN-1 超级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5、下图1表示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图2是图1中结构⑤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的去甲肾上腺素(NA)既是一种激素,又是一种神经递质。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标号__________可表示体表的温度感受器,感受冷水刺激后,兴奋传递到体温调节中枢_____________,经综合分析,通过传出神经引起骨骼肌战栗、毛细血管收缩等
(2)图2中,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小体时,引起[ ]________中的NA通过[c]突触前膜以____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
(3)NA经突触前膜释放后与突触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NA同时作用于_______,抑制NA的释放。这样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下图是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为实验材料测定其受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情况,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若在b点右侧刺激,则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依次是④ →_______→ ④。
26、现有以下牵牛花的四组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亲代 | 子代 |
A | 红花×红花 | 红花(298)、蓝花(101) |
B | 蓝花×蓝花 | 红花、蓝花(数量未统计) |
C | 红花×蓝花 | 红花、蓝花(数量未统计) |
D | 红花×红花 | 全为红花 |
(1)若花色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___________组和___________组对显隐性的判断正好相反。
(2)有人对实验现象提出了假说: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为显性。即表现为蓝花的基因型有AA、Aa二种,表现为红花的基因型有A+A+、A+A、Aa、a四种若该假说正确,则B组同学所用的两个亲代蓝花基因型组合方式是___________。
(3)若(2)中所述假说正确,为了测定某红花植株基因型,有人分别用AA和aa对其进行测定。
①若用AA与待测植株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红花或蓝花),则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②若用aa与待测植株杂交,后代有红花也有蓝花,则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27、假设某二倍体动物(2n=4),其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的数目变化如图甲所示;图乙、丙、丁表示该类动物的某些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BC段对应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DE段染色体的行为是______,与该行为对应的图有________。
(2)有丝分裂过程中CD段包括的分裂期是_______,该时期核内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______。
(3)图丙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其染色体数是______________。
(4)图丁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其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是______________。细胞中M、m是等位基因,试从染色体行为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
28、达尔文发现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生活着15种龟类(简称岛龟),它们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但它们都保留着南美大陆西海岸陆地龟类的痕迹(简称大陆龟),研究发现这15种岛龟就是由大陆龟进化而来的。如图所示图甲是描述岛龟演化的模型,请分析回答:
(1)大陆龟刚开始分布到甲、乙两岛时,岛屿之间辽阔的海洋导致________隔离;每个岛上的环境都不同,所以________的方向也不同,导致进化方向产生差异。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经过长期进化,分布在不同海岛上的岛龟的基因库发生很大的差异,最终出现________隔离,标志着两个新物种岛龟1和岛龟2的形成。
(3)岛龟脚趾的连趾(ww)和分趾(WW、Ww)是一对相对性状,若人为将岛龟1迁入乙岛,追踪调查50年间W和w的基因频率变化如图乙,则乙岛上的岛龟1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填“是”或“否”),说明上述性状中__________更适应乙岛的环境。
29、图1表示某高等动物在进行细胞分裂时的图像,图2为某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核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3为该动物部分组织切片的显微图像。根据此曲线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B细胞中含有的四分体、染色体、核DNA数分别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A、B、C细胞中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细胞所示可表示为人体造血干细胞的分裂现象,B细胞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LM处发生的生理过程为______。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4)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于图2中的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段,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位于图2中的________段。
(5)按分裂过程判断,图3中标号的先后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0、黑尿病是人类的一种先天性代谢病,(A表示显性遗传因子,a表示隐性遗传因子)。这种病人的尿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变黑。根据下列两个系谱图。请分析回答:
(1)黑尿病是___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基因在___染色体上。
(2)系谱中4号的基因型是___ ,9号基因型是___。
(3)假定8号与9号婚配,则他们所生第一个孩子患黑尿病的概率为____,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____。
(4)若6号与10号婚配,则他们生出患黑尿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
31、鸡红细胞中,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共有4条肽链,包括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每条α链由141个氨基酸组成,每条β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鸡血红蛋白分子中,两条α链上的肽键一共有______________个。β链含有半胱氨酸,其分子式为C3H7NO2S,则其R基由_____________(元素符号)元素构成。
(2)要从鸡的红细胞中提取磷脂,需把细胞放入_____________(试剂)中处理使其裂解,再提取出磷脂。
(3)鸡的红细胞和心肌细胞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但这两种细胞的功能却完全不同。其中的原因是:组成两种细胞的蛋白质,其氨基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蛋白质的_____________不同。
32、研究者选用不同毛色的水貂纯合品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 | 亲本 | F1 | F2 |
I | 黑色×铂灰色 | 黑色 | 18黑色,5铂灰色 |
II | 黑色×银灰色 | 黑色 | 27黑色,10银灰色 |
III | 铂灰色×银灰色 | 黑色 | 133黑色,41铂灰色,46银灰色,15宝石蓝色 |
请回答问题:
(1)实验I和实验II中,F1黑色水貂是_________(纯合子、杂合子)。
(2)实验III的F1均为黑色,F2出现_________现象,根据表现型及比例可推断毛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_________定律。实验III的F2银灰色个体中杂合子的比例约为_________。
(3)若实验III的F2中宝石蓝色水貂与纯合铂灰色水貂杂交,则其子代表现型为_________。